馬灣(英語:Ma Wan)是香港島嶼,位於新界大嶼山及青衣之間,面積0.96平方公里,行政上屬於荃灣區。
馬灣原名媽灣,得名於媽祖,即天后娘娘。海灘北面有一所兩進式設計的天后古廟,相傳由海盜張保仔所建,用作庇佑當地人。東西兩面分別由兩道海峽隔開:東為馬灣海峽,西為汲水門;馬灣北面的對岸為新界的深井。
馬灣原本為漁村,馬灣舊村有超過二百年歷史,最繁盛的時期為1960至1970年代,當時島上居民主要以耕作、捕魚和曬蝦膏維生。隨着1997年青馬大橋落成,該處大興土木。2002年位於東灣附近的私人住宅區珀麗灣入伙。2007年7月1日,馬灣公園第一期正式開幕。2009年5月25日挪亞方舟博覽館及挪亞方舟酒店落成啟用用。預計2024年馬灣公園第二期正式開幕。
歷史
馬灣島的東灣仔村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群,有先民遺骸及相關文物出土,被考古學界稱為「馬灣人文化」,更被列入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和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命名
馬灣古名又稱「銅錢洲」,據說是因小島的形狀略似舊日的穿孔銅錢而得名。馬灣及大嶼山東北之間的海峽便是急水門(現稱「汲水門」),故馬灣又被稱為「急水門島」。明朝《粵大記》附有「廣東沿海圖」當中所謂「仰船洲」被認為是現今的馬灣,而不是今天的昂船洲.
馬灣名稱的由來,一說是島上北部的馬角咀與另一小島燈籠洲之間的大海灣;要是從南面的角度看,山脈及海灣恰似一匹駿馬,故當地居民稱此島為「馬灣」。另一說是當地的鄉民多稱天后廟為「娘媽廟」,更將「娘媽」讀作「娘馬」。為了表示對「娘馬」的尊敬,遂將島名改稱「馬灣」。[1]
-
位於馬灣北面北灣的天后古廟
-
馬灣大街上的天后古廟
-
山坡上的「梅蔚」刻字,左方為高樂亭
全景
馬灣村屋
旅遊
事件
2002年9月末,該處發現全球首宗經輸血感染登革熱個案,當時一名老婦做手術時輸入由登革熱病人捐出的血液而被感染。其後在馬灣珀麗灣地盤工作及居住的市民懷疑感染登革熱病,須抽血化驗。全年接獲20宗。食環署島上大規模滅蚊,發展商新鴻基地產連日派出百多名員工到地盤滅蚊,清理積水。[5]
交通
馬灣是全港連接香港道路網的島嶼中面積第二小[6]。東接青馬大橋至青衣;西接汲水門大橋至大嶼山東北部。兩橋均為青嶼幹線的組成部分。
珀麗灣入伙前,馬灣居民的對外交通完全依靠來往深井馬灣碼頭的街渡服務(該街渡航線已於2003年2月永久停止營運)。
2012年12月14日凌晨零時起,市區的士全日均可駛入馬灣,馬灣高架道路為青馬管制區範圍,並且屬於禁區,其他未持有有效准許證的車輛均不得進入馬灣,否則青馬管制區的交通督導員有絕對權力根據《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第374章)--荃灣馬灣禁區》,對違例人士作出檢控。送貨貨車可於每日早上10時至下午4時進入馬灣,租用的非珀麗灣客運的巴士可於每日早上9時至下午9時進入馬灣,離開就不受限制,而不需申請准許證。[7]基於這個交通安排,島上沒有公共小巴行駛。
區議會議席分佈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馬灣全島為範圍。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包括編號),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及條目。
參看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