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三昧經梵語Śūraṃgama-samādhi-sūtra),又稱作《首楞嚴經》(Śūraṃgama-sūtra),大乘佛教經典,收入大正藏集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No.0642),內容講述首楞嚴三昧。

唐代之前,漢傳佛教相當重視這本經典,但是在宋代之後,這本經逐漸失去影響力。

梵源釋義

「首楞嚴」為梵文Śūraṃgama的音譯,又譯做「首楞伽摩」、「勇伏」、「勇行」、「健相」、「健行」[1]。字根來自Śūra,意為「增長」、「勇健」、「勇士」。「三昧」為samādhi的音譯,意為心一境性境。

學者艾蒂安·拉莫特將「首楞嚴三昧」的字根拆解為śūrasya iva gamanaj yasya sa śūraṃgamah samādhih,意思為其行進猶如勇士之行進的三昧(英語:the samādhi whose progress is like that of the hero is śūraṃgama samādhih)。文殊師利菩薩是得到首楞嚴三昧的代表人物。

版本

漢譯本

在漢傳佛教中,最早譯出此經的是支讖。今日所見的是姚秦鳩摩羅什譯,《新出首楞嚴三昧經》二卷,其他譯本已經散失。

佚失譯本

  • 《首楞嚴經》,二卷,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186年於洛陽,佚失。
  • 《首楞嚴經》,二卷,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於222-229年在武昌譯出,為支婁迦讖譯本的改譯,佚失。
  • 《勇伏定經》,二卷,西晉月支裔敦煌三藏竺法護(Dharmaraksa)譯,291年,佚失。
  • 《首楞嚴經》,二卷,西晉西域優婆塞竺叔蘭於291年在洛陽譯,佚失。
  • 《首楞嚴經》,二卷,月支優婆塞支施崙、龜茲王世子白延〔帛延〕於咸和三年(328年)在涼州譯,佚失。
  • 《蜀首楞嚴經》,二卷,失譯者名,在四川譯,佚失。

(合本)

  • 《合首楞嚴經》,八卷,西晉支愍度(支敏度)於301年輯三家譯本(支謙、竺法護、竺叔蘭)的合本,佚失。

現存譯本

藏譯本

在藏傳《甘珠爾》中收有印度的Vakyaprabha與西藏的Ratnarakșita於九世紀初譯出的藏傳譯本,名《聖勇行三昧大乘經》(梵語Ārya-Śūraṃgama-samādhir nāma Mahāyāna-sūtram),五卷。

梵文本

現代考古學界曾在新疆發現相當於本經末尾的梵文寫本殘葉。

地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視「首楞嚴三昧」為諸三昧門之首,入首楞嚴三昧能入諸三昧。菩薩得首楞嚴三昧能摧毀諸煩惱魔障,有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到之處皆悉降伏。《大般涅槃經》說首楞嚴三昧又名:般若波羅蜜金剛三昧師子吼三昧、佛性。在《法滅盡經》中,《首楞嚴三昧經》和《般舟三昧經》是法滅中最先消失的經文[2]

魏晉沙門帛遠(白法祖)[3]、東晉沙門支道林[4]、東晉居士謝敷[5]南朝沙門弘充[6]等人曾註解本經。不過,皆佚失不存。另有天台宗慧思禪師據本經著作《隨自意三昧》。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載:「當誦持首楞嚴,稱文殊師利名一日至七日,文殊必來至其人所」,可見文殊菩薩和首楞嚴有密切關係。志怪筆記《冥祥記》中,錄有數則六朝時人讀誦《首楞嚴經》的靈異事跡,可見當時對首楞嚴三昧經的崇信[7]。在唐代以及唐代之前,凡提到《首楞嚴經》皆是指此《首楞嚴三昧經》,宋代後才偶而用來指稱《大佛頂首楞嚴經》。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