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圖特霍夫是一座納粹德國集中營,位於前但澤自由市領土的但澤市以東34公里,建立在施圖托沃小鎮( 德語:Stutthof)附近一個僻靜潮濕、樹木繁茂的地區。在德蘇入侵波蘭後,該集中營圍繞已有的建築物建立,用於監禁波蘭領導人和知識分子[1] [2]。第二年,數百名囚犯建造了實際使用的營房。[3]
施圖特霍夫是第一座在德國邊境以外建立的納粹集中營,自1939年9月2日起開始運作。該集中營同時也是最後被解放的集中營,直到1945年5月9日才被解放[4]。據估計,施圖特霍夫集中營及其分營中共有63,000至65,000名囚犯死亡,其中約28,000人是猶太人。死亡的原因包括謀殺、流行病、極端勞動條件、囚犯撤離和缺乏醫療等。營地期間總共有多達11萬被驅逐者進入該集中營。約有24,600人從施圖特霍夫轉移到了其他地點[3]。
營區
該營地是在種族清洗項目的基礎上建立的,項目活動包括在但澤地區和西普魯士清理波蘭精英(知識分子、宗教界和政治領導人)[1]。
早在戰爭開始之前, 波美拉尼亞的日耳曼自衛隊就建立了被捕人員名單[3],納粹當局已經在秘密核查在該地區設立集中營的合適地點。
施圖特霍夫原是但澤警察局長下屬的一個平民拘留營,隨後被大規模擴建。1941年11月,施圖特霍夫成為由德國安全警察管理的「勞動教育」營地(與達豪集中營類似 )。最後,在1942年1月,施圖特霍夫成為一座常設集中營。[1]
最初的集中營營地(被稱為舊營)被鐵絲網包圍,包括八座囚犯營房和一座黨衛隊衛兵總部(Kommandantur),總面積為12萬平方米。1943年營地擴建,並在舊營旁建造了一座新營。新營同樣被通電鐵絲網圍欄包圍,包含30座新的營房,使總面積增加到1.2平方公里。1943年集中營加入焚屍爐和毒氣室,及時在施圖特霍夫於1944年6月被列入「最終解決方案「時開始大規模處決。當處刑需求超過了毒氣室的最大容量時(每次處決150人),會用移動式毒氣車作為補充。[來源請求]
該集中營的工作人員由德國黨衛隊衛兵構成,1943年之後加入了由黨衛隊集團長弗里茨·卡茨曼帶來的烏克蘭輔警。[5]
1942年,第一位德國黨衛隊女監工警衛與女性囚犯一起抵達施圖特霍夫。共有295名女警衛在施圖特霍夫集中營綜合體中擔任工作人員。 [6]
其中著名的女性看守人員包括:伊利沙伯·貝克爾、厄爾那·貝爾哈特、赫爾塔·波特、赫爾敏·波切-布呂克納、格爾達·施泰因霍夫、艾娃·帕拉迪斯和珍妮-旺達·巴克曼等。貝克爾、波特、施泰因霍夫、帕拉迪斯和巴克曼等34名女性警衛後來被認定犯有反人類罪。1944年,施圖特霍夫的分營東布洛姆貝格女子營(德語:Konzentrationslager Bromberg-Ost)在比得哥什建立,女看守面臨嚴重短缺 。 因此自當年6月起,施圖特霍夫的黨衛隊開始徵集但澤及周邊城市的婦女,並將其訓練為警衛。[7]
根據挪威猶太人大屠殺和宗教少數群體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Terje Emberland的說法,挪威的數名武裝黨衛隊志願者曾在施圖特霍夫擔任北歐國家囚犯的警衛或教官。 [8]
施圖特霍夫的第一批150名囚犯於1939年9月2日被監禁,選自在戰爭爆發後不久於但澤被捕的波蘭人和猶太人。[3] 隨後兩周囚犯人數不斷增長,到了1939年9月15日人數已經增加到6,000人。1942年之前,幾乎所有的囚犯都是波蘭人。1944年,囚犯人數大幅增加,猶太人是新增加囚犯中的一個顯著群體。施圖特霍夫的第一批2,500名猶太囚犯於1944年7月從奧斯威辛集中營運送而來。共有23,566名猶太人(包括21,817名女性)從奧斯威辛集中營轉移到施圖特霍夫,還有25,053人(包括16,123名女性)從波羅的海國家的集中營轉移而來。 [1]當蘇聯紅軍於1944年7月至8月開始通過德國佔領的愛沙尼亞進軍時,克洛加集中營的工作人員將大部分囚犯由海上撤離並送往施圖特霍夫。[9]根據其他消息來源,雖然營地工作人員撤離了囚犯,但在一次大屠殺中槍殺了大多數囚犯。[10]
在施圖特霍夫登記的囚犯包括28個國家的公民。除了猶太人和波蘭人,集中營中還有德國人、捷克人、荷蘭人、比利時人 、 法國人 、 挪威人 、 芬蘭人 、 丹麥人 、 立陶宛人、 拉脫維亞人、 白俄羅斯人、俄羅斯人等。11萬名囚犯中有來自歐洲各地的猶太人、波蘭地下國成員、華沙起義期間從華沙被驅逐的波蘭平民、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知識分子、拉脫維亞抵抗戰士、精神病人、蘇聯戰俘[3]和共產黨人(譬如丹麥霍斯羅德集中營的共產黨人就被驅逐到了施圖特霍夫)。據信被立即處決的囚犯沒有登記。[來源請求]
集中營中的條件非常苛刻。 [11] 最早的處決於1940年1月11日和3月22日進行,有89名波蘭活動分子和政府官員被槍殺。[3]在1942年冬季與1944年,斑疹傷寒疫情兩度席捲營地,造成許多囚犯死亡。被黨衛隊守衛認定為太過虛弱或無法工作的人在營地的小毒氣室里被處決。齊克隆B於1944年6月開始用於毒氣室。營地疏散之前,有4,000名囚犯(包括猶太婦女和兒童)在毒氣室被殺害。[1]另一種在施圖特霍夫實施的處決方法是將致死量的苯酚注入心臟。 營地中有63,000至65,000人死亡。[3]
德國人將施圖特霍夫的囚犯用作強制勞工。許多囚犯在黨衛隊所有的企業工作。一些人在位於集中營內的德國設備工廠(德語:Deutsche Ausrüstungswerke, DAW)工作:工廠毗鄰囚犯營房而建,是一座戒備森嚴的軍工廠。其他囚犯在當地磚廠,私營工業企業,農業或集中營自己的車間工作。1944年,隨着集中營囚犯的強迫勞動對軍備生產越來越重要,施圖特霍夫集中營內建造了一座福克-沃爾夫飛機製造廠。施圖特霍夫營地系統最終成為一個由強迫勞動營組成的網絡。 據《大屠殺百科全書》相對非官方的估計,納粹在整個波蘭北部和中部建立了約105座施圖特霍夫分營。主要的分營位於托倫和埃爾布隆格。[5] [12]
有證據表明,從施圖特霍夫集中營獲得的屍體被用於人屍肥皂的小規模實驗性生產[13]。施圖特霍夫已經被確認為納粹博士魯道夫·施潘納用於製造有限量人類脂肪肥皂的三個屍體來源之一, 被用作人屍肥皂產品開發[14]。
亞歷山大·韋斯在《在1941年至1945年戰爭期間的俄羅斯》書中報告稱,他在1945年紅軍解放格但斯克(但澤)後不久訪問了該城,在城外看到了一家試驗性工廠,用於製造人屍肥皂。根據韋斯的說法,工廠是由「一位名叫施潘納的德國教授」經營的,「是一個噩夢般的場景,工廠的大缸裝滿了醃製在某種液體中的人頭和軀幹,提桶里裝滿了一種易碎的物質——人體肥皂」[15]。 波蘭研究人員對韋斯所稱的生產規模提出異議。2006年,來自格但斯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佈了奧斯威辛 - 比克瑙國家博物館的新聞稿,聲稱從全部三個屍源生產的肥皂總量在10到100公斤之間。由於施圖特霍夫只是人屍的三個來源之一,因此生產只是實驗室規模的,而非工廠規模。華沙生命科學大學的Andrzej Stołyhwo教授分析了來自格但斯克醫學院解剖學研究所的肥皂樣本,發現其化學性質類似海牙國際法院在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期間用作納粹戰爭罪罪證的樣品[16]
分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位於施圖特霍夫的納粹集中營主營下轄多達40個分營。根據猶太虛擬圖書館的說法,分營總共關押了來自25個國家的110,000名囚犯。 施圖特霍夫的分營包括: [17] [18]
- 波岑
- 比得哥什東布洛姆貝格集中營
- 霍拉普
- 切日尼
- 科科斯基但澤-布爾格拉本集中營
- 格但斯克新港
- 但澤船廠
- 熱姆亞尼
- 埃爾布隆格分支辦公室
- 埃爾布隆格 / 托德集團
- 埃爾布隆格 / 施豪工廠
- 波利采
- 哥騰哈芬
- 格爾道恩戶外勞改營
- 格魯瓊茲
- 格楞茨多夫 (?)
- 格羅德諾
- 古多沃(Gutowo)
- 格維日茲尼
- 海利根貝爾集中營
- 耶掃(Jesau)/俄羅斯尤日尼(Yuzhny)
- 科爾卡烏
- 可爾熱米耶涅沃
- 倫堡
- 馬爾肯梅日內克
- 納維茨
- 尼斯基
- 奧布日茨科
- 格但斯克普魯什奇
- 布羅德尼察
- 席爾肯巴斯(Schirkenpass)
- 森波波爾
- 柳布林諾
- 佐菲恩瓦爾德(Sophienwalde)
- 斯武普斯克
- 格但斯克舊城
- 布魯瑟
- 托倫(AEG, 托德集團)
指揮官
死亡行軍
波蘭北部施圖特霍夫營地系統的囚犯於1945年1月25日開始撤離。最終撤離開始時,施圖特霍夫各營中有近50,000名囚犯,其中大多數是猶太人。納粹讓施圖特霍夫下屬分營的大約5,000名囚犯行進到波羅的海海岸,迫使他們下水,並用機槍掃射。其餘的囚犯向德國東部的勞恩堡方向行進。蘇聯紅軍的進軍切斷德國人的去路,迫使倖存的囚犯回到施圖特霍夫。在嚴酷的冬季條件下行進以及黨衛隊警衛的殘酷對待導致數千人死亡。
1945年4月下旬,由於施圖特霍夫集中營被蘇聯紅軍完全包圍,營地剩餘的囚犯經海路撤走。納粹再次將數百名囚犯趕入海中後射殺。超過4,000人乘小船前往德國,一些人前往漢堡附近的諾因加默集中營 ,一些人前往波羅的海沿岸的集中營。許多人在途中被淹死。
1945年5月5日, 一艘滿是飢餓囚犯的駁船被拖入丹麥基林索姆港,船上370有351人獲救。在德國投降前不久,一些囚犯被轉移到瑞典馬爾默 ,並被釋放到中立國的照顧下。據估計,在從施圖特霍夫及其分營地撤離期間,有超過25,000名囚犯死亡,每兩人就有一人死亡。 [19]
蘇聯軍隊於1945年5月9日解放了施圖特霍夫,拯救了大約100名在營地最後撤離期間躲藏起來的囚犯。[19]
施圖特霍夫審判
波蘭在格但斯克四次審判施圖特霍夫的警衛和囚監,指控他們犯有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第一次審判於1946年4月25日至5月31日舉行,指控集中營的30名官員和囚監。蘇聯-波蘭特別刑事法院裁定所有人的罪行成立。包括前指揮官約翰·保羅斯在內的11名被告被判處死刑。其餘人被判處刑期不等的監禁。
第二次審判於1947年10月8日至10月31日在波蘭特別刑事法院受審。被提審的24名施圖特霍夫集中營官員和警衛被判有罪,十人被判處死刑。
第三次審判於1947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波蘭特別刑事法院受審。提審了20名官員和警衛,19人被判有罪,1人被判無罪。
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審判於1947年11月19日至11月29日在波蘭特別刑事法院受審。27名官員和警衛被提審,26人被判有罪,1人無罪釋放。
《鬼抓人遊戲》
阿爾圖爾·日米耶夫斯基1999年拍攝的一段影片中,一群裸體的人在施圖特霍夫的一間毒氣室玩鬼抓人遊戲。影片激起眾怒。[20] [21]
著名的囚犯
- 英格利·皮特,波蘭裔英國女演員,作家
- 巴里斯·斯洛加,立陶宛詩人、劇作家、評論家和文學理論家
- 盧西安·席爾科夫斯基,波蘭自由戰士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