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
浙江紹興的县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嵊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紹興市的一個縣級市。位於浙江東部,曹娥江上游,東鄰寧波市奉化區和餘姚市,南毗新昌縣、金華東陽市,西連諸暨市、北接上虞區。全市區域面積為1784.43平方公里。漢景帝四年始建縣稱剡,唐初曾設嵊州,北宋年間始名嵊縣。1995年8月國務院批准嵊縣撤縣設市,同年12月正式更名嵊州市,嵊州市至今已有2170多年歷史。市人民政府駐三江街道領帶園五路1號。
歷史沿革
嵊之名因其從山、從乘,「乘」古義「四馬」,其境內四周有東簟山、南黃山、西白山、北雩山,取「四山相合」之意。
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屬越國,秦時名剡,屬會稽郡。漢景帝四年(前153年)置縣,稱剡縣。王莽時易名盡忠縣。東漢初復稱剡縣。隋朝大業元年(605年)屬越州。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升置嵊州,並置剡城縣,八年(625年)復剡縣。吳越中期改稱贍縣。北宋復剡縣,宣和三年(1121年)參與鎮壓裘日新(仇道人)的越州統帥劉韋合(《剡錄》稱知越州劉述古,似為一人)以以「剡」有兵火象,奏請朝廷把「剡」改為「嵊」縣,始名嵊縣。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嵊縣屬紹興府。元嵊縣屬紹興路。明、清嵊縣屬紹興府。
民國北洋時期屬會稽道,民國21年(1932年)屬第七特區,民國24年(1935年)屬第三區,民國37年(1948年)屬第二區,民國38年(1949年)屬第十區。
1949年5月6日至22日,紹興全境解放,設浙江省第十專區,後屬紹興專區。1952年,屬寧波專區。1964年,屬紹興專區。1983年,屬紹興市。1995年8月28日,國務院發文批准嵊縣改設嵊州市,8月30日,民政部正式批覆,9月8日,浙江省政府發出《關於撤銷嵊縣設立嵊州市的通知》。1995年12月6日,嵊縣正式撤縣設市,改名嵊州市。
行政區劃
剡湖街道、三江街道、鹿山街道、浦口街道、甘霖鎮、長樂鎮、崇仁鎮、黃澤鎮、三界鎮、石璜鎮、谷來鎮、仙岩鎮、金庭鎮、下王鎮和貴門鄉。
人口
2022年初常住人口為68.8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39.97萬人。戶籍人口總數為71.45萬人[3]。
地理
嵊州市位於浙東丘陵中部,曹娥江上游,新嵊盆地中。市境的位置約在北緯29°19′45″--29°49′55″,東經120°27′23″--121°06′55″之間,東與奉化、餘姚相鄰,南和新昌交界,西連諸暨、東陽,北接上虞、紹興,是北進杭州、南下溫州,西通金華、東達寧波的要衝。嵊州市東西長64.1千米,南北寬鬆55.4千米,總面積1784.43平方千米,約11.8萬公頃,佔全省總面積的1.7%。屬於典型的盆地地貌。南山水庫位於當中。
經濟
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擁有全球最大的領帶專業批發市場中國領帶城,是領帶工業基地。廚房用具、電機、茶葉、服裝加工等產業發展迅速。
交通
由於嵊州處於新嵊盆地中,歷來處於交通樞紐位置,由於其地理位置重要,有多條公路過境。有 常台高速(上三高速公路)、 甬金高速和 蘇台高速(杭紹台高速公路)交於境內。是浙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另有南北向的 104國道和東西向的37省道貫穿全境,三界鎮有剡溪碼頭。嵊州於2022年1月通鐵路,設嵊州新昌站,聯通了甬金鐵路和杭紹台城際鐵路。嵊州市亦有計劃建設輕軌與有軌電車項目[6]。
城市設施
- 嵊州市客運中心
教育
剡山書院,創建於清乾隆23年(1758年),浙江省七大書院之一。1900年,蔡元培先生聘任院長,制訂「學約十條」,提倡科學的教學方法,開創新學之先河.1906年,書院易名剡山高等小學堂。1912年,學堂改稱學校,裘翌芳先生出任校長,繼往開來,勤奮耕耘。鐘聲敲歲月,校園育新苗。現為剡山小學[11]。
鹿門書院(貴門更樓),建築可分兩部分,東為更樓,西為鹿門書院。鹿門書院系南宋學者呂規叔創建,著名理學家朱熹曾於此講學,北門上鐫朱熹「貴門」題字。更樓為呂規叔之子呂祖璟建。現建築系清嘉慶三年(1798)重修。現存。
原嵊州市第一中學、嵊州市第二中學畢業生曾於2001年高考分獲浙江省文理科狀元。
高中
- 嵊州中學(高中部) 省一級重點高級中學
- 初名嵊縣中學,先後易名嵊州中學(嵊州撤縣設市後更名)、嵊州市第一中學,2012年與原民辦嵊州中學合併,復稱嵊州中學
- 馬寅初中學(高中部)省二級重點高級中學
- 原嵊州市第二中學,創建於1996年。1998年原馬寅初中學高中部併入該校,2012年與原馬寅初中學合併為完全中學,復稱馬寅初中學
- 嵊州愛德外國語學校(高中部)
- 其它鄉鎮高中
初中
- 嵊州中學(初中部)
- 原民辦嵊州中學,於2012年與原嵊州市第一中學合併為完全中學,原民辦嵊州中學成為嵊州中學初中部
- 城關中學
- 馬寅初中學(初中部)
- 2012年與原嵊州市第二中學合併為完全中學,原馬寅初中學成為初中部
- 嵊州愛德外國語學校(初中部)
- 其它鄉鎮中學
中專與職業學校
- 嵊州職業教育中心
- 嵊州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嵊州市鹿山街道小砩中學
- 嵊州市越劇藝術學校
- 其它鄉鎮中專、職校
小學
- 剡山小學
- 鹿山小學
- 城北小學
- 城南小學
- 嵊州愛德外國語學校(小學部)
- 剡溪小學[12]
- 其它鄉鎮小學
文化
越劇誕生地,眾多越劇名家為嵊州籍貫。擁有「越劇藝術家的搖籃」之稱的嵊州市越劇藝術學校。擁有多個專業越劇藝術表演團,經常赴外地參加演出。其竹編藝術品和根雕藝術品各在亞洲和中國大陸有較高知名度和藝術評價。早年有藤紙和竹紙2大工藝,後逐漸失傳。
剡客初指隱於剡溪的隱士戴逵、後由魏晉南北朝隱於剡溪的隱客泛指隱士。 唐 楊巨源 《奉酬端公春雪見寄》詩:「興逸何妨尋剡客,唱高還肯寄巴人。」
名人
旅遊景點
現有百丈飛瀑、崇仁古鎮、浙東大龍谷、瞻山風景區、南山湖風景區[13]、書聖園、溪山第一樓、馬寅初故居、越劇博物館與溫泉湖(浙江省嵊州溫泉旅遊度假區)[14]等景區。
現存馬寅初故居、王金髮故居、王曉籟故居、張伯岐故居、竺紹康故居、金聲故居、蒼岩老街、始寧街、崇仁老街、中山路、華堂老街、民族號手誕生地東前街、馬寅初故里名人街、應天塔、艇湖塔、天章塔、越鄉古戲台、繩武堂古戲台、玉山公祠古戲台、黃勝堂呂氏宗祠古戲台、爐峰廟古戲台、瞻山廟古戲台、盧氏宗祠古戲台、三國井——方井、古董井——東王井、雙口井——呂字井、庭院井——玉山公祠井、井群井——觀音井、羅星亭、清風亭、環水亭、止水亭、瞻山亭、義樂亭、金蘭橋、玉成橋、訪友橋、清風橋、逵溪石拱橋、蒼岩石窗、崇仁老台門、竹園台門、御史台門、旗杆台門、百鹿台門、百鳥台門、貴門更樓等。
美食有嵊州小籠包(對外誤傳為杭州小籠包[15])、雞蛋大餅、炒年糕、炒榨面、榨面[16]、小紅毛、馬頭湯包、麥鑊燒、麥蝦湯、春餅、臭豆腐乾、油氽果、青餃、粽子、麻糍餃、糯米果、油條、八寶飯、陳氏燉鴨、糟雞、糟肉、六穀餅(玉米餅)、糖炒栗子、煨六穀蒲(爆米花)、糯米糖、河蟹等。
風俗有雞蛋婚俗、亮眼湯、七月半家祭、冬至果、立夏撞雞蛋等。
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