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應昌(1536年10月—1606年2月),字思文,一字時祥,號桐岡,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明朝軍事人物,曾參與萬曆朝鮮之役。
其先為浙江越州人,後遷至杭州。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浙江鄉試第十三名舉人,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三百九十九名,二甲第二十名進士。禮部觀政,隆慶元年(1567年)六月授絳州知州,四年五月升刑部員外郎,十二月考選戶科給事中,五年五月升刑科右給事中,六年五月升禮科左給事中,丁憂歸。
萬曆三年(1575年)二月復除禮科左給事中,四月巡視京營,七月升濟南府知府,八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十一年二月升河南右參政,十二年七月升山東按察使,十四年正月升江西右布政使,十七年正月升福建左布政使,二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籌建營衛巡司,有政聲[1]。二十年(1592年)四月升大理寺卿,六月升工部右侍郎,八月改兵部右侍郎,往保定、薊鎮、遼東等處經略備倭事宜。
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集結二十萬大軍入侵朝鮮半島,朝鮮兵望風奔潰,「浹旬之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2],日軍長驅直入,攻陷首都漢陽(今首爾)。國王李昖倉皇逃難,向明朝求援。宋應昌亦以為:「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於泰山矣。」[3]是年八月十九日,應昌以兵部右侍郎經略備倭軍務,九月離京,與遼東總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率軍共赴朝鮮。戰爭初期宋應昌駐紮遼東籌糧,十二月二十六日,宋應昌的贊畫袁黃與李如松率師東渡鴨綠江。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八日,李如松先後收復平壤、開城。宋應昌的南軍繼承了戚家軍優良傳統,軍紀良好,所至秋毫無犯[4]。李如松的北軍殺良冒功,引發南北軍矛盾[5]。萬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宋應昌抵達朝鮮。二十七日,明軍在碧蹄館輕敵戰敗,李如松大兵退守開城[6]。此時明軍乏糧,死傷又多,士氣十分消沉。隨着明軍失利,戰爭進入和談階段。是年三月初,小西行長移書沈惟敬,再次「懇求封貢東歸」,宋應昌起用沈惟敬,命其前往日營交涉,催促日軍撤退,並送還王子。兵部尚書石星極力用封貢促使日軍撤退,得到內閣輔臣趙志皋的支持。朝鮮君臣明確向明朝政府提出拒絕和談的要求。宋應昌鑑於軍隊疲困又無戰功,也樂於推掉責任。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中日雙方就和談達成協議後,日軍開始南撤。
宋應昌建議留兵防守,反對兵部尚書石星全面撤兵,遂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引疾歸[7]。同年十二月,正式卸任,由薊遼總督顧養謙代理御倭事務。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科道拾遺,冠帶閑住。晚年隱居西湖孤山。三十四年(1606年)卒,年七十一。著有《道器圖説》、《心徑茅鋤》、《窺測陳筌》、《經略復國要編》等。
曾祖宋元;祖父宋富;父宋儒,號虎山,累贈知府。母何氏,累贈恭人。兄宋應期,弟宋應亨、宋應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