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子茂仰城,遼東鐵嶺衛(今遼寧鐵嶺)人,本貫隴西李氏明朝將領,遼東總兵李成梁之長子。[1]

快速預覽 李如松, 諡號 ...
李如松
Thumb
李如松
大明特進榮祿大夫征虜前將軍提督鎮守遼東總兵官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
諡號忠烈
出生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十二月十一日
逝世萬曆二十六年戊戌四月四日
配偶元配傅氏,繼配馬氏、吳氏、武氏
親屬(子)李世忠(聘魏國公女徐氏)、李懋忠(聘平江伯女孫陳氏)
關閉

生平

早年

李如松以父蔭為都指揮同知,充寧伯遠勛衛。英勇善戰,通曉兵事。轉任署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

萬曆十一年(1583年),李如松官升山西總兵官,萬曆十五年(1587年),移鎮宣府。後因給事中黃道瞻等人上疏皇帝,數言李如松父子不當並居重鎮,被召僉書右府提督京城撫。

萬曆二十年(1592年),在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的推薦下,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遼東、宣府、大同、山西諸道援軍,攻打寧夏哱拜。六月抵達寧夏,先用土壘戰術,後用水攻戰術,組織敢死隊攻克了寧夏城,哱拜自盡,其子哱承恩等被擒,斬賊立功,滅哱拜九族,平定哱拜叛亂。進升為都督,世蔭錦衣指揮同知。

朝鮮壬辰衛國戰爭

平壤之戰

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派軍入侵朝鮮壬辰戰爭開始,朝鮮國王迫於壓力渡江求援,李如松奉命為東征提督援朝抗倭,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諸軍,率四萬三千餘兵渡鴨綠江

萬曆二十一年(1593),打敗日將小西行長,獲平壤大捷,據日本史料《日本戰史》記載,其中光小西行長統率的第一軍就有一萬八千人僅存六千五百二十人,全軍近三分之二約一萬二千人被殲滅的重大損失,加上第二軍的損失,據日本史料記載此役日軍被擊斃最少在一萬五千以上。乘勝克復開城黃海平安京畿江原四道皆復,日軍退守慶尚全羅兩道沿海城市,後經日本要求下雙方曾進行和談。

李如松在平壤大捷後,欲乘勝追擊日軍,先遣副總兵查大受與朝鮮將領高彥伯領騎兵數百偵查開城至王京之間的道路,正月24日偵查先鋒在碧蹄館(今首爾/漢城西北)南方的礪石嶺遇到日軍前野長康加藤光泰的偵察隊,一時之間,雙方前鋒交戰互有傷亡,日方損失六十名騎兵後敗退,後查大受率三千人部隊暫滯碧蹄館,一面持續對京城方面偵查。

碧蹄館之戰

25日提督李如松得報後,以為日軍如當地土民所說棄京城撤退,遂率領本部兵馬騎兵兩千餘人從開城疾馳引援[1]。26日孰料日軍立花宗茂領三千兩百名騎兵正在礪石嶺,從清晨七時傾開始以部將十時惟道池邊永晟的奮戰戰死,歷經5小時擊退了查大受的軍勢[2],如松得知先鋒已經交戰迅速展開為鶴翼之陣,命楊元率一千人為後援,自己親率一千人增援查大受,於礪石嶺北方的望客硯迎來查大受軍勢後於碧蹄館重整軍陣。

近午時分,突然日軍先鋒兩萬人,如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吉川廣家等出現佔領望客硯,後面還有日軍主軍兩萬人如宇喜多秀家黑田長政進軍。由於碧蹄館地形狹隘,又多泥濘水田,不利騎兵行動,於是李如松且戰且退,往北方高陽市的出口惠陰嶺,急忙傳令中軍主力急速進兵。

雖然剛開戰明軍先鋒擊退小早川隆景的左翼先鋒粟屋景雄三千人,但隆景右翼先鋒井上景貞三千人又反包夾明軍先鋒,但是戰況仍是明軍優勢,一方日將立花宗茂領三千人從日軍左方移動至明軍右側山上,見機突擊明軍右翼,立花軍中其中一位金甲倭將(安東常久)與李如松單挑時,被李如梅射殺,而明軍左翼也遭到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的突擊,正面則是小早川隆景壓制,明軍頓時如同被包圍的態勢。

此時李如柏李寧查大受張世爵方時輝王問等明將皆各自持刀奮迅作戰,其中李有聲為護衛如松而遭到隆景部將井上景貞刺殺,日軍的立花軍中也有小野久八郎、小野成幸小串成重戰死,小早川秀包麾下的家老橫山景義及旗本武士桂五左衛門、內海鬼之丞、伽羅間彌兵衛、手島狼之助、湯淺新右衛門、吉田太左衛門、波羅間鄉左衛門八名身亡,不久小早川隆景投入吉川廣家、宇喜多秀家、黑田長政的軍勢欲加包圍,然而明軍終於等到左協大將副總兵楊元率援軍到來,楊元奮勇衝破日軍包圍,搶佔李如松右方陣地,並和李寧的砲營共同發砲轟擊日軍,援護明軍撤退。立花宗茂、宇喜多秀家派出部隊猛烈追擊至惠陰嶺,立花一族之戶次鎮林在追擊時奮勇戰死。而小早川隆景則擔憂明軍撤退會設伏,勸追擊的日軍開始退兵。

兩軍從午後交戰六個小時至黃昏,據明史記載明軍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斬獲日軍首級一百六十七。朝鮮史載兩軍各死傷五、六百人,另有朝鮮史說明軍傷亡一千五[3]。部分日史記(《日本外史》《日本戰史》)載倭軍斬首明軍六千人,唯明軍投入戰役人數無法確定,據日史記載明軍人數為二萬人,遠高於明朝史料及朝鮮史的記載,形成歷史上的爭議。滿清編寫者依據明朝言官胡亂彈劾李如松的彈章說「諸營上軍籍,死亡殆二萬」云云,佔了當時參戰兵力的一半,顯然不實。如「朝鮮《宣祖實錄》記載,此役之後,明軍大勢依然,二萬之死亡云云當系虛說」。而綜合各方史料記載,明軍投入人數應為查大受三千人,李如松一千援軍,楊元五千後備援軍,共計九千人左右,此應為史實。

王京之戰

但李如松經此役後,明軍北兵與南兵之爭日烈,加之朝鮮連降大雨,明軍重型火炮無法運輸,如松認為尚不是攻克王京時機,經請示兵部右侍郎宋應昌後由李寧、祖承訓率明軍主力一萬人駐守開城,李如柏等率三千明軍駐守寶山聲援,李如松親率二千明軍做為東西調度,楊元率五千明軍回守平壤,與朝軍一道扼守大同江。明軍雖對王京形成圍攻之勢但並不進攻,此舉後被言官彈劾為「無意進取」。而李如松以明、朝聯軍之統帥卻新率前鋒部隊孤身犯險,實屬不智,事後被兵部右侍郎宋應昌以書信嚴厲斥責,命其後決不可再親臨一線險境,並要其在安排好軍務事宜後回平壤面談。

3月初,如松趁日軍轉攻位於京城西北方15公里,朝鮮將領權慄鎮守的幸州山城之際,派敢死隊從間道潛入其屯糧之所龍山,縱火焚燬糧草數十萬,日軍由於缺糧,被迫放棄王京(當時名為漢城,現名首爾)退守釜山,並向明軍要求議和。日軍議和之求經如松上報後,明兵部尚書石星力主議和,明遂派出遊擊將軍沈惟敬與日方小西行長議和。沈惟敬在議和時與小西行長勾結,分別欺騙雙方首腦,捏造議和條款,至使達成了一個雙方政府均以為是全部按自己的條件形成的奇怪「合約」,直到三年後明神宗派使者加封豐臣秀吉,在日方宣讀明朝詔書時方被揭穿。雖然合約為假,但畢竟促成了暫時的和平,明廷乃命李如松班師,留劉鋌之兵在朝鮮駐守。李如松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班師,加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

李如松之死

李如松喜奇兵偷襲制勝,連戰皆捷。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調任遼東總兵。次年四月,韃靼土蠻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進擊,遇到韃靼遊獵聚會,聚集數萬人,李如松五千餘人不敵身亡,卒年五十。贈少保寧遠伯,立祠忠烈,以其弟李如梅代遼東總兵官(時值萬曆朝鮮戰爭,李如梅遠從朝鮮戰場趕回遼東)。

附記

  1. ^《日本戰史·朝鮮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當中敘述李如松將南兵置於開城守備,25日黎明時分以李寧、孫守廉、祖承訓兩萬兵力為先鋒從開城出發,經臨津江架葛網橋通過後抵達坡州。
  1. ^ 明朝副總兵查大受指揮的3000遼東鐵騎,曾經在關外與蒙古女真等較量過的百戰雄師,明軍精銳中的精銳,配備了佛郎機火炮戰車和大量三眼火銃、集束火箭(明軍常備武器中的一種,手動點火,射程300米,一次發20枝的稱為「火龍箭」,32枝的稱為「一窩蜂」,49枝稱為「飛廉箭」,100枝的稱為「百虎齊奔」)。
  1. ^ 日軍於戰後在漢城舉行勝戰慶祝並有存留日軍間互相祝賀的文書。而明軍此戰並無繼續包圍朝鮮王京而是退回開城,日軍當時於京城的軍力並非120000而是約55000,實際投入作戰則約33000。
  1. ^ 碧蹄館之戰後,明朝聯軍拿下了距離漢城僅15公里的幸州山城;並於次月12日,由朝鮮將權慄締造了所謂的「幸州大捷」。

朝鮮人在事後批評李如松擔任提督的功勞,則言「李提督, 以天朝大將, 統率大軍, 遠臨外國, 當以嚴明公直, 制伏其下, 而反爲貪功所使, 賊將玄蘇, 尙未就擒, 而至要其首級, 豈非可恥之甚乎?」

家系

子:

  • 李天根,與朝鮮女子所生的私生子,起初名為李天忠。[原創研究?]
  • 李性忠,李如松次子。

孫:

  • 李遵祖,崇禎時承襲寧遠伯爵位
  • 李應祖,甲申之後逃亡到朝鮮半島,開朝鮮隴西李氏一支

按《明史》,李如松之子為:

  • 李世忠,錦衣衛指揮使,掌南鎮撫司,寧遠伯,無子
  • 李顯忠,蔭遼東副總兵,未能襲寧遠伯,後來才由其子李尊祖承襲寧遠伯

參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