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道 (韓語:황해도/黃海道 Hwanghae-do)昔屬朝鮮八道,位於朝鮮半島中西部,當時的面積有16,743.66平方公里,道府位於海州。
地理
沿革
始於1395年,稱豐海道 (풍해도)。1417年改稱黃海道。道名由黃州(황주)和海州(해주)合成。
1895年,朝鮮行二十三府制。本道被分為東西兩府,即海州府和開城府(개성부)。翌年即廢,兩府恢復原狀。
1945年朝鮮半島在三八線被瓜分,黃海道最南部的甕津半島(옹진반도)和延白郡(연백군)的一部分被劃入美國佔領區,與京畿道合併。1953年朝鮮戰爭休戰後,根據北方限界線,原被併入京畿道的大陸部分歸朝鮮,島嶼歸南韓。但自1999年以來,朝鮮主張的界線把島嶼部份納為己有,引起韓朝的海上衝突。
行政區劃
- 黃州牧、海州牧
- 延安都護府、平山都護府、瑞興都護府、豐川都護府
- 谷山郡、鳳山郡、安岳郡、載寧郡、遂安郡、白川郡、信川郡
- 新溪縣、甕津縣、文化縣、牛峰縣
- 長連縣、松禾縣、長淵縣、康翎縣、殷栗縣、江陰縣、兔山縣
1945年朝鮮光復時的行政區劃有由一個市及17個郡構成,分別如下:
- 海州市 (해주시)
- 碧城郡 (벽성군)
- 延白郡 (연백군)
- 甕津郡 (옹진군):直到1945年,甕津郡管有一個邑及10個面,即:甕津邑、茄川面、交井面、東南面、鳳邱面、富民面、北面、西面、龍淵面、龍泉面、興嵋面。1945年8月15日解放後,南北分治,三八線以北的交井面和茄川面歸北韓管轄,以南的甕津邑、東南面、鳳邱面、富民面、北面、西面、龍淵面、龍泉面、興嵋面歸大韓民國管轄。
- 長淵郡 (장연군)
- 殷栗郡 (은율군)
- 松禾郡 (송화군)
- 信川郡 (신천군)
- 鳳山郡 (봉산군)
- 載寧郡 (재령군)
- 金川郡 (금천군)
- 瑞興郡 (서흥군)
- 新溪郡 (신계군)
- 平山郡 (평산군)
- 黃州郡 (황주군)
- 安岳郡 (안악군)
- 遂安郡 (수안군)
- 谷山郡 (곡산군)
名人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