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捲餅 (西班牙語:Burrito),[1]是一種墨西哥料理。它主要是將肉、豆、碎奶酪等食品和各種醬放在墨西哥薄餅上,並把餅捲起來完全包緊。它與墨西哥夾餅類似,但夾餅只是用薄餅將裏面的食物包裹住一半,而並非全部。捲餅所用的餅通常比夾餅的餅要軟得多也大得多。主要是為了更方便地包緊食物。捲餅在包括墨西哥和美國在內的美洲地區十分流行,並根據當地風俗演化成各種樣式,同時也有許多專門銷售此類食品的餐廳。
詞源
單詞「burrito」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是「小驢」,「burro」的小個子的形式。可能是因為其外觀與用驢運載的鋪蓋和包裹的外觀相似而派生出這個名稱。[2]
「burrito」這個詞在1895年第一次出現在墨西哥詞典里,它是在瓜納華托地區使用的專用詞,用於描述一個「裹有肉或其他食物的捲餅,在尤卡坦被稱為coçito,在庫埃納瓦卡和墨西哥稱為taco」。[3] 這本字典在1895年出版,這個事實打消了其詞於胡安·門德斯(西班牙語:Juan Méndez)在華雷斯城(西班牙語:Juarez)的「驢」墨西哥革命(1910-1921)。
在墨西哥的其他地區,例如塔毛利帕斯州,類似的食物被稱為「flauta」(長笛)。
成分
作為墨西哥的傳統食品,捲餅內通常只包含肉類和豆、豆泥。但由於這種食物已經傳到其它地方,一些地區的人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對其進行改良。在美國,捲餅內通常含有米飯(分為白米、棕色米等多種樣式)、豆或豆泥、生菜、碎奶酪、肉或肉醬(可包括雞肉、豬肉、牛肉、切碎的牛排)、洋蔥等。而佐料可有鱷梨醬、薩爾薩辣醬、酸奶油、玉米粒等,捲餅通常不使用番茄醬作為佐料。總而言之,美國的捲餅比傳統墨西哥捲餅包含更多種的食物和醬料。 在美國,還有一種叫專供早餐的早餐捲餅。它的成分主要是由早餐食品組成,例如炒蛋、馬鈴薯、培根等。同時配以辣醬。[4][5]
在中國,肯德基也推出面向中國市場的「墨西哥雞肉捲」及「老北京雞肉捲」(前者於2012年下半年下線),就是以捲餅為背景製成的。因中國人口味改良過後的老北京雞肉捲放入了諸如甜麵醬、黃瓜條等美洲不常見的佐料,口味也與傳統捲餅完全不同。[6]其後,麥當勞在2013年中也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推出以墨西哥捲餅製作的麥飯捲。
在一些地方的餐廳,還銷售「捲餅碗」(burrito bowl),它本身並不是捲餅,但成分和捲餅很類似,是捲餅的衍生食品。它和捲餅的區別在於沒有了最外層的墨西哥薄餅,而是直接將原本包在薄餅內的食物和佐料倒到碗中。還可能添加諸如檸檬等附加品,形式與拌飯類似。[7]
製作方法
餅皮的烤法很簡單,將平底鍋預熱後轉成中火,兩面各煎10秒-15秒,煎過頭會使餅皮周圍硬化,影響口感。
墨西哥捲餅內的餡料千變萬化,可由廚師放置任何想要的食材。但是要包出好的墨西哥捲餅就有比較一致的捲法了,將餡料平均放置於捲餅中央後,將左右兩側的餅皮向內對折1/3,再將餅皮從後往前裹住整個內餡,再將餅皮往內餡底部壓緊使捲餅扎實,即可完成一個完整個墨西哥捲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