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協和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左順門」。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四月(1557年),紫禁城三大殿因遭雷擊而起火,延燒至左順門、右順門,翌年重建。嘉靖四十一年九月(1562年),更名為「會極門」。萬曆二十五年六月(1597年),「三殿又災」,延燒至會極門,到天啟年間才又獲得重建。清朝順治初年,重修並更名為「協和門」。[1]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入北京後,爆發午門血案,王振的餘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在左順門附近被王竑等大臣打死,大臣們又將王振餘黨宦官毛貴、王長隨亂拳打死,懸屍於東安門外。監國的郕王驚慌失措,想要退走,被于謙攔住,請其宣佈馬順等人論罪當死,參與毆殺的眾大臣無罪。形勢由此穩定。[2]從此左順門成為打擊宮廷小人的地方,在左順門打死人,刑部不予追究。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二日,明世宗朱厚熜通知禮部,十六日為父母上冊文、祭告天地、宗廟、社稷,群臣嘩然。七月十五日,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給事中二十一人、御史三十人等共二百二十多名朝廷官員聚哭於左順門,史稱大禮議。
協和門為紫禁城外朝中路和東路文華殿等區的交通要道,是外朝出入東華門的必經之路。明朝正統元年二月(1436年),始於文華殿開設經筵,講完經書,在該門賜酒飯。明朝景泰初年,因戰事需要,還曾一度在該門設午朝,御座南向放置,文武執事奏事官依次出班奏事。[1]
協和門是一座屋宇式大門,建築面積大約350平方米。坐西朝東,面闊五間,進深兩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台明到正脊高11.43 米。七檁中柱式大木結構,徹上明造,檐下為單昂三踩斗栱,龍錦枋心金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明間和左、右次間各安有朱紅色宮門兩扇,門上嵌有鎏金銅釘。清朝僅對該門重新修繕,所以該門的建築基本保存了明朝的構造,其斗栱及彩畫均保留了明朝的特點。[1]
協和門位於2.62米高的高台基座之上,前後出礓磋慢道,各長17.75米。太和門廣場一側的慢道迫近內金水河,所以將慢道南側邊緣向外側傾斜,使其平面呈梯形,下口寬29.9米。這樣既方便通行,又和內金水河的走勢相適應。礓磋兩側有漢白玉欄杆。[1]
協和門南、北兩側各有11間廡房,均為黃琉璃瓦頂,連檐通脊,前出廊,後為風火檐。明朝在此設實錄館、玉牒館、起居注館。清朝初年,在北側廡房設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公署,南側廡房設內閣誥敕房。[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