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10月13日) |
目前,關於斗栱的前身和產生過程,主要有三種說法:
1、由井幹結構(一種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結構)變化而成
2、由挑梁變化而成;
3、由擎檐柱演化為托挑梁的斜撐,再演化成斗栱。
最早的斗栱形象見於戰國崖墓、石室、石闕、冥器、壁畫等。這種斗栱外形簡單,主要是陶製的,由十字部件交叉疊成,外觀比較粗糙,主要起承重作用,而非裝飾作用。現存實物有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漢代石闕一斗三升斗栱,和四川雅安市後漢高頤墓闕一斗二升斗栱[2]。這種形式的斗栱後傳入日本,可見於奈良飛鳥時代法隆寺[3]。
漢代時,斗栱仍然基本沒有裝飾作用,設計簡單、粗糙。這一時期,斗栱稱為「欂櫨」。但是,斗栱由戰國時期的一層演變為多層。這樣,不同建築的斗栱結構間就會由一定差異,建築師可以依據建築的體量、屋檐的長度等,自己設計斗栱的層數等。不過,此時期的斗栱樣式依然較為單一。
北魏時興建的雲崗石窟外廊中的斗栱,大體繼承漢代形式,多為一斗三升,但多了人字形補間鋪作,和一斗三升交錯排列。栱呈上彎曲線,而人字補間鋪作的兩邊作直線形,如雲崗第9窟。北齊天龍山石窟中的斗栱,大體相似,但人字鋪作的兩邊呈上彎曲線狀,如同小屋頂輪廓。
南朝斗拱比北朝複雜,其樣式可見於日本法隆寺及現當代重建的復原四天王寺。
隋末唐初,隨着南北的統一,斗栱迎來了空前的大發展。通常把這一時期的斗栱稱為「鋪作」。在這一時期,斗栱的種類、樣式較以前顯著豐富,美觀性、藝術性有所提升。同時,斗栱在唐代被皇家據為己有。從唐代一直到清代,所有有斗栱的建築或者冥器,都一定來自皇家。[來源請求]此時期的斗栱,木製的已經遠遠多於陶製的。從此,斗栱與梁穿插,慢栱常常隱刻在枋上(常稱「隱刻栱」),出現鋪作層,不再獨立。
唐代斗栱的形狀,在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入口處有一塊精細的黑大理石雕的佛殿,顯示角柱上的二跳角科斗栱,補間斗栱則是人字形上托短柱。唐代實物在中國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鑒真法師建造的日本奈良唐招提寺[4]。此時期斗栱按照形狀與設計可以分為以下六類:一斗(如大雁塔)、把頭絞項作(如興致寺)、雙杪單栱(如大雁塔門楣)、人字形及心柱補間鋪作(如靜藏塔)、雙杪雙下昂(如佛光寺大殿外)、四杪偷心(如佛光寺大殿內柱)。[5]按照斗栱出現的位置,該時期斗栱可分為柱頭斗栱、柱間斗栱、轉角斗栱;亦可分為外檐、內檐斗栱。
其後斗栱再次朝獨立於鋪作層的方向發展,第二跳華栱獨立於梁的變體首先在遼代得到廣泛應用。而同時期的江南(如閩、粵)則顯現出斗栱纖細化的傾向。遼代斗栱實物有遼寧省義縣奉國寺大雄寶殿帶尖下昂四跳斗栱,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山西大同上華嚴寺佛殿斗栱,下華嚴寺薄伽教藏大殿斗栱。五代十國時代吳越國斗栱實物,有浙江杭州保俶塔一斗三升斗栱,杭州靈隱寺石塔一斗三升斗栱,江蘇省丹徒縣甘露寺鐵塔二跳一斗三升斗栱[6]。
宋代李誡《營造法式》將這種結構稱為鋪作,並將之標準化,成為大木作的一部分。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頒佈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稱之為斗栱,並對斗栱的形式、用材和比例定下嚴格的規範。從唐到清,斗栱的排布由疏到密,與立柱高度的比例,由大變小,斗栱的結構作用越來越小,裝飾性越來越強。斗栱是禮制的重要體現,等級森嚴,同時也是建築尺度的標準。斗栱結構也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
明清時期,斗栱隨着木結構建築的整體進化而進一步進化。清代斗栱極其注重彩繪,且結構更加複雜多變,體量宏偉,因此其美觀性又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此時幾乎所有斗栱均為木製,陶製的已經基本被淘汰。在此時期,斗栱不再與梁穿插,都低於梁。明清時,斗栱稱作「科」,分類方式與唐代的大體相同,但斗栱的層級數及昂的數量不再限於唐代的那六種。但是,此時期的斗栱基本不用於承重,其主要作用,也由之前的承重作用,變為裝飾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其承重作用被額枋、橦柱等代替。最為典型的例子,非故宮、避暑山莊莫屬。
隨着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人類建築學水平也在不斷飛躍。如今,許多著名、宏偉的中式建築上都有斗栱的身影。當代斗栱中有明顯的現代化元素,不再像古代斗栱那樣樣式單一。在當今世界,大型建築,特別是地標性建築越來越不拘一格,斗栱作為中式建築的畫龍點睛之筆,當然不例外。例如香山飯店、上海世博中國館、北京西站、英東遊泳館、臺灣國家兩廳院等,都有當代斗栱的典型代表。 當代斗拱在經典斗拱的基礎上也有所創新。例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斗栱,於中國傳統上則屬罕見(清代最多5層)。其對角線達百米。它的結構不僅簡單,而且不拘一格,不同於任何古代建築。它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十分堅固。它只有橫豎兩個方向的鋼筋,而且每一根鋼筋都是筆直的,取消了古代斗栱中弓形和十字形的部分,這樣不但簡化了製作工藝,而且外觀簡約。它的每一根鋼筋除了長度外都相同,橫豎條任何一處的截面都成正方形,如果在整個建築上方仰視,也可以看到一個個的正方形疊在一起,從而看起來對稱而嚴整。且斗栱內部也能成為展廳和房間。 另外,當今的一些器物也有斗栱,斗栱並不單單用於建築,例如大型中式辦公桌,也會在桌腿與桌面之間有斗栱。
斗栱按位置分為三類;[7]。
如意斗栱源於遼、五代時出現的斜栱,後逐漸演變爲網狀結構,南宋時的如意斗栱建築至今在四川江油竇圌山轉輪經藏及湖南衡陽南嶽大廟第五進院東西角門中有所存留。
將每兩組斗栱呈45度搭接,連成一片用以支撐屋頂,外觀綿密如網,且具有防震作用,以艋舺龍山寺、南鯤鯓代天府、新竹都城隍廟、麻豆代天府為代表[8][9]。
斗栱由五種部件構成:
栱:形如弓,與建築物四側面平行的水平構件稱為栱(與建築物四側面平行的豎直構件稱為蜀柱),栱的中間有卯口,以承接與之相交的翹或昂,栱的兩端向上彎曲如弓,其上安升子。
注意按照宋制所以水平構件均稱拱,所以斜拱專指遼宋金元非斜翹的翹。晚唐明清建築一般只有角科上的斜翹。本段以清代用詞為準,不會把翹稱為拱。
按長短分為三種:瓜栱、萬栱、廂栱;按位置分為正心栱、外拽栱、里拽栱:
弓形木,與建築物表面成直角,因此也和栱成直角的,稱為翹。翹的形式和功能和栱相同,惟方向與之垂直最底層的翹伸出最少,往上的翹,伸出逐層增加。宋《營造法式》稱翹為華栱,無論長短。
斗栱中在中心線上前後伸出並下斜的木材部件稱為昂,宋《營造法式》稱為下昂,其功能為在有限的高度內增加出跳長度(或在一定的出跳長度內壓低檐口)。
斗:斗栱中承重的方形木塊,承托橫豎兩個方向的重量,上開十字卯口。
升,也稱升子,日本稱為卷斗(巻斗):栱與翹或昂交點之間,栱的兩端與上層栱之間的斗狀方木塊。升只承托一個方向的重量,只開一字口。
斗口是平身科坐斗的卯口,是清式建築中的基本度量單位。例如正心瓜栱的長度為6.2斗口,高為2斗口,寬為1.25斗口,坐斗長寬各為3斗口,高2斗口。兩組斗栱的間距為10-12斗口。
儒家思想一直是傳統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代表之一,影響着中國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儒家思想對建築的影響大體可以歸為六個方面:禮制、君權、中正、尊卑、吉祥、重農[來源請求]。
中國古人為使建築符合禮制要求,劃分建築等級,規定建築模式,並由此產生了陵墓、祭壇等為禮制服務的建築。
為了體現出君主不可逾越的權勢,君主用的建築規模超過天下一切其他建築,包括民居、官邸、公共建築等。君主用的建築多奢華、宏偉、氣蓋世。唐代至清代,斗栱專供皇家及上等官員使用;不同級別官員的府邸之斗栱體量也不同,較小官吏及百姓之宅不允許有斗栱,否則最高可判死刑。清代,政府對斗栱使用權的規定較以往更加明確,同時,清朝的王權在中國封建制度的歷史上,更是達到了頂峰。由此觀之,在封建社會中,斗栱對統治者而言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作用:維護和鞏固政府的統治地位,固化百姓的等級觀念,使自己的權利得到更安全的保障。這體現出中國古代不可僭越的等級制度中的君權之上和各種尊卑關係。
關於等級和禮制,最典型的例子,應該是故宮。在故宮中,凡是公務用的,或是皇帝用的宮殿,斗栱體量一定比較龐大,其層數也較多;而太子、皇后、妃子們用的,其體積、層數,都少得多。而故宮中所有建築都有斗栱,但是北京胡同里的民居,卻基本沒有(凡是有的,都是民國之後建的)。這不是因為其主人沒錢,而是因為斗栱是皇家的專用。所以,斗栱是封建禮制和等級的體現之一,是使用者級別的代表。
中國古建築多以建築群的形式出現,例如宮殿、四合院、寺廟等。在這些建築群中,普遍存在各自的中軸線。每一座建築,包括殿、屋、亭台樓閣等,一般四面都分別是對稱的。這些,都體現着「中正」的思想[來源請求]。
斗栱象徵着北斗七星中的「斗」,栱的一端極像農耕中的犁,具有吉祥的美意,體現出儒家對農業的重視。[來源請求]
中國建築採用「通用設計」,不論功能,全都一種結構樣式,因此建築的獨立性特殊性只能從裝飾來表現。[來源請求]斗拱獨一無二的榫卯結構,繁複雜亂的拼接,左右對稱的樣式,都是鮮明的特色。「儘管斗栱的組成原則歷代基本都無變化,但是類型和式樣卻十分繁雜,這表明其發展跟隨着中國傳統藝術『形每萬變,神唯守一』的規律。」[11]
在中國及周邊國家的傳統建築中,斗栱被大量應用。由於唐以前的木構建築已不存在,斗栱的形象只能從石雕、陶器的仿木斗栱上才能看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