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際汽車聯合會二級方程式錦標賽是國際汽車聯合會二級方程式錦標賽的第四個賽季,是一項由國際汽車聯合會(FIA)批准的二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它是一種開輪式賽車,作為方程式賽車比賽的第二級別。該賽事作為2020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墊場賽舉行。由於賽事使用統一規格賽車,因此所有參賽車手及車隊必須使用相同的達拉拉F2 2018底盤、梅卡克羅姆研發的V6渦輪引擎和派拉利輪胎。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7月5日) |
2020年國際汽聯二級方程式錦標賽 | |
車手冠軍:米克·舒麥加 車隊冠軍:普雷馬車隊 安泰奧雲·侯拔獎:角田裕毅 | |
上屆:2019 | 下屆:2021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b/Mick_Schumacher_-_2019202181015_2019-07-21_Champions_for_Charity_-_1500_-_B70I1535.jpg/640px-Mick_Schumacher_-_2019202181015_2019-07-21_Champions_for_Charity_-_1500_-_B70I1535.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d/FIA_F2_Austria_2019_Nr._9_Schumacher_1.jpg/640px-FIA_F2_Austria_2019_Nr._9_Schumacher_1.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e/FIA_F2_Austria_2018_Nr._05_Albon_%282%29.jpg/640px-FIA_F2_Austria_2018_Nr._05_Albon_%282%29.jpg)
尼克·迪維斯是2019賽季的車手冠軍,提早在俄羅斯分站取得車手冠軍,但由於賽事規則不允許衛冕車手冠軍繼續參加錦標賽,所以他現時參加電動方程式比賽。DAMS車隊是衛冕車隊冠軍,在阿布扎比取得了他們的首個二級方程式冠軍。
車隊及車手
所有參賽者都使用相同的達拉拉F2 2018底盤、梅卡克羅姆研發的V6渦輪引擎和派拉利輪胎。
車隊 | 車號 | 車手 | 場次 |
---|---|---|---|
![]() |
1 | ![]() |
1–6,11–12 |
![]() |
7–10 | ||
2 | ![]() |
全部 | |
![]() |
3 | ![]() |
全部 |
4 | ![]() |
全部 | |
![]() |
5 | ![]() |
全部 |
6 | ![]() |
全部 | |
![]() |
7 | ![]() |
全部 |
8 | ![]() |
全部 | |
![]() |
9 | ![]() |
1–11 |
![]() |
12 | ||
10 | ![]() |
全部 | |
![]() |
11 | ![]() |
全部 |
12 | ![]() |
全部 | |
![]() |
14 | ![]() |
1–9 |
![]() |
10–12 | ||
15 | ![]() |
全部 | |
![]() |
16 | ![]() |
全部 |
17 | ![]() |
1–9 | |
![]() |
10 | ||
![]() |
11–12 | ||
![]() |
20 | ![]() |
全部 |
21 | ![]() |
全部 | |
![]() |
22 | ![]() |
全部 |
23 | ![]() |
全部 | |
![]() |
24 | ![]() |
全部 |
25 | ![]() |
全部 | |
來源:[2] |
賽程
場次 | 賽道 | 常規賽 | 衝刺賽 |
---|---|---|---|
1 | ![]() |
7月4日 | 7月5日 |
2 | 7月11日 | 7月12日 | |
3 | ![]() |
7月18日 | 7月19日 |
4 | ![]() |
8月1日 | 8月2日 |
5 | 8月8日 | 8月9日 | |
6 | ![]() |
8月15日 | 8月16日 |
7 | ![]() |
8月29日 | 8月30日 |
8 | ![]() |
9月5日 | 9月6日 |
9 | ![]() |
9月12日 | 9月13日 |
10 | ![]() |
9月26日 | 9月27日 |
11 | ![]() |
11月28日 | 11月29日 |
12 | ![]() |
12月5日 | 12月6日 |
– | ![]() |
取消[4] | |
– | ![]() |
取消[5] | |
– | ![]() |
取消[6] | |
– | ![]() |
取消 | |
來源:[7] |
規則變更
從本賽季開始所有賽車將配備18英寸的輪轂及配套輪胎出賽,以讓輪胎供應商派拉利獲得充足的數據來研發2022年一級方程式所將會採用的18寸輪轂所需的輪胎。賽事自2011年起使用的13英寸輪轂將被取消使用。
分站成績及積分榜
場次 | 賽道 | 杆位 | 最快圈速[8] | 冠軍車手 | 冠軍車隊 | 報告 | |
---|---|---|---|---|---|---|---|
1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2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3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4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5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6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7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8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9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10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11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
12 | F | ![]() |
![]() |
![]() |
![]() |
![]() |
報告 |
S | ![]() |
![]() |
![]() |
常規賽的前10名和衝刺賽的前8名能夠獲取積分。常規賽的杆位也會獲得4分,在常規賽和衝刺賽中做出最快圈速並在前十名完賽的車手會獲得2分。衝刺賽的杆位不會獲得額外積分,因為其起步順位由常規賽的成績決定。
- 常規賽積分
- 衝刺賽積分
名次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第4名 | 第5名 | 第6名 | 第7名 | 第8名 | 最快圈速 |
---|---|---|---|---|---|---|---|---|---|
積分 | 15 | 12 | 10 | 8 | 6 | 4 | 2 | 1 | 2 |
|
粗體 – 杆位 |
註記:
- † – 車手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里程90%,因而有排名。
- ‡ – 由於未完成預定距離的75%,因此第二場比賽只能獲得一半積分。
|
粗體 – 杆位 |
註記:
- † – 車手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里程90%,因而有排名。
- ‡ – 由於未完成預定距離的75%,因此第二場比賽只能獲得一半積分。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