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勤 (1919年3月4日—1996年10月14日),是馬來西亞1959年至1978年間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被稱為「反對黨先生」。他在1964年至1969年間擔任馬來西亞國會反對黨領袖。陳志勤曾是馬來亞勞工黨馬來亞人民社會主義陣線的領袖,但在之後與林蒼佑共同創立了馬來西亞民政運動黨。當他與民政黨意見不合後,他又創立了馬來西亞社會正義黨

Quick Facts 丹斯里陳志勤 PSM, 馬來西亞第2任國會反對黨領袖 ...
丹斯里
陳志勤
PSM
Thumb
 馬來西亞第2任國會反對黨領袖
任期
1964年—1969年
君主端姑賽布特拉
端姑依斯邁·納西魯丁沙
首相東姑阿都拉曼
前任布哈努丁
繼任阿斯里姆達英語Asri Muda
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
甲洞
任期
1974年11月4日 (1974-11-04)—1978年6月12日 (1978-06-12)
前任新選區
繼任陳忠鴻 國陣 民政黨
多數票666(1974
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
峇都
任期
1964年5月18日 (1964-05-18)—1974年7月31日 (1974-07-31)
前任黃漢德馬來語Ng Ann Teck 社陣 勞工黨
繼任選區廢除
多數票348(1964
13,948(1969
個人資料
出生(1919-03-04)1919年3月4日
 馬來聯邦  雪蘭莪無拉港
逝世1996年10月14日(1996歲—10—14)(77歲)
 馬來西亞  吉隆坡
政黨 勞工黨(1952-1968)
民政黨(1968-1973)
社會正義黨(1973-1978)
其他政黨 社陣(1957-1966)
學歷愛德華七世國王醫學學院
職業政治家
Close

早期生平

1949年,陳志勤在新加坡愛德華醫學院畢業,他同期的校友包括後來成為首相的馬哈迪·穆罕默德。回國後,陳志勤在吉隆坡中央醫院服務兩年[1]

政治生涯

1952年,他加入了新成立的馬來亞勞工黨,並參與該黨1955年大選的競選活動。儘管勞動黨在選舉中失利,陳志勤仍舊忠於該黨的社會主義思想。此後,陳志勤協助勞動黨草擬備忘錄提交給負責為將在1957年獨立的馬來亞草擬憲法的里德委員會[2][3]

1959年,陳志勤出任馬來亞勞工黨馬來亞人民黨組成的政黨聯盟,馬來亞人民社會主義陣線的雪蘭莪選舉委員會主席。由於聯盟內部的分歧,勞工黨在1959年大選中有很大的突破[3]

進入國會

1964年,陳志勤同時競選吉隆坡峇都國會議席和雪蘭莪甲洞州議席。儘管聯盟成功擊敗社陣,陳志勤仍舊在這兩場選舉中勝出,並成為勞工黨兩位國會議員之一[4]。直到退休前,陳志勤一直擔任這兩個選區的議員。在擔任國會議員期間,陳志勤以徹底探究政府政策並表達自己的觀點而聞名。因此,他被人們普遍稱為「反對派先生」。陳志勤反對國會肆意修改憲法,也反對將馬來西亞建設為伊斯蘭國家,他認為這是違反憲法的[5]。他還因對選民的忠誠而聞名,每周至少有兩天在辦公室為他們服務[2]。陳志勤對自己的宗教信仰毫不避諱,經常在國會引用聖經來發言,因此被奉行「馬來人的馬來西亞」的時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評價為傳教士[6]

隨着勞工黨被受過華文教育,更加激進的黨員掌控後,政府最終註銷了該黨。陳志勤脫黨成立馬來西亞民政運動黨,試圖拉攏巫裔的支持[7][8][9]。民政黨與採取相似政策的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1969年大選中大勝,聯盟首次失去三分之二的多數地位。在陳志勤的家鄉雪蘭莪,州議會中的執政黨議員和反對黨議員人數相同[10]

5月12日,陳志勤在獲得警方同意後舉行勝利遊行。然而,參與者偏離了授權路線,堵塞了交通,進入了吉隆坡馬來人佔主導地位的地區,並在那裏高喊種族綽號[11]。5月13日,巫統組織了一次報復性遊行,馬來人武裝團體聚集在首都吉隆坡。遊行演變為種族騷亂,暴力事件持續了兩天,此事被稱為513事件。後來官方統計數字顯示死亡總數約為 200 人,但非官方統計數字是該數字的五倍。政府宣佈進入緊急狀態,議會休會。由敦阿都拉薩領導的國家行動理事會取代內閣掌權。議會休會得情況一直延續到1972年[12]

社會正義黨

1972年,民政黨創始人之一林蒼佑帶領該黨加入國民陣線,陳志勤反對這一決定,他認為此舉使民政黨也染上了聯盟的種族主義色彩。因此,陳志勤脫黨成立馬來西亞社會正義黨(PEKEMAS),該黨是一個多元政黨[13],民政黨4名議員也加入該黨。儘管如此,陳志勤支持政府推行的新經濟政策,該政策擴大了根據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所賦予土著(馬來人和其他原住民)的特權。陳志勤認為應該採取更嚴厲的平權行動來解決馬來人的貧困問題[2]

1974年大選中,社會正義黨慘敗,陳志勤為該黨36名候選人中唯一的國會議員。民主行動黨和砂拉越國民黨以9席共同成為國會最大反對黨。這一結果妨礙了陳志勤和社會正義黨在國會的議程。與此同時,健康問題也困擾着陳志勤。1977年陳志勤宣佈從政壇退休,但他繼續保有國會議員和州議員的身份,直到隔年任期結束為止。隨着陳志勤的退休,社會正義黨大多數黨員加入民主行動黨[2][14]

其他活動

1950年代至1978年間,陳志勤是馬來亞大學理事會的成員。他在選拔翁姑·阿都·阿茲擔任經濟學教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翁姑·阿都·阿茲後來成為該大學的副校長。 1967年,陳志勤當選為理事會副主席,四年後晉升為主席。大學校長後來授予他榮譽法學博士學位[2]

1967年,陳志勤被選為馬來西亞醫生協會主席,他是第一位華人主席[15]。同年,時任雪蘭莪州務大臣、陳志勤的政治對手哈倫·伊德里斯向他授予土地,用於建造一所新的私人醫院,此前陳志勤一直在推動這一項目。1972年,時任首相敦阿都拉薩親自為聖淘沙醫療中心揭幕[2]

陳志勤還積極參與教育事業,並在許多學校擔任管理委員會和理事會成員,包括巴都路學校、吉隆坡衛理公會男子學校吉隆坡維多利亞書院和加影高中。政府後來任命他為高等教育顧問委員會成員,該委員會為當地大學制定政策[2]

陳志勤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並自1953年起擔任吉隆坡衛斯理宗教堂委員會的成員[2]

退休後

陳志勤退休後將大量時間花費在他的愛好上,包括閱讀(在他去世前,他已閱讀5000本書)、板球以及軍事史的研究,其中他特別關注中東地區的軍事。他還為《星報》撰寫專欄。

1980年,最高元首授予他丹斯里頭銜[2]。陳志勤也攥寫了他的自傳,《陳志勤:從鄉村男孩到反對黨先生》[16]。陳志勤後來聲稱,正是這個頭銜使他被當權者所接受,從而允許他為報紙撰稿。

1981年7月8日,陳志勤在《南洋商報》專訪即將接任首相的馬哈迪·穆罕默德[17]

1993年,陳志勤中風癱瘓,1996年10月14日去世。葬禮在吉隆坡衛理公會男子學校旁的衛斯理教堂舉行[18][19]。馬哈迪和其他政要也到場向他致以最後的敬意[20]

陳志勤的兒子陳記光在1995年加入民政黨,並連續擔任三屆泗岩沫國會議員。1999年起擔任民政黨副主席[21]。2008年9月陳記光離開民政黨加入人民公正黨,主張種族政治不可延續[22]。2013年至2018年,任旺沙瑪珠國會議員[23]

評價

陳志勤在1996年去世後,時任首相馬哈迪·穆罕默德曾評價道[24]

榮譽

  •  馬來西亞 :
    • 馬來西亞建國紀念獎章(銀獎)(PPM) (1965)
    • 聯邦王冠效忠領袖勳章 (PSM) – 丹斯里 (1980)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