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瑜伽行唯识学派第八识的译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賴耶識(梵語:आलयविज्ञान,ālaya-vijñāna)[1][2],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sarva-bījaka-vijñāna)[1][3]、異熟識(vipāka-vijñāna)[4][5]、阿陀那識(ādāna-vijñāna)[6](即「持身識」之義)[7],即是八識(aṣṭa-vijñāna)[8]、丈夫識[9]。「阿賴耶識」是瑜伽行唯識學派主要依據《解深密經》[10]而提出的學說,是這個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
阿賴耶識屬第一能變識,玄奘《成唯識論》有關有情的八識所屬能變識的說明如下:
“ | 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vi-pāka)[4],即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11],恆審思量故;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相麁故。 | ” |
阿賴耶(ā-laya)在《阿含經》中已經出現,原是用於表示執著[12]的一般術語。根據無著《攝大乘論》,說一切有部所傳《增壹阿含經》中,曾提到阿賴耶[13]。說一切有部《增壹阿含經》或《如來出現四德經》都未傳入中國,皆已失傳。但日本學者月輪賢隆考證,這段經文相當於巴利文三藏《增支部》〈四法品〉第128經[14],漢譯《增壹阿含經》〈四諦品〉第3經[15],應是源自上座部共有的傳承。在《俱舍論》[16]與《清淨道論》[17]中,也曾援引類似經文,皆以阿賴耶為執著之意。
在《解深密經》中,將阿賴耶(ā-laya),列為識之一,解釋為「住着」[18]「攝受、藏隱」[19],這個含義可能源自它的梵文詞根 √lī 。
佛教界一般將阿賴耶識學說的最早完整論說追溯至《解深密經》:
“ | 吾當為汝說心[20]、意[21]、識[22]祕密[23]之義。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3]成熟,展轉和合[24],增長廣大[25]。[26]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27]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28]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6][29],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30] 亦名阿賴耶識[2][31],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18] 亦名為心[32],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33] 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34],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35]此中有識眼[36]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37]轉。[38]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廣慧。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 |
” |
無著《攝大乘論》中,引證《阿毘達磨大乘經》為阿賴耶識學說的起源[1]。
部派佛教時期對心意識三分理論就有了仔細的研討,但被說一切有部列為參考異說[41],在佛教早期的有關論述中,主要採用異熟識或結生識等術語。在瑜伽行唯識學派中,轉而使用「阿賴耶識」這個原來作為異熟識別名的術語來表示第七識、意識及前五識的根本。
按佛教界的一般看法,阿陀那識和阿賴耶識,這兩個異熟識別名,在佛教初期經論中沒有出現,是因為它們以功能得名,而且行相十分微細,如《解深密經》中說:阿陀那識的行相微細,所以佛陀於凡夫及二乘前不演說;又如唐譯四十卷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八:「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愚法聲聞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大乘密嚴經》指出「阿賴耶識恆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但其本體藏識[42]卻是「性常圓潔不增不減」[43]。無著和世親遵崇如來藏法義[44],引入了藏識(識藏)[45]和如來藏釋義[46]。後世論師又依據《楞伽經》等[42],向阿賴耶識增加了別名無垢識即善淨八識,如玄奘《成唯識論》:
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
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习種子所積集故。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47]。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
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48],有雜染法執藏義故。
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
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习,未得善淨第八識故。如契經[49]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50]
另外,有說其是生滅與不生滅的和合。[51]
唯識宗認為,八識在因地凡夫位時阿賴耶性重故名為阿賴耶識,爲一切諸法所依。阿賴耶識是唯識學的核心範疇,是根本識、是持身識能持種,其它各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都由衪生出。自無始以來,阿賴耶識就含藏着淨染萬法種子。如果對「萬法從心而起」這一真理不明了,就稱作「無明」。此「無明」是產生其他無明的根本,所以又稱為「無始無明」(「根本無明」),並由此產生人、法二我執等煩惱的「枝末無明」。而這一切都是凡、愚未親證阿賴耶識前的本能狀態。
唯識宗認為:「阿賴耶識所含藏的有漏有為法種可經由所造的善惡業所薰習而轉變善染性,以業種子為增上緣而招感異熟果,故亦稱為異熟識,它是以阿賴耶識之果相命名。」部分論師稱:「當阿賴耶識中之異生阿賴耶性斷除後改名為異熟識,或稱阿摩羅識,又稱第九識」,其實本體同第八識,只是含藏的內容不同而有異名,它仍是因果業報之主體。
阿羅漢或稱二乘無學去我執去身見而後入涅槃前其如來藏改名異熟識!
依據《大乘密嚴經》:
“ |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garbha),世間阿賴耶(ālaya),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過於世同於涅槃。譬如明月現眾國土,世間之人見有虧盈,而月體性未嘗增減。藏識亦爾,普現一切眾生界中,性常圓潔不增不減。[43] |
” |
“ |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53] | ” |
其立論依據是《華嚴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54]
現代研究者如印順稱[55]:對於阿賴耶識的性質,唯識學中又分兩派:
在《大智度論》中,龍樹曾提出,佛說六識,意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話,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但是沒有第七識存在,因此無我[65]。清辯論師等人解讀龍樹著作,以真如轉依為假名[66],只立六識[67]。玄奘引證《楞伽經》說八識作為回應。
相傳龍樹曾為《華嚴經》作註疏,但在龍樹著作中,未曾提及阿賴耶識的存在,因此有人認為,阿賴耶識學說在龍樹時代應尚未出現,阿賴耶識的建立,可能是為了回應龍樹中觀學派提出的質難。佛在第三轉法輪的經論裏多次提到阿賴耶識可見六識論為偽論!八識才是佛教經論裏的正論如果沒有第七識末那識如何能出現前五識?
有研究者[誰?]認為,如來藏學派中,有人因為斷章取義佛經的義理而誤認為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在講說如來藏的經典中,如來藏乃實相第一義諦。等同於多個其他名詞。如佛性、法身、自性涅槃、真如法性、實際、圓覺等皆與聖諦如來藏同義異名。 而「阿賴耶識、八識、含藏識」等等,皆是有漏法。如來藏乃為法身在纏,而阿賴耶識乃人身五蘊之識主,一為實相聖諦,一為我執妄識,不可與如來藏第一義諦相提並論[6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