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衝撞攻擊是一種攻擊者駕駛機動車輛蓄意撞擊建築物或人群的攻擊行為。[1][2]雖然許多車輛衝撞攻擊事件都與恐怖主義有關,但大體而言,任何以車輛作為攻擊手段的行為都可以稱作車輛衝撞攻擊。
舉例而言,在發生於2015年6月間的聖屈昂坦法拉維耶恐怖攻擊事件中,攻擊者便以駕駛車輛衝撞瓦斯工廠大門的方式實施攻擊。
21世紀的增加趨勢
自21世紀以降,因受恐怖主義的意識形態鼓舞而發動車輛衝撞攻擊的事件逐年上升。[3]2014年,加拿大專欄作家安德魯·科尼將此現象形容為「微型恐怖主義」,並認為加拿大民眾「最好適應這種...本土恐怖份子叢生的現象...他們不管基於什麼理由,願意隨機殺害他的同胞來實現他們的理念。」[4]
攻擊事件上升的原因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說法,這種攻擊手法之所以受到攻擊者歡迎,是因為「駕車衝撞提供缺乏爆裂物或武器的恐怖份子在國土實行恐怖攻擊的機會,而且這種攻擊手段僅需要非常少量的事先訓練或經驗。」[1]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反恐研究員大衛德·加爾斯坦-羅斯向《頁岩》雜誌表示這種攻擊模式在以色列越發頻繁,因為「以色列的安全屏障頗為有效,因此要將炸彈帶入該國十分不易。」[5]2010年,由阿爾蓋達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所發行的英語線上雜誌《意念圖誌》鼓勵聖戰者攻擊「行人徒步」地點,而且在駕車衝撞人群前應達到一定速度,以「造成最大的傷亡」。[5]
車輛攻擊行為可由受意識形態驅使的孤狼恐怖份子實行。[6]為《野獸日報》撰文的作家雅各·希果(Jacob Siegel) 表示2014年黎塞留河畔聖讓汽車襲擊事件的攻擊者是「西方世界在未來將越來越常見到的那種恐怖份子」;他引述蘭德公司研究員布萊恩·詹金斯(Brian Jenkins)的說法,形容這種恐怖份子是「野狗」而非孤狼;他們無法適應環境,且因為受到伊斯蘭激進文宣的影響,從「火爆的憤怒轉為隨機的致命攻擊」。[7]2014年一支由伊斯蘭國所發佈的宣傳影片更導致法國內的號召響應者駕車衝撞人群。[8]
根據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與恐怖主義專家克林特·華茨(Clint Watts)的說法,早期的攻擊型態,如阿爾蓋達組織等恐怖組織的成員會「在實施攻擊前集體計劃並訓練;這種模式在2005年左右已經不管用了」,主要是因為西方國家的安全機構增強了對恐怖份子的監控。[7]華茨表示在美國出生的阿爾蓋達伊瑪目安瓦爾·奧拉基在攻擊模式的轉變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以英語向英語人士發動號召,要求他們「實施你們自己的恐怖攻擊,並留在原地。」[7]
英國智庫「Demos」的暴力和極端主義計劃(Violence and Extremism Program)負責人傑米·巴特雷特(Jamie Bartlett)表示「過去幾年來,網絡增加了孤狼恐怖主義的發生可能性」,因為網絡可向這些孤立的恐怖主義者實行意識形態號召,並提供他們攻擊的技巧。[9]以2014年黎塞留河畔聖讓的攻擊事件為例,儘管加拿大警方事前已辨識出攻擊者作為潛在聖戰士的身份,並因此沒收了他的護照並監視其家人與其活動以避免他與聖戰有所接觸,駕車攻擊行為仍然難以防範,因為「在一個人犯罪前要知道他到底想要幹什麼是很困難的。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某人懷有激進思想而逮捕他;那在加拿大不是犯罪行為。」[9][10]
位於美國的全球情報公司「Stratfor」認為,駕車攻擊「雖然不像自殺炸彈攻擊那樣致命」,卻非常難以事先防範。[11][9]
防範措施
2014年10月23日美國非營利組織國家建築科學研究所更新了其建築設計指南《安全護柱撞擊與攻擊防護模型》的內容;該指南旨在協助設計者設計禁得起由「計劃或實行財產破壞、恐怖攻擊或造成平民、勞工與軍事人員死傷的車輛駕駛」對安全護柱的衝撞。[12]美國大律師公會也認為安全護柱將有效保護民眾免於車輛撞擊。[13]
車輛衝撞攻擊列表
下述列表後列出發生地點與攻擊形式;依據發生時間先後:
- 1981年伊拉克大使館爆炸案,黎巴嫩貝魯特,衝撞建築物及引爆炸彈
- 1983年貝魯特軍營爆炸案,黎巴嫩貝魯特,衝撞建築物及引爆炸彈
- 2001年查謨-克什米爾邦議會汽車爆炸案,印度查謨-克什米爾邦斯利那加,衝撞建築物大門及引爆炸彈及持槍攻擊
- 2002年里昂汽車攻擊事件,法國里昂,衝撞建築物及縱火
- 2006年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攻擊事件,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衝撞人群
- 2007年格拉斯哥國際機場攻擊事件,蘇格蘭格拉斯哥國際機場,衝撞建築物及引爆汽油桶
- 2008年耶路撒冷汽車攻擊事件,以色列耶路撒冷,衝撞人群
- 2008年耶路撒冷推土機攻擊事件,以色列耶路撒冷,衝撞人群
- 2009年阿珀爾多倫女王日汽車攻擊事件,荷蘭吉德蘭省阿珀爾多倫,衝撞人群
- 2011年特拉維夫夜店攻擊事件,以色列特拉維夫,駕車衝撞及持刀攻擊
- 2013年李·里格比謀殺案,英國倫敦,駕車衝撞及持刀攻擊特定人士(非隨機攻擊)
- 2013年天安門金水橋恐怖襲擊案,中國北京市天安門城樓前,駕車衝撞人群及縱火
- 2014年烏魯木齊公園北街早市暴力恐怖襲擊案,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駕車衝撞及丟擲爆裂物
- 2014年耶路撒冷拖拉機攻擊事件,以色列耶路撒冷,衝撞人群及衝撞車輛
- 2014年黎塞留河畔聖讓汽車襲擊事件,加拿大魁北克省,衝撞制服軍人
- 2014年10月耶路撒冷汽車攻擊事件,以色列耶路撒冷,衝撞人群
- 2014年11月耶路撒冷汽車攻擊事件,以色列耶路撒冷,駕車衝撞及持鐵撬攻擊
- 2014年亞龍什維特攻擊事件,約旦河西岸地區,駕車衝撞(失敗)及持刀攻擊
- 2014年第戎攻擊事件,法國科多爾省第戎,衝撞人群
- 2014年南特攻擊事件,法國大西洋羅亞爾省南特,衝撞人群
- 2015年聖屈昂坦法拉維耶恐怖攻擊事件,法國伊澤爾省聖屈昂坦法拉維耶,衝撞瓦斯桶及斬首
- 2016年尼斯襲擊,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尼斯,衝撞人群
- 2016年俄亥俄州立大學攻擊事件,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俄亥俄州立大學校園內),駕車衝撞及持刀攻擊
- 2016年柏林聖誕市場卡車衝撞事件,德國柏林,衝撞人群
- 2017年耶路撒冷卡車襲擊事件,以色列東耶路撒冷
- 2017年西敏襲擊,英國倫敦西敏橋,撞向人群、持刀攻擊
- 2017年斯德哥爾摩襲擊,瑞典斯德哥爾摩,劫持卡車撞向人群
- 2017年6月倫敦襲擊,英格蘭(衝撞+刺傷).[17]
- 2017 Finsbury Park attack, London, England (ramming people)
- June 2017 Champs-Élysées car ramming attack, Paris, France (ramming a police car)
- 2017 Levallois-Perret attack, Levallois-Perret, France (ramming soldiers)
- 2017年夏洛蒂攻擊,團結右翼事件,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蒂鎮 ,衝撞人群
- 2017年巴塞羅那攻擊,衝撞人群
- 2017年坎布里爾斯,衝撞人群
- 2017年紐約市曼哈頓襲擊,衝上自行車道
- 2019年日本東京汽車襲擊,衝上行人路及衝撞人群
- 2024年馬德堡聖誕市集車輛衝撞襲擊事件,衝撞人群
- 2025年新奧爾良汽車撞人事件,衝撞人群及持槍攻擊
- 奧爾嘉·赫本納羅瓦:1973年,一位捷克斯洛伐克女性駕駛卡車四處衝撞
- 姚錦雲:1982年在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駕車衝撞人群及金水橋
- 尚恩·尼爾森:1995年,一位水電工駕駛一輛自國民警衛隊軍營偷得的M60A3巴頓坦克四處破壞
- 馬文·希梅爾:2004年,一位焊接工人駕駛焊上裝甲的推土機在科羅拉多州格蘭比衝撞建築物
- 2006年三藩市汽車狂暴攻擊事件:2006年,一位患有偏狂型精神分裂症的男子駕駛運動型休旅車四處攻擊
- 秋葉原殺人事件:2008年,一位男子在日本東京秋葉原以卡車與匕首攻擊人群
- 2009年荷蘭皇室攻擊事件:2009年,一位男子駕車衝過柵欄企圖攻擊包括畢翠克絲女王與威廉-亞歷山大在內的荷蘭皇室成員的事件
- 2009年廣東惠州「6·23」特大交通事故:公交巴士在沿途7公里衝撞,造成28輛機動車和2輛非機動車受損,4人身亡,11人受傷,肇事車輛逃逸十幾公里後被警方成功攔截並逮捕司機[18][19][20]
- 2010年河北元氏鏟車衝撞事件:2010年,一位男子在中國河北省駕駛裝載機衝撞建築物
- 2015年格拉茨廂型車攻擊事件:2015年,一位男子駕駛運動型休旅車高速衝撞奧地利格拉茨內的人群,隨後持刀攻擊
- 2016年斯肯索普道路暴衝[21]
- 2017年巴內阿里約坎博里烏道路暴衝[22]
- 2017 Heidelberg attack[23] [24]
- 2017 Krewe of Endymion incident[25]
- 2017 安特衛普攻擊,比利時車禍失控[26]
- 2017 危地馬拉市,一輛汽車衝撞一些學生示威者,一人喪生,13人受傷[27]
- 2017 Venezuelan protests在安全部隊或政府支持者的反對派遊行中,有幾起汽車撞擊事件。[28][29][30][31][32]
- 2017 Times Square car crash[33]
- 2017 Melbourne car attack in Melbourne, Australia in which six people were killed and 36 injured.[34]
- 2017 Sandy attack, car-ramming and shooting in Sandy, Utah[35]
- July 2017 Helsinki attack, Finland, ramming people[36]
- August 2017 Helsinki attack, Finland, failed ramming[37]
- 2017 Sept-Sorts attack, France, ramming a pizzeria[38]
- 2017 Marseille attack, France, ramming bus shelters[39]
- 2018年多倫多麵包車襲擊事件(10人死亡)[40]
- 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示威期間,香港出現多次政府支持者駕車撞人。[41][42][43][44]2019年10月6日,59歲男子鄭國泉駕駛的士司衝撞示威者及行人,[45]並衝上行人路,造成3人被撞傷,當中1名女子被撞斷雙腿,施襲者其後被示威者及市民合力制服。[46]2019年10月7日晚上有警車衝向人群,期間交通燈號為紅燈。[47]
- 2019年11月11日香港交通警察衝撞市民事件
- 2023年1月11日廣州天河駕車撞人事件
- 2024年3月19日北京發生汽車衝撞機車及行人事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24年11月11日珠海市體育中心駕車撞人事件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