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英文:Royal Hong Kong Police Cadet School,縮寫為:RHKPCS)成立於1973年9月15日,隸屬於皇家香港警察隊,至1990年3月30日結束。成立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的目的,是為到給予中三學歷或以上的畢業生,年齡介乎15至17歲間的學生升讀傳統中學以外的一個專業訓練課程的選擇,於學生年齡尚幼時,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教育、品格培養、體能及職前的訓練。創立至關閉時,由 Course No.SP1, Course No.1, Course No.SP2, Course No.2,至 Course No.12, Course No.12A, Course No.14,至 Course No.30,總共舉辦了33期的訓練班,訓練了4,302名學員。
此條目疑似為廣告或包含宣傳性內容。 (2018年1月9日) |
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成立於1973年9月15日,成立時獨有位於粉嶺的芬園營,可以收納146名學員,及後經過積極發展,收納學員人數增至360名。1977年,位於上水,由天祥軍營改建而成的天祥營亦告啟用,可以收納390名學員。
學校每年可以提供逾200名接受過全面警察訓練的學員加入警隊,用以彌補以及補充當時投考人數不足的情況及環境。時而,學校高層希望可以建設一所設備完善,而且可以作永久之用的校舍;此外,學校更希望可以嘗試收納女性學員。後來,由於香港政府資源調配關係,以及投考加入警隊的人數逐步上升,學校終於1989年1月21日,天祥營最後一期少警第28期畢業。而於1988年3月1日第一年加入天祥營成為歷史上最後一屆少警第30期因為天祥營關閉,搬往芬園營繼續第二年訓練,天祥營最後於1989年2月正式關閉,只剩下一個芬園營第29及30期少警繼續訓練。
1990年2月24日, 最後一屆少警第30期於芬園畢業,由時任警務處長李君夏先生擔任主禮嘉賓。1990年3月30日結束關閉警察少年訓練學校,上述計劃亦隨之而被擱置。
1995年9月,天祥營獲得醫院管理局和建築署合作改建為北區醫院,於1998年11月由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
1975年成立的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舊生會(簡稱—RHKPCS舊生會)
2010年由第四期同學發起後,聯絡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舊生會代表SP1同學,亦連同27期同學和30期同學,於旺角警署內召集了70多位舊生召開第一次臨時會議後,商議好借其名義建立40周年籌備委員會,及在籌辦活動期間會進行更新舊生會工作,並招募各期師兄及有心之師長,同心合力地花了3年多時間、開了23次會議,籌辨一個盛大的40周年紀念活動(80席之晚宴和多達3000人參加之芬園開放日) ,且得到警務處和制服團隊及各部門之協助,成功地舉辦是次大型盛會,充份表現出合作精神,亦發揮了師長們所教導的智、勇、誠、毅。令參與者和家人深深體會我們校訓之精神!
2013年四十週年紀念舉辦一連串的慶祝活動,以紀念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創辦學校40週年[1],四十週年活動完滿結束,四十週年紀念籌備委員會完成任務,在2014年進行活動最後檢討後,隨即解散。
2015年9月8日,少警校友會之成立,是少警40周年活動完結後, 由籌辦40 *周*年活動之籌委成員,因得不到舊生會更新會務的回應,才成立少警校友會的合法組織 在社團事務處香港警務處註冊創立一個少警校友會(Cadet School Alumni Association )。 舊生會與少警校友會之分別, 舊生會是前者,會員資格過往並不清晰,近年發出通知, *所有會員都要完成少警課程,畢業後方可自動成為會員。
2017年9月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舊生會(簡稱一RHKPCS舊生會),再次組織了一班學員成立45週年紀念籌備委員會計劃舉辦一連串的慶祝活動以紀念母校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 45週年,並於2018年9月8日晚舉行紀念聚餐。
少警校友會第三屆執委(第二次會議):6/4/2021籌組舉辦紀念母校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2023年50週年金禧紀念活動。
每位申請加入的學員(須達15歲半之齡)必須經過下列的程序,通過者方能被考慮安排入學。與此同時,學員家長和學員亦須簽署一份為期兩年的合約。
學校的訓練模式仿效了英國軍隊及警察訓練學校的元素[2],與常規的學校不同,學校全年假期不多,暑假亦只有兩星期。作息編排尤如軍人訓練,由早上6時45分至晚上10時為止。學員除了須要接受如傳統中學般的學術上(中四以及中五會考)教授以外,同時須要通過嚴格鍛鍊,以求學員都對香港社會有歸屬感,關心香港社會狀況,更重要是人格上的訓練使到學員學會忍耐、服從及冷靜處事的態度。[3] 整個訓練課程為期兩年,每天凌晨4時開始進行,包括職業訓練(學習紀律、步操、野外訓練等等)、體能訓練(學習各種球類運動、跑步、野外定向及愛丁堡獎勵計劃等)、學術訓練(中文、英文、數學、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及經濟學等等)及社會服務(每星期一天或特定一連5天往各社區同中心協助有需要人士,為人士提供免費的服務)等。
學校內除了廚師外,沒有任何其他職員,校園內的清潔、剪樹、除草、滅蚊等雜務均需要由學員承擔[4]。學員日常的生活亦受到嚴厲規範,包括於攝氏4度的低溫下以凍水洗澡等等。此外,在學其間的兩大考驗包括了:晚十朝六的夜間長跑,從學校攀山越嶺、途經大埔等地區再折返,全程40公里,需要於8小時內完成。另外一項為學員被個別地流放至塔門、大浪灣等偏遠地區三日兩夜,教官只會配給學員4包公仔麵、2罐午餐肉、1罐湯和豆類等食物和少量維持生命的必須用品(無任何廚具或罐頭刀),以考驗學員的求生技能;所耗用具、食糧愈少,獲得分數愈高[5]。
能夠完成所有考核的畢業學員,可以獲得優先投考加入當時的5支紀律部隊,即是皇家香港警察隊、消防事務處(包括救護總區,1983年改稱為香港消防處)、香港海關、人民入境事務處(回歸改稱為入境事務處)及監獄署(1982年改稱為懲教署)。當時,畢業生選擇投考加入警隊(學員需要再接受為期27週的訓練)的人數佔總人數的95%。
曾任職警隊,現於演藝界發展
高級學員會要求初級學員負責清潔宿舍,然後穿戴白色手套檢查環境的衛生乾淨。
高級學員會對初級學員施以加之懲罰,例如要求初級學員爬上屋頂抓青蛙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