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惠城際鐵路,又稱廣惠城際軌道交通,是中國廣東省內一條連接廣州市東莞市惠州市城際鐵路,為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線網規劃的放射線之一,與廣佛環線穗深城際鐵路相銜接。

快速預覽 廣惠城際鐵路, 概覽 ...
廣惠城際鐵路
東莞西站月台
概覽
營運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
廣州市東莞市惠州市
服務類型城際鐵路市域鐵路
所屬系統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
目前狀況營運中
建設中(北延段)
起點站番禺站
終點站小金口站(未來發展:惠州北站
技術數據
營運長度139.781公里(87哩)
最高速度200 km/h
正線數目複線
正綫間距4.4米
車站數目23(未來發展:24)
軌距1,435毫米標準軌
最小曲線半徑一般2,200米、困難2,000米
最大坡度30‰
電氣化方式AC 25,000伏特 電纜供電
車廠惠州城際車廠
使用車型CRH6A、CRH6F
營運資訊
開通營運2016年3月30日
最近延伸2024年5月26日(番禺站
日乘客量最高:14.47萬人次(2024年10月1日)[1]
擁有者番禺-小金口: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小金口-惠州北:惠州市莞惠城際北延線有限公司
營運者廣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
關閉

廣惠城際分佛莞段和莞惠段建設。莞惠段又稱莞惠城際鐵路,連接東莞西站惠州北站,於2016年3月30日開通小金口常平東段,2017年12月28日開通常平東至道滘段,2019年12月15日開通道滘至東莞西段;尚有小金口至惠州北延長段正在建設,計劃2024年完工。佛莞段又稱佛莞城際鐵路,連接廣州的番禺站和東莞西站,於2024年5月26日開通運營。

路線概況

廣惠城際佛莞段起自廣州的番禺站,下穿屏山河、東新高速、石壁大道後,路線向東下穿飄峰和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上跨廣州地鐵7號線後沿新光快速路南側繼續向東南,在欖塘村附近路線折向東,下穿廣州地鐵3號線、新光快速、番禺大道後,繼續穿越龍美村,然後出地,沿規劃的蓮花大道向東行進,在官橋站附近上跨廣州地鐵4號線,之後一路向東,在新沙港下穿珠江獅子洋水道,出地面後路線沿西部快速幹道前行,上跨倒運海水道後,接入莞惠段起點東莞西站。該段路線全長約36.681km,中途共設5站,其中地面站1個、架空站2個、地下站2個,在廣州蓮花山站附近設綜合維修工區[2]

廣惠城際莞惠段起自東莞西站,沿西部幹道南側架空,跨港口大道,下穿廣深高速後進入東莞市區,沿莞太路前行,於新基步行街折向東沿東六路前行,向東北穿過八一路,穿過五指山出東莞市區,經寮步沿龍勝路行走,下穿石大立交進入松山湖大道,沿迎賓路進入大朗鎮,沿常朗路下穿寒溪河後沿常平大道前行,下穿廣深鐵路京九鐵路疏解線區,過霞坑村出地面,沿常虎高速公路北側出常平樟木頭鎮,跨京九鐵路沿其北側一路向東,過崖山森林公園後進入惠州市瀝林鎮,經陳江惠環小金口等,到達終點小金口站。該段路線全長99.8km,共設置車站18座,其中架空站7座、地面站1座、地下站10座;在小金口站西側設惠州北車廠,內設惠州北綜合維修機廠,另在瀝林北站設綜合維修工區[3][4]。其中,常平東站至惠環站區間為CTCS-2+ATO訊號系統試驗段[5]

廣惠城際莞惠北延段起自小金口站北端,沿惠州大道向北走行,下穿京九鐵路後折向西,經麒麟山森林公園至倚山路,下穿小金河後,折向西南上跨倚山路,與贛深高鐵並行引入惠州北站。該段路線長6.36km,中途不設車站[6]

廣惠城際全線設計速度200km/h,站站停列車全程運行時間約2.5小時,大站快車全程運行時間約1.5小時。

歷史

規劃及建設

莞惠段

Thumb
建於惠州西湖旁的西湖東站C出入口

2003年,廣東省完成編制《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並上報國家層面審批,當中包含東莞至惠州的線網放射線[7]。2005年3月,線網規劃獲國務院審議通過,當中提及在2020年建成東莞至惠州全長89公里的城際軌道交通線[8]。2006年,惠州開始公示《惠州市區綜合交通規劃(2005-2020)》,當中規劃由河南岸至謝崗的莞惠城際軌道,並與東莞3號線對接,遠景規劃東延至惠東[9]

2008年12月,廣東省發改委批覆同意建設莞惠城際軌道交通項目。2009年,項目環評報告、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方案均獲批覆同意[10][3]:1。當年5月8日,路線在東莞常平和惠州惠環同時舉行開工儀式[11][12]。該路線方案中,路線起於穗莞深城際洪梅站,在東莞市境內先後經道滘、東城、南城、寮步、大朗、常平、黃江、樟木頭、謝崗,進入惠州市經瀝林、陳江、惠環和惠州市市區,下穿西湖、東江後沿水北五路轉向北進入惠州大道,至路線終點惠州大道站[3]:57;西端與穗莞深城際共線運營至廣州地鐵5號線魚珠站[13]。由於報批路線長度99.5km,已臨近廣東省發改委不超過100km的申報範疇,故惠州段終點惠州大道和客運北站停車場之間的客運北站(現小金口站)僅作預留,待日後條件許可再申報[14]

2010年8月,鐵道部開始介入珠三角城際鐵路建設[15][16],隨後路線一度停工數月,重新開始設計[17][3]:2。復工後路線標準、線位及車站設置上均有較大變化[18]:路線起點由洪梅站移至望洪站(現東莞西站),與穗莞深城際十字交叉,不通過併線穗莞深城際進入廣州市區,而是通過另行修建至琶洲的聯絡線(現穗深城際琶洲支線)達成目標[19];道滘至常平段應地方政府要求由架空調整為地下;常平至瀝林段為節省投資及減少影響生態,而改為沿常虎高速公路京九鐵路並行;瀝林至終點段應當地政府及減少影響西湖的要求,由架空調整為地下;終點由預留的客運北站調整為非預留的惠州客運北站(現小金口站);路線橫向位移超出200米的累積長度為61.2公里,占原正線長度的62.1%;設計速度由140km/h調整為200km/h,用車由使用6編組城際A型車調整為8編組CRH6型列車組[3]:88-95

2011年,由於東莞方面反對,穗莞深城際與莞惠城際在望洪站的東北聯絡線被取消[20]。同年甬台溫鐵路列車追撞事故發生後,國家嚴格控制鐵路投資,本線工程亦受到影響[21]

2013年10月,莞惠城際位於東莞道滘和南城的首個標段完工[22]。2014年5月,莞惠城際謝崗至瀝林區間開始電氣化工程施工[23]。同年8月,莞惠城際惠州段完成架空橋架梁[24]。同年11月,謝崗至惠環段開始鋪軌[25]

2015年1月,《東莞至惠州城際軌道交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訊第二次公示》正式對外發佈[26]。同年6月,因路線較此前報批方案有重大變更而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廣東省環保廳責令停止莞惠城際建設[27][28]。在補齊相關手續後,路線復工。

2015年6月16日,莞惠城際常平東至惠環段開始實車動態測試[29];惠環至小金口段亦於同年12月8日開始通電測試[30]

2016年3月14日,莞惠城際常平東至小金口段通過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廣東省人民政府有關單位共同組成驗收委員會的初步驗收。3月18-22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安監局組織開展對該段的安全評估工作[31][32]

佛莞段

Thumb
啟用前的廣州蓮花山站

2003年,廣東省完成編制《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並上報國家層面審批,當中包含順德經番禺至東莞,用於連接廣深廣珠兩條城際鐵路的聯絡線[33][34]。2008年,廣東省政府修編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當中加入廣佛環線的規劃,原聯絡線中順德至番禺一段納入該線[35]。2011年,佛山市發佈「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當中明確佛莞城際在佛山境內與廣佛環線共線[36]

2012年,路線開始環評公示。2013年4月,路線開始第三次環評公示[37]。相較前兩次公示,是次公示的投資預算總額增加了近18億元;科技園站替換為番禺大道站(現東環站);線位避開了蓮花山風景區,同時新增建設長約10,500米的隧道下穿香江野生動物世界[38]。同年12月,路線開始第四次環評公示,公示方案中項目總投資額減少了9億元[39]

2014年12月30日,佛莞城際舉行動工儀式[40]。2017年5月6日,路線首片箱梁成功澆築[41]

2018年12月29日,番禺至廣州長隆右線盾構隧道貫通,為中國大陸單頭大直徑盾構掘進最長紀錄[42]。2019年12月17日,獅子洋隧道全線貫通[43]。2020年6月,隨着長隆隧道貫通,佛莞城際全線隧道實現貫通[44]

2022年9月6日,佛莞城際鐵路順利完成冷滑檢測試驗[45]。2023年11月2日,佛莞城際電纜開始送電[46]。11月4日,鋼軌打磨完成[47]。12月9至10日,完成電纜熱滑試驗[48]

2024年2月22日,佛莞段通過靜態驗收,進入動態驗收階段[49]。3月26日,路線開始試運轉[50]。4月23日至25日,廣佛環線南環段與佛莞城際開展運營安全評估[51]

莞惠北延段

2008年,廣東省政府修編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提及遠期將廣州至惠州城際向北延伸至河源,以加強珠三角與粵東地區的連接[52]。2009年,當局成立惠州至河源城際項目籌備組,開展路線前期籌備事宜[53]。莞惠城際小金口站,亦預留了繼續向北延伸的條件[54]。但此後該延伸計劃無公開進展,河源則被納入贛深高鐵的覆蓋範圍。

為完善惠州北站片區的交通接駁,惠州當局於2018年3月宣佈開展莞惠城際延長線(莞惠城際小金口站至贛深高鐵惠州北站)前期研究工作[55]。2020年3月,莞惠城際北延項目獲列入廣東省和惠州市該年度的重點建設項目[56]

2020年6月15日,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公示了《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公眾參與公示》,提及莞惠城際將延伸6,907米至惠州北站,中途設置小金口北站[57]。7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當中將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列入近期建設項目[58]。9月9日,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再發佈路線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前公示,披露北延路段的具體走向。相較此前的規劃,該版走向取消了小金口北站,改為由小金口站一站直達惠州北站,長度則縮短為6,356米[59]

2021年5月13日,莞惠城際北延段正式動工建設,計劃工期為3.5年[60]。路線於2022年1月16日始發首台盾構[61],8月進入主體施工階段[62],2023年6月6日實現右線盾構區間貫通[63],2024年11月25日開始鋪軌[64]

開通運營

Thumb
西平西站屏蔽門

2016年3月30日,小金口至常平東段通車[65]。2017年12月28日,常平東至道滘段開通運營[66],惟列車需通過未開通辦客的東莞西站折返。2019年12月15日,東莞西站開通[67]

2023年11月1日,廣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獲得廣惠城際東莞西站至小金口站段的運營許可[68]。2024年1月22日晚,廣東城際完成廣肇、廣惠兩條城際鐵路已開通區段的運營權交接工作,並於1月23日開始運營上述路線[69]

2024年5月22日,廣東城際公司再獲得廣惠城際番禺站(不含)至東莞西站(不含)段的運營許可[70]。同月26日12時,佛莞段正式開通運營[71]

車站及接駁路線

更多資訊 站名, 距離[72] (公里) ...
站名 距離[72]
(公里)
快車 轉乘路線 所在區域 啟用日期 車站形式
站間 累計
廣惠城際鐵路(北延段)
惠州北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惠州北站 惠州市 惠城區 建設中 地面四線雙島式月台
廣惠城際鐵路
小金口 5 140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惠州站 惠州市 惠城區 2016年3月30日 地下四線一島雙側式月台
雲山 3 135 地下兩線單島式月台
西湖東 3 132
龍豐 5 129
惠環 5 124 仲愷高新區 架空四線雙側式月台
陳江南 12 119 架空兩線雙側式月台
瀝林北 8 107 地面四線雙側式月台
銀瓶 5 99 東莞市 謝崗鎮 架空兩線雙側式月台
樟木頭東 7 94 樟木頭鎮
常平東 4 87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東莞東站 常平鎮 架空四線雙側式月台
常平南 6 83 2017年12月28日 地下兩線單島式月台
大朗鎮 6 77 大朗鎮 地下四線單島式月台
松山湖北 6 71 寮步鎮 地下兩線單島式月台
寮步 9 65 地下四線雙側式月台
東城南 3 56 東城街道 地下兩線單島式月台
西平西 10 53 城市軌道交通 西平站東莞軌道交通2號線 南城街道
道滘 4 43 道滘鎮 架空兩線雙側式月台
東莞西 6 39 穗深城際
城市軌道交通 東莞西站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
洪梅鎮 2019年12月15日 架空四線雙島式月台
麻涌 9 33 麻涌鎮 2024年5月26日 架空兩線雙側式月台
廣州蓮花山 5 24 穗深城際琶洲支線琶洲方向)
城市軌道交通 蓮花站廣州地鐵8號線
廣州市 番禺區 地面六線雙島雙側式月台
官橋北 9 19 城市軌道交通 官橋站廣州地鐵4號線 架空兩線雙側式月台
東環 4 10 地下兩線雙側式月台
廣州長隆 6 6 城市軌道交通 漢溪長隆站廣州地鐵3號線廣州地鐵7號線 地下三線一島一側式月台
番禺 - 0 廣州東環城際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廣州南站
城市軌道交通 廣州南站廣州地鐵2號線廣州地鐵7號線廣州地鐵22號線佛山地鐵2號線
地下四線一島雙側式月台
↓ 途經廣肇城際廣佛南環段)佛山西站直通至廣肇城際肇慶站
註釋
  • 所有以斜體標識的路線和車站均未開通。
關閉

使用車輛

Thumb
CRH6A-0603列車內部

廣惠城際最初規劃時,擬使用6編組市域A型車運營,其中站站停列車最高時速140km/h、大站停列車最高時速200km/h[3]:3,67。2009年12月,廣東鐵投廣東東南城際公司南車浦鎮簽署車輛採購合約,東南城際公司將為莞惠城際和穗莞深城際採購32列電動列車,浦鎮亦成為中國大陸首個城際軌道交通列車供應商[73][74]。此後,西門子交通與南車浦鎮簽署合作協議,西門子交通將為浦鎮提供西門子Desiro ML平台技術,用以生產相關城際車型[75]

2010年鐵道部介入珠三角城際項目後,為滿足與國鐵路線互通的條件,本線用車改為8編組和諧號CRH6型電動列車[76]。路線用車繼續由南車浦鎮提供,並在子公司廣東南車(現為中車四方子公司中車廣東)生產。配屬莞惠城際的首列CRH6A型列車於2015年9月交付[77]。目前,本線使用與廣肇城際鐵路共用的CRH6A和CRH6F型列車行走[78]

運營安排

現時

廣惠城際以「公交化」模式營運,車票當日有效,不限乘車車次、不對號入座。路線支持鐵路12306系統和廣東城際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務系統購票乘車。

現時廣惠城際工作日共開行87列車,周末共開行101列車。除臨近早晚發車/收車時段的部分班次外,廣惠城際採取如下行車交路[79]

  • 肇慶小金口:站站停,與廣肇城際直通運行;使用車次C492X-C494X、C496X-C499X、C75XX、C79XX。
  • 肇慶小金口:大站快車,與廣肇城際直通運行,廣惠段中途僅停廣州長隆、廣州蓮花山、東莞西、西平西、松山湖北、常平南、陳江南、西湖東、雲山九站;使用車次C682X-C685X、C6880-C6893。
  • 番禺小金口:大站快車,中途僅停廣州長隆、廣州蓮花山、東莞西、西平西、松山湖北、常平南、陳江南、西湖東、雲山九站;使用車次C686X-C687X、C6894-C6899。

調整歷程

國鐵時期

Thumb
常平東站站房

路線開通時委託廣鐵集團運營。初期日常開行16對列車,在節假日客流高峰期增開至22對列車組列車,運營時間為6時30分至22時,全程需用時70分鐘[80]

莞惠城際列車的東莞西至小金口的全程票價為60元人民幣,旅客可在12306網站、電話、車站售票窗口、自動售票機和代售點購買車票。因實行公交化運營,故旅客上車時不需要對號入座[80]。車廂報站廣播使用普通話及標準粵語[81]

2016年7月1日起,本線開始實施新的運行圖。調圖後,車輛運行速度提升,同時增開中途僅停靠西湖東站和仲愷站的「大站停」列車,全程運行時間最快可達34分鐘[82]。部分短途票價亦獲降低[83]。同年8月1日起,中鐵銀通卡持卡人可直接刷卡乘坐莞惠城際列車。在莞惠城軌沿線的小金口站、西湖東站、常平東站和中國銀行指定網點均提供購卡服務[84]

2017年4月25日,莞惠城際取消大站快車,並增開早中晚時段的列車[85]。2017年12月28日,常平東至道滘段正式開通運營,莞惠城際列車也同時實施新運行圖,設有「站站停」、「擇站停」和只停仲愷、常平東和常平南的「大站停」三種車次,全程運行時間最快74分鐘[66][86]。2018年4月10日起,莞惠城際所有車次恢復「站站停」模式,且工作日和周末將使用不同的運行圖[87]

2019年12月,路線開通鐵路e卡通乘車[88]。2020年,路線開通支付寶乘車[89]

2020年3月27日起,國鐵集團對廣惠城際所有車次票價提供8折優惠[90]。9月26日起,本線採取「6+2」的交錯停站模式,即西平西、松山湖北、大朗鎮、常平南、常平東、仲愷、西湖東、雲山等8個主要客流大站停靠其中6個、其餘8個小站停靠其中兩個。列車全程運行時間縮短至約75分鐘[91]

廣東城際時期

Thumb
番禺站月台

2024年1月23日,廣東城際開始運營廣惠城際鐵路。此後本線逐步採用當日車票不限車次均可乘車的公交化運營模式。

2024年3月1日,廣東城際調整廣惠城際莞惠段運行圖,系接管運營後首次調整。新運行圖中,小金口往佛山西方向全天運營時間增加約1.5小時,同時改用「站站停+大站快車」方式,大站快車中途僅停靠陳江南、常平南、松山湖北、西平西四個車站。調圖後,每日開行80列車,較調整前增加41列;大站停列車單程旅行時間為59分鐘,站站停列車單程旅行時間為94分鐘[92]

2024年3月12日,廣東城際再根據上次調圖後實際運營情況調整運行圖。新圖中,列車開行數量減至69列,行車時間延長約7-10分鐘,大站停列車增加停靠西湖東站[93]

2024年5月10日起,本線停止使用中鐵銀通卡;此後再停用支付寶鐵路12306小程序乘車[94]

2024年5月15日,本線開始支持廣東城際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務系統,乘客可使用交通卡或城際乘車碼乘車;惟使用交通卡的乘客需在車站車站大堂的自助客服終端使用證件完成實名制認證[95]

2024年5月26日佛莞段開通後,廣惠城際開始與廣佛南環城際和廣肇城際貫通運行,每日圖定開行86列車[96][97]。7月1日,廣惠城際與廣肇城際運行圖再調整。除增加雲山及廣州蓮花山為大站快車站、取消站站停小交路外,還細化運行圖為工作日和周末兩版。調圖後廣惠城際在周末的大站快車行車間隔大幅壓縮至約55分鐘[98]

利用狀況

Thumb
西平西站與東莞軌道交通西平站的聯絡通道。該站系廣惠城際客流量最大的車站。

本線開通初期,因全線未開通,部分站點遠離人口密集區且交通接駁不便,加上運行時間長、價格偏貴,導致工作日客流量偏低[99][100]

隨着路線起步價格下調、運行速度提升,客流有所上升[101]。2017年全年,路線共運送旅客228.3萬人次[102]。同年12月路線延長及運行圖最佳化後,客流大幅提高;2018年上半年客流和票務收入同比增長138%和236%[103]。2023年全年運送旅客約1,160萬人次[104];其中4月30日客流87,772人次,創下開通以來新高[105]

2024年5月佛莞段開通及與廣肇城際直通運行後,路線客流繼續攀升[106]。緊接着的端午小長假,本線客流達到高峰,6月10日假期最後一天,廣惠城際與廣肇城際合計客流達創紀錄的19.7萬人次[107];但現有配車數有限,上線班次無法滿足高峰期突然增加的客流需求,導致小長假期間多站積壓了大量乘客[108]。貫通一個月內,兩線在工作日合計的日均客流5.2萬人次,周末及節假日11.2萬人次;廣惠城際部分佔總客流的72.5%[98]

爭議

建設事故

莞惠段建設期間大小事故頻傳[109]。施工方曾多次鑽穿供水和燃氣主管道,導致大片民眾受影響[110][111];而有媒體統計,在路線施工短短數年內更發生過超二十次地陷、房屋開裂事故,其中2015年8月在東莞常平,同一地更連續兩天發生塌陷,造成一名施工人員遇難[112][113]。除地質環境惡劣外,有專家指出路線投資不足是施工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114]

佛莞段開通延宕

佛莞段於2020年已基本建成,但因運營權交割等一系列問題進展緩慢,導致路線開通時間一拖再拖[115][116]。在廣東省審計廳發佈的2022年度審計報告中,點名涉及項目總投資310億元的廣佛南環城際和佛莞城際完工長達兩年仍未投入運營,未及時發揮經濟社會效益[117]。2023年,在廣東省政府和國家發改委的協調下,珠三角城際與廣州局集團達成9月底實現路線接入東莞西站的目標[118]。最終在2024年5月26日,佛莞段開通運營。

未來發展

北延段建設

廣惠城際東端將繼續向北延伸一站至惠州北站,使得乘客可通過本線前往北站乘坐贛深高鐵的列車。該段正在建設中,預計2025年完工。

莞惠段改造

莞惠段2016年開通至今,月台屏蔽門的激光探測系統因故一直未啟用,導致如有旅客滯留在屏蔽門和列車間縫隙時,系統不會報警並扣停列車,故長期需人工確認安全後再操作關門,行車效率低下。

2025年1月,廣東城際發佈招標公告,計劃更新改造莞惠段月台門和部分車站的激光探測裝置,以期解決上述問題;同時對各站月台門、路線訊號系統和惠州城際車廠設施進行改造,使得4編組列車可進入本線服務[119]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