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英国和苏联的武装干涉联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蘇入侵伊朗是1941年8月25日至9月17日英國和蘇聯為了確保對伊朗的油田和援蘇物資通道安全,聯合出兵干涉伊朗的軍事行動。入侵的結果是親納粹德國的伊朗國王禮薩汗退位,軸心國在伊朗的勢力被肅清。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7月18日) |
英蘇入侵伊朗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地中海、中東及非洲戰場的一部分 | |||||||||
蘇軍T-26坦克在大不里士 | |||||||||
| |||||||||
參戰方 | |||||||||
伊朗 支援: 德國 意大利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德米特里·科茲洛夫 謝爾蓋·特洛菲門科 愛德華·奎南 威廉·斯利姆子爵 |
禮薩汗 阿里·曼蘇爾 穆罕默德-阿里·福魯吉 格拉馬利·巴揚多 † 艾哈邁德·納赫耶萬 穆罕默德·沙巴赫提 | ||||||||
兵力 | |||||||||
3個軍 2個師、3個旅 | 9個師、60架飛機 | ||||||||
傷亡與損失 | |||||||||
: 40人陣亡 3架飛機被擊落 :22人陣亡[1] 50人受傷[1] 1輛坦克被擊毀 |
~800人陣亡 ~200名平民死亡 2艘軍艦沉沒,4艘受創 6架飛機被摧毀 |
伊朗在傳統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地,在1907年《英俄條約》後也被兩國視為禁臠,不容第三國染指。但是由於飽受英俄干涉之苦,伊朗的親德情緒甚為強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5年4月德國駐波斯布什爾城的領事,有「波斯的勞倫斯」之稱的瓦思穆斯將波斯南部的游牧部落爭取到自己一邊,在親德的波斯憲兵隊的幫助下建立游擊隊,掃蕩了法爾斯省的英軍,攻佔設拉子城[2]:265。在德國和奧斯曼帝國間諜的煽動下,波斯西南部的阿拉伯游牧部落還切斷了馬斯傑德·蘇萊曼和阿巴丹之間的幾處主要輸油管道,致使英波石油公司的石油運輸停頓了4個月。為了對抗德國和土耳其的威脅英國和俄國則共同出兵波斯,兩國軍隊1917年4月2日在波斯的克爾曼沙赫會師[2]:265。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波斯的哥薩克旅副指揮官禮薩汗在1921年發動政變,推翻愷加王朝,在1924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巴列維王朝建立後,禮薩汗國王與德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1925年伊朗皇家空軍向德國的容克斯公司採購了第一批3架容克斯 F.13飛機。1927年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取得了在伊朗全國專營郵政運輸的特許權。1928年,德國公司承包了伊朗北方鐵路的修建工程。1930年德國人受聘為伊朗國家銀行的經理[2]:281。
1933年1月30日希特拉上台。納粹德國宣傳部此後大力渲染德意志人和伊朗人同屬雅利安人,兩國都要反對英國的奴役,都要反對共產主義的擴張。德國利用伊朗來威脅英屬印度帝國和蘇聯的南部腹地,伊朗則用德國來防備宿敵英、蘇,更想利用德國的先進技術和專家來推進伊朗的現代化。兩國有共同的戰略利益,因此德伊關係越來越密切。到1936年在伊朗工作的德國專家已經超過5,000人。伊朗軍隊的火炮、步槍、手槍等武器裝備全由德國製造,德黑蘭大學和其他一些高等院校也由德國人管理。漢莎航空公司開闢了從柏林到德黑蘭的直達航線,數以千計的伊朗學生去德國留學。德國使館向伊朗國家圖書館捐贈了大量宣傳印刷品和圖書,並在德黑蘭設立了宣傳中心[2]:281。
除此之外,德國和伊朗的經濟合作也增長迅速。1937年德國在伊朗的對外貿易中僅次於蘇聯,居於第2位,次年即躍升為第一。伊朗向德國出口羊毛、棉花、鉛礦、錫礦、水果和優質的皮貨,進口各種機器、電訊器材、汽車、鐵軌和鐵路設備、化工產品和藥品。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伊朗隨即宣佈中立。此後英國對德國展開海上封鎖,伊朗與德國的貿易往來一度中斷,後來兩國轉經蘇聯進行貿易。
1941年春天德國和意大利已經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當年4月1日伊拉克親德的「金方陣」軍官集團發動政變,廢黜首相和攝政,由民族主義情緒強烈的拉希德·阿里掌握政權。新政府得到蘇聯、意大利、日本、沙特阿拉伯的承認,與德國復交並要求英軍撤出伊拉克。5月德軍攻佔希臘克里特島,並從維希法國手中接管了敘利亞的機場,英國在近東和中東的利益岌岌可危。
為了保護中東和蘇伊士運河的安全,以及確保英波石油公司對伊朗西南部油田的控制,英國對伊拉克政變做出了激烈的反應。4月18日正要調往遠東的第10印度師一個旅和一個炮兵團在巴斯拉登陸,此外約旦的「阿拉伯軍團」也開入伊拉克。5月2日英國飛機開始轟炸包圍哈巴尼亞基地的伊拉克軍隊。此後兩個星期中,後續的英印聯軍部隊源源不斷地在巴斯拉登陸,5月29日英軍佔領巴格達,拉希德·阿里和「金方陣」軍官集團成員逃往伊朗、敘利亞和沙特阿拉伯。
佔領伊拉克的英軍由奎南中將指揮。他們的任務是確保盟國在伊拉克的交通線,並保障石油的供應。1941年5月底印度武裝部隊總司令克勞德·奧金萊克爵士和中東英軍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在巴斯拉會見,並磋商進一步佔領中東的行動計劃。6月初英軍和自由法國部隊聯手佔領了維希法國殖民地敘利亞和黎巴嫩。
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蘇德戰爭。在德國的猛烈攻擊下,7月12日英蘇達成協議,兩國在對德戰爭中給予對方必要的幫助,不得到另一方的同意,絕不單獨媾和。英國還同意立即向蘇聯提供其急需的第一批軍火武器和藥品。
當時蘇聯遠東的港口皆處於日本帝國海軍的嚴密監視之下,日本事實上已在1940年9月與德國及意大利結盟,只是尚未直接參戰。而且這些港口遠離蘇聯西部的戰線,漫長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存在運力不足的問題。盟國若通過北冰洋向摩爾曼斯克運送援助則更加危險,因為德國已經在1940年攻佔了挪威全境,而滿載軍火的船隻很容易受到駐挪威的德國潛艇和飛機的攻擊。再者當時摩爾曼斯克港口條件甚差,鐵路運輸不便,若要從速擴建港口,則是臨渴掘井,在德蘇開戰後芬蘭加入軸心國一方,芬蘭軍隊向摩爾曼斯克發動進攻,所以經北冰洋到摩爾曼斯克一線更加沒希望。從地中海和黑海向烏克蘭運送援助的通道同樣危險,意大利皇家海軍在地中海和英國皇家海軍激烈戰鬥,而且中立國土耳其關閉了達達尼爾海峽,盟國護航隊若要強行通過,勢必遭到土軍的激烈抵抗,就算通過了,黑海西岸的軸心國成員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亦會出兵干涉阻截。
因此盟國在1941年夏天能馬上使用的唯一一條援助蘇聯的路線,就是從波斯灣港口出發,經縱貫伊朗的鐵路,抵達巴庫和裏海。顯而易見,伊朗成為聯結蘇聯與英國的戰略通道,而當年4月發生在伊拉克的親德政變意味着兩國今後決不能容許德國人在這條戰略通道附近存在。禮薩汗國王對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估計不足,最終導致英蘇展開軍事行動。
1941年7月18日,英蘇兩國聯合照會伊朗政府,要求驅逐在伊朗工作的德國人。伊朗政府在復照中指出,伊朗的工業部門需要德國專家的指導,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替代他們的人。況且德國專家的人數有限,又受到伊朗政府的嚴格監視,不足以構成什麼威脅。8月16日,英蘇再度發出照會,要求伊朗驅逐全部德國僑民,以結束德國特務的活動。伊朗政府在復照中說,在伊朗的德國僑民總共只有470人,遠遠少於盟國僑民。中立的葡萄牙沒有驅逐德僑,瑞士、瑞典和美國也沒有驅逐德僑。如將這些德僑驅逐出境,伊朗將違反嚴守中立的原則。8月23日,禮薩國王還請求美國出面,制止英蘇對伊朗的要挾。但是美國駐德黑蘭公使反勸伊朗加入盟國,對德宣戰。禮薩國王覺得盟國態度蹊蹺,遂要求駐倫敦公使探詢盟國真正的意圖和要求,但是沒有得到答覆。伊朗外交部通知德國駐德黑蘭公使,表示伊朗決定遣返尚未撤走的德國僑民,德僑經土耳其返國的安排業已就緒。但是,這些僑民尚未動身,英國和蘇聯就採取了軍事行動[3]:81。
在英蘇聯合入侵前夕,伊朗陸軍規模約為12萬人,編為兩個配備105毫米斯科達火炮的皇家近衛師(均駐紮在德黑蘭),9個普通師(分別駐紮在全國六個軍區,其中5個師在北方防備蘇聯,4個師在南方防備英國),5個憲兵旅,以及1個獨立的機械化旅(裝備捷克製造的AH-IV坦克和TNH坦克,若干英製1921型勞斯萊斯裝甲車以及美制TK-6裝甲車(American LaFrance TK-6 Armoured Car))。伊朗皇家空軍擁有大約400架飛機,編為8個大隊。伊朗海軍在裏海中有2艘炮艇、5艘魚雷艇、1艘武裝拖船和1艘武裝遊艇,在波斯灣有2艘意大利建造的炮艦,4艘炮艇,3艘魚雷艇和1艘拖船。
英軍的入侵部隊包括英印第8和英印第10師,英印第2裝甲旅,第4騎兵旅(第9裝甲旅)和英印第21步兵旅,由奎南中將指揮。蘇軍則從外高加索軍區和中亞軍區的第44、第47和第53集團軍中抽調了入侵部隊組成對伊朗作戰集群,司令為德米特里·科茲洛夫中將。
1941年8月25日凌晨零點,由諾維科夫指揮的一支約2000人的蘇軍摩托化部隊在阿塞拜疆南部納希切萬地區渡過阿拉斯河,進入伊朗境內西阿塞拜疆省,很快佔領了馬庫(Maku)和霍伊(Khoi),隨後經大不里士向東進軍。東邊500公里外,另一支2000人的蘇軍縱隊沿着裏海南岸向東進軍,佔領了恩澤里港和拉什特,並逼近加茲溫城,不久在那裏與第一路軍會合。第三路蘇軍1000人在沙赫港(巴列維港)登陸,雖然這支蘇軍部隊在登陸過程中被蘇聯空軍誤炸,但仍迅速攻佔呼羅珊省北部,隨後逐漸推進到鐵路樞紐塞姆南和沙赫魯德。為了恐嚇伊朗軍隊和平民,令其放棄抵抗,蘇軍飛機在入侵當天TB-3轟炸機轟炸了大不里士、拉什特、加茲溫和雷扎耶,次日轟炸了德黑蘭郊區。兩天的空襲一共炸死83名伊朗平民和12名軍人。
面對蘇聯的突然進攻,毫無準備的伊朗軍隊大部分在軍營里被繳了械。校級以上的軍官和情報官員被內務人民委員部的軍官甄別出來,一些人被帶到巴庫審問,此後下落不明。一些伊朗軍人趁夜色掩護逃出軍營,跑到附近民居中躲藏。一些對德黑蘭統治不滿的地方部落則趁機揭竿而起,在蘇聯卵翼下控制了北方山區。
在北方戰線沒有發生海上戰鬥,不過蘇軍在沙赫港登陸時,裏海區艦隊的艦艇之間曾發生誤擊。
在卡倫河口附近的沙赫普爾港(縱貫伊朗鐵路的起點),一支搭載登陸部隊的英澳聯合艦隊在8月25日凌晨4時08分悄悄駛入港口。這支小艦隊包括「亞拉」號炮艦、「法茅斯」號護衛艦(HMS Falmouth)、「卡寧布拉」號輔助巡洋艦、1艘炮艇、2艘武裝遊艇和2艘武裝的內河客船。見港內敵艦毫無防備,艦隊指揮官哈林頓準將下令突然開火。「亞拉」號一炮擊中伊朗海軍最大的軍艦——「虎」號(Babr)炮艦,將其重創。「亞拉」號隨後進入卡侖河航道,用艦上的3磅炮和機槍掃射其餘的伊朗炮艇,對方水兵紛紛跳河逃命。到凌晨5時30分,英澳艦隊上搭載的印度陸軍士兵全部登陸完畢,佔領了港口。
在沙赫普爾港還停泊着5艘德國貨船和3艘意大利貨船,雖然這些船始終處於兩艘伊朗軍艦的監視之下,但是它們的存在始終使英國感到不安,擔心其船員利用可乘之機在阿拉伯河中將船炸沉,以堵塞阿巴丹大型煉油廠船塢的唯一入口。當盟國艦隊開入沙赫普爾港時,兩艘德國船的船員便開始炸船。其中一艘在爆炸前被登船的澳大利亞士兵控制住,另外一艘德國商船「霍亨菲爾」號(SS Hohenfel)的船員成功地引爆了船內的炸藥,但是鑿船的位置選擇不當,因此未能阻塞河道。沙赫普爾港內其餘的軸心國貨船全都被俘。
在阿巴丹港,英國海軍「肖漢」號炮艦(HMS Shoreham)擊沉了「虎」號的姐妹艦「豹」號(Palang)炮艦,港內的其他伊朗軍艦不是被擊毀,就是被俘。「亞拉」號和「卡寧布拉」號隨後前往霍爾木茲海峽口的阿巴斯港,在那裏擊毀並捕獲了意大利商船「希爾達」號。
8月25日白天,英國皇家空軍的一隊「布侖海姆」輕型轟炸機奇襲了阿瓦士機場,停在那裏的伊朗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毀在地面上。接着,8000多名英印士兵乘船沿卡侖河北上,在一天的激戰之後佔領了阿瓦士。另一路英軍從伊拉克的哈奈根出發,在25日凌晨4時越過邊界,在克爾曼沙赫附近遭到伊朗軍隊的堅決抵抗,4天後才佔領克爾曼沙赫油田。伊朗南部的各個空軍基地被英軍一掃而光,空軍官兵被遣散回家,伊朗空軍的飛機則被英軍士兵拆毀。在巨大的杜珊·塔佩空軍基地,英軍接收了那裏的沙阿茲飛機組裝廠,15架剛從美國運來的、嶄新的寇蒂斯「霍克」戰鬥機(其中5架還沒拆箱)被英國人沒收,運到了印度。
在德黑蘭,禮薩國王在8月25日凌晨從曼蘇爾首相那裏得知英蘇軍隊入侵的消息,他迅即向蘇聯大使和英國公使表示準備答應兩國政府的要求。然而英蘇使節的答覆卻是,兩國的軍隊將繼續向前挺進。
8月27日,曼蘇爾首相被國王免職,新首相下令伊朗武裝部隊停止抵抗。8月30日,英蘇大使要求伊朗軍隊全面停止抵抗,將除外交人員之外的全體德國僑民一律驅逐出境,伊朗為盟國取道其領土運輸軍火武器和戰爭物資提供方便。8月31日,英蘇兩國要求伊朗將德國僑民轉交蘇軍和英軍處置。9月9日,伊朗新首相取得議會的同意,答應了盟國的條件。然而第二天英國和蘇聯再度向伊朗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伊朗在48小時內必須關閉德國、意大利、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使館,交出德國僑民,否則盟軍將全面佔領伊朗[2]:283。
9月16日,英蘇軍隊壓向德黑蘭,伊朗國民議會被迫宣佈禮薩國王遜位。次日,英國和蘇聯軍隊開入德黑蘭,伊朗全國的抵抗行動都停止了。伊朗境內的德國人全部被捕,其中一半人被蘇聯挑去,流放到西伯利亞;另外一半人則被英國人流放到澳大利亞[3]:84。1941年9月17日,21歲的王儲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議會大廈宣誓成為國王。
禮薩國王退位後,動身離開德黑蘭,先經伊斯法罕到阿巴斯港,在那裏登上了一隻英國船。在上船前,禮薩命人挖了一塊波斯泥土,裝進一個小包,然後塞進自己的口袋裏。這隻船本來準備去南美洲,開到孟買後又決定改去英屬毛里裘斯島。因患晚期動脈硬化,禮薩汗決定去南非檢查,最後於1944年因心臟病發作在約翰內斯堡去世,終年65歲。
1942年1月29日伊朗與英國和蘇聯簽署了三國同盟條約。在這個條約中,英蘇兩國明確表示,他們的軍隊駐紮伊朗「決不意味着軍事佔領」,同時保證尊重伊朗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並保證在對德戰爭結束6個月之內完全撤出伊朗。此外伊朗應把全境的一切公路、鐵路、江河、機場、港口、輸油管、電話、電報和無線電設施全部移交給盟軍管理,盟國保證伊朗在將來不被英國和蘇聯瓜分。
在英佔區,英國人一方面肅清這裏的德國特務和親德酋長,一方面支持各部落的分裂活動,以對抗德黑蘭的中央政府。在蘇占區,蘇聯人趕走了北方各省的伊朗總督,用自己的親信取而代之,將這些地方完全置於自己的軍事、政治和經濟控制之下,致使蘇占區幾乎成為「國中之國」。蘇聯人同時支持由伊朗共產黨發展而來的「伊朗人民黨」在北部地區發展勢力、擴大地盤,為戰後奪權創造條件[3]:142-143。
盟國佔領雖然給伊朗帶來了不少糟糕的後果,像是盟國自己有上萬輛的軍用卡車,美國參戰後又運來了大量嶄新的火車頭和車皮,但是伊朗為數不多的4,000輛卡車和鐵路貨車仍被盟國無償徵用。伊朗北部生產的小麥、稻米和棉花也被蘇聯人大肆徵收,運回國內。為了給駐軍發餉,盟國強迫伊朗國家銀行增發7億里亞爾的紙幣,致使伊朗貨幣在一夜之間貶值了20%。在盟軍命令下,大米、砂糖、茶葉、棉毛織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實行定量配給,英國和蘇聯將配給票證發給各部落酋長,這些票證在伊朗的黑市上為其牟取了大量的現金,為其今後發動武裝叛亂提供了資金[2]:286。
1941年冬天伊朗北部的蘇聯佔領軍包括第402步兵師,、第1山地騎兵師、第23騎兵師和兩個摩托化獨立團。在伊朗南部和伊拉克的英印部隊則被編為第10軍團,並劃歸中東司令部指揮。次年春季由於軸心國入侵埃及,第10軍團的一些戰鬥部隊被派到地中海東岸地區。同年夏天德軍部隊更深地侵入了蘇聯南部,從高加索威脅着伊朗和伊拉克。這種嚴峻的形勢使英國在1942年8月決定增強第10軍團,把它從一個專門從事防禦和運輸工作的部隊改組為戰鬥部隊,即「波斯-伊拉克部隊」。它有自己的總司令,直屬陸軍部指揮。A.T.威爾遜爵士被任命為該軍司令[4]。
到1942年底「波斯-伊拉克部隊」組成了兩個軍團,即第3和第21印度軍團,共有兩個英國師和1個英國裝甲旅,3個印度師和1個印度裝甲旅,以及兩個波蘭師。假如高加索方向的德國威脅成為現實的話,盟國還準備動員伊朗的9個師,以及數量不多的伊拉克部隊。不過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成功永久解除了德軍對伊朗的威脅,「波斯-伊拉克部隊」中的作戰部隊被不斷抽調到北非,這支部隊再次成為一支在伊朗境內維持交通和治安的後備部隊,而且其任務被美國軍隊接管了很大一部分。 不過,同時也帶給了伊朗不少好處,像是美國工兵部隊還改善了伊朗的鐵路和公路網,從而把更多的、成百萬噸的軍需品、交通工具和醫療物資送到蘇聯。
盟國的佔領,給伊朗也帶來了一些物質上的好處,尤其在美國參戰以後,伊朗不止一次根據租借法案得到藥物、金屬產品、輪胎、化學製品和農具的援助。英國在結盟的第一年給伊朗運去了70,000噸小麥,此後來自美國的糧食和武器援助大量湧入伊朗,價值達4,500萬美元。美國派來了30,000名非戰鬥人員協助伊朗擴建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港口,修復現有的公路,修建新的公路和機場,並改造縱貫伊朗鐵路。1942年5月美國還向伊朗派出了財政專家使團,協助伊朗實現海關和工業監管,建立現代的會計和審計制度,並平復物價。美國派出軍事顧問協助伊朗重建軍隊,同時還派出以老赫伯特·諾曼·施瓦茨科夫上校(其子即為1990年波斯灣戰爭聯軍總司令諾曼·史瓦茲柯夫)為首的憲兵代表團,協助伊朗重建憲兵部隊[2]:287,美國在伊朗的勢力在戰後得以發展。
1943年12月1日美、英、蘇三國發表的德黑蘭宣言肯定了伊朗「在反對共同敵人的戰爭中所作的貢獻」,美、英、蘇三國保證增加對伊朗的經濟援助,在戰爭結束後保證維護伊朗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對德戰爭結束後,美國和英國也分別履行了這一諾言,分別在1945年6月10日和9月25日開始從伊朗撤軍。不過,蘇聯在阿塞拜疆人和庫爾德人聚居的地區扶植了兩個政黨——「阿塞拜疆民主黨」和「庫爾德斯坦民主黨」,這兩個黨在1945年12月先後宣佈成立「阿塞拜疆人民政府」和「馬哈巴德共和國」,這兩處地區脫離伊朗中央政府的統治,使得伊朗陷入分裂危機。
1945年11月24日,美國政府要求蘇聯從伊朗撤軍,停止干涉伊朗內政。而蘇聯表示阿塞拜疆的叛亂「是伊朗統治階級的壓迫所致,與蘇聯毫無關係」。美國遂立即停止從伊朗撤軍,並增派3000名士兵前往阿米爾阿巴德,英國也派出三支部隊進駐伊朗中南部的石油產區。
1946年1月25日,伊朗駐英國大使在倫敦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正式對蘇聯提出控告,指責蘇聯紅軍扶植分裂伊朗的傀儡政權、阻止伊朗平叛的行為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聯合國進行調解。[5]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因此在1946年1月30日至1946年5月8日期間通過2號、3號、5號決議,要求蘇聯切實從伊朗撤軍。
為了不給蘇聯留下拒絕撤兵的藉口,英國和美國在二戰結束半年後,即在1946年3月2日之前,都全部撤出了伊朗。在英美及其他西方國家的壓力下,蘇聯紅軍在3月3日下午撤出大不里士。然而這支軍隊並沒撤回蘇聯境內,而是兵分三路,分別開往德黑蘭及土耳其、伊拉克邊境。伊朗北部其他地方的蘇軍則仍然留在原地。後來幾周里,幾百輛蘇聯坦克在步兵的密切配合下開進伊朗,與此同時,一個師的蘇軍沿着土耳其的歐洲邊界集結,蘇聯政府還頻繁地進行政治活動,恫嚇土耳其割讓阿爾達漢和卡爾斯地區(沙俄侵佔的土耳其領土,1920年代由列寧歸還給土耳其,以示友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總統杜魯門在3月21日向斯大林發出威脅性的口信,要求他履行諾言,把自己的3萬軍隊全部從伊朗撤走,否則美國「面對強大的國家或國家集團的侵略或漸進侵略時,美國將一如既往地做出反應。」在美國的壓力下,斯大林在3月25日被迫做出撤軍的決定,宣佈蘇軍在五到六周的時間裏全部撤出伊朗。實際上,蘇軍在九周之後的5月25日才全部撤出伊朗。
受英蘇入侵伊朗影響,Gol-e-Golab在1944年創作了著名的伊朗愛國歌曲《啊,伊朗》(波斯語:ای ایران)的歌詞,他曾說:「1944年的時候,伊朗街上侵略者的腳步足以驚醒每一個愛國者,我受這種情緒影響撰寫此歌歌詞。Khaleghi教授也為此歌譜曲。儘管受到種種的政治阻力,這首歌還是深入伊朗人內心與靈魂中去。」。
《啊,伊朗》曾在1979-1980年作為伊朗臨時政府國歌,由於這首歌超然於伊斯蘭主義者與巴列維國王支持者的派系爭執之上,許多伊朗人仍將此歌當作是真正的伊朗國歌。
由於英蘇聯合入侵伊朗,至今伊朗社會仍然存在強大的反英和反蘇情緒;即使在兩伊戰爭期間,蘇聯曾介入支援已經與美國決裂的伊朗革命政府,蘇聯解體之前伊朗和蘇聯的關係也處於凍結狀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