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存在時間:1917-1991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蘇聯軍事史從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開始,到1991年的蘇聯解體為止。
為應對白軍和外國軍隊的干涉,1918年1月28日,蘇俄人民委員會通過了建立工農紅軍的法令。在1918年,紅海軍也建立了起來。1918年-1921年,蘇聯紅軍還參與了與波蘭的戰爭。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蘇聯派出軍事顧問到過中華民國、西班牙等國家。1939年,蘇聯紅軍在西方與芬蘭進行戰爭,在東方與日本帝國在中華民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邊境上有過諾門坎衝突。1941年-1945年,蘇聯紅軍參與了蘇德戰爭,抵擋住了納粹德國的進攻,並在1945年成功佔領納粹德國首都柏林。
1946年,蘇聯紅軍和蘇聯紅海軍一起改組為蘇聯武裝力量。冷戰時期,蘇聯的軍事力量除了蘇聯武裝力量之外,還有內務部的內衛部隊、克格勃的邊防部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蘇聯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蘇聯的軍事力量有着數量龐大的常規武器和核武器。蘇聯的軍事力量在冷戰時期參與過韓戰、中蘇邊界衝突、阿富汗戰爭、越南戰爭、阿拉伯-以色列衝突,並參與干預1956年的匈牙利十月事件和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1991年蘇聯解體時,蘇聯的軍事力量被各個加盟共和國瓜分,由於蘇聯時期各加盟國就已有各國自己的軍隊,因此一些重要裝備(如核武)的轉移是透過必須外交談判才能完成。俄羅斯分得的數量最多。
1914年,俄羅斯帝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龐大的戰爭支出讓俄羅斯人民不堪重負,1917年3月8日(儒略曆2月23日;除了特別註明,下列日期一律用格里曆,即西曆顯示),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遜位,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發,布爾什維克奪去了權力,新生的布爾什維克政權受到白軍和外國勢力的破壞,1917年12月20日,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即契卡)成立[1],1918年1月28日,蘇俄人民委員會通過了建立工農紅軍的法令,在同一年,蘇俄人民委員會成立了紅海軍。
1918年2月18日,德意志帝國的軍隊開始進攻蘇俄,2月23日,進過英勇的戰鬥,蘇俄紅軍暫時擋住了德軍的進攻,這天被定為紅軍的建軍節。
1918年春,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支持的主要由俄羅斯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俘虜的捷克、奧匈帝國戰俘組成的捷克兵團三萬餘人譁變,7月,控制了從貝加爾湖到烏拉爾山脈的西伯利亞鐵路。11月18日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的政府被原俄羅斯帝國海軍上將高爾察克的政變推翻。高爾察克自稱「全俄的最高統帥」。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法國、日本、波蘭、美國等國因不滿蘇俄單方面退出對德意志帝國的戰爭,以及沙皇俄國債務等問題,對俄國革命進行了武裝干涉(其中包括北洋軍閥統治下的中華民國[2])。恰在此時,原俄羅斯帝國境內持完全不同政治主張的各派勢力——包括支持恢復沙皇制的保皇黨、支持建立全民普選民主的共和派、被布爾什維克黨定性為假社會主義而遭鎮壓的社會主義者(如左翼俄國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東正教會的虔誠信徒等代表富農、地主和資產階級利益的力量,不得不聯合起來對抗布爾什維克黨,組織起數量龐大、所佔地域極其廣闊的白軍,由高爾察克、鄧尼金、弗蘭格爾、尤登尼奇等分別在各地指揮,發起了反對蘇維埃政權的蘇俄內戰。原俄羅斯帝國境內的各少數民族趁此俄國內戰的良機,也相繼建立了數個獨立主權國家,如彼得留拉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庫班哥薩克建立的庫班人民共和國等,宣佈脫離俄羅斯而獨立。[3]由於白軍內部矛盾激烈,組成白軍的各派勢力爭權奪利、內鬥不斷,白軍組織鬆散,沒有建立一個真正服眾的政治核心,所以經過近4年的俄國內戰,在1921年,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的蘇維埃紅軍擊敗了白軍,處決了高爾察克,將鄧尼金、弗蘭格爾、尤登尼奇等人趕出國境;並擊敗了14個「帝國主義列強」外國軍隊的聯合武裝干涉,逼迫美國、英國、法國從列寧格勒、烏克蘭和外高加索撤軍,逼迫美國、日本和中國從西伯利亞撤軍;消滅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等宣佈脫離俄羅斯獨立的少數民族政權,保衛了新生的蘇俄政權,使其生存下來。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與戰敗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由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與波蘭的邊界在凡爾賽條約中並未加以詳細說明,而此時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由於內戰限於混亂之中,波蘭的國家元首約瑟夫·畢蘇斯基認為這是波蘭向東拓展疆土的有利時機,計劃通過聯合中東歐其餘國家建立一個波蘭化的聯盟(Międzymorze,字面意思是「海之間」,按畢氏的計劃是指從波羅的海至黑海),作為對付德國和俄國帝國主義再度出現這一潛在威脅的防波堤。同時,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弗拉基米爾·列寧則認為紅軍可以經由波蘭支援德國共產黨,並在歐洲其他地方製造革命,先解放波蘭,進而推動世界革命解放整個歐洲。
1919年,波蘭軍隊控制了西烏克蘭的大部分,在波烏戰爭中取得勝利,在波蘭人和烏克蘭人都提出要求的版圖上建立一個烏克蘭國家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嘗試未能成功。同時,布爾什維克在內戰中取得優勢,並向西進攻有爭議的領土。1919年末,形成了一條清楚的陣線。邊境小型衝突逐步升級,1920年4月,畢蘇斯基的向東攻入烏克蘭,開始了公開的戰爭。幾乎同時,蘇俄軍隊已經開始反攻,最初的反攻非常成功,蘇軍進至波蘭首都華沙附近。這時,西方國家擔心蘇軍抵達德國邊境,對波蘇戰爭的興趣增加。在仲夏,華沙看來即將陷落,但在8月中旬局勢再次倒轉,波蘭軍隊在華沙戰役中取得了意外的、決定性的勝利。向東前進的波軍節節勝利,蘇俄提出求和,1920年10月,雙方停火。1921年3月18日簽訂了正式的和平條約——《里加條約》,劃分了波蘭和蘇聯之間有爭議的邊界。這次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波蘇邊界。波蘇戰爭初期,伴隨着蘇俄紅軍進入波蘭境內,德國共產黨、法國共產黨和意大利共產黨在西歐對蘇俄的軍事行動多有響應。最終伴隨着蘇俄紅軍兵敗於波蘭首都華沙城下,世界革命與解放全歐洲的計劃徹底破產。[4]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簽定互不侵犯條約,條約中包括一項秘密條款,在兩國之間的東歐國家中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將芬蘭劃歸蘇聯。1939年秋季,蘇聯要求芬蘭將邊界從列寧格勒後退25公里,並租借漢科半島30年,以建設海軍基地,蘇聯割讓面積為兩倍,但在產業與國防重要性均遠遠不如所要求領土的卡累利阿領土給芬蘭作為交換,由於蘇聯已於同年9、10月間強迫波羅的海三小國容許蘇軍進駐,芬蘭對蘇聯以此談判為出發點蠶食芬蘭的可能威脅感到戒慎恐懼,隨以警戒且相對強硬的立場回應,11月初,芬蘭提出相對讓步較少的解決方案,遭到蘇聯的拒絕。
蘇聯軍隊製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稱芬蘭軍隊炮擊曼尼拉村造成蘇聯士兵的死亡,進而要求芬蘭政府賠禮道歉,並將軍隊後撤20到25公里,但被芬蘭政府拒絕。蘇聯以此為藉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1月30日,23個師共45萬軍隊攻入芬蘭邊界,迅速抵達曼諾海姆防線,但是由於蘇聯領導人的輕敵和芬蘭人的嚴謹備戰,蘇聯紅軍受到了巨大損失。
1940年2月11日,在歷經蘇聯空軍從一月的大轟炸(估計出動七千架次)後,蘇聯軍再一次以人海戰術衝向曼諾海姆防線,造成芬蘭陣地前堆疊三四層屍體後也遭到被攻陷的結局。2月12日芬蘭收到和平協議草案,不僅德國,瑞典也希望戰爭儘早結束以免受到波及,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公開宣佈不再給予芬蘭以軍事援助。
到了2月底,芬蘭的軍事物資幾乎消耗殆盡,蘇聯也已經攻破曼諾海姆防線。2月29日,芬蘭政府同意談判,3月5日,蘇聯軍隊又挺進10-15千米,逼近維堡郊區,芬蘭政府要求停戰,但蘇聯軍隊一直到3月12日協定簽字才停止軍隊進攻。
不過就停戰的事後背景來看,蘇聯在這場戰役的結果算是險勝,隨着三月即將到來的融雪所造成的泥濘,會進一步造成蘇聯部隊機動力與後勤作業能力的下降。另外就是蘇聯入侵芬蘭已經導致蘇聯被國聯褫奪會籍並且驅逐出會,可見西方國家對這場戰爭的觀感與立場。
這次戰爭中蘇聯紅軍損失慘重,48,000人陣亡,27萬人失蹤。芬蘭方面22,830人陣亡。芬蘭老兵經常誇口說一名芬蘭士兵倒下去,要換取10名蘇聯士兵的生命。此外蘇聯還喪失了2千輛坦克。紅軍的將軍說在這次戰爭中「我們僅僅獲得了足夠埋葬陣亡將士們的土地」。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30分,納粹德國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長戰線上分為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群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由於蘇聯領導人準備不足,蘇聯紅軍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1941年9月底,德軍中央集團軍大舉進攻莫斯科,這次進攻的代號是「颱風」(Unternehmen Taifun)。德軍用於颱風行動莫斯科方向的兵力達180萬,75個師,17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400架飛機。蘇軍在莫斯科以西300餘公里縱深內,建立了梯次配置的多道防禦地帶,有3個方面軍和一個戰役集群,125萬兵源,共75個師,990輛坦克,7600門火炮,677架作戰飛機擔任防禦,蘇共中央政治局、國防委員會、最高統帥部和總參謀部作戰組一概不離開莫斯科。最兇猛的進攻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進入10月份後,蘇聯進入了秋冬時節,而這對蘇軍則非常有利。11月7日,冒着德軍的炮火,斯大林堅持在紅場舉行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周年的閱兵式,閱兵式後的蘇軍直接開赴前線。經過浴血奮戰,蘇軍憑藉極其堅強的抵抗和熟悉的自然條件,蘇軍頂住了德軍進攻,並於1941年12月轉入反攻。
在莫斯科會戰失利後,德軍將戰略重點放在南線,集中力量進攻全蘇最大的產油區——高加索油田。1942年5月,蘇聯紅軍在哈爾科夫地域的進攻作戰失利,有幾個集團軍被全殲。6月德軍攻佔了蘇聯克里米亞地區黑海艦隊的主港塞瓦斯托波爾(塞瓦斯托波爾戰役)。接着,揮師直指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企圖從東南方向迂迴莫斯科,並攻佔外高加索的蘇石油產地,切斷蘇南部地區與莫斯科的聯繫。蘇聯紅軍節節敗退,被迫再次轉入防禦。6月28日,德軍向頓河大草原方向發動了規模巨大的夏季攻勢,渡過了頓河河曲,攻佔了頓河畔羅斯托夫 。
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經過艱苦卓絕的戰爭,蘇聯紅軍完全殲滅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第六集團軍,從而根本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使蘇德戰爭出現了歷史性轉折。1943年7月,庫爾斯克戰役打響,8月23日,蘇聯紅軍取得了勝利,至此,蘇聯完全贏得了戰爭主動權。
1944年,蘇聯收復了本國的全部領土,並將戰線推移到境外,進入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國,1945年初,在蘇德戰場上,蘇聯軍隊(包括約34萬人的波、羅、保、捷的軍隊和法國空軍團)總兵力670萬人,擁有10.73萬門大炮和迫擊炮,1.21萬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47萬架飛機。與此相比,德軍擁有370萬人(其中包括21萬匈牙利部隊),5.62萬門大炮和迫擊炮,81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4100架飛機。蘇軍在兵力和武器方面佔有絕對優勢。
1945年春天,蘇軍在東歐各國軍民的配合下,通過布達佩斯戰役、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西里西亞攻勢、東波美拉尼亞攻勢,消滅大量德軍有生力量,佔領波蘭、匈牙利、奧地利東部及維也納、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和德國東部。為攻克柏林創造了條件。
到1945年3月底和4月初,蘇軍已為攻打柏林作好準備。參加這次戰役的部隊是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和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方面軍,總兵力在250萬人以上,希特拉為死守柏林,也組織了總共為100萬人的兵力。
1945年4月16日,蘇軍從奧得河、尼斯河同時向柏林發動進攻,激戰16個晝夜,至5月2日下午3時,德軍停止抵抗,柏林戰役結束。蘇軍殲滅和俘虜德軍40多萬人。盤據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兩個集團軍群(55個師)也於5月中旬投降。蘇聯紅旗插上了位於柏林的德國國會大廈的頂峰,標誌着戰爭的結束。
1945年5月8日24時,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在柏林正式舉行。參加儀式的蘇方代表是朱可夫元帥和外交部副部長維辛斯基。儀式由朱可夫主持。盟軍最高統帥部的代表是:英國空軍上將特德、美國戰略空軍司令斯帕茨將軍、法軍總司令塔西尼,代表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是:陸軍元帥威廉·凱特爾、海軍上將弗雷德堡、空軍上將施通普夫。德國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零時生效。歐洲戰爭到此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蘇聯紅軍佔領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並和英國、美國、法國等一起佔領了德國、奧地利等國。
1946年2月,紅軍及紅海軍一同被改組為「蘇聯武裝力量」(ВС СССР),完成了從民兵式武裝向國家正規軍的轉變。但實際上許多人仍習慣稱其為蘇聯紅軍。
在1950年-1953年的韓戰中,蘇聯曾派出飛行員參戰[5]。1951年時,AK-47開始裝備蘇聯武裝力量。1956年,蘇聯派兵迅速鎮壓了匈牙利革命,在越南戰爭中,蘇聯向北越派遣了大量的軍事顧問並提供了大量的武器,1968年,蘇聯派兵鎮壓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在20世紀下半期持續不斷的阿拉伯-以色列衝突中蘇聯向阿拉伯一方派遣了大量的軍事顧問並派出了少量飛行員參戰。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生了邊界衝突,1979年,蘇聯出兵阿富汗,陷入了長達十年的阿富汗戰爭。
1991年蘇聯解體時,蘇聯的軍事力量被各個加盟共和國瓜分,其中俄羅斯分得的數量最多。
蘇聯共產黨對蘇聯的武裝力量實行牢牢地控制,第一,只有黨員才能成為軍官,第二,最高軍事領導人已經被系統納入黨的最高層。第三,蘇聯共產黨通過克格勃安插在武裝力量的成員對武裝力量實行嚴格的監督。
蘇聯共產黨一貫重視對軍隊的反間諜工作,蘇聯共產黨通過契卡、國家政治保衛局、國家政治保衛總局、內務人民委員部、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克格勃對軍隊中的異己分子實行清洗。
經過幾十年的戰爭,蘇聯產生了豐富的軍事學說,如大縱深作戰理論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