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籍臺灣醫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羅慧夫(英語:Samuel Noordhoff,1927年6月29日—2018年12月3日),美國艾奧瓦州人,整形外科醫生,曾任馬偕醫院院長、長庚醫院院長等職,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創辦人,長期貢獻於唇顎裂整形修復,成立臺灣第一個加護病房、灼傷中心、唇顎裂暨顱顏中心、生命線、小兒麻痺重建中心等機構,為第六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羅慧夫為1927年6月29日生於美國艾奧瓦洲橙鎮[1]。服役被分配在軍醫院開刀房擔任技術助理,他退伍之後就靠着那兩年臨床經驗,一邊到醫院打工賺取學費,一邊準備醫學院的入學考試,最後終於如願申請到醫學院[2]。1950年進入艾奧瓦大學醫學院,1954年畢業後與白如雪結婚[1]。
1959年夏天,羅慧夫在密歇根州百特歐斯醫院(Butterworth Hospital)接受四年實習訓練的最後一年,當時他預想未來能賺錢買一間小房子、經營一個美好的家庭,一直到他輾轉收到一封來自台灣馬偕醫院院長夏禮文(Clarence Holleman)徵求宣教士的來信,經過兩三個月的魚雁往返,他決心到臺灣奉獻。[2]
羅慧夫全家搭乘搭乘一艘名為「京士威爾」的挪威籍貨船[2],1959年9月28日抵達臺灣[1][3],住於中山北路今嘉新水泥大樓的位置[4]。
教會安排羅慧夫上語言學校,學習台語。他的姓氏「Noordhoff」,前半部音節翻成為「羅」,後半部的音節則成為「慧夫」,語言老師解釋,這是期許他能夠在醫院裏成為一個「有智慧的夫子」。[2]
初抵馬偕,羅慧夫才知曉夏禮文已打算退休,要他接院長,當年的馬偕醫院數月發不出薪水、員工情緒低落、工作缺乏效率、一百張病床住不到一半病人,百廢待舉。當時馬偕管理很糟,開刀還收不到錢。羅慧夫在學了半年台語後即正式接任院長。[3]
羅慧夫回憶第一次在臺灣感受真正的文化衝擊,是剛來不久搭火車南下赴台南時,只有一歲半的小兒子思齊,突然吐出兩條大蛔蟲,這件事令他妻子大為震驚。此後讓孩子每三個月服一次藥[4]。約1961年,羅慧夫得到結節性紅斑症,全身骨頭痠痛無法動彈,臺大、榮總的名醫束手無策,最後是由蘭大弼治療成功[5]。
為提振醫院工作士氣和效率,羅慧夫以身作則,中午從不午休,也要求當時普遍在外兼差的醫師專勤看診,並嚴禁收紅包。同時他向美國爭取更多的人員、器材、藥品支援。他找來張錦文協助,一個個去各部門找問題。這兩人聯手為馬偕醫院建立起標準化的流程,一年多以後,醫院運作便上軌道,轉虧為盈。但不少員工並不諒解,寄發黑函,還譏笑張錦文為美國人走狗,甚至連醫院董事會也常不支持他們。好幾次,兩人偷偷跑到院外相對垂淚。[3]
除管理外,羅慧夫也注意到當時臺灣沒有整形外科醫師,顏面傷殘多由一般外科醫師操刀,由於技術不夠精細,易留下疤痕,加上臺灣人那時把唇顎裂歸咎是因果報應,讓小孩帶着缺陷和自卑感長大,為此1964年回美國兩年專攻整形外科[3]。1967年11月30日,桃園縣北區美軍顧問組首席顧問歐洛中校,請來羅慧夫來桃園治療當地有兔唇的兒童[6]。許多病患遠從中南部來找羅醫生,張錦文表示一般醫院一個月下來頂多開幾個唇顎裂病人,羅慧夫服務的醫院往往是一天排上十幾位[3]。像是音樂家涂敏恆為感謝為他兒子作三次手術,寫了《用愛彌補》的歌致敬[7]。
當羅慧夫被問起為什麼要獻身於唇顎裂修補,他會述說一段故事:紐倫堡一座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戰時,遭受砲火摧殘,整棟建築物幾乎全毀,但是裏面的耶穌雕像保存了下來,只是雙手不見。戰後,一位藝術家負責將雙手修補回來,努力地一試再試,卻始終無法重新修復,最後放棄,並這座雕像底座刻了一行字:「祂沒有雙手,但你們有。」[2]
1960年到1975年12月31日,羅慧夫任職馬偕醫院院長期間,創下許多臺灣第一:1966年,建立臺灣第一個小兒麻痺重建中心;1967年創立臺灣第一個加護病房,有十二床;1968年設立臺灣第一個燙傷中心;1969年3月成立東南亞第一處自殺防治中心,隨後發展成生命線;1971年,開立臺灣第一個燙傷病房[1]。他還在此醫院首度引進了防治小兒麻痺症的沙克疫苗[2]。他邀請彰化基督醫院的華仁愛擔任馬偕醫院護理部主任,並和彰基護理學校實習交流[8]。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陳昱瑞指出,羅院長在馬偕時就非常重視人才培育,常送屬下、員工出國進修,早年馬偕院內的醫師、護理人員、病理、檢驗人員幾乎都曾出國,甚至當院方經費不足時,院長還自掏腰包,提供獎學金[3]。
1976年,羅慧夫轉任長庚醫院擔任第一任院長,同時兼整形外科主任至1992年,培養了包括魏福全、陳昱瑞、陳國鼎、莊垂慶、羅綸洲等整形外科醫生[1]。陳昱瑞是羅慧夫的第一批指導的長庚住院醫師,他回憶羅醫師嚴格要求學生做一樣好甚至比他更好,縫線得又細又漂亮,否則全部拆掉重來[1]。一次,被要求重縫的主治醫生陳國鼎還向同是主治醫生的洪凱風抱怨,要羅院長自己來縫縫看[2]。羅慧夫認為因一上了病人的臉,就跟定了他一輩子,絕不能馬虎行事[3]。第二十九屆醫療奉獻獎得主陳宏基在二十八歲時進入長庚醫院,投入整形外科重建手術,他表示羅慧夫敞開心胸接納意見,對晚輩不藏私,對病患事必躬親、顧慮所有細節,這些都深深影響他[9]。隨着長庚整形外科逐漸發展出顱顏、唇顎裂、斷指顯微手術等,羅醫師都會交給各個專科醫師,而非一人獨攬[1]。
羅院長向院方提出清寒病患優惠就醫方案,發文給全國各鄉鎮,要求轉介病患,讓病人因而受益,雖然也因此惹來長庚「獨佔」病人之譏[3]。他說自己不會因為在醫院工作而感到厭煩,重建殘缺與協助群眾,確是一種愉快的挑戰[4]。
1987年,羅慧夫卸任院長後,一手創立顱顏中心、顯微重建中心、燙傷中心及美容醫學中心[1]。在此顱顏整型中心裏,經常可見病童因遭到其他小朋友嘲笑,來找「羅爺爺」哭訴的情景[10]。
羅慧夫有兩個孩子在台灣出生,而每個孩子都會講國語和台語[4]。他個性簡樸,在臺灣只有賃屋而居,開的是國產車,穿的是外銷成衣商場便宜的恤衫,病患送來各種謝禮,他一一退回[3]。他自己寫他中午從來不休息,許多人都無法了解為他為何不能接納臺灣人中午要午睡的習慣[4]。
1989年12月,羅慧夫捐款十萬美金,成立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幫助並關懷唇顎裂暨顱顏患者[1]。
1999年11月9日在長庚醫院為一名唇顎裂男嬰作最後一枱刀,協助的護理長林麗虹、顱顏中心主任陳國鼎就是他過去的老搭擋[2]。從長庚醫院退休回美國後,仍然到落後地區從事唇顎裂義診與教學工作[1]。
唇顎裂患者在手術過後,由於上唇組織與人中皮膚差異,會在上唇留下一條難看的「紅白線」。羅慧夫研發出了有別於傳統刀法的改良式「密勒刀法」,是將原本切掉的紅唇組織留下一個小三角形,使口腔黏膜結痂不再外露,才改善了一直以來困擾醫界已久的外觀問題,因此得到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Maliniac Lecturer獎。[2]
晚年羅慧夫深受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所苦,2013年9月29日最後一次回臺灣。當時他最後開刀的男嬰已成一名少年,用台語對他感謝說:「因為有你的幫助,我現在以正常的樣子跟大家相處,不會被投以什麼奇怪的眼光,所以我想親自謝謝你。」[2]
美國時間2018年12月3日凌晨3時,羅慧夫去世[1]。
1983年,獲頒西北學院(Northwestern College)傑出校友獎。1993年獲吳尊賢愛心獎。1994年獲頒Maliniac Lecturer獎。[1]
1996年當涂敏恆知道羅慧夫得到第六屆醫療獎時,在2月6日將《用愛彌補》的錄音帶帶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7]。2月8日,羅慧夫在衛生署領獎時,沒有講個人的得獎感言,而是向蘭大弼道謝[5]。
1999年11月2日,李登輝總統頒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次日衛生署長詹啟賢頒一等衛生獎章[1]。
2019年1月4日,於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舉行追思會,總統蔡英文親自到場致意,並頒贈褒揚令,由長子代表接受,褒揚令全文為: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美籍創辦人、長庚紀念醫院前院長羅慧夫,卓犖嶔奇,敏練慈愷。少歲卒業美國艾奧瓦大學醫學院,旋應邀來臺宣教行醫,開物成事,領異拔新,迭展四十載無私奉獻之崢嶸歲月。於馬偕醫院院長任內,倡議全人治療理念,提供山地巡迴服務;草立自殺防治中心,籌設灼燙傷處理部門,恤病救疾,痌瘝在抱;百務俱舉,慮遠功多。尤以創辦長庚紀念醫院兼整型外科主任期間,汲引前瞻管理制度,建策標準化作業流程;厚植秀異專業人才,精進學術交流研究;提供國內外義診教學,深化臺灣國際形象,竭智殫謨,明效大驗;徽聲丕基,時論譽美。嗣捐資濟成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眷注患者多元需求,體現優質診療關懷,高情品致,翼善搖芳。曾獲頒吳尊賢愛心獎、醫療奉獻獎、外交之友貢獻獎、總統文化獎-人道奉獻獎暨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等殊榮。綜其生平,懿行嘉績-膏澤溥乎黎庶,弘道履仁-遐緒播於蓬島,惠風矩範,簡帙傳馨。遽聞嵩齡溘逝,軫懷彌殷,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崇念茂德之至意。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