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馬來語Yong Peng),是馬來西亞柔佛州西北部的一個城鎮,隸屬於永平縣議會,行政上則隸屬於峇株巴轄縣。其管轄面積為126.8平方公里,人口於2010年為61,014。該鎮北臨拉美士,東臨居鑾,南臨峇株巴轄,西臨麻坡,佔據峇株巴轄縣的東部城鎮。

Quick Facts 永平, 其他文字轉寫 ...
永平
 馬來西亞城鎮
Yong Peng
其他文字轉寫
 • 爪夷文يوڠ ڤيڠ
永平街景:家家戶戶安裝逾20呎高的電視天線,可說是當地特有景觀
永平街景:家家戶戶安裝逾20呎高的電視天線,可說是當地特有景觀
永平官方圖章
圖章
綽號:小福州、福州城
永平在馬來西亞的位置
永平
永平
永平馬來西亞的位置
永平在柔佛的位置
永平
永平
永平 (柔佛)
坐標:2°01′N 103°04′E
國家 馬來西亞
州屬 柔佛
 峇株巴轄縣
政府
 • 地方政府永平縣議會
 • 主席莫哈末哈菲茲
 • 亞依淡國會議席魏家祥國陣
 • 州議席林添順
面積
 • 總計126.8 平方公里(49.0 平方英里)
人口(2010)
 • 總計61,014人
 • 密度481人/平方公里(1,246人/平方英里)
時區馬來西亞標準時間UTC+8
 • 夏時制無(UTC
郵編83700
電話區號+6-03、+6-07
車輛號牌J
網站mdyp.gov.my
Close

當地主要為福州華人,故又有「小福州」、「福州城」的稱號。1950年代緊急狀態時期,為在馬來亞全國各地隔絕馬共份子,英殖民政府在全國設有華人新村以集中華民,永平在當時以新村狀態成立。

歷史

命名由來

根據記載,永平本名和盛港(Hoe Seng Kang),通稱港跤(腳)POJ:káng-kha,福建話潮州話為「港口」之意),所以永平初始名字音譯稱為「Kangkar」,也就是內河港口的意思,是當時最早到永平的潮州人所取得名字。之後在新港路建好以後,新港就被稱為「Kangkar Bahru」。永平正式授名主要是因為在當時的衛生環境很差,由於缺乏維生素,腳氣病成了一個常見的病,加上瘧疾橫行及時常發生老虎襲擊村民的事件。基於這種種的原因,村民們開始把這個地方改名為「永平」,取其「永遠平安及和平」之意。

根據潮州籍老僑民胡亞輦1958年11月1日公開敘述,在1895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日那天,村民們把這個地方重新命名為「永平港」,蓋寓義為復興以來四十餘年間,都得平安無恙,希望永遠如此,故取名永平。[1]

1898年7月25日,新加坡叻報》第六版刊出新聞:「永平港地區老虎出沒,吞噬傷害40-50條人命」。這條新聞的出現同時印證了永平港名字的存在。

開拓時期

永平在港主制度時代是由潮州籍人士所開闢,當時的港主名為「巫許亞魯」(Boo Koh Ah Loo),永平至今保有一條「阿魯路」(Jln. Ah Looh,坐標:2°00′59.4″N 103°03′21.5″E)以紀念這位永平開拓先賢。在19世紀末時峇株巴轄也有不少港主是姓「巫許」的,與巫許家族有關的地方,還有永順利港、巴力安尼、麻坡老巫許等地方。巫許家族的祖籍源出自廣東省潮州饒平縣平溪鄉,在新馬這一支,原是潮籍土生華人家族,據說他們先輩當初從新加坡前來永平擔任港主。港主制度廢除後,他們的家族成員有的又回到新加坡,如今多已改為許姓

另一方面,根據1958年11月1日,老僑民胡亞輦在永平老人院對各界的公開宣示,本坡先有「和盛港」(後稱「馬九港」),由潮州人許亞矮白話字:khóu à-ói) 率先入港開拓,並於1848年從和盛港分出,在今天之永平亞魯律地方,大量種植甘蜜馬來語Gambir Sarawak胡椒。然而,遷地開墾不久,卻因不堪自然災害無情打擊,人口死亡激增,開發被迫中斷一個時期。[2]

隨後,許亞矮之親屬,潮人巫許亞魯,饒平縣平溪鎮上社村南厝園人到來本坡,大膽冒煙瘴虎亂之險,披荊斬棘,作大規模開發之後,地方發展漸漸上了軌道。

金秋(黃敬修?)1941年5月28日在南洋商報發表「永平簡史」,文中提到永平開港之第一潮人是許蜆。相信許亞矮是名字,許蜆為其號,故乃是同一人。是否真的如此,諸君可以進一步考證。

馬來西亞國家檔案館馬來語Arkib Negara Malaysia編號:「J/SUK13,Keterangan Membuka Kebun Gambir & Lada Hitam Johor No 47」的文件里,記載1887年7月3日,Bookoh Ah Loo, 也就是巫許亞魯取得港契,並受委永平港港主。

之前,學者許雲樵1961年的研究已經證實:巫許亞魯是永平港和永平新港的港主。

根據柔佛國家檔案局資料,1884年,廣府人梅洪傑(粵拼:mui4 hung4 git6),俗稱梅老三,來到拉美士路四英里,彼咯河(Sg. Bekok)旁開拓馬九港,種植甘密和胡椒。梅洪傑被委任為港主。馬九港過去曾稱為和盛港,與1847年潮人巫許亞矮到過的相信是同一段地方。

2001年,新山南方學院進行柔佛潮人拓荒種植田野調查。研究隊伍來到永平採集歷史口述資料。老居民黃瑞美透露,永平亞依淡路三英里地方,過去曾有過一個謝厝港,由一位叫「謝亞五」的代理港主打理港內事務。[3]

根據安煥然老師拜託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館長徐達維,2022年6月從新山政府檔案局取得的一份編號:「3447-1916 CLM004」的資料,佐證了1916年永平(老港和新港)的港主是「許順明」(白話字:khóu sŭng-mêng)。許順明是開埠先賢巫許亞魯的第四兒子。一般推論,巫許順明於1907年接過港主職位,直到1917年,港主制度結束為止。

邱炳順曾回憶,港主巫許亞魯曾住在永平大橋附近。那間屋子早已經不復存在,但他還記得那個位置。黃瑞美生前曾經屢次指出,港主的大厝就在巴力亞旺回教堂現在的位置。

港主第四兒子許順明的女兒「許賽花」(亞魯的孫女,白話字:khóu sài-hue)如今已經過世,過去住在永平第八巷,嫁給海南人龍道泉(已逝),其兒子、孫子都搬遷到新山居住。

港主第六兒子巫許順祿(白話字:khóu sŭng-lo̍k)的兒子潮廣、潮發也已經往生,其後人目前居住在永平和巴都巴轄。

巫許亞魯的玄孫許劍平(耀務)1941年在永平出世。他爸爸旭奎(1906-1964, 守凱獨子,出世後被送回中國撫養,成年後再回到永平生活),母親楊桂花(2004年去世)。

他們兄弟姐妹數人都在永平出世,1950年緊急狀態時,居民從老街場搬去新村時,他們曾短時期住在紅毛山路。1953年,他們舉家搬到新加坡發展。

許劍平目前已經退休,過去在新加坡從事京果雜貨生意。他和哥哥耀政(已於2022去世)每年清明節都會回去永平掃墓。港主亞魯本人、兒子家忠(長子)、順祿(第六兒子)、長孫子守凱、四媳婦劉月蘭(順明夫人)都安葬於永平中華義山。

根據鄭光明在英文海峽時報文章,港主亞魯1907年去世,享壽76歲。

港主巫許亞魯原本安葬於永平新村里密士集路(舊稱Tanghak),約於1967-68年間,由村人協助遷葬至目前的永平中華義山。

港主第四兒子巫許順明接任其永平港和新港兩地港主職位,當年他僅25歲。

巫許亞魯墓碑上的名字是巫許敦至。根據2022年8月的考據,巫許亞魯號敦至或敦志,也有人喚他做巫許六魯。他的曾孫許少賢如今居住在饒平縣平溪鎮。少賢是亞魯第三兒子順德的孫子,他的爸爸是潮昌。

根據少賢的說法,家鄉的人一向都知曉在南洋,人家喚他的曾祖作亞魯,不過他在家鄉的本名是敦至,大家都熟悉。當年,亞魯在南洋發跡後,回去鄉下設立的祠堂也叫敦至宗祠。

另外一方面,今天的永平居民許木順(許遠楮之孫)透露,他年輕時經常協助其父許永添到墳場造墓。巫許敦至1973年新修的墓地乃出自其父之手。他說,爸爸生前屢次提起,那座風水就是港主亞魯的墓位

這項新的考據,解決了亞魯和敦至兩個名字上的疑惑。

根據報章資料,巫許順明(亞魯第四兒子)於1942年在永平麻坡路三公司躲避戰亂時去世,享年50歲。可惜,其確實埋葬地點至今還在考據中。

港主許亞魯胞侄許榮軒、遠楮兩人,年輕時曾鼎力輔佐港主亞魯發展永平。據資深永平記者已故黃敬修報導,榮軒先生也是1927年,老街場平群學校的聯合發起人。1950年間,永平新村設立後,榮軒先生居住在永平學校律二巷六號,後於1958年去世,享年82歲,安葬在永平中華義山。

在潮州人以後移入的第二批華人則是海南人,約在1874年一名海南籍種植承包商連同其屬下來到永平,並在1900年於永平老街場的小山崗上搭建了一間亞答屋馬來語Atap nipah,當作同鄉會會所。1920年代又有另一批海南籍人士擴大組織,把同鄉會易名為「瓊州會館」。

在1905年至1920年代末期,開始有福州福清古田閩東人一代的福建人潮州人海南人廣府人,等籍人士來到永平發展橡膠種植業,各籍貫人士聯合在永平巴力亞旺(Parit Awang)開種廿五英畝的瑞美山及八十英畝的永興園,為橡膠種植業的發源地。

另外,離永平往巴羅路7英里處,有一個小村落叫「新港」(Kangkar Baru)。根據歷史學者許雲樵1961年的考據,19世紀中期,同一批開拓「永平港「的潮州籍拓荒者,沿着河流來到永平新港,大事栽種甘蜜和胡椒。由於永平港開發在先,所以被稱為老港,後來新開發的地方就稱為新港。

巫許亞魯同時是永平新港港主。許雲樵1961年的研究證明這一點。

1950年,緊急法令實施後,沿着永平巴羅路的幾個華人小村落,六英里、九英里都被殖民地政府號令集中搬遷到目前坐落在7英里處的新村。我國獨立後,永平新港新村逐漸繁榮起來。巴羅路四英里的居民則遷往永平新村。

獨立前,永平新港有條街叫阿魯路(Jalan Alu), 以紀念當年開發永平和永平新港的同一個潮州港主巫許亞魯。根據邱炳順村長回憶說,當時,那條路的路口還置有阿魯路的中英文路牌。不過,不知何故,後來村民慢慢地把該路喚作梁路,可能是該路可以通往巴羅梁站之故。久而久之,許阿魯於1850年間開發永平新港這段歷史就漸漸遭人遺忘。

今天的永平拉美士魯一英里左邊,有條亞魯路的設立,紀念潮州港主當年的開埠功勳。

當年的永平舊新港路,經過大河頭(拉美士路與巴羅路岔口),繞着目前的永平中華義山後面,經過亞魯路,才輾轉來到永平警察局,跟永平舊馬路銜接。當時,亞魯路相當重要。

1925年,永平至巴羅公路通車。

1930年,永平通往拉美士公路通車以後,舊路就被居民放棄使用;大家都採用永平東方花園前面這條筆直,通往巴羅、昔加末的新路。

大蕭條時期

在1929年左右發生的經濟大蕭條連帶也影響了樹膠價值,當時的橡膠價值在1933年跌破每擔3元5角的價格。由於大多數的永平人是橡膠種植業者,國際膠價的下滑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許多人在開墾了土地之後陷入無法償還申請地契所需的費用,同時政府嚴令追索地稅,逼使人們瞬間陷入了財務困境。迫於無奈,一些地主便向一些專門從事借貸生意的遮地貸款,作為暫時的周轉資金。

在1934年初,政府接受各籍貫地主展期繳付地稅的請求,同時實施了固本制以津貼地主們的生活費,政府依據一地750元的比例分發固本津貼。當柔佛州蘇丹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後,許多鄉民們因此得到先耕後付的土地,當時有一部分的土地位於現今「Ladang Yong Peng」地區。

在世界經濟蕭條的時候,幾位地方領袖發起組織經紀公司,負責協調當地的地主與英國的牙直利(Guthrie)集團進行土地交易,1934年,牙直利公司成功收購了除了大路旁一英里的土地外8千餘畝的橡膠園。在那8千餘畝的橡膠園中,有超過95%的土地是屬於福州人的,在當時,有8百餘家福州人居住在那些土地上,土地被收購以及典當後導致許多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方,以致大約80%的居民約5~6百家決定返回福州發展,餘下的則選擇在馬來亞落地生根。

牙直利公司收購成功之後,便把收購到的園坵交由承包商負責,牙直利公司將園坵交由福州人承包Ladang A、廣西人承包Ladang BLadang C;在當時的社會風氣,很自然的個別籍貫的承包商首先考慮自己的同鄉,這也是造成現今新港和新立村的廣西人人口增加。

二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中華民國展開全面的侵略,並於同年12月13日佔領南京,帶走了重要的僑務檔案,其中記載着東南亞華僑的捐贈名單。因此日軍對於海外華僑捐款協助中國抗戰,以及南洋華僑機工服務團回返中國參與抗戰之事跡知之甚詳,把東南亞華僑視為敵性華僑。日軍於1942年2月16日佔領新加坡,隨既馬來亞半島也同時宣告淪陷。基於位置處於戰略性地點,永平變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至1945年8月中旬日軍投降為止。

根據邱炳順講述,1941年,飛機不停地從天空轟炸,不久,日本軍的腳車隊就來到永平。黃瑞美和楊清發補充說,當年,永平的抗日籌賑會以賣花和收取樹膠月捐(按膠園面積大小繳納),向居民籌募抗日資金,支持中國抗日。籌賑活動自1937年開始,1941年結束。楊吉陽則回憶,日軍轟炸時,老街場整條街的亞答屋全部被焚燒。黃瑞美還說,日據時期,日本人把平群學校改為日語學校。

永平福州會館則成立於1928年,永平中華公會成立於1939年。

根據永平新港地方議會主席余祖南2022年9月4日回憶,日本打來時候,永平橋被英軍炸毀,以便阻斷日軍前進。

日本軍侵略永平時,永平老街場居民都紛紛逃到附近的山芭里躲藏,以務農為生。

公曆1942年2月28日或農曆正月十四,日軍在馬九港一舉殺害本坡居民500多人。據說,日軍當天先在拉美士路設立路障,然後把居民一個個趕上羅里,載到拉美士四英里半,離路口半里處的斜坡上展開殺戒。當年,坐落在永平拉美士路四英里半處的聚落叫馬九港(靠近永平南利新村地方),是港主梅洪傑1884年開拓的地方。在更久遠的年代,那地方叫和盛港。

此外,附近的巴力安寧也發生幾起日軍屠殺華裔事件,傷亡嚴重。

根據南洋商報1995年8月30日刊登的《永平華裔殉難史》,日據時期,永平及附近地方發生過的多次屠殺,被害居民共多達千餘人。

據說,當時的永平抗日軍約有百多人,以游擊戰對抗日軍。抗日期間,他們獲得英國殖民政府提供槍械。

日軍投降以後,抗日軍努力爭取合法政治地位,唯不獲英國人首肯。抗日軍因此轉入森林,繼續跟英國殖民政府對抗。

緊急時期

戰後,英國繼續統治了馬來亞。然而,因為馬來亞共產黨動用武力尋求國家獨立,英國政府在1948年實行了緊急法令,而永平在那時列入了黑名單,也成了全馬五大黑區中的其中之一,這個地區的人民紛紛被逼遷移。

第一次遷移是在1950年9月發生,英政府規定的集聚地是在新港、南利和永平。馬口港的村民被遷移到永平;拉美士路七英里和八英里的村民被遷移到南利,四英里半的村民遷移到永平;新港路九英里和六英里的村民被遷移到新港,四英里半的村民遷移到永平。在第一次的遷移中,殖民政府限定村民必須在10天內完成遷移並以4個家庭為一個居住單位,村民必須自行建屋在規定的地方,建築材料也必須自己解決,當時的遷移集中地點位於老街場一帶和永平大馬路,第二次的遷移集中地點是在現在的永平二馬路,第三次的遷移促使了林依伍路、吉祥路、安平路、安老院路等的出現。在經過後來的調整後,本來一個單位四個家庭只保留一個家庭,其他的三個家庭移到其他分配的地方。在遷移後,南利採取村長委任制;新港是採用地方議會制的方式,直到1970年代後才改用村長委任制;永平是由林依伍領導,南利是由林生應出任。

在戒嚴期間,為了進一步打擊馬共,使到他們得不到居民們的食物支援,在1956年8月實行大鍋飯政策。在這項政策之下,每戶人家不得自己烹煮食物,每家必須以人口登記米牌,每天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持着米牌與飯鍋去取飯。戒嚴時期時,人民到園裏耕種的時候,必須經過關卡的檢查,確保沒有攜帶多餘的物資協助馬共。居民們白天在新村內的活動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限制,到了夜晚則必須待在家中,而出外耕種的園主也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回返新村,否則就會被當作共產黨員對待。

緊急法令在1960年正式結束。

獨立前後

英殖民地政府馬來亞聯合邦欽差大臣鄧普勒將軍在五次巡視永平後主張把永平升格為峇株巴轄分縣,並在1952年11月9日於永平華文小學大禮堂舉行升格儀式,新副縣公署開幕儀式由峇株縣長阿都拉·惹華主持,首任副縣長是阿都拉·亞里擔任。

在1952年間,英政府舉行了全國性的選舉,以為馬來亞獨立做出準備。當時永平地方議會選舉是由聯盟政府及勞工黨參與競選。競選結果大多數的議席是由華人所擔任,只有2名政府委任的馬來裔議員與及1名印度裔議員。地方議會的競選一直延續到1962年,因為印尼反對沙巴砂拉越加入馬來亞而進行的軍事入侵導致社會局面緊張,地方議會改為委任制,從此不再進行投票競選。

從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獨立到1958年中,永平由黑區轉為白區,永平居民於1958年8月31日為慶祝國慶及白區而大遊行慶祝。

1979年9月1日,永平地方議會升格為峇株巴轄東區縣議會(馬來語:Majlis Daerah Batu Pahat Timur),簡稱 MDBPT,及後又更名為永平縣議會(馬來語:Majlis Daerah Yong Peng ),簡稱MDYP。

教育發展

永平一、二校之前身為平群學校,在1927年由當地的一批先賢程則乾、許得午、陳賢臨、林勛山、王永官、餘興禮等發起創辦平群學校,

校址就在本埠老街場山仔頂王永官園。於1927年4月1日開學,學生只有38人。首位董事長為程則乾先賢,首位校長則是游允貞。

1942年至1945年8月,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侵佔馬來亞,平群學校深受影響,因而被迫關閉停辦。

1946年戰後,地方華教開始復興。

戰前,永平區華校原本到處林立,紅毛山有益智學校;巴羅路有四英里的建國學校;六英里的大同學校及新港的華僑公學;拉美士路有二英里的競南學校、聖保羅學校;四英里的興中學校;八英里的興華學校;亞依淡路有僑民學校及在麻坡路的興亞學校。

所有的學校都因為1942年2月日軍的侵入而被迫關閉。

至1946年光復,孩子有機會重新回到學校上課。

當年除了大同、興亞、聖保羅和益智四校停辦外,平群學校與其他各校均先後復辦。同年,由前中華公會會長黃芳奎提倡合併,組永平華僑公學聯合董總部,1946統籌統辦,取消原有校名。簡稱一小(平群),余者二小(華僑)、三小(競南)、四小(興中)、五小(興華)、六小(僑民)、七小(建國)及各大園內四所分校。

黃芳奎是知名福州教育家,中國齊魯大學畢業,在馬來亞各地教過書,做過校長。他當年的宏願是在永平開辦公立學校,學生一概免繳學費。

斯時,總校共有35名教職員,一千四百多名學生,每月開支高達六千元。經過兩年四個月的統籌統辦,卒因環境不允許,宣告解散,而各校也

恢復原名,各自為政。1948年,一小因此恢復舊有校名—平群學校。

黃芳奎戰後擔任過一屆永平福州會館復會後主席。後來,他前去新加坡教書。1961年,他出任新加坡中正總校校長,直到1967年退休。

1951年7月緊急法令實施,英國殖民地政府把各地村民聚集搬遷到新村去。政府當局以永平警署為中心,廢除老街場,代之以向亞依淡路發展之新街場,開闢新村。平群學校亦隨環境之變遷,遷建於新村現址。董事部依據當時遷建計劃,呈報峇株巴轄總移民官埃比氏。拆除校舍獲得新村建校津貼。總共斥資十五萬一千一百二十令吉三十八仙重建現在的校舍。

1952年5月30日,特請峇株巴轄縣行政長官MR. D. I. GOODWIN 為峇都英氏奠基,至8月杪完成18間教室、一座大禮堂,及16間的教師宿舍。

1952年6月23日,奉教育局訓令,以地方名為校名,遂於第三學期改為永平學校。

而永平附近的南利新村在教育上,是要到1951年初才開始發展。1950年,英政府把鄰近的村民遷至南利新村。當時人心惶惶,村民只顧建立新家園,未能慮及教育問題。因校舍未能及時完成,而暫向永南公司借用工人的空房子來上課,一切應簡就陋。1951年,村民林應生、劉仙葉、黃春成及許雙永等有鑑於學習的重要性,乃去函政府申請辦學,並向村民及附近鄉鎮的熱心人士發起捐款活動。在這時候,永平的學校開始開課,永平學校也就此成立。

永平的學校包含永平一二校 (SJK (C) Yong peng 1&2)、新港華小(SJK (C) Kangkar Bahru)、永平南利華小(SJK (C) Lam Lee)、永平國中(SMK Yong Peng)、拿督昔國中(SMK Dato' Seth)和永平中學(英文:Yong Peng High School),或稱永平獨中。

近年發展

旅遊景點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