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壘(Home Plate)岩石位於火星哥倫比亞丘陵中一處方圓約90米的高地內,因其形狀與棒球本壘相似而被非正式地命名。本壘是一塊岩石露頭,似乎顯示出層狀特徵。
類型 | 岩石露頭 |
---|---|
坐標 | 14.6°S 175.5°E |
自2006年以來,火星探測漫遊者「勇氣號」火星車對高地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該車在高地東北部被鬆散的顆粒物卡住,2010年3月22日與地球進行了最後一次通訊[1]。
探測
2006年2月7日(任務的第744個太陽日),勇氣號抵達了本壘岩石,由於電力問題,在轉移至低脊保護區前,用它的機械臂完成了一項科學調查。
「勇氣號」在本壘北側邊緣度過了第三個火星冬季[2]。
起源
科學家們現在相信本壘岩是一塊爆炸性的火山沉積物,它被玄武岩沉積物包圍,據信這些沉積物是在與水接觸時所爆炸產生。環周邊岩石中的高濃度氯離子進一步支持了鹽水的存在,爆炸坑(通常在火山灰層中發現的薄層)的存在也似乎證實了這一假設[3]。
「勇氣號」在本壘附近發現了一小片純度為90%二氧化矽蛋白石的地塊,該地塊被認為是在酸性熱液環境中形成的,這支持了本壘岩起源於火山爆發的理論,水也以水合物礦物的形式存在[4][5]。
圖集
-
勇氣號成像儀伸向本壘岩石
-
爆坑
-
奇石,通過「擺動立體圖」進行「動畫製作」。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