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市(越南語:Thành phố Hà Nội/城庯河內*/?[hàː nôjˀ] (ⓘ))是越南的首都,位於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西北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天德江的匯流處,因處紅河與蘇瀝江之間而得名。
河內市 Thành phố Hà Nội | |
---|---|
首都、直轄市 | |
城庯河內 Thành phố Hà Nội(越南語) | |
綽號:昇龍、昇隆、東京等 | |
坐標:21°01′28″N 105°50′28″E | |
國家 | 越南 |
地理分區 | 紅河三角洲 |
首都 | 河內市 |
行政區劃 | 12郡、1市社、17縣 |
政府 | |
• 類型 | 人民議會制度 |
• 行政機構 | 河內市人民委員會 |
• 市委書記 | 裴氏明懷 |
• 人民議會主席 | 阮氏碧玉(越南語:Nguyễn Thị Bích Ngọc) |
面積 | |
• 總計 | 3,358.6 平方公里(1,296.8 平方英里) |
人口(2022年) | |
• 總計 | 8,435,700人 |
• 密度 | 2,511人/平方公里(6,500人/平方英里) |
• 方言 | 越南語河內方言 |
時區 | 越南標準時間(UTC+7) |
郵區編號 | 10xxx-14xxx |
電話區號 | 24 |
ISO 3166碼 | VN-HN |
車輛號牌 | 29, 30, 31, 32, 33, 40 |
行政區劃代碼 | 01 |
民族 | 京族 |
市花 | 桃花 |
網站 | 河內市電子信息入門網站 |
河內是越南的工業、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越南歷史上的古都,擁有1000多年歷史,從西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市區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佈。河內人口約為800萬,多為京族。
地理位置
歷史
根據古螺城的考古發掘,河內一帶的遠古居民在兩萬年前創造了山圍文化。但此後長時間沒有人類活動的跡象。約在公元前四至五世紀,河內一帶開始重新有人居住。
從青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河內歷經了蓬原文化、同豆文化、坵門文化和東山文化四種史前文化。在同時期的傳說時代,越南正處於雄王時代。
據民間傳說,公元前257年,蜀泮擊敗了最後的雄王,建立了甌雒國,選擇紅河三角洲北部河漫灘的古螺城(今河內市東英縣)作為新首都。這座城堡是一個螺旋形的巨大建築群,修建時動用了大量的勞動力和資源。
公元前2世紀,漢朝征服越南北部,設立郡縣。越南進入了長達千年的北屬時期。河內一帶隸屬交趾郡宋平縣。大同七年(541年),交州土豪李賁起兵,驅逐了南朝梁的交州刺史蕭咨,割據一方,並在544年正式稱帝,建立萬春國,定都龍編(今河內東北),史稱「前李朝」。這場起兵直到602年才被隋朝大將劉方平定。
武德五年(622年),唐朝接管交阯、日南和九真等郡,設立交州總管府。後改為安南都護府,這是越南得名「安南」之始。安南都護府治宋平縣,位於今天的河內市市區。咸通元年(860年),南詔攻佔安南。咸通七年(866年),安南都護經略招討使高駢收復安南。朝廷以安南都護府置靜海軍節度使,令高駢以節度使身份鎮守安南。高駢隨即興建大羅城,並疏浚江道。越南人感念高駢之恩,稱之為「高王」。
大有十一年(938年),吳權起兵,在白藤江之戰中擊潰南漢軍隊。並在次年(939年)正式稱王,定都古螺城。
李順天元年(1010年),越南李朝開國君主李公蘊遷都大羅城。相傳李公蘊親臨大羅,忽見金龍從湖面升起,直衝天際。於是他將京城遷至大羅,並改名「昇龍」(Thăng Long)。
陳光泰十年(1397年),陳朝權臣胡季犛將都城遷至他精心營造的西都清化,並以昇龍為「東都」(Đông Đô)。明永樂五年(1407年),明成祖派兵滅胡朝,以其地設交阯承宣布政使司,治升龍城,改稱「東關城」(Đông Quan)。順天元年(1428年),黎朝開國君主黎利擊退明軍,建立黎朝,定都昇龍城。三年後將東都改稱為「東京」(Đông Kinh)。同時以起兵地藍山為「藍京」(在西都清化附近)。
光順七年(1466年),黎聖宗重劃黎朝行政區劃,以昇龍城為中都奉天府,下轄永昌縣、廣德縣2縣。
光中二年(1789年),西山朝阮惠定都富春,改東京為「北城」(Bắc Thành),派長子阮光垂駐守北城,統轄原鄭主統治的北河地區。
嘉隆元年(1802年),阮朝建立,定都於順化,在昇龍置北城總鎮、協總鎮各一名,統轄北城十一鎮。嘉隆四年(1805年),改昇龍城為昇隆城,改奉天府為懷德府,廣德縣為永順縣。
明命十二年(1831年)十月,明命帝實行區劃改革,廢除北城,改鎮為省。設立河內省,省蒞在河內城。河內省下轄懷德府、應和府、常信府和里仁府4府。懷德府轄永順縣、壽昌縣、慈廉縣3縣,應和府轄山明縣、青威縣、彰德縣、懷安縣4縣,常信府轄上福縣、青池縣、富川縣3縣,里仁府轄維先縣、金榜縣、平陸縣、南昌縣、青廉縣5縣。
嗣德二十六年(1873年)法國殖民者侵佔河內。阮朝重臣阮知方在抵抗法軍侵略時犧牲。
同慶三年(1888年),阮朝正式割讓河內、海防和峴港給法國。同年,法國總統簽署命令,在法屬印度支那設立河內市、海防市和峴港市3市。成泰二年(1890年),殖民政府以里仁府設河南省。河內省先後改名為梂多省和河東省。成泰後期,殖民政府將河內外城(郊區)設為環龍縣,劃歸河東省管轄。
成泰十四年(1902年),殖民政府將首府從西貢遷到河內。同年,印度支那工業博覽會在河內舉行。
保大十五年(1940年),河內被日本侵佔。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越盟領袖胡志明領導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定都河內。
法國於1946年接收該城。越盟在城中起義不成後,不得不退出河內,前往越北山區進行游擊戰。經過9年時間的戰爭,越盟於1954年攻佔河內。在隨後的越南戰爭時期,河內的交通運輸設備因橋樑和鐵路的炸毀而遭到嚴重影響,然而越南人很快將其修復。
1961年4月20日,河東省丹鳳縣5社、懷德縣3社2村、河東市社1村、青池縣1市鎮10社3村、北寧省嘉林縣15社、慈山縣1市鎮10社、仙遊縣2社、順成縣2社、永福省東英縣16社、安朗縣1社、金英縣1村部分區域和興安省文江縣1社劃歸河內市管轄[1]。5月31日,河內市調整行政區劃,全市劃分為4區庯4縣的格局。市區劃分為還劍區庯、二征夫人區庯、巴亭區庯和棟多區庯4區庯,在郊區西部析置慈廉縣,與北部東英縣、東部嘉林縣和南部青池縣並為河內市郊區4縣[2]。
1976年7月2日,越南統一,河內成為統一後的首都。1978年12月29日,越南國會決定擴大河內市地界,將河山平省山西市社、河東市社和巴位縣、福壽縣、石室縣、丹鳳縣、懷德縣5縣,永富省朔山縣和麊泠縣2縣劃歸河內市[3]。但河東市社是河山平省省蒞,最終並未劃歸河內市管轄。
1981年1月3日,按照越南新頒佈的《1980年憲法》,越南政府將直轄市市區的下級政區「區庯」改為「郡」,區庯的下級政區「小區」改稱為「坊」[4]。河內市下轄4郡1市社11縣。
1991年8月12日,越南國會拆分河山平省為和平省和河西省,同時將河內市山西市社以及巴位縣、福壽縣、石室縣、丹鳳縣、懷德縣5縣劃回河西省,麊泠縣劃回永富省[5]。河內市變成4郡5縣格局。
隨着越南經濟起飛,河內市市區向外擴展。1995年10月28日,增設西湖郡[6];1996年11月22日,增設青春郡和紙橋郡[7];2003年11月6日,增設龍編郡和黃梅郡[8]。
2008年5月29日,越南國會通過決議,自8月1日起,鄰接的河西省全省、永福省麊泠縣,以及和平省良山縣3社併入河內市[9]。這使河內市面積成為以前的三倍,人口也超越胡志明市。
2009年5月8日,為了避免與《憲法》規定的區劃層級衝突,原河西省河東市和山西市改制為河東郡和山西市社[10]。
2010年,河內市隆重舉行慶典,紀念昇龍建都1000年和改名河內180年。
自然地理
河內是越南最北的大城市,季節分明但四季氣候偏熱,地處副熱帶季風氣候地帶,春季,溫潤多細雨;夏季高溫多雨;夏秋季時有颱風、洪澇;冬季盛行較溫涼的東北季風,氣溫常在14℃至18℃之間,但若有寒潮來襲,有時在10℃以下。河內年平均降雨量為1678毫米,7月份平均溫度為27.0℃,1月份平均溫度為15.0℃。最低溫度是0.0℃,最高溫度是40.9℃。
河內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32.0 (89.6) |
34.7 (94.5) |
37.2 (99.0) |
39.0 (102.2) |
42.8 (109.0) |
42.5 (108.5) |
40.8 (105.4) |
38.2 (100.8) |
39.0 (102.2) |
36.6 (97.9) |
34.7 (94.5) |
31.5 (88.7) |
42.8 (109.0) |
平均高溫 °C(°F) | 19.7 (67.5) |
20.1 (68.2) |
22.9 (73.2) |
27.2 (81.0) |
31.4 (88.5) |
32.9 (91.2) |
33.1 (91.6) |
32.3 (90.1) |
31.2 (88.2) |
28.8 (83.8) |
25.3 (77.5) |
22.0 (71.6) |
27.2 (81.0) |
日均氣溫 °C(°F) | 16.4 (61.5) |
17.2 (63.0) |
20.0 (68.0) |
23.9 (75.0) |
27.4 (81.3) |
28.9 (84.0) |
29.2 (84.6) |
28.6 (83.5) |
27.5 (81.5) |
24.9 (76.8) |
21.5 (70.7) |
18.2 (64.8) |
23.6 (74.5) |
平均低溫 °C(°F) | 14.3 (57.7) |
15.3 (59.5) |
18.1 (64.6) |
21.7 (71.1) |
24.6 (76.3) |
26.1 (79.0) |
26.3 (79.3) |
26.0 (78.8) |
24.9 (76.8) |
22.3 (72.1) |
18.9 (66.0) |
15.6 (60.1) |
21.2 (70.2) |
歷史最低溫 °C(°F) | 2.7 (36.9) |
6.0 (42.8) |
6.0 (42.8) |
11.8 (53.2) |
17.2 (63.0) |
20.0 (68.0) |
21.0 (69.8) |
22.2 (72.0) |
16.1 (61.0) |
14.0 (57.2) |
10.0 (50.0) |
5.0 (41.0) |
2.7 (36.9) |
平均降雨量 mm(吋) | 18 (0.7) |
19 (0.7) |
34 (1.3) |
105 (4.1) |
165 (6.5) |
266 (10.5) |
253 (10.0) |
274 (10.8) |
243 (9.6) |
156 (6.1) |
59 (2.3) |
20 (0.8) |
1,612 (63.4) |
平均降雨天數 | 10.3 | 12.4 | 16.0 | 14.4 | 14.5 | 14.6 | 15.6 | 16.9 | 13.6 | 10.9 | 7.9 | 5.0 | 152.1 |
平均相對濕度(%) | 80.9 | 83.4 | 87.9 | 89.4 | 86.5 | 82.9 | 82.2 | 85.9 | 87.2 | 84.2 | 81.9 | 81.3 | 84.5 |
月均日照時數 | 74 | 47 | 47 | 90 | 183 | 172 | 195 | 174 | 176 | 167 | 137 | 124 | 1,586 |
數據來源1:越南建築科學技術研究院(Vietnam Institute for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13] | |||||||||||||
數據來源2:Pogoda.ru.net (記錄),[14](僅5月和1月最低數據記錄),[15]Vietnamnet.vn (僅6月最高數據紀錄),[16]Tutiempo.net (僅3、4月最低數據紀錄),[17][18]Nchmf.gov.vn[19] |
行政區劃
河內市下轄12郡1市社17縣,共計30個縣級行政單位,市人民委員會位於還劍郡。2008年8月1日,鄰接的河西省、永福省的麊泠縣,以及和平省良山縣的三個社劃歸河內市,使河內市面積從921平方公里擴大到3,324平方公里,為以前面積的三至四倍。
河內市行政區劃 | ||||
---|---|---|---|---|
行政區名 | 下轄行政區 | 面積 (km²) | 人口 (人) | |
12郡 | ||||
巴亭郡 (Quận Ba Đình) | 14坊 | 9.22 | 247,100 | |
北慈廉郡 (Quận Bắc Từ Liêm) | 13坊 | 43.35 | 333,300 | |
紙橋郡 (Quận Cầu Giấy) | 8坊 | 12.04 | 266,800 | |
棟多郡 (Quận Đống Đa) | 21坊 | 9.96 | 420,900 | |
河東郡 (Quận Hà Đông) | 17坊 | 47.91 | 319,800 | |
二徵夫人郡 (Quận Hai Bà Trưng) | 18坊 | 9.6 | 318,000 | |
還劍郡 (Quận Hoàn Kiếm) | 18坊 | 5.29 | 160,600 | |
黃梅郡 (Quận Hoàng Mai) | 14坊 | 41.04 | 411,500 | |
龍編郡 (Quận Long Biên) | 14坊 | 60.38 | 291,900 | |
南慈廉郡 (Quận Nam Từ Liêm) | 10坊 | 32.27 | 236,700 | |
西湖郡 (Quận Tây Hồ) | 8坊 | 24 | 168,300 | |
青春郡 (Quận Thanh Xuân) | 11坊 | 9.11 | 285,400 | |
各郡合計 | 166坊 | 304.17 | 3,234,929 | |
1市社 | ||||
山西市社 (Thị xã Sơn Tây) | 9坊6社 | 113.474 | 150,300 | |
17縣 | ||||
巴位縣 (Huyện Ba Vì) | 1市鎮30社 | 428.0 | 282,600 | |
彰美縣 (Huyện Chương Mỹ) | 2市鎮30社 | 232.9 | 331,100 | |
丹鳳縣 (Huyện Đan Phượng) | 1市鎮15社 | 76,8 | 162,900 | |
東英縣 (Huyện Đông Anh) | 1市鎮23社 | 185.6 | 381,500 | |
嘉林縣 (Huyện Gia Lâm) | 2市鎮20社 | 116 | 276,300 | |
懷德縣 (Huyện Hoài Đức) | 1市鎮19社 | 95.3 | 229,400 | |
麊泠縣 (Huyện Mê Linh) | 2市鎮16社 | 141.26 | 226,800 | |
美德縣 (Huyện Mỹ Đức) | 1市鎮21社 | 230.0 | 204,800 | |
富川縣 (Huyện Phú Xuyên) | 2市鎮25社 | 171.1 | 211,100 | |
福壽縣 (Huyện Phúc Thọ) | 1市鎮20社 | 113.2 | 182,300 | |
國威縣 (Huyện Quốc Oai) | 1市鎮20社 | 136.0 | 188,000 | |
朔山縣 (Huyện Sóc Sơn) | 1市鎮25社 | 306.51 | 340,700 | |
石室縣 (Huyện Thạch Thất) | 1市鎮22社 | 128,1 | 207,500 | |
青威縣 (Huyện Thanh Oai) | 1市鎮20社 | 129.6 | 205,200 | |
青池縣 (Huyện Thanh Trì) | 1市鎮15社 | 98.22 | 256,800 | |
常信縣 (Huyện Thường Tín) | 1市鎮28社 | 127.7 | 247,700 | |
應和縣 (Huyện Ứng Hòa) | 1市鎮28社 | 183.72 | 204,800 | |
各縣合計 | 21市鎮377社 | 2,997.68 | 3,972,851 | |
總合計 | 175坊21市鎮383社 | 3,344.47 | 7,408,245 |
人口
以越南語為主,旅遊區通行少量英語和少量華語。
經濟
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河內的工業開始迅速發展,工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1991-95年在19.1%,1996-2000年在 15.9%,2001-03年在20.9%。此外,現已有8個工業園區,正在興建的有5個大型工業園區,16個中小型的工業群。非國有經濟機構快速擴展, 據2007年3月的統計資料顯示,現有私有營企業48000家。河內建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擁有機械、化工、紡織、製糖、捲煙等工業部門,其中機器製造成為全國中心,如河內機器製造廠能生產各種精密程度很高的工作母機和新式農業機械供應全國,使河內已由消費城市變成了生產城市。
貿易是河內的另一大主要的支柱產業。2003年,河內有2000家對外貿易公司,與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河內的貿易額年均增長率1996-2000年為11.6%,2001-2003年為9.1%。經濟框架也在經歷一個重要的轉型,目前旅遊、金融和銀行業逐漸佔據重要地位。河內的傳統的商業區還劍區及其周邊地帶,新發展起來的商業區是西南方向美定區。
與胡志明市類似,河內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迅速。河內市的經濟增長速度與其基礎設施水準不相匹配。過多的人口產生了極大的住房需求,然而交通系統和新興城區的建造速度嚴重滯後。因此,房地產的高溫相信在近期是難以消退。
農業曾是河內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正在努力進行改革,引進新的高產糧食和牲畜種類,並推行現代的農業管理技術。
與經濟增長相應的,河內的景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近幾年,基礎設施一直在升級、更新換代,新建多條道路,公共交通系統也在不斷完善。今日的河內市,城市面積由1954年的152平方公里擴展到1000餘平方公里,人口由當時的40餘萬增加到約310萬,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河內市區幾條寬廣筆直的大街,以還劍湖為中心,向四周成輻射狀延伸,街道兩旁生長著四季長青的高大樹木。
教育
旅遊
古時,河內分為內城(市區)和外城(郊區)兩部分。內城又分紫城、皇城和京城3部分。皇帝、後妃及其子孫、侍從居住的地方稱紫城;環繞紫城的是皇城,是朝臣、官吏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皇城之外的街坊、集市、居民區是京城。昔日,皇城內御苑園林,景色秀麗,紫城內樓臺殿閣,金碧輝煌,京城內寶塔高聳,寺廟林立。後來因改朝換代,兵荒馬亂,戰事頻發,近千年的李、陳、黎、阮朝的古建築屢遭破壞,宮殿已蕩然無存,城垣也只保存下來不足200米的正北門以及官掌門。
河內是越南最多觀光客造訪的城市(於亞太地區排名第15位),2018年就有480萬名外國觀光客造訪。[20]由於受到法國殖民的影響,河內也有「東方巴黎」之稱。[21]河內市區有許多林蔭大道、20餘座以上的湖和上千棟法國殖民式建築,因此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
河內市區的觀光景點一般可分為古街區和法國殖民區。「古街區」位於還劍郡北半部,有許多小巷街道,具有濃厚的傳統越式氛圍。古街區的許多街道依然沿用舊時名稱「行」,象徵該街道店舖所販售的物品,例如皮行街專售皮貨、銅行街專售銅器。「法國區」則位於巴亭郡的政府機關區域和還劍郡南半部,具有獨特的法國殖民式的莊園和林蔭大道。越南的政治中心巴亭郡設有許多越南政府機關,包含河內主席府、國民議會和許多政府部門和大使館。這些機關大多都設立於法屬印度支那殖民時期的建築。一柱寺和胡志明紀念堂也都位於巴亭郡,而還劍郡南半部的法國區有許多法國殖民地標,例如河內大劇院、河內索菲特大都市飯店、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和聖若瑟主教座堂。還劍郡內多數的法國殖民建築也都用於設立外國使館。
2014起,河內連續獲得TripAdvisor選為全球前十大觀光地。2014年為第8名,[22]2015年為第4名[23],2016年則為第8名。[24]
河內的各種手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的品種非常齊全。河內的購物場所主要集中在還劍湖附近。
交通
除了電單車是河內的主要交通工具外,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不少河內市民常用的,其中公車較為普遍,路線比較多。而在2017年投入服務的BRT系統成為另一個選擇。另外,河內市政府近年亦積極建設都市鐵路系統,以改善市區的交通擠塞及空氣污染等問題,同時也希望改變河內巿民使用電單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習慣。
河內都市鐵路在2010年開始興建首條路線,唯其間因為工程施工、審批等問題推遲通車時間。其中首條路線2A號線在2021年11月投入使用,是越南第一條啟用的地鐵路線,也令河內成為越南第一個擁有地鐵系統的城市。
- 公車
- 河內快速公交系統 (BRT)
內排國際機場是河內的空中交通門戶,位於河內市區北方15公里,是越南第二大國際機場(最大為胡志明市的新山一國際機場)。內排國際機場設有兩座客運大樓,第一客運大樓負責國內線運輸,第二客運大樓則負責國際線。聯外交通以計程車為主。主要的營運航空公司有越南國家航空公司、越捷航空、捷星太平洋航空和越竹航空。
河內地處紅河三角洲西北部,紅河與墩河匯流處,四周分別與北寧省、太原省、永福省、富壽省、和平省、河南省、興安省接壤。紅河從市區旁邊緩緩流過,最寬處達2000米左右。章陽橋、龍編橋、升龍橋從東、北兩個方向把市區和郊區連接起來。
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