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尼人,自稱,他稱撒尼撒尼潑,舊稱倮倮[1],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撒尼先民與彝族其他支系及漢族移民在歷史發展中同化與融合,最終在清朝形成了如今的彝族撒尼支系。撒尼人的總人口估計有十餘萬,分佈在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為核心的多個縣市內。

Quick Facts 撒尼人, 總人口 ...
撒尼人
Thumb
總人口
約10萬(2006年)
語言
撒尼語漢語西南官話
宗教信仰
撒尼原始宗教、天主教新教
相關族群
彝族其他支系
Close

撒尼人創造有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著名的民間敘事詩《阿詩瑪》就是撒尼人的文學作品。撒尼人眾多的民間技藝及文藝產物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共有四項,即撒尼刺繡撒尼摔跤大三弦舞以及《阿詩瑪》。但在現代城鎮化促成的文化交流與碰撞中,撒尼文化也面臨着外來強勢文化全面滲透的困境,撒尼人特有的居住方式、語言文字、歌舞音樂等顯性的民族文化特徵正逐漸消失[2]

歷史

古撒尼人是以西南地區的古代部落民族「」為主,融合古羌人昆明人濮人叟人形成的[3]。彝族淵源出自古羌人[4],羌人原居於中國西北部的河湟地區[5],一部分羌人向南遷徙定居成都平原,居住若干代後南遷到雲貴高原,與昆明人濮人叟人等民族以及原居於今撒尼彝區的土著融合,形成撒尼先民[3]。東晉時期處於爨氏治下,南北朝時期,爨氏統治區域分化為西爨白蠻地區(白爨)和東爨烏蠻地區(黑爨)[6],撒尼先民屬於黑爨。天順《明一統志》記載「天寶末,(路南州)為黑爨蠻落蒙所據,號曰落蒙部」,天寶末年開始,撒尼先民進入今石林地區,並且有了「落蒙部」這一稱呼[7]

落蒙部在南詔大理時期,為「烏蠻三十七部」之一[8]憲宗五年(1255年)設落蒙萬戶府(又作「洛濛萬戶府」[9]),實行土官制度[10]至元十三年(1276年),落蒙部改為路南州[11],置土知州,土司為秦氏[12]成化十三年(1477年),土知州秦元真病故,雲南巡撫都御史委派流官知州,路南州完成改土歸流過渡[13]。除了路南州土司外,今撒尼彝區的部分地區在土司制度時期分屬廣西府昂氏土司[注 1][14]陸涼州資氏土司[15],廣西府於成化十七年(1481年)完成改土歸流[16][注 2][17],陸涼州在萬曆中期完成改土歸流[18]。隨着明朝時期土司制度的崩潰和外來移民的增多,「落蒙部」後裔與其他彝族支系以及漢族移民同化和融合,最終在清朝形成了彝族的撒尼支系[1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方針下,以撒尼人為主體少數民族的路南彝族自治縣成立(後更名石林彝族自治縣),歷屆縣政府領導人大部分由撒尼人擔任,現任石林縣長普建勇即為彝族撒尼人。[20]

人口

Thumb
撒尼人在雲南省內的分佈區

撒尼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東部石林彝族自治縣彌勒市瀘西縣宜良縣陸良縣丘北縣等地,石林彝族自治縣是撒尼人居住最為集中的地方。除丘北縣的撒尼彝區與老圭山相隔較遠外,撒尼人居住的地區是以石林縣東部的老圭山山脈為中心,向四面輻射,各縣市的撒尼人均是從石林境內遷徙過去的[21]。老圭山在撒尼人心目中有重要地位,撒尼人將老圭山視為民族的象徵,自喻為「圭山的兒女」[22]

在歷年的人口普查中,撒尼人均以彝族的族別進行統計,因而沒有準確統計出撒尼人的人口。據2006年出版的《石林撒尼人》一書估計,石林縣有撒尼人口6萬多,瀘西縣1萬多,彌勒縣近1萬,宜良縣1萬多,陸良縣千餘,丘北縣1萬多,加上散居中國各地的撒尼人,總計約10餘萬人[21]。《石林統計年鑑2016》對2016年末石林彝族自治縣內的撒尼人口數進行了統計,共86,600人[23]

經濟

Thumb
圭山鎮街頭售賣野生菌的撒尼攤販與買主

居住在平壩地區,如石林縣路美邑丘北縣的撒尼人以種植稻穀為主;居住在山區,如石林縣維則北大村西街口瀘西縣彌勒市的撒尼人以種植玉米和稻穀為主;居住在高寒山區,如石林縣畝竹箐圭山的撒尼人以種植蕎麥燕麥土豆為主,同時兼以畜牧業[24],特產「圭山山羊」獲得了農產品地理標誌[25]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6]榮譽。1943年,路南縣三位農民試種烤煙獲得成功,發現路南的氣候土壤適宜烤煙栽培,烤煙遂在路南縣內普及種植[27],現在已經成為撒尼彝區最主要的經濟作物[28]。由於撒尼彝區地處喀斯特岩溶地貌區,擁有獨特的旅遊資源,石林風景名勝區丘北普者黑景區皆在撒尼彝區內,石林風景區內的導遊多着撒尼人的民族服飾[29]。旅遊業也成為撒尼人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2016年石林縣內的旅遊從業人數共有24,051人,占本地就業人數的12.6%[30]

語言

撒尼人的本民族語言撒尼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彝語東南部方言撒尼土語[19]。彝語六大方言互相不能溝通,與撒尼土語同屬一個方言的彝族語言還有阿細土語阿哲土語阿扎土語英語Azha language等,但是撒尼語與其他三種土語不能通話,因此也有人認為撒尼語與阿細語等不是土語關係,而是次方言關係[31]。撒尼語內部存在4種土語,口音略有差異[31]。1996年出版的《路南彝族自治縣誌》載,隨着社會文化的發展,撒尼人中除部分老年人外,95%以上的撒尼人會講漢語,並形成在家講本語,出門講漢語的習慣[32]。現在的撒尼人中,掌握撒尼語的人數明顯隨着年齡的降低而減少,18歲以下的撒尼人只能聽懂自己的母語,說的能力明顯減弱,日常生活已基本轉用漢語[33]

撒尼語的音節結構一般由輔音元音聲調組成[19]。撒尼彝語共有40個聲母,均為單輔音,相較其他方言少了鼻輔音複輔音,從發音部位上區分則有唇齒音舌尖音舌尖中音舌面後音小舌音。撒尼語共有24個元音[19],純正的撒尼詞彙為單元音,近代受漢語影響,外來詞彙中出現複元音[34]。撒尼語共有五個聲調,即高平調、次高平調、中平調、低平調和降調[19]。早期的撒尼語詞彙多為單音節詞,隨着社會文化的發展需要用到大量詞彙表達事物。撒尼彝語主要有「聯合式」、「偏正式」、「動補式」、「動賓式」、「主謂式」五種構詞法,其中「偏正式」與「動賓式」與漢語的構詞法不同。撒尼語的「偏正式」構詞法,「正」在前,「偏」在後,如「公雞」的構詞方式為「雞公」;「動賓式」構詞法,賓語在前,動詞在後,如「吃飯」的構詞方式為「飯吃」[34]。現代撒尼語也不斷吸收漢語詞彙,如「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等詞彙直接使用漢語,沒有創造出對應的撒尼詞彙[32]。撒尼語的部分詞彙可以重疊,依詞性的不同有不同的含義,形容詞重疊表示程度加深,如「黑黑」表示「漆黑」,動詞重疊表示疑問,如「吃吃」表示「吃不吃」[34]。撒尼語的語法為「--」結構,漢語「我吃飯」表達為撒尼語則是「我飯吃」[35]

文字

Thumb
使用漢文和撒尼彝文書寫的政府牌匾

撒尼人擁有自己的文字,是一種表意性的音綴文字,每個字為一個音節,表達一種內容[36]。不完全統計撒尼彝文共有3,000個字,常用字1,200個[32]。撒尼彝文史稱「爨文」、「韙書」、「倮倮文」、「彝字」、「撒尼文」等,現統稱「彝文」,但是撒尼彝文與四川、貴州及雲南楚雄等地的彝文有很大差異,彼此難以讀懂[35]。與撒尼語內部的土語關係一樣,各地區的撒尼彝文也有些許差異[36]。撒尼彝文的產生年代目前尚不清楚,根據傳說是由一名叫「魯突知那爾」的人受神旨意創造出來的[35],至遲在明清時期已於廣大彝區中通用[37]。撒尼彝文的特點是橫、豎、斜筆畫明顯,無曲線形筆畫,有圓形及三角形符號[35],行款由左向右直行書寫[32]。下為幾句撒尼口語文字示例:

你好 —— IPA:/ȵɪ33tʂa21/,兩個字符按順序直譯即「你好」)[38]
你要去哪裏 —— ThumbIPA:/ȵɪ3333ta33ʐɿ33/,四個字符按順序直譯為「你哪裏去」)[39]
我要去昆明辦點事 —— ThumbIPA:/ŋɒ33qo5521ʂɿ21tɕɪ55mu33ʐɿ33/,七個字符按順序直譯為「我昆明事點做去」)[40]

撒尼彝文歷史上由畢摩世代相傳保留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石林縣整理出版了《彝漢簡明詞典》、《路南撒尼文課本》、《阿詩瑪》、《額吉司》、《普帕迷》、《普茲楠茲》、《尼布姆司》、《尼迷詩》、《指路經》等眾多彝文典籍和彝文教材保護、傳承撒尼彝文[41]。現在能夠認識和書寫撒尼彝文的只有少數年長的老人和畢摩,隨着漢語漢字的普及,撒尼年輕人已經認為學習和使用撒尼文不實用了,撒尼文已處於失傳的邊緣[33]

居住

Thumb
石林縣典型的撒尼村寨,民居建築以石板房為主的糯黑村
Thumb
糯黑村的撒尼民居石板房

村落是撒尼社會最基本的自然單位,具有很強的社會功能,村與村之間一般以山頭為界。村落的選擇依水而定,撒尼人通常居住在距離水源不遠的地方。村址多選在山腳或半坡上,這樣可以避風沙、水災等自然災害。與當地的漢族村寨相比,撒尼村落的規模普遍較小,多以七八十至百來戶為一村,分屬多個家族,很少有一個家族一村的現象。過去撒尼人依靠村落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至今家裏的紅白喜事往往由村落的力量出面料理,村落也有調解本村內部紛爭的職能。[42]

在撒尼人的傳統觀念中,家庭人口越多越好,舊時七八口人為一戶的家庭較為普遍,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現在的撒尼家庭多以四五口人為一戶。撒尼家庭以父系為核心,男子在家庭中佔主導地位。撒尼家庭的財產繼承權屬於男性,已出嫁的女兒無繼承權,幼子在繼承財產方面有優先權,但宗族權屬於長子,象徵宗族權的祖靈要放在長子家。[43]

受各地建材資源的限制,撒尼民居的建蓋方式和造型各有不同,傳統建築有瓦房、草房、石板房、土掌房、籬笆房等[43]。民國時期撒尼人多住土木結構的草房、石板房等[44],伴隨着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現代化的建築正逐漸取代傳統民居,撒尼住房的建築工藝及建築樣式也受到了漢族的影響,大部分住房被改為磚木結構的瓦房,部分撒尼人住上了鋼筋混凝土的新式房子[33]

撒尼人的家具簡單實用,少有觀賞性的家什[45],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張長方形的供桌,置於正堂客廳靠後牆處,桌上放置祖靈、香爐、貢品等物,桌內可存儲餐具和日常用品[46]

飲食

撒尼人就餐實行兩餐制,早、晚在家中吃,早餐多在11時至12時,晚餐一般在天黑以後[47]。若白天出門勞作則帶上冷飯,在山上吃一頓「晌午飯」[47]。吃飯時長輩與男性入上席,按年齡大小依次排列,撒尼人有「讓菜」的習俗[47]

撒尼人的食品分主食、菜餚、佐料三部分,大部分食品與當地漢族的做法差不多[48]。當玉米成熟時,撒尼人將玉米用石磨磨成糊狀,加入紅糖或白糖、雞蛋,倒入鍋中用油煎熟,製成「苞谷粑粑[49];收穫的蕎面可以和水揉和,做成蕎餅蒸熟,然後放在炭火上烘烤,沾蜂蜜食用[49]。現在撒尼人的主食則以米飯為主[48],肉食以臘肉為主[49]。撒尼人的傳統風味食品有全羊肉燴煮蕎粑粑醃骨頭生乳餅腐乳[50][44]

服飾

Thumb
身着傳統撒尼服飾的少女

撒尼男性上裝着清布或粉藍布無領斜襟衣或對襟衣,外加着青布褂子,下裝着寬口長褲,腳穿羊皮鞋或布鞋、草鞋[44]

撒尼女性上裝着青布或粉藍布斜襟衣,中口袖、斜襟和袖口鑲異色寬邊,背披青布作里的綿羊皮,系圍腰。下裝穿寬襠褲,腳穿勾尖繡花鞋。撒尼姑娘戴金絨包頭,包頭邊緣釘有銀泡,撒尼語稱「卡士瑪」[44]。未婚少女的包頭十分艷麗,有紅、黑、黃、綠等色,兩側各露一塊三角形的蝴蝶塊,包頭右端綴一串玻璃珠或一綹烏亮的黑髮[51];中老年或已婚女子只在頭頂露一塊蝶塊[52],不再戴花枝招展的包頭[53],改戴紅、黑色的素色包頭[51]

刺繡是撒尼人民族工藝品的傑出代表,圖案構圖元素較為多元,具有十分鮮明的彝族特色,刺繡多應用在撒尼人的民族服飾中。撒尼人在衣襟、項背、袖口等部位,運用補花、鑲嵌、挑花等刺繡工藝進行裝飾加工。刺繡圖案的紋樣大多為混合紋樣,從主題可分為植物紋樣、動物紋樣和幾何紋樣,搭配豐富多彩的色彩,使得整個刺繡圖案絢麗奪目。撒尼刺繡的圖案有造型誇張、生動傳神、構圖對稱均勻、色彩絢麗融洽的特點[54]撒尼挑花刺繡工藝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5]

文學

Thumb
一份撒尼彝文寫成的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手稿,藏於雲南民族博物館

撒尼人創作有《阿詩瑪》、《牧羊人史郎若》、《竹葉長青》、《圭山彩虹》、《尼迷詩》、《洪水滔天史》等民間敘事詩和創世史詩。其中《阿詩瑪》最為出名,被視作撒尼人文學作品的最高成就[56]。《阿詩瑪》塑造了美麗、勤勞、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詩瑪形象,敘述其在土司熱布巴拉的婚姻壓迫下堅決反抗,最後遇難化成回聲的故事[57]。1954年7月由雲南省文工團圭山工作組從撒尼村寨中搜集原始資料整理出版,後引起轟動,被譯為多種文字在國內外發行,享譽世界文壇[58]。1963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59]。《阿詩瑪》在2006年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7]

音樂舞蹈

Thumb
大三弦舞

撒尼民歌可劃分為宗教祭祀歌和生活歌兩大類。宗教祭祀歌是畢摩在宗教祭祀中哼唱的音調,常稱「畢摩調」,主要有《招魂調》、《祭神調》、《密枝調》、《密枝經》、《祭龍調》、《奠土調》、《設靈位調》、《指路經》等。生活歌為日常生活中表露、宣泄情緒所唱,主要有《繡花調》、《喜調》、《喊調》、《罵調》、《哭調》、《庫吼調》、《犁地調》、《放羊調》、《婚嫁歌》、《情歌》等[60]。著名歌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就是一首撒尼民歌改編的歌曲,最初由石林民間音樂家金國富作曲[61],曾是人民大會堂迎賓曲目[62]2008年北京奧運閉幕式中也演唱了該歌曲表現中國人民的友好熱情[63],2009年成為「中宣部推薦100首愛國歌曲」中的第27首[64]

撒尼人能歌善舞,祭祀、慶典都在歌舞中進行,撒尼傳統民間舞蹈多用等打擊樂器為伴奏,只有跳三弦舞時用笛子三弦月琴三胡等民間樂器伴奏。撒尼傳統民間舞蹈主要有大鼓舞、霸王鞭舞、釵舞、獅虎舞、大三弦舞、空手舞、刀舞、筮瑪舞等,多由戰爭舞蹈或祭祀舞蹈發展而來[65][66]。大三弦舞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5]

體育

撒尼人的傳統體育活動有摔跤鬥牛單磨秋搶花炮踩高蹺舞獅舞龍陀螺[67]。摔跤是撒尼人最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有一百多名優秀摔跤運動員自石林縣輸出,包括9名運動健將和1名國際級運動健將,石林縣因此被國家體委授予「摔跤之鄉」稱號[68]撒尼摔跤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9]

婚姻

撒尼人的婚姻自由,為一夫一妻制,以歌擇偶,但婚禮仍由父母做主[70]。民國時期男女戀愛一般在村公房裏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公房不復存在,男女青年就趁節假日的文體活動或趕花街、摔跤會的日子,通過跳舞、對歌,建立感情,互表心願[71],最終確定愛情關係,央媒說親[72]。傳統撒尼婚禮一般分為「獻小酒」和「吃大酒」。獻小酒時男方請媒人帶上一瓶酒、一升宴米、一對臘肉、一些小菜到女方家辦酒席,共同商議吃大酒的日子。吃大酒要男方邀請男性親友隨同新郎,挑着羊肉、臘肉和其他食品到女方家設宴款待賓客,請來幫忙的人稱「新姑爺」,連同媒人加起來成雙數,象徵新婚伴侶白頭偕老[71]

喪葬

撒尼人實行棺木土葬[73],病人治病無效死亡後,喪家請畢摩擇吉日安葬,由畢摩主持裝棺,陪葬物品包括其生前所用的蓋被、衣物,給逝者含錢,以做靈魂用錢;棺內撒進五穀,以做靈魂之糧;用棉絮墊蓋,以做靈魂之被蓋;用棉布、麻布剪出眼、鼻、嘴的洞,蓋在逝者臉上,願逝者安息。蓋棺後,只有舅姑有權開棺查看。喪事要辦隆重,請畢摩誦《指路經》,把逝者靈魂引到祖先發祥地,喪家給舅姑戴孝布,舅姑給孝子孝女戴孝帽。葬禮的第二天出殯,第三天到墳地復山,畢摩給喪家活人叫魂。三年後喪家殺牛宰羊請回舅姑、親戚祭奠,舅舅脫下孝帽,喪家給舅舅「掛紅」,喪事結束。[74]

節慶

Thumb
長湖鎮舉行的火把節活動

撒尼人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習俗與漢族大體相同[75]火把節密枝節為撒尼人的民族節日。撒尼人的火把節在每年的農曆6月24日,節日前夕撒尼男女老少身着盛裝趕「花街」,石林縣的海邑街、蓑衣山街和陸良縣的新村街是撒尼人的三處「花街」地點[76]。火把節的白天,有的村寨會舉行摔跤鬥牛活動。1980年後,石林縣政府主持在石林、長湖舉行大規模的紀念「火把節」大會[76]。現在的火把節會在圭山之巔舉行取火儀式,用火種點燃象徵豐收與希望的火把,祈福健康平安、五穀豐登[77];火把節上開展歌舞、鬥牛、拔河、摔跤、耍火把、篝火狂歡等活動慶祝節日[78]。石林縣政府主辦的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節號稱「東方狂歡節」[79],2005年獲得「IFEA英語International Festivals and Events Association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活動」榮譽[80],現成為西南地區最隆重和最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之一[81]。密枝節是撒尼人宗教性質的節日,時間為農曆11月第一輪鼠日至馬日之間,撒尼人在密枝節上祭祀神靈,用跳舞的方式取悅密枝神「普摩」和「普司」,祈禱人畜興旺、五穀豐登[76]。撒尼話「密枝」直譯為「地祭」,祭密枝的地點是密枝林[82],每村都有一片密枝林,主持人員由畢摩、「大密枝頭」、「小密枝頭」組成,參祭人是當年家中平安順利的全體男性,不允許女性參加,祭品多用綿羊,活動期間全村停止勞作[83]

宗教信仰

Thumb
密枝林——宗教活動以及密枝節的祭祀場所

大部分撒尼人信仰原始宗教,從事宗教活動的人稱為「畢摩[84]。撒尼原始信仰有龐大的神靈系統,眾神各有所居,各有所司[85]。撒尼人認為天、地、日、月、山、石、火、林都有其神,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活動是因為神靈在起作用。撒尼人認為自然諸神中最有力的是山神,風、雨、雷、電、年景好壞、升官發財都與山神有關。每年正月初二、三請畢摩與全家人到山神廟供酒肉、殺雞獻祭,畢摩誦《誦神經》做法術,請遠近諸神降臨保佑全家日後交好運[86]祖先崇拜也存在於撒尼人中,人們認為靈魂不死,人死後其靈魂能夠獨立存在,靈魂也被稱為「鬼」,父母祖先的靈魂為「善鬼」,善鬼即神,能夠保佑家族平安興旺[87]。截止2016年,石林縣共有在冊畢摩161人、山神廟111個、密枝林103個[88]

鴉片戰爭後,天主教傳入中國,1887年法國神甫鄧明德來到路南傳教,其後又有神甫30人、修道士16人來到路南,開設了多處天主教堂[86],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共有教徒7,974人[89]。截止2016年,石林縣批准開放了路美邑和海邑兩處天主教堂和維則村天主教固定處,全縣有教職人員2名神父,教徒1,344人[88],信眾多為撒尼農民[90]

雖然石林縣內建有多座佛寺,縣內最大的圭山寺就建在撒尼人的核心地區老圭山上,但是撒尼人卻沒有佛教徒[91]

註釋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