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語(英語:predicate),也稱受部。有兩種定義:
- 廣義:傳統語法當中,表示句子中主語以外的部分,與主語呈陳述關係。主語以外的名詞短語也包括在內。
- 狹義:現代語言學中,表示子句中的動詞、形容詞部分。名詞短語不包括在內。
子句只有一個謂語。只有一個謂語的句子與子句無異,稱為單句;有兩個謂語或以上的句子則稱為複句。[1]
傳統語法中的謂語受古希臘命題邏輯(與更現代的一階謂格邏輯相對)的啟發。[2]在古希臘邏輯學當中,三段論術語「謂格」(κατεγορωυμενον)是「主格」(ὑποκείμενον)的對位概念。[3]在三段論當中,由兩個前提命題可得一個結論命題,結論命題當中的大詞(P)即謂格;謂格被視為主格所具有的表徵或屬性,邏輯上視之為真。[4]對謂語的這種經典理解或多或少直接被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語法所採用,進而進入傳統語法。[2][3][4]
故傳統語法當中,謂語是句子(S)的兩個主要部分之一[5][6],負責陳述主語的動作和性質、狀態,例如主語在做什麼,或者主語是什麼,主語呈現什麼樣子,處於什麼狀態。[7]當動詞短語(VP)充當謂語時,賓語、表語也被囊括在內。表語即主語的性質和狀態,有些語言的表語必須通過系詞連接,如英語。[8]謂語可以由動詞短語、名詞短語、形容詞短語等充當。[7]
在這種定義下,句子由主語和謂語組成,基本的句子架構就是「主語-謂語成分」。對謂語的這種傳統理解在語法的許多短語結構理論中都有具體的體現,如層次分析法,會將句子不斷二分,其最上層的就是主謂短語,內含名詞短語(NP)和動詞短語(VP)。[7][9]
Quick Facts
1a.
|
他
|
吃了
|
飯。
|
|
主語
|
動詞
|
賓語
|
|
|
└──┬──┘
|
|
|
謂語
|
1b.
|
他
|
是
|
醫生。
|
|
主語
|
系詞
|
表語
|
|
|
└──┬──┘
|
|
|
謂語
|
1c.
|
牧羊犬
|
|
很溫順。
|
|
主語
|
|
表語
|
|
|
|
謂語
|
Close
這種定義基於邏輯語義關係,故與這種謂語對位的「主語」的概念與語用學上的主題較為接近,主題作為談話的出發點、關注點,也是句中後續內容的陳述對象。[7]
大多數現代的語法理論,包括生成文法等,當中謂語的概念來自戈特洛布·弗雷格的數理邏輯,這些理論認為謂語決定了論元之間的關係或作用,謂語將論元屬性分配給單一論元,或者分配給兩個甚至多個論元並使之相互關聯。這些論元在X'結構當中往往是補足語(常作賓語)和標定語(常作主語),謂語則是中心語。附加語位於X'結構的擴張架構,不屬於論元,往往也可以省略。[10][11][1]充當謂語的往往是動詞;形容詞在語法性質上和動詞、名詞類似,一些意見認為形容詞也可以充當謂語。[1][10][12]至於「名詞謂語」,則可視其系詞為謂語,當系詞省略時,謂語則為零形式。[1][13]在這一定義中,子句由謂語和論元(主語也屬於論元)組成,有時也包括附加語,基本的子句架構就是「謂語-論元」。[14][15][16]再往上,一個或多個子句都可以組成句子。[1]
Quick Facts 函數式 ƒ(x) ...
|
|
|
|
|
|
|
函數式 ƒ(x)
|
2a.
|
他
|
笑了。
|
|
|
|
→
|
笑 vi. (他, __)
|
|
主語
|
謂語
|
|
|
|
|
|
|
施事
|
|
|
|
|
|
|
2b.
|
他
|
死了。
|
|
|
|
→
|
死 vi. (__, 他)
|
|
主語
|
謂語
|
|
|
|
|
|
|
受事
|
|
|
|
|
|
|
2c.
|
小明
|
砸了
|
店鋪。
|
|
|
→
|
砸 vt. (小明, 店鋪)
|
|
主語
|
謂語
|
賓語
|
|
|
|
|
|
施事
|
|
受事
|
|
|
|
|
2d.
|
我
|
給了
|
他
|
一條
|
牧羊犬。
|
→
|
給 vt. (我, 牧羊犬, 他)
|
|
主語
|
謂語
|
間接賓語
|
直接賓語
|
|
|
|
施事
|
|
終點
|
受事
|
|
|
2e.
|
牧羊犬
|
很溫順。
|
|
|
|
→
|
溫順 a. (牧羊犬)
|
|
主語
|
謂語
|
|
|
|
|
|
|
主事
|
|
|
|
|
|
|
2f.
|
他
|
(是)
|
北京人。
|
|
|
→
|
是 cop. (他, 北京人)
|
|
主語
|
謂語
|
表語
|
|
|
|
|
|
主事
|
|
系事
|
|
|
|
|
Close
若以函數式論,具有不同語法性質(論元屬性)的謂語就相當於不同的函數;動詞可以支配的論元數目,亦即所謂配價,就是函數可支配變量的數目。故不及物動詞為一價動詞(分為非賓格動詞和非作格動詞),及物動詞為二價或三價動詞;形容詞一般只用來形容主語的狀態,故只有一個變量。這些分類類似於形式語義分析,當中涉及到邏輯量詞和邏輯運算符的運算操作。這種定義以中心語謂語為核心,僅關注短語或子句的語法性質,主語和謂語成分的語義關係已在其次,故很難對子句作簡單二分。[17]
其它功能詞,如助動詞、助詞、介詞等,也可視為謂語的一部分,與謂語一同組成複合謂語(predicative matrix)。[15][18]複合謂語的中心語也不局限於動詞,形容詞、名詞乃至介詞也可以充當。[14][15][19]複合謂語的功能詞部分可以與謂語動詞分開(比如疑問詞移位),不過有可能被論元或附加語阻斷。[14][15]
Quick Facts
3a.
|
Bill will have laughed.
|
3b.
|
Will Bill have laughed?
|
3c.
|
They had been satisfied.
|
3d.
|
Had they been satisfied?
|
Close
語言類型學上對於語序的考察,主要關注基本語序當中動詞短語(VP)的謂語動詞(中心語)與主語、賓語的順序。基本語序共有六種,其中以SOV和SVO語序最為常見。依據動詞短語的中心語參數(head parameter)[20],還可進一步分為中心語前置型(head-initial)和中心語後置型(head-final)。SVO語序的語言就屬於中心語前置型,如漢語、英語等;SOV語序的語言則屬於中心語後置型,如日語、韓語、土耳其語等。[21][22]與謂語動詞有關的語序還包括狀中短語和述補短語(VP,V+AdvP v.v.)的語序,即動詞短語當中動詞與副詞的前後之分。[22]
二元謂語等級是二價及物動詞(動2)及形容詞的及物性等級,大致呈以下傾斜:[22][23]
- 直接影響(變化 > 不變化)> 知覺 > 追求 > 知識 > 感情 > 關係 > 能力
這一等級可以體現在謂語的各個方面。在語義上,等級越高,及物性越強,對受事論元的影響力就越大。在句法上,等級越高在主動語態中就越容易呈「主格-賓格」的格構造(作通格語言則是「作格-通格」),換成被動語態(作通格語言則是反被動語態)也更容易;反之,主動句中與格(斜格)等其他的格乃至零格(非顯在格)的出現頻率就會越高(作通格語言在「能力」一層幾乎不能取格),換成被動語態或反被動語態也更為困難。在詞類上,「直接影響」一層全部為動詞,但到了「能力」一層,則形容詞居多。[22][24]
在俄語裏面還有一種比較獨特的等級特徵:等級越高,動詞體貌的無標形態傾向表示完成體;反之,傾向表示非完成體。所以等級高的及物動詞需要表示非完成體,或者等級低的及物動詞需要表示完成體的時候,就需要額外添加詞綴。[22][25]
- Ackerman, F.; Webelhuth, G. A theory of predicates. Stanford, CA: CSLI Publications. 1998.
- Allerton, D. Essentials of grammatical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9.
- Bennet, P. A course in Generalized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London: UCL Press Limited. 1995.
- Brown, E.K.; Miller, J.E. Syntax: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sentence struc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1 [2019-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 Carnie, A. Syntax: 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 2nd.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 Cattell, R. Composite predicates in English. Syntax and Semantics 17. Sydney: Academic Press. 1984.
- Chomsky, Noam. Remarks on nominalization. Jacobs, R.; Rosenbaum, P. (編). Reading in English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Waltham: Ginn. 1970: 184–221.
- The American Heritage College Dictionary thir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3.
- Cowper, E.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syntactic theory: The government-binding approach.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 Fromkin, V.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 theory. Malden, MA: Blackwell. 2013 [2019-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 Haegeman, L. 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2nd. Oxford: Blackwell. 1994.
- Harrocks, G. Generative Grammar. London: Longman. 1987.
- Huddleston, R. English grammar: An outli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 Kroeger, P. Analyzing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Langendoen, T. The study of syntax: The 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nglish.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0.
- Malchukov, A. L. Case pattern splits, verb types and construction competition. Amberber, M.; de Hoop, H. (編). Competition and variation in natural languages: The case for case. London and New York: Elsevier. 2005: 73-117.
- Matthews, P. Syntax.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 McCawley, T. The syntactic phenomena of English 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 The Merriam Webster Dictionary. Springfield, MA: Merriam-Webster. 2004.
- Muysken, P. C.; van Riemsdijk, H. C. (編). Features and Projections. Paris: Dordrecht. 1985.
- Napoli, D. Predication theory: A case study for indexing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 Napoli, D. Syntax: Theory and probl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 Parisi, D.; Antinucci, F. Essentials of grammar. 由Bates, E.翻譯.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 Pustet, Regina. Copulas: Universals in the Categorization of the Lexic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54 [2019-09-27]. ISBN 978-0-19-1555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 Tsunoda, Tasaku. Transitivity and intransitivity.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1999, (57): 1-9.
- van Riemsdijk, Henk; Williams, Edwi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Gramma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7.
- Zaefferer, Dietmar. Semantic Universals and Universal Semantics. Walter de Gruyter. 1991.
- 柴谷方良. 生越直樹 , 編. 言語類型論と対照研究. シリーズ言語科學4. 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會. 2002: 11–48.
- 角田太作. 世界の言語と日本語:言語類型論から見た日本語 改訂版. 東京: くろしお出版. 2009.
- 渡辺俊洋. 動詞の意味と case-marking. 名古屋大學文學部言語學研究室. 1981.
- 鄧思穎. 自然语言的词序和短语结构理论. 當代語言學. 2000, 2 (3): 138-154.
- 何元建. 现代汉语生成语法.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 黃伯榮; 廖序東 (編). 現代漢語(增訂三版)下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7頁. ISBN 7-04-010640-X.
- 石定栩. 体词谓语句的结构与意义. 徐列炯; 召敬敏 (編). 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465–480.
- 湯廷池; 張淑敏. 论旨网格、原参语法与机器翻译. 中國語文. 1996, (4).
- 袁毓林. 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 世界漢語教學. 2002, 3 (61). doi:10.13724/j.cnki.ctiw.2002.03.002.
- 張道真.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 修訂版.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