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勞倫斯·馬克·桑格(英語:Lawrence Mark Sanger/ˈsæŋər/[1],1968年7月16日),美國互聯網專案開發者、哲學家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聯合創辦人(與吉米·威爾士)。桑格為維基百科這個名字的創造人,初期負責起草維基百科的大多數管理方針。另外,桑格還開發了其他的網絡專案,包括Nupedia地球大百科英語Encyclopedia of Earth大眾百科、WatchKnowLearn、閱讀熊、Infobitt和Everipedia。他還在區塊鏈公司Phunware英語Phunware及美國非營利政治網絡百科全書選票百科英語Ballotpedia擔任顧問委員[2]

快速預覽 拉里·桑格Larry Sanger, 出生 ...
拉里·桑格
Larry Sanger
Thumb
Larry Sanger 2006年
出生勞倫斯·馬克·桑格
Lawrence Mark Sanger

(1968-07-16) 1968年7月16日56歲)
 美國華盛頓州貝爾維尤
教育程度里德學院文學學士
俄亥俄州立大學文學碩士哲學博士
職業互聯網專案開發者、哲學家
知名於Nupedia維基百科聯合創辦人、大眾百科創辦人
董事會Phunware英語Phunware(顧問委員)
兒女兩子
網站個人網站
關閉

在大學讀書的時候,桑格對運用互聯網進行教育活動產生興趣,於2000年加入網絡百科全書Nupedia,任總編輯。後來對Nupedia的緩慢進展感到失望,提議用Wiki為Nupedia的同行評審過程募集接受條目。這項改變促成了維基百科在2001年開發上線。在維基百科發展早期,桑格擔任社區領導者,直至2002年逐漸對專案不抱有信心而離開。其後,桑格的維基百科聯合創辦人地位被吉米·威爾斯質疑,但被大眾普遍接受。

離開維基百科後,桑格開始批評專案,其中一次在2007年稱其「壞到無法修復」[3]。他承認維基百科有優點,但缺乏對專業人士及權威的尊重,內容因此不可靠。在2020年和2021年的採訪,他批評維基百科的條目有偏向左派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偏見英語Ideological bias on Wikipedia[4][5]。2006年,桑格成立大眾百科,與維基百科一較高下,結果在2010年卸任總編輯,2020年完全離開。2017年,桑格擔任Everipedia資訊總監,2019年離巢,另立知識標準基金會,成立「百科圈」。現為知識標準基金會總裁兼執行董事[2][6][7]

哲學研究方面,桑格主要研究知識論現代早期哲學倫理學,並在母校俄亥俄州立大學教哲學。

Remove ads

早年

1968年7月16日,拉里·桑格在美國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出生[8]。父親蓋瑞(Gerry)是海洋生物學家,研究海鳥,母親為全職媽媽[6][9]。桑格7歲時,全家人搬到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桑格在那裏長大[8][10]。桑格小時候對哲學話題很感興趣[11][12]

1986年高中畢業後,桑格就讀於里德學院哲學系[12],期間對互聯網及其作為出版渠道的潛力產生興趣[11]。他設立了一個郵寄清單伺服器,為有輔導需求的學生與導師建立溝通平台,以此建立討論區,用來提供個別輔導課程、個別輔導的方式及自願提供輔導的可能性及優點,打造成導師和學生打破傳統大學環境,在互聯網上尋找彼此的自由網絡[13]。為此,桑格牽頭成立哲學討論列表系統哲學協會(Association for Systematic Philosophy)[10]

1994年,桑格為討論組寫了一份宣言:

哲學的歷史充滿着分歧與困惑。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些哲學家懷疑哲學的真理是否可以被認知,或是哲學到底有沒有真理。也有一些哲學家認為人可以比知識分子前輩更加仔細、有條理地思考問題[10]

1994年前後,桑格訂閱了吉米·威爾士的「適度討論客觀主義哲學」(Moderated Discussion of Objectivist Philosophy)郵寄清單,兩人就此認識[14]

1991年,桑格從里德學院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95年獲俄亥俄州立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俄亥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5]。1998年起,桑格與朋友成立「桑格與香儂對千年蟲新聞報道的評論」網站,為關心2000年問題的電腦系統管理人等群體提供資源[10][16]

Remove ads

Nupedia和維基百科

Thumb
Bomis員工合影,桑格坐在右邊。攝於2000年中。

Nupedia是一部著作權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收錄各個領域專家志願者撰寫的內容,由編輯稽核評估後發佈[17]。該專案由吉米·威爾士發起,威爾斯公司Bomis負責運營[18]。威爾斯和桑格通過郵寄清單溝通[19]。有一次,桑格給威爾斯及其他人發電子郵件,說想在2000年1月1日、後設立「文化新聞網誌」,報道社會及政治議題,換掉那時已經過時的千年蟲問題網站。威爾斯則回覆說,「與其這樣做,那為什麼不過來實現我的想法?」,以此桑格投擲Nupedia的概念,邀請他加入專案[14][16]。桑格最終被聘為Nupedia總編[18],2000年2月開始監督Nupedia[20],負責開發條目評審過程,招募編輯[21]。按照流程,條目在網站發佈前,須經過Nupedia的電子郵件系統審閱[22]

Nupedia進展非常緩慢,到2000年底陷入停滯,讓桑格和威爾斯錯愕不已[23]。桑格說,「到2000年夏季,很明顯,我們測試(在Nupedia上寫條目)的過程非常緩慢[14]。」2001年1月,桑格提出用Wiki技術加快條目開發速度[24],最終在2001年1月15日啟動了維基百科[24]。按照最初的設想,維基百科是一個協同運作性的Wiki網站,公眾可以在上面寫條目,之後進入到Nupedia的評審過程[10]。然而,Nupedia的專家大多不願意加入這個專案,顧問委員會成員甚至在郵寄清單中斥責維基百科的想法十分荒謬[14]

使用Wiki的想法是桑格與在哲學郵寄清單中認識的朋友本·科維茨(Ben Kovitz)2001年1月2日吃晚飯時想到的[14][25],當時桑格第一次從程式設計師朋友那裏接觸wiki軟件[15],了解到由沃德·坎寧安創造的WikiWikiWeb技術[26]。桑格對其他Wiki帶來的可能性印象深刻,決定打電話給威爾斯,讓他也嘗試,最終得到同意[27]。維基百科這個名字就是由桑格起的,他後來說這是個「愚蠢的名字」,適合「剛開始非常愚蠢的計劃」[28]

上線不到幾天,維基百科規模Nupedia,形成了編輯的小社區[10]。桑格擔任維基百科的「總召集人」[29],負責專案運營、制定最初的大多數方針,包括「忽略所有規則」、「中立的觀點」、「拒絕原創研究」及「可供查證[30]。他信奉維基百科鼓勵編輯大膽行動的想法,告訴用戶「不用擔心搞砸」[31]。他還提出「精彩散文」的概念,也就是後來的特色條目,用來展示維基百科質素最高的條目[32]

然而沒過多久,桑格對維基百科的幻想破滅[33]。2001年中,桑格向社群表示網站被「水軍」和「無政府主義者」「衝垮」,指他們「反對人人權力平等的看法」[34]。維基百科成為Nupedia條目來源的時候,桑格覺得這樣的問題不太重要,直到維基百科成為獨立專案,他才關心社群的問題[35]。被維基百科用戶「The Cunctator」在網上噴過後,桑格越來越沮喪[35],開始更為強烈地建議專家編輯行使權力執行規則,解決爭端[34]。維基人要求他尊重大家,結果適得其反,導致他和社群的關係出現裂痕[36]

桑格是維基百科的唯一一位編輯員工[37]。2002年初,母公司Bomis計劃用維基百科營利,宣佈在網站上投放廣告,用一部分收入給桑格付薪水[38]。但維基百科專案公開反對商業化行動,加上當時互聯網廣告的市場非常小[39]。到2002年2月,在互聯網泡沫的衝擊下[6],Bomis不再向維基百科撥款,停止資助桑格的工作[40]。3月1日,桑格正式辭任Nupedia總編輯和維基百科總召集人[41]。他表示自己不會以志願者名義參與維基百科和Nupedia,因為以兼職的身份來做這項任務不合理[41]。桑格也對持續的內容戰感到沮喪,並自己缺乏威爾斯的支援[34]

Nupedia活動日益減少之下,桑格有意在2002年重振其聲威[39]。他認為Bomis已經無法管理這個專案,威爾斯也不感興趣,決定找個組織來管理。後來桑格向Bomis買下Nupedia的域名及專屬材料[39]。桑格認為Nupedia應被允許慢慢消亡,因為它的消亡不完全是因為評審過程原生的低效率造成的[39]。2003年9月,Nupedia的伺服器宕機,此後再也沒有恢復[42][43]

Remove ads

維基百科聯合創辦人

2005年,威爾斯在維基百科條目中修改了桑格是網站創辦人的表述,激起社群討論。桑格指責威爾斯「篡改歷史」,貶低自己的功勞。在《連線》雜誌的採訪中,威爾斯坦承自己只是在細節上闡明桑格對專案的貢獻,刪掉一些事實性錯誤。他後悔自己的行為[44][45]。威爾斯後來說自己是從Bomis員工傑里米·羅森菲爾德(Jeremy Rosenfeld)那裏聽到wiki的概念,而不是桑格[28]

桑格在個人網站貼出多條連結,證明自己是聯合創辦人[46]。早在2001年1月17日,桑格被Nupedia首席編審露絲·伊夫切爾(Ruth Ifcher)稱為「Nupedia wiki網站的牽頭人」[47],2001年9月被認定為維基百科聯合創辦人[48]。桑格還說自己一手負責張羅維基百科,而威爾斯把大部分時間放在Bomis上[49]。威爾斯設想百科全書開源、協同運作、接受任何人貢獻的想法,為網站張羅投資,桑格則負責統籌。[50]

對維基百科的批評

自2002年以來,桑格一直批評維基百科[14][51]

準確性、可信度和專業性

2004年12月,桑格在Kuro5hin英語Kuro5hin撰文時,提到圖書館員、教師及學者群體認為維基百科不可靠,沒有正式的評審過程,有大量水軍,讓公認的專家打消了貢獻的念頭[52][53]

2007年4月,桑格承認維基百科「依然非常有用,是非常了不起的現象」,但也覺得「壞到無法修復」,充斥大量問題,「從嚴重的管理問題,到經常性失靈的社群,再到經常不可靠的內容,再到一連串的醜聞」[3]

2009年9月,桑格說從網站水軍活動已成問題開始,吉米·威爾士完全不作為。他指責威爾斯在誰創造了維基百科的問題上「騙人」。威爾斯回應了外界對兩人鬧矛盾的關切:「我非常尊重拉里·桑格,這場愚蠢的辯論很不幸地掩蓋了他的貢獻[54]。」

2015年11月,在《Vice》雜誌編輯扎卡里·施瓦茨(Zachary Schwartz)的採訪中,桑格提到自己在維基百科發展初期遇上水軍的經歷:「挺有壓力的。我覺得它給我妻子的壓力勝過於給我。聽到有人在網上霸凌我,她非常困惑。」桑格形容水軍是當代社會的社會正義戰士。問及當時對維基百科的看法時,桑格說:「我想我有點自豪。我總覺得我們很幸運,在正確的時間有正確的想法[14]。」

2016年11月,在《以色列時報》接受亞歷山大·吉爾伯特(Alexandre Gilbert)採訪時,桑格說維基百科有「公平和健全治理的問題」[55]

Remove ads

中立性

2010年7月接受Slate的嘉芙蓮·舒爾茨(Kathryn Schulz)採訪時,桑格說:「如果你要說政治偏見,我覺得這應該是維基百科最為嚴重的問題。只有跟保守百科上面的人比較,才顯得不那麼糟糕。我覺得大多數存在這種的議題上都有自由主義偏見。」他認為,這些人「在維基百科上的大部分工作讓最為激進的平等主義者都感到舒服。這些人要麼是自由主義者,要麼是自由意志主義者[56]。」

2019年5月,在「150Sec」接受蘇菲·福金(Sophie Foggin)採訪時,桑格提到了維基百科的中立性:「一直以來,有影響力的編輯用一種觀點寫條目,駁斥其他不流行的觀點,或是完全沒有公平處理主題的其他方案時,維基百科都會背過身去[57]。」

2020年5月,在網誌文章中,桑格說維基百科「非常偏頗」。他舉了一個例子,說當勞·特朗普的維基百科一些條目「一概負面」,貝拉克·奧巴馬的條目則「完全沒提到一些知名的醜聞」。其他主題也存在自由主義與左翼偏見,包括希拉里·克林頓人工流產毒品合法化宗教LGBT收養。他特別提到許多關於特朗普的陳述「失實」,確立了網站的偏見。他表示:「維基百科是時候清理門戶,承認自己放棄了中立觀點」[4]

2021年2月,在福斯新聞頻道的採訪中,桑格稱維基百科的「意識形態及宗教偏見真實存在、令人困擾,尤其是許多人繼續把它當成不偏不倚的參考書[58]。」

2021年7月接受LockdownTV英語UnHerd採訪時,桑格說維基百科完全不可信,編輯有左傾偏見[59][5]。他指喬·拜登條目「幾乎沒有提到共和黨人對他擔憂」,也沒有提及烏克蘭的指控英語Biden–Ukraine conspiracy theory[59][5]。他說維基百科「為相當多人事情設立可靠的觀點」,「如果只允許一個版本存在,有錢有勢的人會受到極大的激勵,控制維基百科這樣的東西,好支撐他們的權力,他們就是這樣的[59]。」2021年7月22日接受塔克·卡森採訪時,桑格說維基百科允許匿名貢獻,導致網站被犯罪組織、公司及政府脅持。他表示:「我不認為維基百科內部有修復維基百科的辦法。這個地方在制度上相當保守[60]。」

2021年8月,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採訪中,桑格駁斥了維基百科對替代醫學的描述,例如把順勢療法當成偽科學,認為這樣的定義不中立。他還表示:「如果你不跟合適的人馬首是瞻,你連參與的機會都沒有。」他建議大家不要用維基百科,即便是「有良心的學生」[6]

2023年8月,他接受由葛倫·葛林華德主持System Update時[61],指出聯邦調查局以及中央情報局派員盯緊條目,刪除對美國聯邦政府不利的訊息,必要時可以提刪條目,並稱兩個部門利用維基百科進行情報戰[62]

2024年4月,他接受Christopher Rufo訪問時,批評維基媒體基金會嘉芙蓮·馬赫將維基百科向左傾斜的行為,並重申維基媒體基金會與美國聯邦政府勾結[63]

Remove ads

色情內容

2010年4月,桑格向聯邦調查局寫信,表達自己對維基共享資源存有兒童色情的擔憂。後來他澄清自己關心的內容是「虐待兒童淫穢視覺圖像」,不是相片[64][65]。桑格認為報告這些圖片是自己的「公民責任」[66]。批評者指控桑格居心叵測,稱他自己都還有搖搖欲墜的公民百科需要負責,沒必要把這樣的指控公開化[67]。2012年,桑格向福斯新聞頻道表示自己和NetSpark合作,讓NetSpark捐出過濾維基百科色情圖片的技術,或是大幅度調低技術價格。NetSpark曾在2012年聯絡維基媒體基金會,但沒有收到回覆[68]

2012年6月接受TechCrunch TV採訪時,桑格批評維基百科有太多兒童能看的色情作品,自己不覺得離開維基百科很遺憾[69]

後期活動

大眾百科

Thumb
公民百科首頁截圖,2018年

2006年作業系統奇才英語Wizards of OS大會上,桑格宣佈啟動wiki百科全書專案大眾百科[70],以此作為維基百科的分支[70]。大眾百科的目標是解決維基百科現有運作機制存在的問題,強制用戶實名註冊,不允許匿名編輯[71],設有一群擁有額外權威的專家[70]。桑格打算基於學術設立可靠的網絡百科全書,讓條目更可靠、更具學術嚴謹性[72][73]。網站計劃採用專家評審流程,由專家裁決共識無法解決的爭端[74]

桑格估計大眾百科的瀏覽量在2007年上線滿一年時會迅速增長[75]。然而初期的爆發過後,網站陷入停滯,大部分專家都沒留下來[76]。2011年,《Ars Technica》記者蒂莫西·B·李(Timothy B. Lee)稱大眾百科「一池死水」[76],認為網站起步晚是劣勢,其發展被「笨拙的編輯模式」阻礙[76]。2014年,據溫思羅普大學英語Winthrop University圖書館服務主任分析,大眾百科編輯數量下降到100位不到,每日編輯數只有「數十筆」[77]。到2022年3月,大眾百科收錄約1.7萬篇條目,其中153篇經過專家評審[78]

2007年初宣佈不打算無限制執掌公民百科的桑格[79]實際上於2009年初停止編輯,儘管正式公告於2009年7月30日才在大眾百科I郵寄清單上公佈[80]。2010年9月22日,桑格卸任大眾百科總編,但會繼續支援專案[81]

2020年7月2日,桑格宣佈將大眾百科的域名轉移給帕特·帕梅爾(Pat Palmer),說大眾百科「很久以前就不再是『我的』專案了。但直到今天早上,我仍然擁有該域名[82]。」

其他專案

拉里·桑格還參與了其他幾個線上百科全書專案[37]。2005年,桑格加入數字宇宙基金會英語Digital Universe[83],擔任分散式內容專案總監[84]。2006年初,數字宇宙基金會上線,桑格擔任主要組織人[85][86]。該網站招募有聲望的專家撰寫條目,檢查用戶提交條目的準確性[87]。專案首個專家編輯專案為「地球大百科英語Encyclopedia of Earth[87][88]。後來桑格認為基金會的內容創作節奏太慢,提議開放內容,加快開發,但該提議被拒絕了[70]

桑格還貢獻了非盈利機構WatchKnowLearn計劃,教導兒童使用網站上的影片及其他媒體[89]。網站由贈款、慈善家和西北密西西比社區基金會(Community Foundation of Northwest Mississippi)資助[90]。2008年到2010年,桑格負責WatchKnowLearn的開發[91]。專案包括涵蓋幼兒園及12年紀生的教育影片庫[92]。2013年2月,網站成為Google搜尋次數最多的教育影片網站,每月吸引600萬次點擊[93]。2010年和2011年,桑格繼續為初學者開發閱讀指導網頁程式,2012年以「閱讀熊」(Reading Bear)的名義上線[94]。網站採用自然拼讀技術,展示影片、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電子書,教導孩子發音[94]。另外還會教授每個單詞的含義和背景知識[94]

2013年2月,桑格在Twitter宣佈眾包新聞門戶Infobitt:「我的新計劃會向全世界證明如何用眾包生產高質素內容的問題——一個我一直以來想解決的問題。Wiki當然不行[95]。」網站聲稱是眾包式新聞聚合器,2014年12月上線[96],2015年7月花完錢[97]

2017年12月,訊息指桑格擔任區塊鏈技術開源百科全書[98]Everipedia資訊總監[99][100]。同月,桑格向Inverse英語Inverse (website)透露Everipedia「將以比維基百科更加戲劇性的方式改變事件」[101]。同月,桑格向TechRepublic表示「Everipedia是萬事萬物的百科全書,話題不設限,不像維基百科[102]。」

2019年7月1日,桑格提倡社交媒體平台在7月4日和5日停擺,要求平台高管將權力下放給用戶,確保用戶掌管自己的的數據和私隱[103][104]

2019年10月28日,桑格宣佈離開Everipedia,並將股份無償還給公司,以便自己成立知識標準基金會(Knowledge Standards Foundation),開發encyclosphere.org[105]。他表示:「我們需要像網誌網站設立博文標準一樣設立百科全書,需要一個『百科圈』。我們會成立完全去中心化的網絡,就像網誌空間那樣,或者像電子郵件、IRC、區塊鏈或萬維網本身[105]。」基金會於2019年9月由拉里·桑格等人成立[106]

2020年3月3日,區塊鏈公司Phunware英語Phunware宣佈任命桑格為諮詢委員[107]

哲學工作與個人生活

拉里·桑格獲俄亥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15],研究方向包括知識論現代早期哲學倫理學[12]。桑格的哲學研究大多聚焦於知識論[11]。2008年,桑格來到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就「互聯網是知識的未來」的議題進行辯論,探討Wiki和網誌改變着知識創造分發的形式[108]

2002年1月,桑格回到俄亥俄州哥倫布,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教哲學[83],直至2005年6月[11][與來源不符]

2000年2月,被威爾斯請去開發Nupedia的桑格搬到聖地牙哥[109],2001年12月在拉斯維加斯結婚[110]。2005年,桑格加入數字宇宙,與妻子搬到加利福尼亞州聖塔克魯茲[111]。到2015年,桑格住在俄亥俄州哥倫布郊區[14]。截至2021年,夫妻倆生了兩個孩子,都在家自學[6][7]

2010年10月,桑格認為維基解密是「美國的敵人——不只是政府,還是人民」[112]

2021年9月,針對喬·拜登總統發佈的COVID-19疫苗強制接種令英語COVID-19 vaccine mand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桑格在Twitter發佈「我也沒打 #我不會遵守」,配合播客主持人蒂姆·浦爾的反疫苗活動。在早前的推文中,桑格錯誤認為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不是疫苗」[113]

桑格支援「嬰兒讀書」的概念[114]。兒子快過兩歲生日的時候,桑格開始教他讀書,還拍影片在網上展示[114]。眾所周知,桑格愛聽愛爾蘭傳統音樂英語Irish traditional music[83]

桑格在信義宗家庭長大,就讀於主日學校。16歲時,他的家人不再經常去教堂禮拜,桑格因而成為不可知論[6][55][115]。至於種族,桑格在2016年將自己描述為「典型的美國混血兒(有英國德國法國血統)[55]

部分著作

學術著作
  • Epistemic Circularity: An Essay on the Problem of Meta-Justification – 博士論文
  • Descartes' methods and their theoretical background – 學士論文
論文
演講
書籍

註腳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