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扁盤動物門學名:Placozoa)是無脊椎動物基群[2],由德國學者 Karl Gottlieb Grell(1912–1994)在1971年以黏絲盤蟲Trichoplax adhaerens)為模式種建立[3],目前僅確認了四個物種,包括黏絲盤蟲以及2018年命名的香港海龍蟲英語HoilungiaHoilungia hongkongensis)、2019年命名的地中海多盤蟲英語PolyplacotomaPolyplacotoma mediterranea)與2022年命名的Cladtertia collaboinventa英語Cladtertia,其中地中海多盤蟲最接近扁盤動物門的基幹[4][5][6][7][8]

快速預覽 扁盤動物門, 科學分類 ...
扁盤動物門
250px
黏絲盤蟲Trichoplax adhaerens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亞界: 真後生動物亞界 Eumetazoa
演化支 副同源異形基因動物 ParaHoxozoa
門: 扁盤動物門 Placozoa
Grell, 1971
模式種
黏絲盤蟲 Trichoplax adhaerens
Schulze, 1883
下級分類[1]
關閉

扁盤動物是一類營自由生活的微型生動物,是已知身體結構最為簡單的非寄生多細胞動物,在動物界中相當孤立,和其他動物類群之間缺乏關聯性,這一點與多孔動物門的情況類似。

現存物種

絲盤蟲是一種體型較小,形態扁平的動物,體長大約一毫米。無固定外形,但有恆定的腹背面區分,其腹面稍向內凹陷而背面較平。其體表為單層上皮組織,體內為鬆散的網格狀星狀細胞組成的間充質。上皮細胞具有纖毛,可以輔助其爬行[9]。同時它的下表面可以吞噬作用攝入有機質碎屑,是一種食碎屑動物。它可以通過直接出芽生長出較小個體的方式進行無性繁殖[9]。扁盤動物的一個演化支可進行有性繁殖[10][11]

一些絲盤蟲屬物種的細胞內具有立克次體目細菌的內共生體[12]。目前已知有一種扁盤動物具有兩種細菌內共生體:Grellia 共生於宿主細胞的內質網中,被認為參與到蛋白合成與膜組裝的過程中,另一種內共生體 Margulisbacteria 居住於細胞內,並幫助細胞消化藻類,它們可以分解脂質並向宿主提供維他命氨基酸[13]

扁盤動物門在鈉離子通道上展現出了明顯的進化多樣性:在這個門中有5–7種不同類型的鈉離子通道,比任何已知的無脊椎動物都多[14]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