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喬瓦尼·皮耶路易吉·達·帕勒斯蒂納意大利語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約1525年—1594年2月2日)[1],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的作曲家,也是十六世紀羅馬樂派英語Roman School的代表音樂家[2][3]。由於帕勒斯蒂納在教會音樂中有很深的造詣,因此稱為「教會音樂之父」,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是文藝復興時期複音音樂的經典[2]

快速預覽 帕勒斯蒂納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出生 ...
帕勒斯蒂納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Thumb
出生約1525年
 教宗國帕勒斯蒂納
(現 意大利
逝世1594年2月2日(1594歲—02—02)(68—69歲)
 教宗國羅馬
(現 意大利
國籍 教宗國
知名作品104首彌撒曲(包括《教宗才祿彌撒英語Missa Papae Marcelli》),300餘首經文歌,大量牧歌
所屬時期/樂派文藝復興羅馬樂派
擅長類型彌撒曲、經文歌、聖歌、牧歌及其他聲樂作品
關閉

生平

Thumb
帕勒斯蒂納的第一部出版的彌撒曲集裏的版畫,描述帕勒斯蒂納向教宗儒略三世進獻他的作品。

帕勒斯蒂納於生於羅馬附近的的小鎮帕勒斯蒂納,當時歸屬教宗國。當時人們常以傑出人士的生地稱呼該人,所以人們也以帕勒斯蒂納稱呼他。對於他的準確出生日和早年生活,人們所知不多[4][5]。他的創作生涯基本上在羅馬度過。他在多個教堂任職,其創作曾引起教宗重視。但是後世有很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的真實程度則是有待考證的。

帕勒斯蒂納出道時,意大利深受北歐風格的復調音樂影響,其中最出名的作曲家是紀堯姆·迪費若斯坎·德普雷。帕勒斯蒂納之前,意大利還沒有與他們成就相當的復調作曲家。[2]

帕勒斯蒂納於1537年來到羅馬,在聖母大殿唱詩班內當歌手。後因變聲,於1544年回到故鄉任聖亞加比多大教堂任管風琴師兼聲樂教師。他結識了時任當地總主教的德爾蒙特,並來往甚密。1550年德爾蒙特被選為教宗,為教宗儒略三世。1551年,帕勒斯蒂納被任命為羅馬聖伯多祿大殿下屬的朱利亞合唱團的樂長。1554年,他的的第1部彌撒曲集出版並進獻給儒略三世。這是當時第一部由意大利人創作的彌撒曲集,此前的彌撒曲集多出自低地國家如法國,葡萄牙等國[6]。同年由教宗推薦,未經考試就得到當時教會音樂家的最高榮譽——教宗合唱團歌手。[7][8]

帕勒斯蒂納於1594年因胸膜炎死於羅馬。按照當時習俗,他的遺體在其逝世當天就被下葬。他的棺木上銘刻了「Libera me Domine」(上主,請拯救我)[9]。有三個合唱團一起在其葬禮上演唱了聖歌。[10]

Remove ads

音樂

帕勒斯蒂納曾創作了大量作品,主要是聲樂作品,彌撒曲經文歌等尤為著名,其中也有許多無伴奏合唱的作品。被確認為他所創作的彌撒曲有105首,另有10首尚有疑問。此外,他還寫有375首經文歌、68首奉獻經、約80首讚美詩、35首聖母頌歌、約50首的意大利語宗教性牧歌以及耶利米哀歌和連禱等。[7] 他最著名的作品《教宗才祿彌撒英語Missa Papae Marcelli》,曾被後人認為是為了勸說教會放棄對復調音樂的限制而作的。帕勒斯蒂納的創作對天主教教堂音樂的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復調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11]

由帕勒斯蒂納的彌撒曲可以看出他不同時間作品風格的演變[2]。巴哈特別喜歡他的Missa sine nomine,在編寫B小調彌撒曲時研究了這首彌撒曲[12]。大部份帕勒斯蒂納的彌撒曲都是在1554年到1601年出版的十三本作品集中,最後的七本是在帕勒斯蒂納死後才出版[2][13]

帕勒斯蒂納的作品《教宗才祿彌撒》曾被錯誤的認為和特倫托會議有關,此說法也是普菲茨納創作歌劇《帕勒斯蒂納英語Palestrina (opera)》的基礎。依此說法,編寫《教宗才祿彌撒》是為了遊說特倫托會議放棄聖樂中復調音樂的限制[14]。不過近期的研究發現該彌撒曲的作曲時間是在討論復調音樂的禁令之前(至少十年之前)[14]。歷史資料也指出特倫托會議沒有禁止任何教會音樂,也沒有針對教會音樂訂定任何規定或正式文件。這些故事起源自特倫托會議參與者的個人看法,不代表特倫托會議的官方意見。不過過了幾世紀,這些傳聞被誤認為是事實,編寫成書。帕勒斯蒂納創作此彌撒曲的原因不明,不過因為找不到類似的禁令,其創作也看不出和反宗教改革有關[14]。帕勒斯蒂納的風格從1560年代一直到他逝世都保持一致。

帕勒斯蒂納音樂的特點是不和諧的部份多半會限制在一小節中的弱拍[15]。因此產生了更流暢的復調音樂,現在認為這是文藝復興後期音樂的風格,因此將帕勒斯蒂納(和奧蘭多·德·拉絮斯)譽為在若斯坎·德普雷之後,歐洲頂級的作曲家。「帕勒斯蒂納風格」視為是文藝復興時期對位法的基礎,大部份是歸功於18世紀作曲家及音樂理論家約翰·約瑟夫·富克斯,在他的《藝術津梁英語Gradus ad Parnassum》中將帕勒斯蒂納的技巧編寫為學生作曲的工具。

很多有關帕勒斯蒂納的研究是在十九世紀由Giuseppe Baini所提出,他1828年提出一篇專題論文,使得帕勒斯蒂納再度出名,而且更加強了在特倫托會議改革過程中拯救教會音樂的說法[13]。十九世紀傾向的英雄崇拜出現在此論文中,在普菲茨納創作歌劇《帕勒斯蒂納》時達到高峰,而且此論點還一直延續到今日[13][14]

Remove ads

後世影響

德國後浪漫主義作曲家普菲茨納曾根據帕勒斯蒂納的事跡創作其最著名的歌劇《帕勒斯蒂納》[16]

音樂評論家唐納德·托維英語Donald Francis Tovey評論貝多芬莊嚴彌撒與傳統復調樂曲之間的聯繫:

影片

2009年德國的ZDF/Arte曾製作一部有關帕勒斯蒂納的影片《Palestrina - Prince of Music英語Palestrina - Prince of Music》,導演是Georg Brintrup英語Georg Brintrup[17]

參見

參考文獻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