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壽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寧壽宮(滿語:ᠨᡳᡴ᠋ᡨ᠋ᠣᠨ
ᠵᠠᠯᠠᡶ᠋ᡠᠩᡤᠠ
ᡤᡠᠩ,穆麟德轉寫:nikton jalafungga gung),位於紫禁城內廷外東路、南三所以北。寧壽宮既是該區域的一座宮殿,又是該區域建築的總稱。
宮殿建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乃清高宗為之後的退位生活做準備,但高宗本人從未遷入此宮殿。宮殿中精美的公寓、涼亭、大門和花園被認為是中國設計的巔峰之作[1]。在清代,這座宮殿幾乎未被使用過,主要是因為乾隆帝下令撤退的聖旨仍然沒有改變。
歷史
寧壽宮區所在地,本是明朝仁壽宮一號殿的舊址。[2]寧壽宮建於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原來的寧壽宮建築為「工」字殿,即前殿、後殿中間用連廊連接,形成平面呈「工」字形的格局。
雍正、乾隆年間,寧壽宮為康熙帝后妃的住處,只有定妃萬琉哈氏隨其兒子履親王允祹居住在宮外。 [3]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至乾隆四十一年(1796年)間,將前殿和後殿中間的連廊拆除,將前殿改建成皇極殿,原有的「寧壽宮」匾額被移到後殿,遂改稱後殿為「寧壽宮」,並且在寧壽宮區的最南端添建了皇極門。 皇極門北和寧壽門相對,進入寧壽門即為皇極殿,皇極殿後面是寧壽宮,這種佈局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至乾隆四十一年(1796年)間改建寧壽宮時形成。[4]
寧壽宮區的主體建築為皇極殿,始建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最初為「寧壽宮」的前殿。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寧壽宮區的建築進行改建時,將寧壽宮的前殿改稱「皇極殿」,作為乾隆帝歸政之後臨朝受賀的場所,寧壽宮的原匾額則移至後殿,遂改稱後殿為「寧壽宮」。皇極殿仿乾清宮制度改造。嘉慶元年(1796年)新正,傳位授寶典以後,太上皇乾隆帝在皇極殿舉辦「千叟宴」,宴請九十歲以上的老人,當時入宴的群臣、耆老以及未入座者共有五千多人。嘉慶七年(1805年)、光緒十年(1884年)又對皇極殿進行了修葺。光緒二十年(1894年),在皇極殿舉行了慈禧太后六十壽辰賀禮。光緒三十年(1904年)慈禧太后在七十壽辰前後,在皇極殿分別接見奧國、美國等九國使臣。慈禧太后死後,曾在皇極殿停靈、治喪。[5]
乾隆帝《寧壽宮銘》補記曰:「盛京大政殿後曰清寧宮,祖宗時祀神之所,祭畢,召王公大臣進內食祭肉。國初定鼎燕京,則於乾清宮後殿坤寧宮行祀神禮,一如清寧宮之制,至今仍循舊章。余將來歸政時,自當移坤寧宮所奉之神位、神竿於寧壽宮,仍依現在祀神之禮。」這說明了對寧壽宮進行改建的原因。經過乾隆時期的改建之後,新的寧壽宮(即原寧壽宮的後殿)成為紫禁城內除了坤寧宮外的另一處重要的滿族薩滿教建築。[6]
建築
整組建築採用了「前殿後寢」的格局。前為皇極殿、寧壽宮,後寢則為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後寢西部為寧壽宮花園,後寢東部為暢音閣、慶壽堂等建築。[2]
- 皇極門:為寧壽宮區的正門,建於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極門前有一東西長、南北窄的小廣場,小廣場西側為錫慶門,東側為斂禧門,正南則是皇極門前的琉璃影壁――九龍壁。皇極門坐北朝南,是三座隨牆琉璃門,處於漢白玉須彌座上。三座門洞均採用券頂,上覆門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五踩單翹單昂斗拱,枋、椽、斗拱等等構件都是琉璃燒制。正中的門樓略高,稱為「正樓」,兩側的門樓稍低,稱為「次樓」。正樓與次樓之間的夾空處,使用規格略小的琉璃仿木構件建成略低於次樓的門樓,稱為「夾樓」,黃琉璃瓦懸山頂,三踩單昂斗拱。兩個次樓的外側也鑲砌了兩座小型門樓,稱為「邊樓」,琉璃瓦頂內側是懸山式,外側是廡殿式。每座門樓兩側都有黃琉璃垂蓮柱,並且向內挑出了卷草紋斗拱雀替,所以皇極門在中國古建築學中稱為「三間七樓垂花門式牌樓門」[4]。
- 錫慶門:為寧壽宮區西南隅的大門。門外為開闊的空地,沿着宮牆向北是俗稱的「東筒子」路,南側有外奏事房六間,西南、西北分別為箭亭、奉先殿,再往西是景運門。錫慶門內有一東西長、南北窄的小廣場,小廣場東側有斂禧門與錫慶門相對,小廣場北側是寧壽宮的正門皇極門,南側是九龍壁。錫慶門坐東朝西,是三座分立的隨牆琉璃門,中間一座略高。錫慶門有漢白玉須彌座,朱紅色門垛,當心嵌有黃綠相間的琉璃盒子,盒子內是立體的纏枝西蕃蓮紋;門樓上為黃琉璃瓦廡殿頂,其下方的梁枋、斗拱、椽飛等等都是琉璃燒制的仿木構件,檁、枋上繪製旋子彩畫。錫慶門內外設有礓磋慢道,供車輿通行[7]。
- 斂禧門:為寧壽宮區東南隅的大門。形制與錫慶門相同。門外通往南十三排。
- 寧壽門:位於皇極門正北,為寧壽宮區的第二道宮門。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創建寧壽宮,興建此門,稱「寧壽門」。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寧壽宮時,將門制依照乾清門之制改建,門名仍沿襲舊稱「寧壽門」。寧壽門是屋宇式建築,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檐正中三間為敞廳,兩梢間下砌檻牆,上面設有三交六椀菱花檻窗各四扇,中間安有方格風窗。兩側的山牆連接八字影壁。後檐以金柱為界,明間以及左、右次間設門,兩梢間用牆封堵,牆是素面飾砂綠邊。寧壽門建在漢白玉台基上,中間設丹陛,三出階,左右各設有鎏金銅獅一隻。門內設高台甬路連接皇極殿,四周飾有欄板。寧壽門早期建築的彩畫為金龍和璽彩畫,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時,改為枋心蘇式彩畫,1979年重修時,將彩畫恢復成乾隆時期的風貌[8]。
- 皇極殿:為寧壽宮區之主體建築,位於寧壽宮區中軸線的前部,和後殿寧壽宮共同處在單層石台基上。皇極殿坐北朝南,面闊九間,進深五間,以取帝王九五之制。皇極殿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前檐出廊,枋下有渾金雕龍雀替。明間以及左、右次間設有殿門,其他各次間下砌檻牆。後檐的明、次間辟成皇極殿後門,可通往寧壽宮,其他各間砌牆。殿內有四根瀝粉貼金蟠龍柱,殿頂有八角渾金蟠龍藻井,下設寶座,其品級僅次於太和殿。殿內左側有銅壺滴漏,右側有大自鳴鐘。皇極殿位於青白石須彌座上,前有月台,御路和甬道相連接,通往寧壽門,四周圍有漢白玉欄板。月台左右兩側以及甬道兩側分別設有台階。皇極殿兩側是垂花門、看牆,分別連接東、西廡房,將從寧壽門到寧壽宮之間的院落分隔成前後兩進。皇極殿丹陛左右分別為日晷、嘉量。御道兩側各設有六方須彌座一個,座上是重檐六角亭,亭身每面鐫刻篆體「壽」字各三個。石座中心為鑄鐵膽,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到正月十五日,改立燈杆於其中,今僅存石座。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曾製成並安設銅龜、銅鶴各一對,鼎爐兩對,如今均已無存。皇極殿的彩畫原來是金龍和璽彩畫,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六十壽辰在皇極殿祝壽,將外檐改成了枋心蘇式彩畫,1979年重修後,恢復了清朝乾隆時期的風貌[5]。皇極殿明間外的柱子上掛有兩副對聯,靠外的對聯為「寶祚鞏黃圖,環瀛介嘏;祥雯輝紫極,璇閣凝釐」(慈禧太后題),靠內的對聯為「八表被慈徽,梯航景化;百昌徵聖壽,蓂萐書祥」。皇極殿明間內設寶座,原來的寶座已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間調撥至瀋陽故宮大政殿,如今皇極殿內的寶座是重新製作的。寶座後面屏風上方朝南懸掛「仁德大隆」匾(慈禧太后題),兩側對聯為「日之升月之恆,八表同登仁壽域;天所覆地所載,萬年常鞏海山圖」,屏風背面上方朝北懸掛「永綏多佑」匾(慈禧太后題),兩側掛有一副對聯。皇極殿明間南側內檐朝北懸掛「隆萬化」匾(光緒帝題)。皇極殿東一間北側內檐懸掛「聖膺嘉佑」匾(慈禧太后題),西一間北側內檐懸掛「億齡祉福」匾(慈禧太后題),南側內檐懸掛「仁涵芝草」匾(慈禧太后題)。皇極殿東二間北側靠南的內檐懸掛「九如凝釐」匾(光緒帝題),兩側對聯為「合萬國以承歡,萬葉仙蓂周大甲;衍九疇而錫福,九州賦貢暢由庚」。皇極殿西二間北側靠南的內檐懸掛「璚琯添籌」匾(光緒帝題,上鈐「光緒之寶」印),兩側對聯為「慶六豒之延洪,丹冊揚華崇盛典;侔二儀以悠久,彤闈介福頌長年」。皇極殿東壁開門,門上設毗廬帽,毗廬帽上方的東壁上懸掛「椒風嘉祥」匾(光緒帝題)。皇極殿西壁同樣開門,形制與東壁上的門相似,毗廬帽上方的西壁上懸掛「永受嘉福」匾[9]。
- 寧壽宮:位於皇極殿後面。建在單層石台基上,台基和皇極殿相連接,四周用黃綠琉璃磚圍砌而成透風燈籠矮牆。寧壽宮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檐廊柱枋間是鏤空雲龍套環,枋下雲龍雀替,均飾有渾金。內外檐的裝修以及室內間隔和陳設均仿照坤寧宮。東次間開門,設有光面板門兩扇,上面是雙交四椀亮子,門左右下砌檻牆,上面安有直櫺吊搭窗。其他各間都是檻牆、直櫺吊搭窗。每間上部分別安有雙交四椀橫披窗三扇。後檐的明間、次間是門,每道門安有雙交四椀菱花槅扇四扇,其他各間砌牆。室內吊頂鏃花蝙蝠圓壽字天花。迎門一間的後檐設有一小室,小室內有煮肉鍋灶。西側三間敞通,內有木榻大炕,設有薩滿教神位以及跳神使用的法器,是祭祀之所。東側兩間相連成為臥室,後檐設有仙樓,東山牆辟有門,可以通往廡房。寧壽宮兩側設有廡房以及南轉角,和東、西兩廡相連接,兩廡各有九間,均在從南數第三、第六間開門。寧壽宮後面左右各設有一座磚砌的方形煙囪,煙囪上面安有銅頂,是寧壽宮灶房以及室內煙道使用的煙囪。寧壽宮原來採用龍鳳和璽彩畫,光緒年間慈禧太后一度住在寧壽宮,便將外檐圍廊改繪為蘇式彩畫,1979年重修後,恢復了乾隆時期的風貌。寧壽宮曾為故宮博物院文物陳列室,2017年開放為故宮博物院石鼓館[6]。
- 履順門:整個寧壽宮區外圍有院牆,將前殿後寢連同寧壽宮花園、慶壽堂等所有建築全部包圍在內,形成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長方形大院落。從皇極門到寧壽宮的院落和上述最外面的院牆之間,東、西兩側均有空間,其中建有許多群房。履順門即位於最外面的院牆上,開在西側院牆中間,坐東朝西,門內正對昌澤門。
- 蹈和門:也在最外面的西側院牆上,位於履順門以北,坐東朝西。門外稍向南即東六宮的蒼震門。
- 保泰門:在最外面的東側院牆上,位於寧壽宮後、養性門前的橫街東端,出門即南十三排北側。
寧壽宮後寢部分前面為一橫街,街北為後寢部分。後寢部分大致可以分為三路:中路為養性門、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西路為寧壽宮花園;東路為暢音閣、慶壽堂、景福宮、佛日樓、梵華樓。
後寢中路的主要建築有:
- 養性門:位於寧壽宮後面,為寧壽宮後寢的正門。[10]
- 養性殿:位於養性門內。為寧壽宮後寢主體建築之一。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內廷養心殿興建,但體量略小。此殿為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三間,每間用方柱支撐,分隔為九間,前面接卷棚抱廈四間。明間、次間均開有門,原來是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現已為玻璃門窗,明間四扇,其他各間皆兩扇。此殿進深四間,室內分隔為數間小室,廻環曲折。明間前後開有門,中央設有寶座,屋頂有八角渾金蟠龍藻井,片金升降龍天花。左右置有板牆和東、西次間相分隔,板牆上各自辟門,對稱設立,門楣上有毗廬帽。東暖閣分成前後兩組空間,前稱「明窗」,後稱「隨安室」,隨安室東懸掛「儼若思」匾額,均為乾隆帝御筆。西暖閣被分隔成數間小室,北室是佛堂,建有仙樓兩層,仙樓內有佛塔、佛像;南室稱為「長春書屋」。盡間仿照養心殿三希堂之制,辟成「墨雲室」,此因畢沅進古墨而得名。西山牆外的耳房仿照養心殿的梅塢而興建,與養性殿相通,名為「香雪堂」。香雪堂內用白石依牆砌成山景,南面開有窗戶,北、西、東三面彩繪有壁畫,西山牆辟出小窗,可窺見寧壽宮花園的一角。養性殿作為太上皇寢宮,原來採用和璽彩畫,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居住在樂壽堂時,曾經在養性殿東暖閣進早膳、晚膳。養性殿在光緒十七年重修之後,除了墨雲室仍然是和璽彩畫以外,其他地方均改為蘇式彩畫。[10]
- 東配殿:位於養性殿前東側。
- 西配殿:位於養性殿前西側。
- 樂壽堂:位於養性殿正北。於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嘉慶七年(1802年)進行了修葺,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仿長春園淳化軒規制建成,其南北庭院的東西廊壁嵌有《敬勝齋帖》石刻。乾隆帝以樂壽堂為退位成為太上皇之後的寢宮,御題「座右圖書娛畫景」聯句,所以該堂又稱「寧壽宮讀書堂」。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在樂壽堂居住,以樂壽堂西暖閣作為寢室。樂壽堂面闊七間(通面闊36.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3.20米),四周圍廊,建築面積839平方米。單檐歇山頂,頂覆黃色琉璃瓦,從地面至正脊的高度為18.7米。柱網結構採用減柱造,即明間和東、西次間減殺前檐四根金柱。為了裝修以及支撐二層樓板之需要,在樂壽堂室內的六根金柱以南1.82米處增設六根柱,東、西稍間靠北側距老檐柱南1.6米處增設兩根柱,總共增設的八根柱的外觀和構造柱同樣,然而上方無承重的梁枋構架,直到天花梁底皮為止。樂壽堂的明間前後檐是五抹步步錦槅扇四扇,其他各間都是檻窗,檻窗分成三層,下層是玻璃窗,上兩層是步步錦支窗。室內的明間、次間通過東西向的閣道分隔成南、北兩個廳。東、西稍間的南部以及靠北牆的通道是單層,其他是兩層,第二層的面積為341平方米。大廳的仙樓以及東、西稍間南部、北廊及夾層、閣道的裝修風格統一,大多採用楠木包以紫檀木、花梨木等珍貴木材,間飾有琺瑯、玉石等等飾件。樂壽堂仙樓是清朝乾隆時期建築裝修的代表作品之一。天花採用木雕,和室內裝修相互襯托。乾隆五十二年(1760年),「大禹治水圖玉山」雕琢完成之後,一直陳設於樂壽堂北部大廳。「樂壽堂」匾(乾隆帝題)懸掛在室內北部大廳的北檐。[11][9]樂壽堂前廳仙樓二層正面朝南懸掛「與和氣游」匾,兩側對聯為「座右圖書娛畫景,庭前松竹藹春風」。[9]
- 頤和軒:位於樂壽堂正北,其北為景祺閣,頤和軒與景祺閣之間有穿廊連接,形成工字殿。頤和軒興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後來嘉慶七年(1802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兩度重修。頤和軒面闊七間,進深一間,單檐歇山頂,頂覆黃琉璃瓦。前檐出抱廈五間,後檐出抱廈三間。除了前檐抱廈之外,其他各間均出廊。前檐抱廈的明間、東西次間開敞,形成了較為深遠的前出廊,東、西稍間裝有板牆,南面是檻牆、支摘窗。頤和軒的明間是五抹頭槅扇門,次間是檻窗,上設步步錦支窗,下設方玻璃屜窗。稍間是步步錦支摘窗。後檐抱廈的次間、山面軒稍間、盡間都是檻窗。明間設有穿廊三間,向北與景祺閣相接,穿廊明間在東、西向分別開門,可通往頤和軒北面的東、西兩個小院。頤和軒東、西山面廊南北封裝,設小門,西廊外面有如亭以及圍廊,形成了小院。頤和軒前的月台左側有日晷,月台前接甬路通往樂壽堂,甬路兩側分別設有琉璃花池。頤和軒兩側有遊廊可通往樂壽堂,廊壁嵌有《敬勝齋帖》石刻。[12]「頤和軒」匾(乾隆帝題)掛在前檐下。頤和軒明間內北側上方懸掛「太和充滿」匾(乾隆帝題,上鈐「乾隆御筆之寶」印),兩側對聯為「景欣孚甲含胎際,春在人心物性間」。明間內南側門上方有匾,匾上為乾隆四十一年《御製頤和軒詩》:「即漸莵裘構,居圖豫立那。此時仍盡瘁,他日擬頤和。奢願誰能息,髙年彼任磨。雖然期廿歲,駒隙度羲娥。」兩側對聯為「麗日和風春淡蕩,花香鳥語物昭蘇」(乾隆帝題)。[9]進入頤和軒,東牆上方有《開惑論》,西牆上方有《西師詩》,均為乾隆帝題。
- 景祺閣:位於寧壽宮中路北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興建,嘉慶七年(1802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修繕。景祺閣是二層樓閣式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下層四面出廊,前檐明間開有門,接穿廊通往頤和軒的後檐,次間開有檻窗,上是方格玻璃窗,下是玻璃屜方窗。室內的西次間設有小戲台,西梢間的山牆辟有小門和景祺閣後面的小院相通;東次間內用槅扇分隔成數間小室,東梢間有樓梯可以通往二層。在一、二層之間設有平座,二層擎檐柱間施有尋杖欄杆。二層前檐的明間開有步步錦槅扇門,裙板飾夔龍紋;次間、梢間都是步步錦支摘檻窗。東面的明間開門,其他都是步步錦支摘檻窗。檐下原來是金龍和璽彩畫,光緒十七年(1891年)修繕時,為符合慈禧太后的喜好而改成蘇式彩畫,現已恢復成乾隆時期的風貌。[13]景祺閣內西間,原來設有一個戲台,面闊及進深均不足4米,現戲台已無存。[14]景祺閣前西側的小院內有迴廊通往寧壽宮花園的符望閣,東側有三間敞廳,和景福宮相鄰。緊挨着景祺閣東側設有假山一座,假山頂上原來有「翠環亭」,後來在道光年間被拆除。山頂平台和景祺閣二層之間飛架有漢白玉小橋一座,山下有洞名為「雲竇」。景祺閣後面的小院內有房屋遺址,清朝光緒帝的珍妃曾幽禁於此,該小院的西牆外便是珍妃井。[13]
石鼓館
十尊石鼓是唐朝初年在如今的陝西省寶雞市附近出土。據唐蘭考證,石鼓的刻鑿時代是戰國時期秦國秦獻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五代戰亂之時,石鼓流散在民間,宋朝終於再度收齊。宋徽宗尤喜石鼓,於1108年將其遷至汴京國學。後來由於宋金發生戰爭,又遷石鼓於汴京,金兵入汴京後見到石鼓,認為是「奇物」,便將其運至金中都(今北京)。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的主持下,將石鼓遷至江南,抗日戰爭勝利後運回北平(今北京),1956年起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清朝乾隆五十五年,清高宗為保護原鼓,命人仿刻了十鼓兩套,仿鼓現藏北京國子監和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其形狀及刻字的部位與原鼓有許多差別[15][16][17]。
2004年,故宮博物院重開石鼓館。此前十餘年前,故宮博物院曾開設過石鼓館,後來關閉。在這十餘年中,故宮博物院不斷收到各界呼籲,要求重開石鼓館。此次重開的石鼓館位於皇極殿東廡,館中收藏着石鼓十尊(乍原、而師、馬薦、吾水、吳人、吾車、千翳、田車、鑾車、蘦雨)以及元代石鼓文音訓碑一座[15][16][17]。
這次故宮博物院石鼓館重開,經過了一年多時間籌備,以全新的內容及體例佈展。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在《石鼓文秦刻石考》一文中論證石鼓文是東周秦國之刻石,此觀點在學術界獲得共識,新石鼓館的陳列據此定為「秦國石鼓專題陳列」。十尊石鼓在館內依照順序排列,還有介紹石鼓發現過程的文字及圖片展板。陳列中對石鼓的具體年代及石鼓文的釋排文主要依據唐蘭的意見,並且匯合了學術界其他研究成果[15][16][17]。
2015年,位於皇極殿東廡的石鼓館關閉。2017年4月,石鼓館在寧壽宮重新開放[18][19][20],新館採用低反射玻璃,降低反光,大幅提升觀感。[21]
珍寶館
故宮博物院珍寶館於1958年開館,是故宮博物院的常規陳列館之一。開館以來,歷經四次大規模整體改陳。其中2004年改陳後,珍寶館仍設在寧壽宮區,但從皇極殿與寧壽宮改設到皇極殿東西廡、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等建築內,展覽面積2200多平方米[15][16][17]。
2004年改陳後,展覽分為賞玩珍品、帝后飾品、日用器具、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6個單元。展覽文物440多件,其中包括新增文物200多件,新增的有定陵出土的明萬曆孝端皇后鳳冠、金天球儀、翠白菜式花插等。展覽內容沿襲此前以展示清朝宮廷製作及收藏的珍貴文物為主的做法。該展覽對文物進行揀選的標準為:金、銀等等貴重金屬,玉石、瑪瑙、翡翠、水晶、松石、青金石等等珍貴礦物,珊瑚等珍貴天然有機材質,選擇標準還包括工藝精湛、裝飾效果突出[15][16][17]。
2015年,故宮博物院珍寶館繼2004年之後進行了一次較大的改陳,此後定期改陳[22]。
從1949年直到2011年齋宮盜竊案發生前,故宮博物院全院發生過的五起盜竊案,均發生在珍寶館。1958年7月1日,故宮博物院珍寶館正式開館。當時珍寶館共有三個展室: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開館次年便發生了第一起盜竊案。五起盜竊案(後四起未遂)的情況為[23]:
- 1959年8月15日晚至16日晨,武慶輝(山東省壽光縣人,20歲,學生)自養性殿盜竊赤金冊8頁(每頁重20兩零7錢2分,各頁之間有連接環,可以摺疊,失去12個。每頁上都有豎行滿文,最後兩頁有漢字:「康熙二十年上仁憲皇太后徽號金冊」);綢夾包袱皮1個(一角上有枚古錢,錢上有「天下太平」的字樣);金質佩刀和小刀4把。武慶輝將其中一頁金冊剪成碎塊,將部分碎塊出售得人民幣。9月12日,武慶輝在開往天津的火車上因未買票而被扣押,隨後送交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公安局很快查明故宮博物院珍寶館盜竊案即武慶輝所為。1960年3月14日,武慶輝被判犯盜竊國寶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武桂生犯窩賊分贓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贓物贓款被發還故宮博物院[23]。
- 1962年4月16日晚,孫國范(真名孫黑,河南省舞陽縣孫莊村人,36歲,越獄逃犯、慣偷)在養性殿打碎兩個陳列櫃的玻璃,盜走「皇后之寶」金印、「廣運之寶」墨玉印、金製酒杯7件,共計48斤。越牆逃跑時,因觸發警報器而逃到九龍壁後躲藏,當晚12時20分被抓獲。 1962年12月22日,人民法院對孫國范盜竊案公開宣判:判孫國范犯反革命慣盜罪,判處死刑,查獲物品歸還故宮博物院。證物窗簾1塊,交還故宮博物院。所竊小英格表及文哥日曆表,歸還蘭州鴻豐寄售所[23]。
- 1980年2月1日晚,陳銀華(湖北省應山縣人,25歲)在養性殿撬開金印陳列櫃,盜走「珍妃之印」。隨後因觸發警報器,遭故宮博物院職工、駐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等600多人包圍,當晚8時26分,在九龍壁南大紅牆西南角夾道處被抓獲,同時搜出其扔掉的裝有「珍妃之印」的皮包以及手錶7塊、現金等物品。 「珍妃之印」重達13斤6兩,金質,龜紐,印文為滿文及漢文,篆字。該印是現存唯一一件清代妃印,但此「珍妃」並非光緒帝的珍妃。清朝后妃中封為珍妃者有兩位,該印的主人是道光朝的赫舍里氏,道光五年八月(1825年)獲封珍妃。1980年8月12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陳銀華盜竊案作出判決,判陳銀華犯慣竊罪和脫逃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查獲的贓物除了發還失主的部分以外,其餘沒收[23]。
- 1987年6月24日,韓吉林(吉林人,22歲)在珍寶館閉館後盜竊,剛挪動展櫃,報警信號便傳到中心控制室。值班員迅速趕到現場並追捕,在巡邏警車協助下將其抓獲。1987年8月17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韓吉林犯盜竊罪,判處死刑[23]。
- 1987年7月6日,向德強(重慶人,21歲)在珍寶館閉館後企圖盜竊,晚間出來試探,用手推了養性殿的門,報警器隨即報警,值班員迅速趕到現場察看。向德強見無法下手便離開珍寶館,很快在故宮大院內被抓獲。1987年10月,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向德強犯盜竊罪,判處無期徒刑[23]。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