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子站
港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太子站(英語:Prince Edward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彌敦道與太子道西交界地底,屬於港鐵觀塘綫與荃灣綫的鐵路車站,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
Remove ads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太子站為設有三層的地底車站,最高一層是車站大堂(L1層);中間的一層(L2層)為1號月台(荃灣綫往荃灣)及2號月台(觀塘綫往黃埔);而最低的一層(L3層)則為3號月台(觀塘綫往調景嶺)及4號月台(荃灣綫往中環)。
G | 地面 | 出入口 | |||||||||||
L1 | 大堂 | 客務中心、 | |||||||||||
L2 | 上層月台 |
| |||||||||||
L3 | 下層月台 |
|
車站大堂設有兩個不相連的付費區,其中一個近E出口的付費區只設有入閘機,並設有兩條分別通往不同月台層的扶手電梯。而油麻地站及黃大仙站亦有相似的設計,但黃大仙站只設有入閘機的付費區並非全日開放。
而大堂內亦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包括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外賣店、時裝店、洗衣店等。站內亦設有各樣自助服務,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及自動照相機[3]。此外,站內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4]、「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5]、港鐵「會員服務站」[6]以及洗手間等。

太子站設有四個月台,並以兩層的島疊式月台排列,而所有月台均設有月台幕門。而太子站月台與其南端行車隧道位置被上方的花墟道明渠由東北至西南方所橫跨。雖然建造當時曾以灌漿工程解決污水滲漏問題,但是因長年累月藏在花崗岩裂隙的臭味及污水以毛細管作用滲出至車站及行車隧道,導致月台經常出現異味,直至車站完成安裝月台幕門工程後氣味問題才有改善,而月台的柱身及牆壁上亦裝設空氣清新機[來源請求]。另外於L3層的3、4號月台下方均各設一條黃綫。
此外,太子站與鄰近的旺角站相距只有約400米,為香港相隔距離最短的兩個重鐵車站,車程不足1分鐘。
Remove ads
接駁交通
Remove ads
歷史
太子站於1976年4月[7]開始進行初步工程,並於同年7月進入主要建造階段,工程期間附近的商店因而生意大減,造成不便。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12月30日) |
車站取名於橫跨車站的道路太子道,該太子指的是英國的愛德華王子(Prince Edward),即後來的英皇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而車站實際上所處位置的地名仍為「旺角」。但就如香港其他地區一樣,也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及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很多香港人已將車站周圍稱為太子。位處官涌的佐敦站、長沙灣的荔枝角站、大角咀的奧運站也有類似「站名取代地名」的情況。
雖然太子站的修正早期系統的路軌、相應月台(2、3號月台)及東側大堂在1979年已經存在(由金門建築、Kier Construction 及 Lilley Construction負責建設),但是該站在荃灣綫竣工之前一直未開放。這是因為當時太子站是以轉車站為由建造;在修正早期系統通車初期,荃灣綫路軌、相應月台(1、4號月台)以及西側大堂仍由西松建設興建中。在1982年5月10日太子站轉綫月台率先啟用之後,乘客只可在站內轉車,而車站出入口及大堂亦直到同月17日才全面啟用。
太子站選用紫色為主調,是呼應車站名稱中的「太子」愛德華(Prince Edward),因為紫色在西方文化裏與皇室貴族通常帶有關聯[8]。
在太子站通車初期,月台牆壁的字樣的顏色為黑色,但在1989年1月改為白色[來源請求],一直沿用至今。
太子站原擬於2006年進行行人隧道延展工程及出入口修改工程,原計劃於2008年完成。隧道位於西洋菜南街地底,長160米,連接始創中心和太子站B2出口。計劃中必須將太子站原向西洋菜南街的B2出口轉為面向太子道西,重新興建後的出入口會更不接近聯合廣場,受到聯合廣場的商戶反對。有關工程於2005年於《香港政府憲報》刊憲[9],惟工程至今未進行。
港鐵於2008年1月決定在太子站大堂近A、D-E出口位置興建洗手間,而洗手間於2015年1月24日完成工程並開放予乘客使用[10]。另外,大堂與地面之間亦增建升降機連接,該升降機並已於2015年5月22日啟用[11][12]。
連接大堂及月台升降機曾於2016年4月20日起暫停使用,以更換為較新型號[13],並於同年10月15日重新投入服務。

- 2019年8月31日港島及九龍區示威,於當晚約10時45分,在一列觀塘綫往調景嶺方向的3號月台列車車廂內,有示威者與一批不滿示威者的乘客發生爭吵[14]。隨後有乘客取出金屬鎚子揮舞,而示威者亦在車廂內取出滅火器施噴還擊,造成列車內白煙瀰漫,隨後有人報警,列車停駛。直到當晚約11時,近100名特別戰術小隊及防暴警員衝入往中環方向的4號月台以及列車車廂用以警棍向在場人士毆打及射胡椒噴霧,現場一片凌亂,多名示威者被制服在地並且頭破血流[15][16];警方指當晚於太子站有63人被捕[17]。其後港鐵隨後宣布因車站設施被破壞,太子站、旺角站及九龍灣站關閉,列車不停這些車站[18],直至9月2日早上才重開太子站[19][20]。然而由於港鐵拒絕公開當晚的閉路電視片段,因此一直有傳聞指警方在太子站有市民遇害(其後港鐵於司法覆核中敗訴,但限制不得複製或公開片段)。然而,根據傳真社的調查,當中被指是六名遇害者的傷者被證實仍然生還[21]。
- 2019年9月6日下午,太子站大堂有近百人靜坐,要求港鐵公開閉路電視錄像。直到約下午5時50分,港鐵表示,因應車站內有人群聚集,為確保乘客及員工的安全而暫時關閉。市民改在旺角警署外聚集。警方曾派出談判專家勸喻示威者離開,但之後向示威者發射多枚胡椒彈、催淚彈及橡膠子彈[22]。
- 2019年9月8日晚上8時許,有示威者闖入已關閉的太子站C出口進行破壞,鐵閘、指示牌等設施遭到破壞[23][24]。
- 之後每個月的最後一天,有市民會在車站C出口外獻花及張貼文宣,但亦有防暴警員也會約每15分鐘到場清理[25]。直到2020年,有民主派區議員形容政權認為獻花收花亦代表散播仇恨[26]。
-
被封閉的B1出口,並有市民在站外獻花,後來該出入口已於2019年11月5日重開
-
C1出口損毀程度,該出入口曾經封閉,並被示威者噴上字句,後來已於2019年11月5日重開
-
太子站遭到示威者破壞的閘機
-
太子站遭到示威者破壞的售票機
-
有示威者在B1出口外獻花及張貼文宣後,其後亦有防暴警員到場清理(圖為2020年1月31日的情況)
意外及重大事件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