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列娜·壽西斯古(羅馬尼亞語:Elena Ceaușescu,羅馬尼亞語發音:[eˈlena tʃe̯a.uˈʃesku];1916年1月7日—1989年12月25日)原名萊努察·彼特雷斯庫(羅馬尼亞語:Lenuța Petrescu),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政治人物。前羅馬尼亞共產黨總書記及總統尼古拉·壽西斯古之夫人,曾經出任部長會議副主席(副總理)。
埃列娜·壽西斯古 | |
---|---|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部長會議副主席 | |
任期 1980年3月29日-1989年12月22日 (9年268天) | |
總理 | 伊利耶·維爾德茨 康斯坦丁·德斯克列斯庫 |
領袖 | 尼古拉·壽西斯古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羅馬尼亞王國登博維察縣彼得雷什蒂 | 1916年1月7日
逝世 | 1989年12月25日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登博維察縣特爾戈維什泰 | (73歲)
死因 | 槍決 |
政黨 | 羅馬尼亞共產黨 |
配偶 | 尼古拉·壽西斯古(1947年結婚) |
出身於瓦拉幾亞地區的貧農家庭,在接受四年的小學教育後和其兄移居首都布加勒斯特。做過實驗室助理,後成為紡織工人並於1930年代中期參加羅馬尼亞共產黨,開始參與共產主義革命運動。1946年,她和壽西斯古結婚,1947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執政以後,擔任外交部秘書。歷史學家一般認為,在1965年壽西斯古上台以前,她在羅馬尼亞政治生活中其並沒有多少重要的作用。
1965年丈夫壽西斯古成為羅馬尼亞共產黨的總書記(最高領導人)以後,她成為羅馬尼亞政壇上的主要人物。在羅馬尼亞當時的公共輿論中,其被稱為「同志」,但在美國的羅馬尼亞團體中(普遍效忠於前王國政權),則被帶有敵意得稱呼為「壽西斯古女士」。羅馬尼亞的相當大部分人、羅馬尼亞的海外團體和西方世界認為,她可能是羅馬尼亞壽西斯古時期最為人所痛恨的人物。埃列娜·壽西斯古本人教育有限,她後來取得化學博士學位,但該學位普遍被羅馬尼亞化學界懷疑為依靠特權獲得。除此之外,其也積極參與羅馬尼亞的政治事務。1968年,她被選入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市政委員會。1972年,她成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1979年,她當選科學技術委員會主席。1980年,她被任命為部長會議副主席(政府副總理),實際地位僅在丈夫之下。有相當多的羅馬尼亞人認為其對其丈夫有廣泛影響,沒能阻止丈夫走向獨裁,事實上助長了其丈夫的腐敗和獨裁傾向。
另外,羅馬尼亞民間不少人士認為,她在生育政策上的失誤導致了70到80年代羅馬尼亞普遍的非婚生子女問題;而衛生領域的人士則指責她在領導羅馬尼亞國家健康委員會期間由於否認愛滋病在羅馬尼亞的存在,導致了該種疾病在歐洲地區的最大一次爆發。
1989年,她丈夫訪問伊朗期間由她控制國內形勢,蒂米什瓦拉事件以後,全國局勢劇變,並導致了暴力交火事件。支持壽西斯古的羅馬尼亞保安部隊和起義的民眾及軍隊在首都發生劇烈槍戰。其與丈夫在認為局勢不可挽回的情況下乘坐直升飛機離開首都住所。但很快,於12月25日,被起義群眾俘獲。在一次簡短的審判中,她拒絕回答問題並拒絕承認法庭權威。並聲稱法庭人員在使用挑釁性語言和其對話。審判後夫婦立即在特爾戈維什泰被槍決。
在羅馬尼亞她的綽號是「Codoi」,這一綽號有可能源於她對二氧化碳(CO
2)的錯誤讀法(在羅馬尼亞語中 "doi" 意為「二」)。當時的官方宣傳常常提到埃列娜的科學成就,但事實上,埃列娜本人只唸過小學,而成績亦不太好,只有針織一科拿到好成績。所以,她經常被以這一綽號嘲諷,包括在其審判中在場的官員也引用了這一綽號[1][2][3][4]。Codoi 一詞在羅馬尼亞語中的意思是「大尾巴」,這更增加了其幽默效果。[5]
埃列娜曾經被稱為:「羅馬尼亞科學進步、世界和平和國際合作的卓越貢獻者、黨和羅馬尼亞的光輝命運的先鋒戰士、廣受愛戴的羅馬尼亞人民的女兒」。[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