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康斯坦丁·德斯克列斯庫(羅馬尼亞語:Constantin Dăscălescu,發音:[konstanˈtin dəskəˈlesku];1923年7月2日—2003年5月15日) 羅馬尼亞政治家,在尼古拉·齊奧塞斯庫任總書記的共產黨統治時期,到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期間擔任部長會議主席(總理)(1982年5月21日—1989年12月22日)。
德斯克列斯庫出生於布雷亞扎的一個工人家庭。1945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先後畢業於普洛耶什蒂黨校和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1952-1956年任普洛耶什蒂黨校校長。1956-1959年任羅馬尼亞工人黨(1948年2月羅馬尼亞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合併為羅馬尼亞工人黨,1965年7月恢復共產黨名稱)普洛耶什蒂州委組織書記。1959-1962年在莫斯科蘇共中央高級黨校學習。1962-1965年任加拉茨州委組織書記,1965-1974年任羅共加拉茨州委第一書記。作為黨總書記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的親信,受到齊奧塞斯庫的提拔和重用,1972-1975年任國務委員會委員。1974-1976年先後任羅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和黨中央組織部第一副部長。
1976年6月-1978年5月任羅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主管農業工作,從此進入羅共最高領導層。1976-1978年兼任全國農業生產合作社聯合會主席。1977年4月又兼任全國農業委員會副主席。1978-1982年任經濟和社會組織委員會主席。1979年11月23日-1982年5月21日任羅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央組織部部長[1]。1982年5月21日任部長會議主席(總理),接替因經濟改革失敗成為「替罪羊」的伊利耶·維爾德茨,同年12月起兼任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第一副主席[2]。
作為名義上的政府首腦,德斯克列斯庫並無太多權力,政府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齊奧塞斯庫的夫人,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埃列娜·齊奧塞斯庫手中。
德斯克列斯庫在1978年3月當選為羅共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政治局委員)。1979年11月羅共「十二大」、1984年11月羅共「十三大」、1989年11月羅共「十四大」上均當選為黨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常設局委員(政治局常委)。
1989年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總統夫婦出逃,德斯克列斯庫曾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總部陽台上與前總理維爾德茨準備組建臨時政府,接管政權,但由於得不到台下群眾的支持而流產。德斯克列斯庫作為政府首腦在簽署釋放所有政治犯和因示威遊行而被逮捕的人的法令後向台下民眾宣佈政府辭職,隨後被接管國家權力的羅馬尼亞救國陣線逮捕。
1990年,德斯克列斯庫被控犯有「種族滅絕罪」,同年因重病停止受審。1991年,德斯克列斯庫被羅馬尼亞最高法院以「嚴重謀殺罪」判處無期徒刑,五年後因健康原因獲釋。被釋放後,他過着默默無聞的生活。2003年5月15日,德斯克列斯庫病逝於布加勒斯特,享年80歲。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