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 | |
---|---|
IUPAC名 9H-purine 9H-嘌呤 | |
識別 | |
CAS號 | 120-73-0 |
PubChem | 1044 |
ChemSpider | 1015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KDCGOANMDULRCW-UHFFFAOYAO |
ChEBI | 17258 |
KEGG | C15587 |
MeSH | Purine |
性質 | |
化學式 | C5H4N4 |
摩爾質量 | 120.112 g·mol⁻¹ |
熔點 | 214 °C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如果身體未能將嘌呤進一步代謝並從腎臟中經尿液排出的話,而這些物質最終形成尿酸,再經血液流向軟組織,以結晶體積存於其中,假若有誘因[需要解釋]引起沉積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裏的尿酸結晶釋出,那便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炎症(痛風症)。
衍生物
許多嘌呤衍生物存在於自然界,核苷酸五種鹼基中的兩種為嘌呤衍生物:腺嘌呤和鳥嘌呤。在DNA中,兩條鏈上的鹼基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以氫鍵結合,腺嘌呤與胸腺嘧啶,鳥嘌呤與胞嘧啶。在RNA,尿嘧啶取代胸腺嘧啶。
生物功能
除了腺嘌呤和鳥嘌呤在DNA和RNA中的重要作用,嘌呤衍生物還存在於許多其它重要的生物分子,如ATP,GTP,環狀AMP,NADH和輔酶A。嘌呤本身在自然界中不單獨存在,而是作爲生物體內化學反應的中間產物,可由有機合成人工製得。
歷史
「嘌呤」(purine)一詞意為純尿(pure urine)[1],最早由德國化學家埃米爾·費歇爾於1884年提出。他於1899年首次合成了此化合物。[2]合成路線的起始物質是尿酸 (8),此物質最早由舍勒於1776年從腎結石中提取。[3]尿酸(8)與PCl5反應得2,6,8-三氯嘌呤(10),後者與HI和PH4I反應得2,6-二碘嘌呤(11)。用鋅粉還原得嘌呤(1)。天然嘌呤衍生物分子量比吡啶衍生物大很多。
實驗室合成
嘌呤在生物體內的合成可以人工實現。甲酰胺在開口容器中以170 °C加熱28小時,可得到可觀產率的嘌呤:[4]
這個重要的反應是生命起源的討論內容,因其由小分子有機物生成,而嘌呤的衍生物構成遺傳物質DNA和RNA的鹼基。[5]
Oro, Orgel等人發現四分子HCN縮合生成二氨基丁烯二腈(diaminomaleodinitrile,12),後者與其它小分子反應能得到自然界存在的大多數嘌呤衍生物。[6][7][8][9][10]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