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密國(維吾爾語發音:Hamul、Qomul;蒙古語發音:Khamil,明朝沿用蒙語諧音Kumul亦稱為哈密力),為1380年蒙古貴族創立的小國,在今中國新疆哈密地區境內興建。1406年,明成祖朱棣在此建哈密衛;正德年間為吐魯番汗國所滅。
哈密古稱「昆莫」,塞人之地。
公元前2世紀初,稱伊吾盧,屬匈奴,為呼衍王王庭。東漢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征匈奴取得伊吾盧,置宜禾都尉屯田。章帝時罷屯田,又歸匈奴。三國屬鮮卑西部。晉屬敦煌郡,置伊吾都尉。後前涼取之,仍置伊吾都尉。北魏置伊吾郡。後為西突厥佔據。隋大業六年(610年),煬帝派薛世雄攻取,建築新城,置伊吾郡,並號稱是新伊吾。隋末復為西突厥乘亂奪據。唐貞觀四年(630年),內附,置西伊州。貞觀六年(632年),置都督府,並改名伊州,下設伊吾、納職和柔遠三縣,其中今日的哈密當時即屬柔遠縣管轄。天寶初年,改為伊吾郡,不久又恢復原樣。廣德以後,失陷於吐蕃。五代為小月氏佔據,稱為胡盧磧。北宋雍熙以後,屬回鶻。耶律大石西遷後歸西遼。元屬畏吾兒,後在西域設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哈密屬之,並封察合台的後裔兀納失里為肅王,哈密成為他的封地。當時稱伊州為哈密力,從此哈密之名便沿用至今。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兀納失里開始向明朝納貢,封哈密國王。永樂二年(1404年)六月,兀納失里弟安克帖木兒遣使朝貢,封忠順王。永樂三年(1405年)春,安克帖木兒被鬼力赤毒死,兄子脫脫幼時被俘入中國,遣使送還,命襲王爵,管轄西域回回、畏兀兒、哈剌灰(瓦剌後裔)。
永樂四年(1406年)三月,置哈密衛,以馬哈麻火者等為指揮、千戶和百戶等官,又以漢人周安為忠順王長史,劉行為紀善,輔導忠順王,哈密國成為設有明朝羈縻衛所的王國。永樂八年(1410年),脫脫死,弟免力帖木兒於次年十月襲位,封忠義王,賜印誥玉帶,命世守哈密。
永樂十二年(1414年),行在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出使西域,歸國後著《西域番國志》,其中《哈密》章云:「哈密城居平川中,周圍三四里,惟東北二門。人民數百,住矮土房。城東有溪流,水西南流。果林二三處,種楸杏而已……蒙古、回回雜處於此,衣服禮俗各有不同」。
洪熙元年(1425年),免力帖木兒死,脫脫子卜答失里於宣德元年(1426年)襲位,封忠順王。宣德三年(1428年),因為卜答失里年幼,不能勝任,於是封免力帖木兒子脫歡帖木兒為忠義王,二王並貢。
之後歷數任國王,正德八年(1513年),哈密被吐魯番汗國吞併;正德十年(1515年),吐魯番正式吞併哈密,明朝派使臣交涉無果,朝廷議而不決最終放棄了哈密衛,後吐魯番以哈密為跳板不斷侵擾嘉峪關內的明朝本土。
[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