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起源於19世紀廈門由西方傳教士推動之教會羅馬字(1850年-),日治時代受官方限制而停用,至中華民國時代(1945年-)再次配合當時官方推行的官方語言,而有了獨立於方言外的一套拼音,但並未強制統一使用任何一種版本,所以依地區不同,可以看見多套羅馬拼音同時出現。[1]

現今台灣政府使用的中文羅馬拼音系統,為國際上較流通的漢語拼音(2009年-)。在2009年以前,政府曾採用國語羅馬字(1928年-1985年)、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國音二式,1986年-2002年)、通用拼音(2002年-2008年),與上述幾個官方系統並行的,是大體上已使用數十年的威妥瑪拼音(韋式拼音)。

目前中華民國教育部規範地名、街道名均以漢語拼音翻譯為主,僅各縣市名稱以國際慣用為由保留威妥瑪拼音,淡水鹿港則因歷史發展較早,其名依國際通用、約定俗成方式譯寫。由於政府曾通行通用拼音,因此在部分地方仍可見通用拼音。至於台灣人名的部分,外交部並無強制性規定人民須使用何種拼音方案拼寫,亦可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國家語言之拼音方案作拼寫。

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一直有許多非純正學術上的爭論,也從未能回應在台外籍人士的需求,亦無法與台灣民眾建立連結,取而代之的是政治因素的影響。也因此,現代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一直處在不合理的矛盾狀態下,造成許多外國觀光客、外籍居民和在地台灣人溝通上的困難。

Remove ads

教育

在台灣,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均以注音符號來標注與指導中文字(國語)的發音,沒有常態的中文羅馬拼音教學,這導致多數台灣人不知道如何為他們的姓名或住址拼注羅馬拼音。

一直以來,關於教育學齡較小的兒童拼寫羅馬拼音的議題(如仿效中國大陸的學生學習漢語拼音),都只是零散地被討論。和其餘所有有關羅馬拼音的方案一樣,這是一項極具爭議性的議題。2000年代前期,因為一場採用何種拼音形式的爭執(通用拼音或漢語拼音),一項拼音的計劃被延期了。這項改革非常地複雜,它需要龐大的努力來編寫新的指導教材,並且重新訓練教師。

在台灣,臺灣話客語原住民語言的教科書,除了增埔符號後的注音符號外,現在亦編入羅馬拼音(像是經修改過後的白話字台羅拼音)。然而,因為台灣有相當數目的學童無法順利讀出拉丁字母,所以只標注羅馬拼音而沒有注音符號的教科書,在小學階段非常罕見。

由國家出版且面向海外台灣學童的教科書中,通常以完全雙語的方式寫成,但在文章主體的部份只標注了注音符號,另附有注音符號與其它各種羅馬拼音的對照表。而用於高階學生(像是青少年與成人)的教科書,則罕為生字詞標注注音符號。通常在註腳部份,除了有注音外,還有羅馬拼音的解釋。

目標族群為外國學生(多為成人學習者和工作者)的片語書以及生字書,通常只附有漢語拼音來標注中文字的發音,就像多數在北美洲出版的中文教材一樣。

Remove ads

地名

中華民國政府曾於2002年採用通用拼音(2000版)為中文譯音標準,內政部隨後於2003年發佈《地名譯寫原則》,強制變更宜蘭縣(Ilan改Yilan)、嘉義縣(Chia-I改Chiayi)及全國各鄉鎮市區級地名音譯寫法,並且以國家位階更新各級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指標,但因為此原則只是「行政指導」位階,不能禁止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其它方案。台北市在1998年採用通用拼音(初版)更新路牌,2000年以國際接軌為由,採用了漢語拼音,並替換了其不符合漢語拼音規則的路牌,但保留舊版通用拼音「音節開頭字母大寫」的用法(通用拼音現已刪除此用法)。2008年9月16日,行政院通過教育部提案,2009年1月1日起在譯音上從通用拼音全面改採漢語拼音[2][3]。目前國民黨執政縣市均已陸續改採漢語拼音更新路牌,然路牌標示方式未一致,例如臺北市路牌依然保持音節開頭字母大寫之標示方式。台鐵國道省道分別於2009年12月、2011年6月、2011年12月完成地名拼音更新作業,採用漢語拼音。而包括高雄市在內的民進黨執政縣市,則繼續採用通用拼音。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營運時,依當時政府規定採用通用拼音,至2012年3月改採漢語拼音,更新公司英文網頁內容及板橋站的站名標示。

在台灣,因為人力訓練的不足,羅馬拼音的錯誤成為非常頻繁發生的現象,且缺少了政治意願的參與來履行修改。常見的許多錯誤,起源於台灣獨有的台灣國語腔調:像是將「ㄤ(-ang)」與「ㄢ(-an)」混用。舉例來說,在標示及名牌中,「ㄍㄨㄢ(關guan)」與「ㄍㄨㄤ(光guang)」時常相互受到混淆。簡單的排印錯誤(像是把e寫成t)也是無所不在。臺北市的路牌捷運標示正確性相對高,然公車站牌常可看到上述之的錯誤,甚至有中英文地名完全錯置亦未被施工及驗收人員察覺之情況發生。而高雄市方面,為迎接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到來,曾進行路標錯誤檢舉活動[4],故錯誤標示也已大幅減少。多數錯誤發生在偏遠且缺乏資源的地區,因其外國觀光客的數量較少,修改羅馬拼音標示並非排為首位的計劃[5]

從2009年起,因應中央政府的措施,除縣市名稱使用以威妥瑪拼音為主之約定俗成拼法外,鄉鎮市區與各級公路皆改用漢語拼音。臺北縣於2010年升格為直轄市並更名為新北市之時,原本計劃採用漢語拼音音譯為「Xinbei」,然因強烈民意反對而改用意譯譯名,例如英文譯名為「New Taipei」。另內政部於2011年6月16日核定淡水鹿港鄉級行政區依國際通用、約定俗成方式,分別譯寫為台語白話字的「Tamsui」及威妥瑪拼音的「Lukang」,恢復兩地在《地名譯寫原則》頒佈後被強制變更之具有歷史意義的譯名,成為僅有的例外(後來新增墾丁、「Kenting」)。

2017年6月14日,交通部針對路牌在《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5條增加敘述:「其譯寫應依標準地名譯寫準則及漢語拼音規定辦理。」至此「路牌使用漢語拼音」開始具有法規賦予的強制力。[6]

Remove ads

人名

台灣的外交部未限制人民使用何種拼音方案,可依個人喜好自由選擇甚至混搭,除華語的威妥瑪拼音、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等外,亦可使用台語拼音客語拼音、原住民語等拼音方案作拼寫。

護照的外文姓名欄位,原規定要依國語讀音音譯成的英文字母填寫,直到2019年,為配合「國家語言發展法」多元文化精神,只要是「國家語言」(即台灣華語台語客語及原住民等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都可以音譯作為護照上的外文姓名[7],以保障國人使用母語的權利。

大多數的台灣民眾使用「非正規的威妥瑪拼音」來拼寫其姓名。這個簡化版的威妥瑪拼音並不使用發音區別符號(聲調號、送氣音符號與母音變化),「ü」的音亦直接寫作「u」,例如Hsü直接寫作Hsu。通常字與字間會用連字符號相接,例如Lu Hsiu-lien(呂秀蓮),名第二字首大寫Lu Hsiu-Lien的用法亦很常見。姓名前後順序無特別規範,可依個人使用習慣選擇姓前名後或名前姓後的格式,然政治人物與體育選手通常用姓前名後之形式。

不少台灣人的羅馬姓名使用非正規或特殊的拼音系統來翻譯,亦或是交雜使用多種拼音系統。例如「馬英九(Ma Ying-jeou)」的名字屬威妥瑪拼音與國語羅馬字混用。而姓氏「」在多數的羅馬拼音系統中皆拼作Li,但在台灣普遍拼作Lee,如「李登輝(Lee Teng-hui)」。

Remove ads

企業名稱

公家與私人企業的英文名稱並沒有受到任何標準的限制,這個領域上的拼音差異更為廣大,也更不可預知。有些企業選擇「音譯」他們的名稱,有些則選擇了「意譯」。中華電信(Chunghwa Telecom)、中華商業銀行(The Chinese Bank)、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的中文名稱都是「中華」,譯名卻以不同辭彙出現。

許多企業主亦以易讀性為主採非正規拼法,如華隆集團(The Hualon Group)及裕隆汽車(Yulon Motor)的拼音名字就選擇了易讀性,而捨棄了幾個字母(按照主流羅馬拼音系統,第二個音節本來應該是「long」或「lung」)。

在台許多企業集團的領導人是閩南裔台灣人,所以也不難找到使用羅馬拼音來翻譯台語的例子。就像新光集團的英語名稱「Shin Kong」係以台語發音拼寫而成,而非華語。

如同街道路牌一樣,店家與商業產品標籤的羅馬拼音目前仍尚未系統化。

Remove ads

其它

中華郵政目前依教育部「中文譯音使用原則」規定,提供地址的漢語拼音譯寫的官方協助。在2000年之前,地址通常以威妥瑪拼音郵政式拼音國音二式寫成。但通常,只要有正確的五碼郵遞區號,郵件工作者便能在不受拼音系統的干擾下遞送郵件。

臺灣多數的大學名稱使用威妥瑪拼音,例如:成功大學(Cheng Kung)、中興大學(Chung Hsing)、逢甲大學(Feng Chia)、輔仁大學(Fu Jen)、陽明交通大學(Yang Ming Chiao Tung)、中正大學(Chung Cheng)、暨南國際大學(Chi Nan),而政治大學(Chengchi)的「治」在威妥瑪拼音應為chih,而非chi。少數幾個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前便已存在的大學則使用郵政式拼音,像是清華大學(Tsing Hua)、東吳大學(Soochow,蘇州)。有些大學的名稱使用其他漢語語言,像是採用臺語拼音的淡江大學(Tamkang)、粵語(廣州話)拼音的國立中山大學(Sun Yat-sen,孫逸仙)、德明財經科技大學(Takming)。

因國民中小學與高中隸屬地方政府的管轄範圍內,他們遵從各地縣市政府所選用的拼音方式,曾選擇通用拼音,現逐步換至漢語拼音。

Remove ads

參見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