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典納瓦特爾語有時也被簡稱為阿茲特克語或納瓦特爾語,指16世紀西班牙征服阿茲特克帝國前後於墨西哥谷地起通用語效用的各納瓦特爾語變體,都是黏着語。在隨後的時代,古典納瓦特爾語的地位逐漸為西班牙語所代替,並發展為現代的納瓦語族諸語言[註 1]。
古典納瓦特爾語屬於猶他-阿茲特克語系的納瓦語族,被劃為納瓦特爾語的中部方言,和現代墨西哥谷地通用的納瓦特爾語方言聯繫緊密。有猜測指,16世紀至17世紀的古典納瓦特爾語書面文獻表明該語言屬於當時的一種較為著名的社會方言,即這些文獻所顯示的古典納瓦特爾語形式,更像是當時阿茲特克貴族(pīpiltin)所特別使用的一種方言,而當時阿茲特克平民(mācēhualtin)使用的是其他變體方言。
古典納瓦特爾語常重讀倒數第二個音節,但在使用呼格的場合下是個例外。男子發言使用呼格時,常用後綴「-e」,此時應重讀末位音節,例如正常情況下的「Cuāuhtliquetzqui」(雕戰士),重讀下劃線的倒數第二位音節,但在使用呼格時成為Cuāuhtliquetzqué(「嘿,雕戰士」),就重讀下劃線的末位音節。女子使用呼格時,常重讀末位音節,不添加後綴「-e」。「Oquichtli」(男子),應用呼格時為「Oquichtlí」(「嘿,先生」)。
納瓦特爾語中最複雜的音節為CVC式組合(輔音-元音-輔音),亦即每個音節的首末分別只能至多有一個輔音音素。輔音群只允許出現在詞中,納瓦特爾語常採用插入音(通常為/i/)或直接忽略的方式跳過這個約束。本着這樣的目的,「tl」/tɬ/同其他塞擦音一樣被視作一個單獨的音素。並不是所有的輔音都能和其一樣既能出現在音節中,也能出現在音節末。
古典納瓦特爾語語素的音韻在特定的環境下可能有變化,這取決於鄰位語素的音位或其在詞彙中所處的相對位置。
當語素結尾為輔音,且其後接以輔音為首的語素時,兩個首尾相接的輔音將出現語音同化的現象。
ch | + | y | → | chch | 例:oquich-(tli)(男子)+ -yō-(tl)(名詞後綴) → oquichchōtl(英勇) |
---|---|---|---|---|---|
l | + | tl | → | ll | 例:cal-(房屋)+ -tli(通格後綴) → calli(房屋) |
l | + | y | → | ll | 例:cual-(li)(好) + -yō-(tl)(名詞後綴) → cuallōtl(善良) |
x | + | y | → | xx | 例:mix-(tli)(雲) + -yoh(覆於…中) → mixxoh(多雲) |
z | + | y | → | zz | 例:māhuiz-(tli)(畏懼) + -yō-(tl)(名詞後綴) → māhuizzōtl(敬意) |
幾乎所有雙寫輔音都是上述語音同化現象造成的。同一語素中出現的雙寫輔音十分罕見,例如動詞「-itta」(看見)。
納瓦特爾語的詞彙可依職能分為三類:名詞、動詞和小品詞。形容詞並非不存在,但是一般來說它們的職能更貼近名詞,且大部分形容詞都來源於動詞或名詞詞根,例外極少。副詞極少,常被劃為小品詞。
名詞可依據兩種不同標準分別劃分為兩類:
名詞也可依據是否存在單複數形式分為有生命與無生命兩類,其中無生命名詞不存在複數形式,但是在現代納瓦特爾語大部分方言中,許多兩類名詞都存在複數形式。納瓦特爾語的名詞詞彙學大多關於後綴,但是也有一些不規則的形式存在。
非所有名詞常帶有「通格後綴」,元音後寫作「-tl」(如ā-tl,水),輔音後寫作「-tli」[註 2]。有些名詞綴有不規則的形式「in」(mich-in,魚)。這些後綴在派生詞彙中將會脫落,如tōch-calli(兔子洞),mich-matlatl(漁網)。所有名詞不使用通格後綴。
只有有生命名詞存在複數形式,其中包括大部分存活的物種,但也有無生事物如tepētl(山),citlālin(星星)等也被視作有生命名詞。
-h | -tin | -meh | |
---|---|---|---|
複寫 | teōtl, tēteoh | tōchtli, tōtōchtin | Never occurs |
不複寫 | cihuātl, cihuāh | oquichtli, oquichtin | michin, michmeh |
複數的規則並非一成不變,許多情況下的不同形式證明了其不確定性。
帶通格後綴單數 | cihuātl(女子,妻子) | oquichtli(男子,丈夫) | totōlin(土雞) | tlācatl(人) |
---|---|---|---|---|
帶通格後綴複數 | cihuāh | oquichtin | totōlmeh | tlatlācah |
所有名詞單數 | nocihuāuh 「我的妻子」 | noquich 「我的丈夫」 | nototōl 「我的火雞」 | notlācauh 「我的人」 |
所有名詞複數 | nocihuāhuān | noquichhuān | nototōlhuān | notlācahuān |
第一人稱單數 | no-(我的) |
---|---|
第二人稱單數 | mo-(你的) |
第三人稱單數 | ī-(他的/她的/它的) |
第一人稱複數 | to-(我們的) |
第二人稱複數 | anmo-(你們的) |
第三人稱複數 | īn-(他們的) |
不明所有者 | tē-[某(些)人的] |
其他名詞變化形式還包括:
古典納瓦特爾語動詞常綴有前綴,以和句子的主語、單複數和賓語相吻合。動詞也存在時態和體的變化。以下是三種句式,皆僅含有唯一詞彙,包括名詞性謂語判斷句、不及物動詞句和及物動詞句。
值得注意的是前綴ti-在動詞無後綴時意為「你」,但在詞尾綴有-h時,意思就變為了「我們」。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動詞主幹和其論元前後綴組合規則如下:
對於動詞的直接論元修飾,也就是主語和賓語前綴等,僅出現於動詞界限內。如果形式上無區分的直接和間接賓語同時存在,只有其中之一將綴於動詞之前。
其他屈折形式會有選擇地被表記於動詞,例如方位格。其他屈折形式還包括應動態和使役態等,皆屬於配價變更的範疇,也就是對動詞聯繫論元的數量的變更,或是將不及物變為及物、及物變為雙及物的形式。
主 | 賓 | |
---|---|---|
第一人稱單數 | ni- | -nēch- |
第二人稱單數 | ti- | -mitz- |
第三人稱單數 | Ø- | -qui- |
第一人稱複數 | ti (+ verb +) -h | -tēch- |
第二人稱複數 | an (+ verb +) -h | -amēch- |
第三人稱複數 | Ø- (+ verb +) -h | -quim- |
不定 | -tē-(某人);-tla-(某物) |
應動語態可以為動詞增加一個額外的論元,這個論元可以應用於施益格、受害格等,用後綴-lia表示。
使役態同樣可以為動詞增加一個額外的論元,這個論元是主語令動作發生在它身上的某個對象,用後綴-tia表示。
「未指明主語」又被部分學者稱為「被動」,可為動詞移除賓語,表達非特指含義,並將主語論元轉化為動作的承受者,用後綴-lo或-hua表示。
指示功能:
內向:
外向:
許多後綴可將動詞變為派生名詞:
兩個動詞可以通過「-ti-」連接,成為組合動詞。
方位和其他事物關係可以用關係名詞表達;也存在一些方位後綴。
古典納瓦特爾語常用名詞併合,各種種類事物都可以併合。
小品詞in在納瓦特爾語句法中十分重要,被當作一種定冠詞使用,也用作連接主句和從句的連詞或是指示作用詞等。
古典納瓦特爾語被視作一種非組合性語言,允許多種不同詞序,甚至是破碎的名詞詞組也可以成句。
古典納瓦特爾語的基本語序是動詞前置,一般被視作VSO(謂-主-賓)語序,但部分學者認為其屬於VOS(謂-賓-主)語序。但由於納瓦特爾語的非組合性,事實上所有語序都適用,不同的語序有不同的實際意義,如主次關係等。
古典納瓦特爾語的重要特點是任何名詞都可以作為獨立謂語適用,例如calli(房屋)作謂語適用時,意為「(它)是個房子」。
作為謂語,名詞可以使用不帶時態屈折的動詞主語前綴,因此nitēuctli(「我是領主」)包含第一人稱單數前綴ni。同樣地,tinocihuāuh(你是我的妻子)包含第二人稱單數前綴ti。
古典納瓦特爾語使用二十進制計數法[5],在納瓦特爾象形文字中,20,400和8,000分別用旗幟、羽毛和包裹表示。序數詞後綴是ic或inic,綴於數次後[6]。
1 | cē | 前綴形式是cem-或cen-。 |
2 | ōme | 前綴形式是ōm-或ōn-。 |
3 | ēyi/yēi/ēi/yēyi | 前綴形式是(y)ē-或(y)ēx-。 |
4 | nāhui | 前綴形式是nāhu-/nāuh-。 |
5 | mācuīlli | 源於māitl(「手」)[7]。 |
6 | chicuacē | chicua- "5" + cē "1" |
7 | chicōme | chic- "5" + ōme "2" |
8 | chicuēyi | chicu- "5" + ēi "3" |
9 | chiucnāhui | chiuc- "5" + nāhui "4" |
10 | mahtlāctli | 源於māitl(手) + tlāctli(軀幹)[8] |
15 | caxtōlli | |
20 | cēmpōhualli | 源於cēm- "1" + pōhualli(計數,來自動詞pōhua)[9] |
400 | cēntzontli | 源於cēn- "1" + tzontli(毛髮)[9] |
8000 | cēnxiquipilli | 源於cēn- "1" + xiquipilli(包裹)[10] |
20的整數次冪數使用基本數字的前綴形式加上另外一個特定數字的組合詞表示,被表示數字是二者的乘積,如ōmpōhualli "40" (2×20),mahtlāctzontli "4,000" (10×400),nāuhxiquipilli "32,000" (4×8,000)[11]。
11至14,16至19,21至39等用相對小的數字前綴和大數的組合詞來表示,多個數字的和即為被表示數字,如mahtlāctli oncē "11" (10+1),caxtōlonēyi "18" (15+3),cēmpōhualmahtlāctli omōme "32" (20+10+2),cēntzontli caxtōlpōhualpan nāuhpōhualomōme "782" (1×400+15×20+4×20+2)[12]。
根據所計量的物品,納瓦特爾語使用不同的量詞:
量詞的選定規則並不嚴格[13]。
在西班牙征服之際,阿茲特克人大多使用象形符號為主、形意符號為補充的書寫系統來表記納瓦特爾語,有時也根據需要使用音節等價符號。西方早期的阿茲特克歷史文化研究人迭戈·杜蘭曾記錄道,阿茲特克傳統的手抄本工藝者(tlacuilos)在使用這種傳統的符號系統表記拉丁文祈禱詞時捉襟見肘。這種傳統的符號表記系統足夠用以記錄家譜、天文研究和貢品名單等材料,但他並不能完整地表記口頭語言的全部詞彙,這一點上同近鄰瑪雅文字相比有所欠缺。
西班牙人引入了拉丁字母,起初用於大量記錄阿茲特克人的散文詩歌作品,作為對當時當局焚毀上千本阿茲特克手抄本文獻的補救。納瓦特爾語所使用的拉丁字母書寫系統中,包含四個帶有長音符號的元音字母ā、ē、ī、ō。<b>和<k>等字母僅用於表記外來語,如Francitlān(法國)。
納瓦特爾語常用的字母如下:
註解:
納瓦特爾語文學較為發達,或是整個美洲原住民文學中最發達的,包括大量的詩歌[註 3]。《偉大一刻》(Huei tlamahuiçoltica)是早期納瓦特爾語文學作品的典範之一。
1611年,《卡斯蒂利亞語-墨西哥語指南詞典》(Vocabulario manual de las lenguas castellana y mexicana)正式出版,《世界數字圖書館》稱之為「最為重要、重印次數最多的西班牙語納瓦特爾研究作品」[14]。
現今,不少支持原住民主義(indigenismo)的墨西哥黑金屬音樂團體使用過古典納瓦特爾語,包括庫庫爾坎(Kukulcan)、特拉特奧托卡尼(Tlateotocani)和滅絕司令部(Comando de Exterminio)等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