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天主教是一種針對天主教反感恐懼歧視、敵意或偏見,也可用來指針對天主教會宗教迫害[1]

1876年的一幅美國諷刺漫畫。圖中把天主教主教們描繪成與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裔政治家一同攻擊公立學校師生的鱷魚

宗教改革運動後改奉基督新教的國家,如英格蘭普魯士(以及後來普魯士主導建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尼德蘭,以及新大陸以新教徒佔優的美國曾長期存在反天主教、反教宗的思想[2],並常常由此引出對天主教徒的歧視甚至迫害[3]

歷史上反天主教思想的一個重要論點是,天主教徒對教宗俯首貼耳,卻對本國不忠。英語中的兩個對天主教徒以及同情天主教者的貶稱「教宗主義者」(Papist)、「親羅派」(Romanist)均由此而來。遲至20世紀約翰·甘迺迪競選美國總統時仍有人以甘迺迪的天主教徒身分質疑他對美國的忠誠。另外,歷史上不少新教人士認為天主教會就是聖經中所說的「巴比倫大淫婦[4][5]。至今仍有一部分新教背景的反天主教人士持這一看法[6][7]

另一方面,隨啓蒙主義的發展,反教權主義世俗主義在歐洲興起,與在社會問題上持保守立場,以及部分國家中始終希望對社會問題始終有較大發言權的天主教會產生衝突。也有人因天主教神職人員性侵犯兒童等醜聞批評天主教。

起源

新教國家

Thumb
Lucas Cranach the Elder在其1521年的畫作《敵基督》中將教宗描繪成敵基督,指教宗是敵基督。

馬丁·路德開始,新教就攻擊教宗象徵着敵基督的權勢,而羅馬天主教則象徵《啟示錄》中的巴比倫大淫婦。許多新教宗派的信條中明確地將教宗視為敵基督。比如在1689年公佈的《浸信會信仰宣言》(英語:The 1689 Baptist Confession of Faith)中提到:

英國

亨利八世發起英格蘭宗教改革後,雖然曾有過幾段恢復天主教的時期(如瑪麗一世在位時期),很長一段時間內英國都以反天主教思想為主流。英格蘭教會聖公會)與教廷的關係隨教廷於1570年頒佈絕罰伊利沙伯一世教宗詔書在至高處統治》達到冰點。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英格蘭的天主教徒各種權利都受到限制。例如,《立誓法英語Test Acts》幾乎剝奪所有天主教徒擔任公職的權利。當時受英格蘭統治、以天主教徒佔多數的愛爾蘭人長期遭受壓迫,也為後來的北愛爾蘭問題埋下種子。而部分天主教激進人士策劃的火藥陰謀等恐怖活動,又使天主教在英格蘭公眾心中的形象進一步受損[10]

光榮革命是一場新教背景的威廉三世瑪麗二世推翻信奉天主教的英格蘭君主詹姆斯二世統治的運動[11],光榮革命後英格蘭對天主教徒權利的限制進一步加強。例如,通過的《1701年嗣位法令》剝奪天主教徒甚至只是與天主教徒結婚者繼承英格蘭王位的權利,規定英格蘭的君主必須是聖公會成員。雖然20世紀時已有英國王室成員以放棄繼承權為代價改宗天主教,直至2011年10月28日,英國國會修改王位繼承法,取消了對皇室成員與天主教徒結婚的限制,不過王位繼承人依然必須是英國聖公會的成員[12]

18世紀下半葉以後,英國對天主教徒的壓迫逐步放鬆,但有時這樣的解放行為會伴隨反天主教者的抗議,如1778年的《解禁法》(Papists Act 1778)頒佈後不久,1780年便爆發反天主教者打砸天主教徒的戈登騷亂。1790年,愛爾蘭天主教徒得到了投票權。在愛爾蘭政治家丹尼爾·歐康諾的奔走下,1829年英國國會通過《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案》,解除了對天主教徒的權利限制。1850年,教廷在英國重新建立聖統制。

儘管《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案》解除了對天主教徒權利的限制,但民間的反天主教情緒依然較為強烈。英格蘭教會內主張恢復天主教傳統的牛津運動受到反天主教者的反對,部分牛津運動的參與者甚至因此惹上官司。直到二戰後,聖公會與天主教的緊張關係才得到很大緩解。1960年,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訪問羅馬,標誌着聖公會與天主教關係的正式解凍。二戰後因愛爾蘭與波蘭移民的遷入,大部分時間內英國天主教徒的比例都呈現上升狀態[13]

另一方面,北愛爾蘭天主教徒與新教徒之間的矛盾依然十分激烈。宗教衝突是北愛爾蘭問題的主因之一。

愛爾蘭

在愛爾蘭,羅馬天主教徒佔多數,但在亨利八世英格蘭宗教改革以後,遭受迫害。一直到十九世紀,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移民也遭到當地的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上流階層迫害,譬如北愛爾蘭的愛裔造船工人和美國的愛裔鐵路工人曾受到英美僱主的壓迫。

二十世紀的北愛爾蘭,由於信仰天主教的激進政黨新芬黨和激進武裝組織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 IRA)為了脫離英國並與愛爾蘭共和國統一,遂與英國當局爭鬥許久,最後IRA於1998年簽署停火協議。

美國

美國最初是英國的殖民地,當時英國盛行的反天主教思想也隨到達新大陸的移民一起進入美國。美國建國後,國內以新教徒佔絕對多數,因此許多做法是以新教的思想為標準(如美國總統在就職典禮上握住聖經宣誓就職,是以新教的儀軌進行)。後來,美國又盛行與天主教會支持專制主義的陰謀論,大量當時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愛爾蘭裔意大利裔天主教徒的移入更使反天主教思想與反移民思想融為一體,在19世紀時曾一度相當盛行[4][14]

雖然自南北戰爭以來美國國內對天主教徒的敵視開始減輕[4],但美國的反天主教思潮依舊長期存在[15],甚至民主黨候選人艾爾弗雷德·E·史密斯1928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的敗選都與他的天主教徒身分密切相關。到約翰·甘迺迪於20世紀60年代競選總統時,依然有人拿他的天主教徒身分作文章。

約翰·甘迺迪當選總統為契機,20世紀60年代後美國的反天主教思想逐漸式微[16]。但時至今日,依然存在個別攻擊天主教教堂的行為[17][18][19]。不少這樣的襲擊都與匿名者Q一類極右翼組織有關[20]。一部分極右翼人士亦曾傳播教宗因性醜聞被捕的假新聞[21]

天主教國家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反天主教 是一個反對以天主教為主的宗教權力制度的歷史運動,該運動在公眾政治的所有方面都有顯著影響影響。該運動代表着更加積極的反對和抗議而不是僅僅laïcité. The goal of anti-clericalism is sometimes to reduce religion to a purely private belief-system with no public profile or influence. However, many times it has included outright suppression of all aspects of faith.

Anti-clericalism has at times been violent, leading to murders and the desacration, destruction and seizure of church property.

Anti-clericalism in one form or another has existed through most of Christian history,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ajor popular forces underlying the 16th Century reformation. Some of the philosophers of the Enlightenment, including Voltaire, continually attacked the Catholic Church, its leadership and priests claiming moral corruption of many of its clergy. These assaults in part led to the suppression of the Jesuits, and played a major part in the wholesale attacks on the very existence of the Church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the Reign of Terror and the program of dechristianization. Similar attacks on the Church occurred in Mexico and in Spain in20世紀。

France's Third Republic was cemented by anti-clericalism, the desire to secularise the State and social life, faithful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22]

Mexico's Cristero War of 1926-1929 stemmed from Plutarco Elías Calles's denial of priests rights and martyred many Saints of the Cristero War. Events relating to this were famously portrayed in the novel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by Graham Greene. The persecution of Catholics was most severe in the state of Tabasco under the Governor Tomás Garrido Canabal. Under the rule of Garrido many priests were killed, all Churches in the state were closed and priests were forced to marry or flee at risk of their lives.

François and Jean-Claude Duvalier's family dictatorship of Haiti wanted to weaken or control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by bringing Vodou "openly into the political process", according to Michel S. LaGuerre in Voodoo and Politics in Haiti.

Anti-clericalism in Spain at the start of the Spanish Civil War resulted in the killing of almost 7,000 clergy, the destruction of hundreds of churches and the persecution of lay people in Spain's Red Terror.

波蘭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Catholicism in Poland, the religion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was persecuted under the Communist regime from the 1950s. Current Stalinist ideology claimed the Church and religion in general was about to disintegrate. To begin with Archbishop Wyszyński entered into an agreement with the Communist authorities, which was signed on 14 February 1950 by the Polish episcopate and the government. The Agreement regulated the matters of the Church in Poland. However in May of that year, the Sejm breached the Agreement by passing a law for the confiscation of Church property.

On 12 January 1953, Wyszyński was elevated to the rank of cardinal by Pius XII as another wave of persecution began in Poland. When the bishops voiced their opposition to state interference in ecclesiastical appointments, mass trials and the internment of priests began - the cardinal being among the number of its victims. On 25 September 1953 he was imprisoned at Grudziądz, and later placed under house arrest in monasteries in Prudnik near Opole and in Komańcza in the Bieszczady Mountains. He was not released until 26 October 1956.

加拿大

加拿大的反天主教情緒早期曾與法國殖民者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矛盾有關,後來則與反愛爾蘭裔移民的運動掛鈎。19世紀時不少新教的宗派(尤其是加爾文主義的長老宗)對天主教會有很深的恐懼[23],信新教的愛爾蘭裔移民對信天主教的愛爾蘭裔移民也曾有很深的仇恨情緒[24][25][26]

德國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由新教背景的普魯士主導建立,因此德國統一之初,國內瀰漫着反天主教氣氛[27]。19世紀70年代,德國政府與天主教教會爆發了稱為文化鬥爭的政治角力,不少天主教主教與神父受到波及被政府限制履行職權甚至被迫流亡、被捕[28]。這一時期的反天主教運動也 攙雜着普魯士對天主教背景的波蘭裔人士的歧視情緒[29]。但文化鬥爭最後被證明是失敗的,天主教中央黨在天主教受打壓的背景下反而愈發坐大,德國總理俾斯麥不久也與反天主教的自由派鬧翻,最後不得不結束打壓天主教的運動,與中央黨妥協以共同對抗崛起的德國社會民主黨[30][31]

納粹德國時期,與其他諸多基督宗教派別一樣,天主教也受到納粹黨的壓制甚至迫害。納粹德國不認可教會的自主權,認為宗教必須置於國家的嚴密控制之下[32]。不少納粹人士是反基督教的。一部分納粹黨人主張復興日耳曼多神教,以取代基督宗教的地位[33][34]。雖然希特拉的雙親都是天主教徒,但希特拉本人卻基於他的極端日耳曼種族主義思想是反天主教的[35]。他認為他的「國家社會主義」與宗教不相容,隨科學的發展宗教必然被取代[36]。不少來自下層階級的納粹黨員反天主教情緒尤為強烈,認為天主教是「國家的敵人」[37]。根據戰後的統計,納粹德國時期大約有30%的天主教神父被警察當局處分過[38],納粹德國甚至謀殺了一部分不合作的天主教神職人員[39]。不過也有約翰・克倫威爾英語John Cornwell (writer)等歷史學家批評天主教會對納粹德國採取姑息甚至容忍態度。他認為1933年簽署的《政教協定》等於是天主教會為納粹黨的上台作了背書[40][41]

當代的反天主教

文學與通俗媒體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Anti-Catholic stereotypes are a long-standing feature of Anglo-Saxon literary, sub-literary and even pornographic traditions. Gothic fiction is particularly rich in this regard with the figure of the lustful priest, the cruel abbess, the immured nun and the sadistic inquisitor appearing in such works as The Italian by Anne Radcliffe, The Monk by Matthew Lewis, Melmoth the Wanderer by Charles Maturin and "The Pit and the Pendulum" by Edgar Allan Poe. [42] 
 Such gothic fiction may have inspired Rebecca Reed's Six Months in a Convent which describes her alleged captivity by an Ursuline order near Boston in 1832 [43] [44]Her claims inspired an angry mob to burn down the convent, and her narrative, released three years later as the rioters were tried, famously sold 200,000 copies in one month.  In another bestselling fraudulent exposé, Awful Disclosures of the Hotel-Dieu Nunnery, Maria Monk claimed that the convent served as a harem for Roman Catholic priests, and that any resulting children were murdered after baptism.  Col. William Stone, a New York city newspaper editor, along with a team of Protestant investigators, made inquiry into the claims of Monk, inspecting the convent in the process.  Col. Stone's investigation concluded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at Maria Monk "had ever been within the walls of the cloister". 
Reed's book became a best-seller, and Monk or her handlers hoped to cash in on the evident market for anti-Catholic horror fiction by their offering. The tale of Maria Monk was, in fact, clearly modelled on the gothic novels that were popular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a literary genre that had already been used for anti-Catholic sentiments in works such as Matthew Lewis' The Monk. Monk's story explores the genre-defining elements of a young, innocent woman being trapped in a remote, old, and gloomily picturesque estate; she learns the dark secrets the place contains, and after harrowing adventures makes her escape. [45] [44]

Pornography has been the vehicle for anti-Catholic sentiments from Denis Diderot's La Religieuse (1798), to contemporary nunsploitation films.

In a chapter of Fyodor Dostoevsky's The Brothers Karamazov called The Grand Inquisitor, the Church convicts a resurrected Jesus Christ of heresy and is portrayed as a servant of Satan.  (Interestingly the book is said to be well-liked by Pope Benedict XVI, former head of the Congregation for the Doctrine of the Faith, a successor office to the Supreme Sacred Congregation of the Roman and Universal Inquisition.)[來源請求] In  Notes from Underground the main character thinks about 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by eliminating or overthrowing the Pope. 
 

Dan Brown's best-selling novel The Da Vinci Code depicts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s determined to hide the truth about Jesus Christ. An article in an April 2004 issue of National Catholic Register maintains that the "The Da Vinci Code claims that Catholicism is a big, bloody, woman-hating lie created out of pagan cloth by the manipulative Emperor of Rome". An earlier book by Brown Angels and Demons, depicts the Church as involved in an elemental battle with Freemasonry.

現代反天主教辯論

除了標準的新教論戰的比喻,天主教反基督和巴比倫等現代反天主教爭議主題的妓女列入其中,指責謀求世界霸權的教會異端,批評偶像崇拜和陰謀論的指責。

標準新教的論戰是由美國福音派作家代表牧師約翰·道林,在他最暢銷的書中,他指責羅馬天主教會是「基督的全真教會的惡毒的敵人 - 她擁有無人認領被稱為基督教堂 - 但是,隨着長期腐敗,邪惡的人也看穿她的三冠王,她是敵基督的。[46]

希斯錄的《兩個巴比倫》(1858年)宣稱羅馬天主教發源於巴比倫神秘宗教,其實行帶有異教徒的色彩(偶像崇拜)。

背棄天主教的神父Charles Chiniquy著有50 Years In The Church of Rome和The Priest, the Woman and the Confessional(1885年),也將羅馬天主教描繪成異教。

Avro的曼哈頓的書「梵蒂岡的大屠殺」(1986)「,」梵蒂岡十億」(1983)和」梵蒂岡莫斯科聯盟」(1982)認為,教會的工程師戰爭統治世界。

希斯洛普的和Chiniquy的十九世紀​​論戰和一系列的基礎上由著名現代反天主教和漫畫書的Avro曼哈頓工作的組成部分傳道傑克小雞誰也指責教宗配套使用的共產主義耶穌會士煽動革命和策劃的大屠殺的。據小雞,天主教會是「巴比倫妓女」中的啟示錄的圖書提及,並會帶來撒旦新世界秩序之前,它是由耶穌基督破壞。小雞聲稱天主教浸潤和企圖摧毀或損壞的一切其他宗教和教會,以及它使用各種手段,包括誘惑,取景和謀殺壓制批評。畫上的阿爾貝托·里維拉的想法,小雞還聲稱,天主教會有助於塑造伊斯蘭教作為一種工具來引誘人們遠離基督教在他所謂的伊斯蘭教的陰謀。

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暢銷書上帝錯覺(2006年)斷言,一個天主教教養促進內疚人(167頁)的「半永久狀態病態內疚由羅馬天主教遭受具備正常的人性弱點和不智力正常的。討論文書的性虐待在愛爾蘭的後果,他還建議,「可怕的性虐待毫無疑問是,損害是可以說是比把孩子送進天主教會,在第一時間造成長期的心理傷害少」(317頁) 。

反天主教諷刺

從宗教改革的時候到今天,天主教會一直是被諷刺和幽默的目標。這樣的諷刺和幽默的範圍從輕微艷舞惡性攻擊。天主教神職人員組織,如天主教聯盟監視器,特別是圍攻和貶義的指責,表達對他們的反對和抗議。

各國反天主教

美國

美國聖公會史學家菲利浦·詹金斯,在書中反天主教:最後的可接受偏見(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國際標準書號0-19-515480-0)認為,一些人誰否則避免種族,宗教,種族或性別群體得罪成員都毫無保留的宣泄教徒的仇恨。在20世紀早期,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老阿瑟·施萊辛格米反對對天主教徒的偏見,「最深的偏見在美國人民的歷史」的[47]耶魯大學教授彼得Viereck曾評論說:「反天主教是自由派的反猶太主義。」[48]

2006年5月12日的蓋洛普民意測驗表明有30%的美國人對羅馬天主教信仰持不贊成態度,57%的美國人對羅馬天主教信仰持贊成態度。不贊成的比率高於2000年,但低於2002年。當中白人新教徒及天主教徒對天主教持肯定態度,而無宗教信仰者及非基督徒則多數持否定態度,他們對羅馬天主教的教義持負面看法,而神職人員的性醜聞及貪婪,羅馬天主教對同性戀的觀點,和獨身神職人員使那些對羅馬天主教持負面看法的名單上。[49]2012年一個較新的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只有4%的美國人對羅馬天主教徒持「非常負面」的看法[50]

2000年,萊斯Balsiger在俄勒岡州多個城市進行反天主教運動[51][52]

性、避孕和墮胎

許多女權運動LGBT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激進分子批評天主教對於性、避孕和墮胎的觀點。與傳統的反天主教形式不同,反天主教者並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天主教而反對,而是針對其特別的立場,即使天主教相對於其他更保守的新教教派來說相對開明,但仍持反對看法。

反天主教活動人士,如威廉·多諾霍引用這是反天主教偏執,反對者爭辯說,一個組織的實際位置上的問題,批評不構成偏執。

在2007年1月30日,美國民主黨候選人約翰·愛德華茲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初選期間聘請了阿曼達作為廣告活動的顧問[53]反對團體對她採取了進攻,以她的一些早期作品,她聲稱教會試圖「證明公司厭女症與[...]上古神話」[54],並公開要求愛德華茲競選團體結束馬科特的任命。馬科特隨後辭職,理由是受到「性暴力,威脅郵件」。[55]

一些同性戀激進活動家與羅馬天主教關係十分惡劣。在1989年愛滋病聯盟成員和婦女組織動員人士打亂周日彌撒,在聖帕特里克大教堂抗議教會對同性戀安全性行為和使用避孕套的保守態度。抗議者其後被捕,至少一名抗議者扔已使用的安全套在教堂祭壇,褻瀆彌撒[56]

娛樂業

按照耶穌會神父詹姆士·馬丁的說法,美國娛樂業對於天主教有「兩個頭腦」,他說道:

馬丁又說,雖然天主教有不可抵禦的魅力,但是娛樂業也最為顯着地輕視天主教。"好像製片、導演、編劇和電影製片人的感覺迫使被鼓吹他們與他們保持在這樣的奴隸制度的差異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的誠意。不過,馬丁認為,「正是電視已經證明了反天主教的題材是寫作中最肥沃的土壤。當神父出現在電視節目,通常顯示為戀童癖者或白痴,也很少看到在做自己的工作。」[57]

在巴西度假題材的電影'我們的阿帕雷西達聖母',在被稱為一個小插曲普世教會王國神#的「踢聖的」「踢了聖徒」的主教五旬節普世教會的神的王國​​多次擊敗說守護神的雕像。[58]

已經帶來了積極的反天主教問題中脫穎而出的一組是關於天主教聯盟的宗教和民權。成立於1975年,由維吉爾百隆,威廉·多諾霍的領導下,組織天主教聯盟,反擊那些電影對天主教的批評及嘲諷。天主教聯盟已經對這種娛樂產品如神聖的沒什麼,牧師和科珀斯克里斯蒂提出訴訟。1999年10月,他們在紐約時報購買了一整版的廣告,聲討名利場雜誌對其涉嫌向反天主教的團體傾斜。

2004年多諾霍宣稱「荷里活被仇恨基督教、特別是仇恨天主教的猶太人長期控制。[...]荷里活像喜歡肛交[59]

2006年10月,明尼蘇達州的天主教上層領袖呼籲明尼蘇達大學校長羅伯特·Bruininks重新考慮大學容許一部反天主教的爭議舞台劇上映,他們被視為反天主教爭議發揮了難得的一步。 「教宗和女巫」,諷刺教宗的偏執,藥物腐壞的白痴和梵蒂岡的腐敗,引起了憤怒,秋天全國天主教團體和一些當地的教會、聖保羅和明尼阿波利斯總教區大主教哈里·弗林,以及來自克魯克斯頓主教薇諾娜,寫信給州的160萬天主教徒。他們敦促Bruininks重新思考應否播出有關戲劇。丹尼斯·麥格拉思,聖保羅和明尼阿波利斯總教區的發言人,說他不記得國家的主教曾提出這樣的要求。該大學表示,它沒有計劃停止舞台劇播放。[60]

蘇格蘭

近年來,足球一直是很多在蘇格蘭的宗派偏見的一幕。通過格拉斯哥對手凱爾特人足球俱樂部(羅馬天主教有關)和格拉斯哥流浪(新教)的宗教背景對鴻溝的兩邊​​引發了更大的憤怒,變成宗派偏見和衝突。

俄羅斯

天主教會被認為在社會中發揮了宗教的作用,但在其他時間,指俄羅斯東正教會被國家操縱,被用以打擊羅馬天主教。

以色列

以色列的反天主教起源於1948年這個猶太人國家成立之時。當時有幾個天主教徒佔多數的村莊,例如Kafr Bir'im和Iqrit,都被以色列國防軍用強制手段減少人口。[61]1948年以後,天主教神父被驅逐出這個國家,許多教堂被佔用、關閉或強迫出售。最近以色列拒絕並試圖阻止任命天主教會任命巴勒斯坦人為主教。[62] 以色列政府1998努力阻止聖座任命加利利總主教被梵蒂岡和其他國家的譴責。以色列懷疑和敵視天主教神職人員,導致事故,如2002年10月的拘留和騷擾希臘大主教埃利亞斯Chacour和大主教布特羅斯Mouallem,防止他離開耶路撒冷,以防止他參加在倫敦的宗教會議。[63] [64]近年以色列政府與教廷關係改善。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