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印歐人(英語:Proto-Indo-Europeans)是歐亞大陸的一個假設存在的史前人群,他們說原始印歐語(根據語言重建,這是印歐語系的祖先)。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10月14日) |
關於他們的知識主要來自語言重建,以及來自考古學和古遺傳學的物質證據。 原始印歐人可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或大約公元前四千年。 主流學說認為,原始印歐與人群發源於於歐亞大陸(今烏克蘭和俄羅斯南部)的東歐大草原的亞姆納文化。[1] 一些考古學家將原始印歐語的時間深度擴展到新石器時代中期(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4500年)甚至新石器時代早期(公元前7500年至5500年),並提出原始印歐語原鄉假說(Proto-Indo-European Urheimat hypotheses)。
到公元前2000年初期,原始印歐人的後裔已經遍佈歐亞大陸,包括安納托利亞(赫梯人)、愛琴海(邁錫尼文明之語言祖先)、歐洲北部(繩紋器文化)、 中亞(顏那亞文化)和西伯利亞南部、新疆北部、蒙古西部(阿法納謝沃文化)的邊緣。[2]他們之後又擴張到巴基斯坦、印度北部。
學說歷史
公元前4世紀,古代南亞的語言學家波你尼已經注意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語言與印度地區的語言有相似之處。
1647年,荷蘭學者馬庫斯·祖依斯·凡·博克斯霍恩大膽的提出了荷蘭語、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德語源於同一個的原始語的假說。
1786年2月2日,英國語言學家威廉·瓊斯在亞洲學會宣讀了亞洲學會成立三周年演說[3],指出了梵語與拉丁語和希臘語有驚人地相似之處並指出了「原始語」的存在。之後弗蘭茲·波普、奧古斯特·施萊謝爾、卡爾·勃魯格曼、弗迪南·德·索緒爾語言學家用歷史比較語言學和其他方法對印度語和歐洲各語言的語音系統、形態系統、語法和語彙進行比較、研究,得出了一些比較重要的結論。
關於印歐語系諸語言為何如此相似的問題,學術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國語言學家約翰內斯·施密特提出了波浪理論,他認為由於不同語言的使用者會互相交流,不同的語言像波浪一樣終究會相交到一起,即不同的語言會有越來越多的相似性[4],另一位德國語言學家奧古斯特·施萊謝爾的譜系樹理論則認為最開始存在着講原始印歐語的一群人,他們因為被隔絕開來,才導致歐洲與印度的這些語言非常相似。支持約翰內斯·施密特的人不認為有「原始印歐人」存在,支持奧古斯特·施萊謝爾譜系樹理論的人則認為存在着「原始印歐人」,正是因為他們向四面八方擴散,這才使歐洲和印度的語言如此相似。
起源地假說
從19世紀至今,科學家對原始印歐人起源地進行了研究,20世紀初時,德國的部分科學家認為原始印歐人起源於北歐,但是該理論現在在學術界已很少受到支持。另一個模型是安納托利亞假說。20世紀下半葉時學術界提出的很多假說。其中墳塚假說是最為廣泛接受的有關印歐起源的模型,[5][6]
墳冢假說最早是由美國考古學家瑪利亞·金布塔斯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假說認為印歐人起源於「墳塚文化」,指東歐大草原上亞姆納文化(意為「坑墓文化」)及其前身這一考古文化。墳塚假說將「墳塚文化」定義為四個連續時段的統稱,其中最早的階段(「墳塚甲」)包含紅銅時代(公元前四千年)在第聶伯河、伏爾加河地區的薩馬拉文化與塞羅格拉佐沃文化。這些文化由游牧民所建立,假說認為他們的活動範圍在前3000年左右在東歐大草原擴張並進入東歐。[7]這個假說目前已得到考古基因學的論證。是當前主流的學術理論。
安納托利亞起源說由科林·倫弗魯在1987年提出,該假說認為原始印歐人的起源地是新石器時代的安納托利亞。講原始印歐語的人在新石器時期居住在安納托利亞,而歷史上印歐語系語言的分佈與在公元前7千年至前6千年期間的新石器革命的傳播擴張有關聯。倫弗魯在2004年修訂了他的假說,他將「前原始印歐人」唯一置於公元前7千年的安納托利亞,提出原始印歐人的真正故鄉是大約公元前5000年的巴爾幹。[8]
1990年,印度學者阿瓦德基肖爾·納拉因提出了原始印歐人起源於古代中國西域以及周邊的廣大地區的觀點[9]。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余太山,主張原始印歐人居住在亞洲東部,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至東北三省一帶。後沿中亞往西遷移[10]。
最早提出河南殷墟遺骨中有高索人種特徵的研究者為美國人類學者庫恩(Carleton Stevens Coon)。中華民國學者李濟在檢視這兩具遺骨後,同意這應屬於高加索人種,李濟認為這些遺骨屬於商朝的敵人,來自西北方的羌方、土方、鬼方等[1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者楊希枚重新測量了殷墟遺骨,支持李濟的見解,認為其中有特徵屬於高加索人種的遺骨[12],易華支持此觀點[13]。而學者韓康信、潘其鳳則認為這些人骨應只是個別變異,不足以推論是印歐人種[1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王瀝與日本東京大學學者植田信太郎與組成的中日聯合研究團隊,在2000年發佈的研究報告,比較在中國山東省發掘的古代遺體,發現在戰國時期中期以前的山東人,在遺傳基因mtDNA方面與歐洲人接近,有印歐人的特徵;西漢末年以前的山東人則接近於中亞地區的維吾爾人與吉爾吉斯人。現代山東人mtDNA基因則與東亞的日本人與韓國人接近[15][16][17][18]。
上述研究結論受到學者韓康信、尚虹質疑,認為根據考古學研究,古代印歐人種東進的地理介限位於新疆東部至甘肅西部之間,在此以東的地區並沒有發現具有印歐人種型態的類群[19]。學者姚永剛和張亞平重新檢測植田信太郎的研究數據,發現該批古人的基因屬於東亞人種mtDNA,與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方人相近[20]。
遷徙假說
墳塚假說和安納托利亞假說對原始印歐人如何在歐洲擴展方面差異巨大,在安納托利亞假說中原始印歐人於新石器時代在歐洲的擴張已經初步完成,而在墳塚假說下原始印歐人在青銅時代才從東歐遷入西歐。
依據主流墳塚假說和其他一些考古學證據,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部分原始印歐人進入巴爾幹半島的東北部,接着陸續分批進入希臘,被稱為希臘人。同一時期,部分原始印歐人進入安納托利亞。這些人和當地原居民雜居、融合,被稱為盧維人、帕來人、赫梯人、呂底亞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於東歐草原西部(大約在今天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的一批原始印歐人,沿多瑙河向西挺進,他們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今天的意大利一帶,被稱為拉丁人。羅馬人是拉丁人中最著名的一支。與此同時,另一些原始印歐人繼續向西和北兩個方向遷移,形成了西歐和中歐的凱爾特人和北歐的日耳曼人。
一支原始印歐人部落於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在西西伯利亞和中亞草原地帶建立了安德羅諾沃文化,此文化區域中有歷史記載的最早族群是斯基泰人和辛梅里安人,其中一部分原始印歐人進入了伊朗高原定居在這一地區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別建立了米底王國和波斯帝國,被稱為米底人和波斯人。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的一部分原始印歐人則繼續向東南方向移動,在公元前12世紀左右越過阿富汗的興都庫什山脈來到印度河流域,他們被稱為印度-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他們遇到了印度土著人的頑強抵抗,經過長時間的漫長戰爭,原始印歐人最終擊敗達羅毗荼人和其他印度土著人,有些印度土著人則變成了印度雅利安人的奴隸。入侵印度次大陸這批原始印歐人寫出了《梨俱吠陀》(Rig Veda)、《娑摩吠陀》(Sama Veda)、《夜柔吠陀》(Yajui Veda)、《阿闥婆吠陀》(Atharva Veda)、《梵書》(Brahmana)、《奧義書》(Upanishad)這六種吠陀經典,印度的吠陀時期開始。
此外,印歐人在史前時代,便已進入新疆與蒙古,與中國歷史時期的西域人群與匈奴有密切關係。已被測過基因的考古遺址證實。蒙古鐵器時代與匈奴時代遺址,有大量與原始印歐人相關的常染色體與父系單倍群。[21]
與雅利安人的關係
「雅利安人」這個詞來源於梵語詞彙「ārya」,意思是「高貴的」,學者研究印度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梨俱吠陀》和其他古印度書籍,得出一個說法,在古代,有一個叫「雅利安人」的人群從印度西北部(即五河地帶)向東南進發,到達恆河流域以及閻牟拿河中游地區,逐步佔領了整個印度次大陸。在18世紀及以前,雅利安人還僅僅相當於現在的「印度-雅利安人」的概念。在19世紀,馬克斯·穆勒提出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假說,約瑟夫-阿瑟·高比諾、豪斯頓·張伯倫等學者對「雅利安人」的概念進行了擴大,「雅利安人」的概念被從印度-雅利安人擴大到原始印歐人。
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部分種族主義者鼓吹雅利安人種是最優越的種族,為20世紀30至40年代納粹德國的種族滅絕政策種下了禍根。二戰結束後,「雅利安人」一詞已很少被使用,目前在稱呼原始印歐語的使用者時,學術界會直接用「原始印歐人」而不是「雅利安人」一詞。
遺傳學
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單倍型類群 R1a (Y-DNA)(R1a1)被推測與原始印歐人相關聯。R1a1主要現見於中亞、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和東歐等地的人中,在東歐的斯拉夫人中,R1a1最常見於波蘭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中。在北歐,R1a1出現於23.6%的挪威人、18.4%的瑞典人、16.5%的丹麥人和11%的薩米人。[22][23]
此外,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單倍型類群 R1b (Y-DNA)後來也發現與原始印歐語人群的擴散相關。R1b在現代西歐人中佔比50%~80%。[24][25]
除父系基因外,另外一個遺傳標記是卡瓦利-斯福扎提出的B型血的基因,它在歐洲的分佈與墳塚假說和R1a1的分佈均吻合。
現代印歐語系人群
印歐人是指講印歐語系語言的人。
目前使用印歐語系的印歐人,包含了講日耳曼語族語言的日耳曼人,講希臘語的希臘人,講意大利語族語言的拉丁人,講凱爾特語族語言的凱爾特人,講斯拉夫語族語言的斯拉夫人等,以及伊朗的波斯人,土耳其的庫爾德人,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人,講印度-雅利安語支的印度北方人、大多數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斯里蘭卡的主體民族僧伽羅人。今天印歐人分佈的基礎形成於歐洲民族大遷徙結束時。
按現代遺傳學中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除了與原始印歐人相關的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R-M420(R1a)之外,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 R1b,也是原始印歐人攜帶的Y染色體。[26]
歐洲早期狩獵採集者攜帶的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 I,與自末次冰盛期之前就居於本地的歐洲人相關[27] ,其中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 I1與日耳曼人相關[28][29]。
印歐人在約公元前500年時的分佈。 | 印歐人在歐洲民族大遷徙後(約公元500年)的分佈。 |
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 R1a。 | 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 R1b。 |
學者研究了原始印歐人之前,約距今五萬年前,智人的遷徙,有研究稱與原始印歐人和閃米特人以及中東、北亞、東亞、東南亞人的共同祖先有關的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 F,可能最早出現在印度或其附近[30];也有說法稱可能最早出現在西亞或北非[31][32]。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