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鴞學名Ninox albifacies)是新西蘭特有的一種貓頭鷹,然而已滅絕。在歐洲人於1840年到達新西蘭時,牠們的數量仍很豐富。牠們的標本存放於大英博物館,其科學描述於1845年出版。

Quick Facts 笑鴞, 保護狀況 ...
笑鴞
Thumb
Thumb
絕滅(1914年?)IUCN 3.1[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鴞形目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 Strigidae
屬: 鷹鴞屬 Ninox
種:
笑鴞 N. albifacies
二名法
Ninox albifacies
(Gray GR, 1845)
亞種
Close

描述

笑鴞的羽毛呈黃褐色,有深褐色的斑紋。肩膀上有白斑,有時在頸後也有。背部羽毛有白邊,雙翼及尾巴有淺褐色斑紋。腳上有橙黃色羽毛。眼睛周圍及下方呈白色,向中央漸變成灰色。一些笑鴞較為紅色,面部呈褐色。最初認為牠們是一個亞種,但更有可能是個別的變異。雄鳥色彩似乎較為豐富。眼睛呈深橙色。牠們長35.5-40厘米,翼長26.4厘米,雄鳥較雌鳥細小。[2]牠們重約600克。

叫聲

笑鴞的叫聲像陰深的笑聲,故得其名。另外亦有指牠們的叫聲像狗吠聲、像尖聲的呼叫聲、或是憂鬱的嗚響聲等。[2]只有在夜間、雨後或牠們飛行時才聽到牠們的叫聲。在飼養的笑鴞中紀錄了多種吹哨聲、笑聲及喵喵叫聲。

有指笑鴞會被手風琴演奏的音樂所吸引。[3]

分佈及亞種

北島,於1856年及1868年分別在塔拉納基山懷拉拉帕發現了笑鴞的亞種北島笑鴞。後者不詳的發現過程及最後兩個標本一同消失,都使人懷疑北島笑鴞是否真實存在。不過在發現北島笑鴞的亞化石後,牠們的存在就得到了證實。[4][5]毛利人相傳牠們最後於烏雷威拉出現。

南島,較大的南島笑鴞生活在低雨量的區域,包括納爾遜坎特伯雷奧塔哥地區。牠們可能在中部山區及菲奧德蘭出沒。牠們的標本是約於1881年在斯圖爾特島採集。

生態及行為

笑鴞一般生活在充滿岩石及低雨量的地區。[2]牠們亦會在北島森林地區出沒。牠們吃很多不同的食物,包括甲蟲鳥類老鼠等。[2]牠們似乎是捕獵地上的獵物,多於在空中捕獵。這些都是從牠們唾餘化石亞化石得知的。[6]這些唾餘對於晚更新世全新世新西蘭古生物研究很有幫助。

從笑鴞的食性可以知牠們周邊的生態,包括有鋸鸌奧克蘭鷸新西蘭啄羊鸚鵡蚯蚓等。緬甸小鼠曾一度入侵新西蘭並令當地的獵物數量減少,不過笑鴞卻能夠改變食性,並以牠們作為食物。當歐洲人到達殖民時,笑鴞的數量仍很豐富,而且可以面對大鼠屬的入侵。不過用來控制野兔野貓白鼬,卻對牠們造成威脅。

絲角亞目下的Strigiphilus寄生在笑鴞的。[7]

繁殖

笑鴞於每年的九月至十月間繁殖。[2]牠們的巢是以乾草造成,並築在地上或石縫間。每胎會生下兩顆白色圓蛋,長44-51毫米,闊38-43毫米。蛋需要25天來孵化,孵蛋期間雄鳥會餵食雌鳥。[2]

滅絕

到了1880年,笑鴞已變得很稀少,最後的標本是於1914年在坎特伯里發現。[4]自此以後有很多未確認的觀察。最後一次是於1925年及1927年在北島發現。[8][9]於1940年代,在近奧波蒂基曾指觀察到笑鴞。於1956年,在菲奧德蘭聽見一隻不明的鳥類發出像笑鴞的叫聲。[10]在坎特伯里亦發現像笑鴞的蛋碎片。[11]

笑鴞的滅絕是因被獵殺、失去棲息地及如白鼬野貓物種的入侵所致。20世紀前,一般都接受笑鴞的消失是因與入侵物種爭奪掠食緬甸小鼠[3]但是由於緬甸小鼠本身也是一種入侵物種,笑鴞原先應是獵食其他細小的鳥類爬行動物蝙蝠,後來則才獵食緬甸小鼠。笑鴞似乎更有可能是被掠食而滅絕。[11]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