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華民國在1936年3月發表的藍圖,見重工業五年建設計劃;其後獲納粹德國的資金技術,1936年6月落實為中德三年計劃。同期滿洲國有滿洲產業開發五年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53年起仿效蘇聯五年計劃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長期規劃,每五年規劃一次,每次規劃五年期,簡稱五年計劃,在2006年起改稱為五年規劃。 歷次計劃/規劃 一五計劃,1953年—1957年:基本任務是蘇聯協助設計的156項建設項目,建立工業化基礎。 二五計劃:1958年—1962年:1958年至1962年的大躍進造成計劃生變。 三五計劃:1966年—1970年:本應於1963年開始,延遲到1966年。 四五計劃:1971年—1975年 五五計劃:1976年—1980年 六五計劃:1981年—1985年 七五計劃:1986年—1990年 八五計劃:1991年—1995年 九五計劃:1996年—2000年 十五計劃:2001年—2005年 十一五規劃:2006年—2010年:五年計劃更名為「五年規劃」[1],英文譯名(five-year plan)不變。 十二五規劃:2011年—2015年 十三五規劃:2016年—2020年 十四五規劃:2021年—2025年 參考文獻 [1]国家发改委:“五年计划”首更名“五年规划”-搜狐新闻.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李孟洲. 〈從大陸「十一五」規劃看外商投資佈局〉. 《兩岸經貿月刊》. [2020-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蕭峯雄; 林美萱. 〈兩岸經濟和產業發展之回顧〉.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 2002 [2006-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1-29). 十個五年計畫. 青海經濟信息網(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辦,青海省信息中心承辦). [2006-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26).參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經濟學主題五年計劃 韓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 蘇聯五年計劃 宏觀調控 計劃經濟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