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或作腌、醃漬,是一種在古代開始已經相當常見的食物烹調和保存方法,指利用糖、鹽、醋或其他調味料來保存肉類或蔬菜等食物,以延長他們的保用期。不但如此,這些食物在浸泡一段時間後,會有一種與原來食物不同的風味。在東亞,會用醋、醬油等來醃漬食物,如中國醃菜、日本漬物、韓國泡菜。在西方,主要應用糖、鹽和醋。按照抗微生物的不同,醃製可分為酸性醃製(pickling)、脫水醃製(curing, brining)兩種;這兩種醃製的口味也顯著不同。
要區分的是短時間的「醃泡」(marinate),這個做法則是一般在煮食前加入調味料,然後等一段時間才以烹調。但兩種醃漬法都可以使調味料的味道更能滲入食物中,有提升食物的味道的功能。
分類及原理
酸醃是藉助食品的酸性進行保存,一般以pH小於4.6為宜。這樣的酸性足以阻止大部分細菌繁殖。這類醃製方法一般用於蔬菜和真菌類。[1]產生酸性的方法有:
脫水醃製的目的是將微生物的水分藉助高滲透壓抽乾。其中食品表面乾燥的稱鹽醃(curing),表面濕潤的稱鹽水醃(brining)。無論是哪種醃製,一般食物只要有20%含量食鹽就可殺死大部份細菌。而在食鹽短缺的地方,由於煙燻食物可以減低保存食物所需的鹽份,所以煙燻食物在內陸地區十分普遍。
健康
亞洲式酸性醃製可能和食道癌的發病率有關。可能的原理有真菌污染產毒、蔬菜內含亞硝酸鹽被發酵轉化為亞硝胺等。河南林州市(原林縣)比飲食習慣相似的周圍地區食道癌發病率高出幾倍,經檢測發現當地泡菜有高濃度的真菌滋生,產生了致癌物甲基陸森紅鹽。[4]
由於真菌會導致腐敗、產生毒素,食品工業一直對抑制真菌的手段有興趣。一些醃菜中似乎會自然由乳酸菌產生抗真菌物質。[5]亞硝酸鹽的含量可以藉助低pH(酸性)或高溫降低。將牛肝菌或其中提取的亞硝酸酶加入一同醃製也可以降低含量。[6]
在北非、華南及北極的本土飲食,鹽醃的魚和肉都很常見,而這些地方都不約而同有很高的鼻咽癌病發率。[7]在香港,醫生經常透過傳媒勸籲不要吃過量的鹹魚,但由於鹹魚是華南不少美食的重要材料,有關呼籲一般只對年輕人有效。
防腐
除了採用天然的食鹽、白糖或蜂蜜來保持食物以外,化學品亦可以達到防腐效果。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都是常見的食物防腐劑,不但可以殺菌,還會令肉食的顏色變成粉紅或紅色,使賣相更好。常見的化學防腐劑包括硝酸鈉(NaNO3)及亞硝酸鈉(NaNO2)。不過,由於最近二十年內的研究發現亞硝酸鹽可能致癌,一些注重健康的人在選擇罐頭食品時,都會避免購買含有亞硝酸鹽的罐頭。
除了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過去亦有人採用二氧化硫(SO2)來殺菌。但因為二氧化硫會對有氣管問題的人造成刺激,現時已很少用於食品加工之上。
大自然亦有自己的天然防腐劑。山梨糖醇是一種普遍存在於水果的化學物質,是一種天然防腐劑之外,也是很好的味精,可以帶出食物的鮮味。韓國宮廷飲食就有採用水梨汁來增進食物味道的記載。
參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