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八景最早源自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書畫》[1],指湖南湘江流域八大景色,是國畫常見的題材之一。分別為[2][3]

瀟湘八景位置圖

明張復版本

明陳叔起、王紱版本

Thumb
陳叔起、王紱將瀟湘八景合繪為《瀟湘秋意圖卷》

文化影響

北宋時期,《瀟湘八景圖》問世,隨後受到文人如蘇軾米芾的讚譽,並成為詩詞創作的熱門題材。據《寄園寄所寄錄》記載,宋員外迪曾以瀟湘的風景為題,創作了八幅畫作,觀者紛紛留下題詞,稱之為「瀟湘八景」。此後,各地紛紛仿效,選出各自的「八景」,其中西湖十景尤為著名。

明清時代,「八景」文化達到頂峰。明朝萬曆年間,官方要求各地上報自己的「八景」,此風潮由此席捲全國。許多關於「八景」的詩詞、書畫作品應運而生,如董其昌的《秋興八景圖冊》、文徵明的《文衡山瀟湘八景冊》等。到了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如《洞庭湖志》所述,「八景」已遍佈全國,成為方志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八景」文化通過漢文化圈的交流傳播至東亞各國,影響深遠。金朝時期,出現了「燕京八景」、「平水八詠」等。隨後,高麗有「漢陽八景」、「平壤八景」;越南有「宜春八景」、「河內八景」和「河仙十景」;琉球有「中山八景」、「那霸八景」和「首里八景」。日本受「八景」影響尤為顯著,產生了「八景徘句」、「八景浮世繪」等文化現象。自1319年禪僧鐵庵道生提出「博多八景」後,日本各地陸續出現了四百多處「八景」,使日本成為繼中國之外擁有最多「八景」的國家,成為「八景文化」在東洋的一道亮麗風景線。[1]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夢溪筆談/卷17

備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