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標準時間(日語:日本標準時;英語:Japan Standard Time;縮寫:JST)是日本所採用的標準時間,比世界協調時快九小時(即UTC+9),與韓國標準時間印尼東部時間英語Time in Indonesia雅庫茨克時間朝鮮標準時間是同一時區。管理與規範機構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於福島縣佐賀縣各設有無線電呼號「JJY」的授時信號發射台,供日本國內電波鐘表校準時間之用。

Quick Facts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日本標準時
假名にほんひょうじゅんじ
平文式羅馬字Nihon Hyōjunji
Close
兵庫縣明石市明石市立天文科學館日語明石市立天文科学館是日本標準時間主要的規範設施,日本標準時子午線(東經135度線)就從該館鐘塔的中央穿過
明治天皇於1895年簽署公佈的《標準時關聯文件》

沿革

日本標準時間是在1886年7月13日公佈的明治19年勅令第51號《本初子午線經度計算法及標準時之件》(本初子午線経度計算方及標準時ノ件)中制定。1888年1月1日起,將東經135度線的時間確定為日本標準時間,以東經135度線為日本標準時子午線日語日本標準時子午線

臺灣日治時期的1895年6月17日,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原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宣佈在臺灣「始政」[1][2][3],採用「本邦一般ノ標準時」。明治28年12月28日公佈「標準時ニ關スル件」,以東經135度(GMT+9:00)地方時為「中央標準時」,東經120度(GMT+8:00)作為台灣、澎湖群島八重山群島宮古群島的標準時間,稱為「西部標準時」,並自隔年1896年1月1日起實施[4]。1896年1月1日至1937年9月間採用日本標準時的「西部標準時」(UTC+8[5];隨後朝鮮關東州外地滿洲國都納入「西部標準時」[4]。1937年10月1日至1945年間,因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日本內地與外地同為「中央標準時」(UTC+9[6][7]。1945年戰爭結束,9月19日《臺灣總督府官報》公告,9月21日起廢止1937年改用日本中央標準時的法令,恢復時區為UTC+8[8]

1948年至1951年的美國佔領日本時期,在美國主導下的日本當局依據《夏時刻法》(夏時刻法),於每年5月(1949年為4月)第一個星期六至同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實施夏時制。1952年美國結束佔領日本,日本政府在行政權移交後廢止《夏時刻法》,此後日本沒有實施夏時制。

2013年5月22日,時任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在產業競爭力會議上提出了將日本標準時間提前2小時(變更為UTC+11)的提案。其目的是通過提早東京金融市場的開始來提高東京市場的存在感。政府表明要探討這個提案[9]。但後無下文。

參考連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