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是將某一個體的器官用手術的方法,整體或部分地移植到其自體體內或另一個體的某一部位的治療手段。供體(donor)或供者,是在移植手術中,提供器官的個體;供體可以是自體,也可以是異體。受體(recipient)或受者,就是在移植手術中,接受移植物的個體。

器官移植的目的是用來自供體的完好、健全的器官替代損壞的或功能喪失的器官。提供器供體可以是在世的人,也可以是剛剛去世的人。在世的人提供的器官稱為活體器官,去世的人的器官稱為死者器官。不過若供體器官已受到感染或衰竭便不能移植。

器官移植的特點是保留移植器官的部分或全部外形輪廓及內部解剖結構,帶有主要的血供和管道主幹,通過吻合技術實現血流再通,移植器官從切取到植入期間始終保持活力。

移植類型

  • 自身移植
  • 同系移植
  • 異種移植
  • 劈離式移植
  • 「多米諾(骨牌)」式移植(例如心臟健康的病人A需要肺臟移植,病人B需要心臟移植,這時出現可同時捐獻心臟和肺臟的捐獻者C,由於心肺聯合移植成功率更高,所以可以考慮將C的心臟肺臟都移植給A,同時將A的心臟移植給B)

移植限制或禁止

技術問題

為避免發生可能問題,可能會有以下措施:

  • 病人為非病死或疑似為非病死者,必須於依法相驗完畢後,且經檢察官認無繼續勘驗之必要後,才能施行。
  • 為避免因器官移植而傳染給受贈者,醫院不得接受病人之器官捐贈:人類免疫缺乏病毒陽性、庫賈氏病、其他不能控制的感染。
  • 惡性腫瘤完全治療後,無癌症復發未達一定時間者。部分惡性腫瘤疾病者則直接禁止。

不打麻藥活摘器官是可能的,根據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Yitzhak Ganon的說法,他就曾在不被施予麻醉藥劑的狀況下,被集中營的軍醫約瑟夫·門格勒成功摘除一顆腎臟[1],但這種作法不合人道,因此正常狀況下,在摘除器官前,都會使用麻醉或確認捐贈者已處於腦死狀態。

非技術問題

除了上述的技術問題之外,一些地方的器官移植也可能因為器官供體的來源問題而引發道德爭議,因此如上所述,一般若病人為非病死或疑似為非病死者,必須於依法相驗完畢後,且經檢察官認無繼續勘驗之必要後,才能施行。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