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鈎口線蟲(學名:Ancylostoma duodenale)俗稱舊大陸鈎蟲,是屬於鈎口線蟲屬的一種寄生線蟲。它生活在人類等宿主的小腸中,在那裏它能夠交配和成熟。十二指腸鈎蟲和美洲板口線蟲是兩種寄生人類的鈎蟲,通常作為鈎蟲感染的原因被一起討論。它們是雌雄異體的。[1]十二指腸鈎口蟲流行與世界各地,包括南歐北非印度中國東南亞美國的一些地區、加勒比海南美洲

Quick Facts 十二指腸鈎口線蟲, 科學分類 ...
十二指腸鈎口線蟲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線蟲動物門 Nematoda
綱: 色矛綱 Chromadorea
目: 小桿目 Rhabditida
科: 鈎口線蟲科 Ancylostomatidae
屬: 鈎口線蟲屬 Ancylostoma
種:
A. duodenale
二名法
Ancylostoma duodenale
(Dubini, 1843)
Close

特徵

十二指腸鈎口線蟲是一種小的圓柱形蠕蟲,呈灰白色。它在口囊的前緣有兩個腹板。每個都有兩顆大牙齒,與它們的基部融合在一起。在口囊的深處可以找到一對小牙齒。雄性長8-11毫米,後端有交配囊。而雌性長10-13毫米,後端有外陰。雌性每天可以產10,000到30,000個卵。雌性的平均壽命為一年。[2]

生命周期

「感染性」幼蟲穿透皮膚後,最常見的是通過腳,之後幼蟲便進入了血液循環。它會被帶到肺部,進入肺泡,上升到支氣管氣管,被咳出來併吞回小腸,在那裏它將發育成熟。在那裏它們附着在腸絨毛上,雌性每天可以產下25,000個卵。卵被釋放到糞便中並停留在土壤上。當沉積在溫暖潮濕的土壤上時,卵會迅速發育並在1至2天後孵化。這種杆狀蚴在土壤中蛻皮兩次,並在5至10天內成為穿透皮膚的第三階段感染幼蟲。感染性的杆狀蚴能夠感知土壤中的振動熱量二氧化碳,並且能夠使用類似於纖毛的樹突過程。他們將這些過程用作熱感應、化學感應和機械感受器,以向宿主遷移以進行感染。然後,杆狀蚴可以穿透另一種生物體的暴露皮膚並開始新的感染周期。

流行病學

這種鈎蟲在礦山中廣為人知,因為溫度和濕度的一致性為卵和幼體的發育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估計有10億人感染了鈎蟲。十二指腸鈎口線蟲的傳播是通過皮膚與被幼蟲污染的土壤接觸。在1880年代,在炎熱潮濕的聖哥達鐵路隧道瑞士)工作的礦工中發生鈎蟲症流行後,人們才終於了解了它進入人體的方式。[3][4]

感染

輕微的鈎蟲感染會導致腹痛、食欲不振和食土癖。重度感染會導致嚴重的蛋白質缺乏或缺鐵性貧血。蛋白質缺乏可能導致皮膚乾燥、水腫和水腫引起的腹脹;而缺鐵性貧血可能導致精神遲鈍和心力衰竭。在孕婦中,這種寄生蟲能夠感染胎兒,並可能導致低出生體重、孕產婦貧血和嬰兒死亡率等併發症。[5]

十二指腸鈎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的卵無法區分。除非將它們在環境溫度下放置一天或更長時間,否則在糞便標本中不會發現幼蟲。教育、改善衛生條件和控制人們糞便處理很重要。在它的流行地區穿鞋也可以降低感染率。十二指腸鈎口線蟲感染可以用阿苯達唑甲苯咪唑苯並咪唑治療。雙羥萘酸噻嘧啶是另一種選擇。在嚴重的貧血病例中,可能需要輸血。

參考文獻

拓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