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關,俗稱大關,又名鈔關、北關、戶關、戶部分司、北新鈔關,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拱宸橋南京杭運河、西塘河、餘杭塘河三水交匯之處,最初設置在北新橋之上據橋為關,後建關署於橋東北方,北新橋也因此名大關橋,亦名永安橋、喻陳橋、中興永安橋,今橋為1995年遷址重建,為大關路跨京杭運河橋樑,仍以大關為名。北新關舊時為運河七大鈔關之一,今僅存遺址於運河邊青莎公園內[1]。
大關橋 | |
---|---|
座標 | 30.3054°N 120.1365°E |
承載 | 大關路 |
跨越 | 京杭運河 |
上游橋樑 | 江漲橋 |
下游橋樑 | 登雲橋 |
歷史 | |
開通日 | 1101年 |
重建日 | 1995年 |
地圖 | |
北新橋及名稱由來
北新關據橋作關,關橋最早修築於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在杭州武林門北十餘里,原名永安橋,為當時杭州城北北關鎮最大的橋樑。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橋樑破損嚴重,已然化作危橋,鎮上長者陳德誠會同同輩的餘慶施、宗宥以及寺僧梵海募資修築新橋,最終新橋於紹興八年(1138年)初春動工,由陳德誠親自督工,並在年內完工,改名為中興永安橋。中興永安橋在南宋《淳祐臨安志》中即已稱作北新橋,這一名稱一直沿用到清代,清代又稱此橋為喻陳橋、大關橋。1955年,政府在原北新橋的基礎上重新建造橋樑,為單孔圓洞式。1995年,北新舊橋又被拆除,在原橋址南約300米修築了今天的大關橋。[2]
北新關名字或與北新橋有關,清雍正《浙江通志》即稱關以橋名。同時,北新關一直有「北關」的俗稱,然而杭州的「北關」存在指代不清的問題:杭州城牆北門武林門故稱北關門;《淳祐臨安志》則以吳越國時期杭州羅城北城門故址為北關門,在今天武林門北米市橋一帶,宋代政府在此地設有北關稅監,和今日北新關無關;雍正《西湖志》則將武林門以北運河一帶稱作北關;雍正《北新關志》只解釋北新關「為其地去城北十餘里,故名雲」;明嘉靖《杭州府志》則稱,北新關在明初非固定行政單位,直到景泰元年(1450年)當時的戶部主事在此建立鈔關,俗稱北關,但在成化年間北新關一度罷置,復設後俗名改稱北新關。雖然別稱很多,但北新關自身則一直多用北新關名,官署題名俱為「北新關」,明嘉靖六年(1527年)始編《北新關志》亦以「北新關」名。雖然對於杭州本地而言,北關地名存在混淆的問題,但外地來到杭州均以北新關為北關。[3]另外,北新關作為鈔關,還有戶關、戶部分司、北新鈔關等別稱[4]。
歷史
至遲在明宣德四年(1429年)朝廷在北新橋上設置北新關,最早用於收取京杭運河上的船稅,關初設時橋東北方即有幾間小屋作為鈔關公署,但是公署離岸邊有段距離,前面又被門擋住,運河河邊的岸石傾倒難行,船隻上岸報關十分不便。同時根據清雍正《浙江通志》記載,北新關最初據橋為關,橋上設置柵欄架起木製平台,平台上為遮蔽風雨的卷篷,船隻舊停泊在卷篷之下清點商船貨物釐清商稅。正德四年(1439年)政府為擴大稅源,改善紙幣大明寶鈔的流通,在運河沿線陸續設置鈔關,由於過關稅費只能支付寶鈔,因此這些關口也被稱為鈔關。明成化四年至七年(1468-1471年)北新關一度被廢止,但後來恢復並一直延續。明弘治九年(1496年),南京戶部主事劉景寅整治北新關關務:他先是築石為岸,再在運河水中修築高台,高台伸入運河有三丈,左右都有台階方便船隻上岸;同時改建公署,拆除了關署舊門,將其改為三開間廳堂,取名為「公恕堂」,堂後門中又立復門作為屏牆,此門通往署內,而再堂前臨河一側的高台上立一座高大牌坊,牌坊下有階梯、圍以欄杆。明嘉靖十年(1531年),主事葉君瑞又以關署太小為由向民眾購置土地,在關署池沼上修建亭子。嘉靖十三年(1534年),員外郎楊文升重修中堂,一定程度改善了公署的辦公條件,但是堂前水岸僅有幾步,往來辦理稅務商賈眾多,侷促於狹小的場地很是不便。嘉靖十七年(1538年),呂韶主持北新關後重修官署,擴大了庭院面積,將中堂北遷數丈,拆除關後舊屋舍,最終廳堂可以容納百餘人;又將自己的官邸移到東室,在廳後造軒三間以迎賓客;關署後園圃築牆環繞,疏浚其中池沼,將樓屋搬到池沼中小島上,可以登樓眺望。工程前後有三月,花費百餘金,北新關關署煥然一新。後來韓文鏡主持北新關,節省俸祿用來改造庭院,新建了青閣,增制朱欄,侍弄花草。北新關關署歷經幾代官員策劃修建,功能日益完備,景色亦別具一格,成為了湖墅一帶運河沿線的佳景。[5]:178-181清同治三年(1864年)12月,左宗棠向朝廷請求暫停關稅,北新關最終廢止,後戶部雖然多次試圖恢復北新關但都未果[2]。
關署設置
北新關關署始建無考,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因運河漕船失火導致舊署焚毀,後來榷使傅慶貽重建關署。關署總體分為左中右三路,中路建築為其軸線,從外依次為牌坊、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後等高等級建築;左右兩路建築一般由土地祠、庫房、書吏房等輔助用房組成。新建關署在關前建有鼓樓,高三丈。臨河建有牌坊,坊下以柵欄圍護。入門則為關署前廳,前廳共計三間;廳內則為正堂,同樣為三間,正堂前設有卷篷,後面的小廳用來迎賓。正堂左側為書房。正堂後又有後堂小廳三間,廳後又築台臨池沼。後堂左側為官員居所,後來改建為樓,居所兩側各有廊房,廊房外又有平房供廚師和傭人居住。後堂右側為存放稅銀的關署庫房,庫房外為文員書寫報告文案的吏書房,共計五間,官吏在此不得私自外出;又又單房二間,專供人在此掛號寫票。儀門外有土地廟一間,冊房一間,冊房供文員編寫通知文冊。大門外有委官小署三間,每季派來的品秩較低的委任官員都居住在這裏;另又有聽事官房,為一間樓房,聽事官在此看守關柵,後改為迎賓。門外有榜亭,亭中張貼關署榜文公告。關署空間可以分為:在辦公區域前展現關署威儀和關署界線的對外空間,多由轅門、牌坊、鼓亭、大門等組成;關署的辦公空間,如大堂、書吏房等;庫房空間;內宅空間,多位於關署後部;祭祀空間,供榷使新上任時祭祀;遊憩空間,多在關署之後,有亭、樓、池、沼,環境優美。清代關署基本延續明制,在前朝基礎上略有添置。[6]
明清時期的杭州不僅本身手工業產出發達,同時轉運貿易也很發達,因此北新關的腹地不僅有華北、東南、江南等地,還延伸到了西南和中南地區。來往北新關的商品種類繁多,根據關稅檔案僅僅藥材類即有217種,絲綢布匹也有50多種,根據《北新關商稅則例》徵收稅收的商品多達50大類2100多種,其中最主要的為生絲、紡織品、糧食和各類雜貨。絲綢作為浙江本土生產的重要商品,也是當時中國海外貿易的價值份額最大的商品,其中大量浙江絲綢經由北新關運往廣東、廈門等地轉銷海外。當時的浙江不僅為生絲產地,也是重要的棉產地,有着發達的紡織業,其紡織品遠銷四川、陝西、台灣等地,江浙各地的紡織品不少都經由北新關轉運至全國,因此通關的綢緞直接左右着北新關的稅收盈縮。同時從明中期開始,杭嘉湖地區由產糧區轉為缺糧區,至清代缺糧更加嚴重,需要仰仗湖廣、江西等地的糧食輸入才能維持供需平衡,這些糧食大多購自蘇州,經由運河運抵北新關南杭州湖墅,再由湖墅轉銷浙江各地——糧食的大規模轉運也催生了杭州周邊的一些專營米業的市鎮,海寧的長安鎮即為其中代表。商品既有自江西、福建、兩廣等地運至錢塘江北上過關銷往蘇州、松江,也有過關渡錢塘江至南岸義橋經浙東運河到寧波出海。由於北新關特殊的地理位置,相較其他稅關其稅收波動不大,清代前期始終在20萬兩上下波動,其中手工業及日用品佔到12萬兩。[7]
雍正《北新關志》記載了北新關報稅的主要流程。對於商稅,則首先需要到單房填報報稅單,寫明商人姓名、籍貫、貨物名稱、數量、來源及去向,再由大單廠謄寫單據;算房根據申報稅單計算所需要收取的稅費;內衙出具朱簽;官員或出堂直接到大柵處收稅放行,也可以商人自己赴櫃納銀,櫃枱發給印票,然後過關。對於船稅,也需要填報報稅單,寫明船隻類型、船戶名字和籍貫、所載船客姓名或商品名稱及其數目等,之後大柵處丈量船隻,發給小票;船單房寫稅單;算房根據單據計算稅費;船戶赴櫃納銀;船房發給船籌後,船戶就回到大柵,大柵唱清尺寸放行船隻。[6]除去橋下水門收取水路關稅,北新關也收取過橋陸路關稅[4]。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北新關稅入達十萬兩之多,約佔全國各關稅銀總額的8.8%。[4]日本學者香坂昌紀考慮到主糧和杭州本地絲絹低稅特性,計算得出北新關的稅率與滸墅關、淮安關不同,遠遠低於清代三十分之一的標準稅率。[8]
北新關作為稅關,其本務為徵收稅料,確保一定數額的稅款上繳戶部,而雍正朝以後火耗歸公要求多餘稅款也要上繳中央,但在實際操作中掠奪多征、中飽私囊屢見不鮮。根據雍正《關志》,北新關根據船隻樣式尺寸將船料分為五種,官定船料費最高只有一兩四五錢,與蘇州滸墅關不同船稅不包含商稅和貨稅,附近居民還有「便民小票」能夠簡易通關。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各徵稅、稽查關口存在許多陋習,稽查口岸在確認關單和貨品相符後會向商人索取「照票」賄賂,其中一些「照票」可以抽取額定關稅的二至三倍,稱之為「重照」;有時客商遇到夜晚雨雪天氣,關吏故意扣留以索取賄賂,稱之為「免看」。《清詩鐸》中更有陳春曉作《杭州關》譏諷這一陋習道:「杭關吏,踞守關南北,南北設兩關,榷使有專職,兩關之設為通商,往來行人何戚戚,過關莫如杭關難。⋯⋯」其中兩關即指城北戶關北新關和城南工關南新關。為躲避北新關沉重的稅負,部分商人選擇繞道躲避,寧願選擇昂貴的陸地挑運也不走水路過關,例如《關志》記載餘杭當時開闢兩陸路北上江寧繞過北新關,導致稅入減少三四成,戶部因此要求朝廷明令禁止繞道以保證歲入。[9]
杭州在明初即已經成為重要的工商都市,據明《一統路程圖記》記載,杭州對外交通路線多達16條。景泰元年(1450年)明朝戶部設北新關為鈔關;萬曆八年(1580年),臨清關為運河鈔關之首,而北新關居其次;至天啟五年(1625年)北新關稅額增長一倍有餘,僅次於蘇州滸墅關為全國第二。為了防止民間偷漏關稅,政府在杭州周邊設立了大量徵稅口岸和稽查口岸,總計13處徵稅口岸進行徵稅,明代另有20處稽查口岸專事貨物稽查而不徵稅,包括杭州十城門及閘口、螺師埠、銀杏埠、德勝壩、新河壩、對河、赤山埠、富陽、上陌、千秋嶺等杭州對外交通要道。清代設關大抵延續明制,但在管理體制存在變化:順治年間,戶部專門派遣漢人官員管理關務,而到了康熙元年(1662年)中央專派滿漢官員及筆帖式各一名執掌關務;康熙四年(1665年)朝廷又將關務交予浙江布政司管理,五十五年(1716年)改由浙江巡撫管理,五十七年(1718年)又委任杭州知府管理,至雍正七年(1729年)改杭州織造管理,乾隆五十八年(1793)關務又歸浙江巡撫,道光元年(1821年)後關務歸於杭州織造兼管。清代管理機制的變化又和關稅在國家財政中地位提升,成為僅次于田賦、鹽稅的第三大收入來源,政府為有效管理稅關對管理機制進行了諸多探索。清代的北新關主要管理浙江內河商業貿易,與乍浦、寧波的浙海關各有所司。[7]北新關每天有兩次開關時間,早關在上午九點到十一點,晚關在下午一點到三點。明代自弘治六年至崇禎七年的141年間,北新關共有151人擔任主官,清代從順治二年到雍正九年的86年間,共有85人擔任主官;明清兩代,北新關的主官平均任期只有一年左右——這一方面代表了北新關的重要程度,同時也側面體現官吏貪腐之嚴重。[4]
口岸名稱 | 地理位置 | 距離關署位置 | 交通 |
---|---|---|---|
大關口岸 | 大運河南端 | 關署本部 | 杭州城裏[註 1] |
杭州稅務司 | 杭州城內羊壩頭 | 大關東南20里 | 杭州城裏 |
江漲稅課分司 | 武林門外江漲橋 | 大關東南10里 | 通北新河 |
城南稅課分司 | 城南鳳凰山門外 | 大關東南30里 | 通福建、廣東、浙東、徽州等處 |
橫塘臨平稅課分司 | 仁和縣臨平鎮 | 大關東北45里 | 通杭州、長安 |
西溪稅務課司 | 錢塘縣留下鎮 | 大關西南20里 | 通餘杭等處 |
安溪奉口務稅課司 | 錢塘縣安溪鎮 | 大關西北35里 | 通餘杭、杭州、嘉興、湖州等處 |
東新關 | 仁和縣一都六圖 | 大關東南8里 | 通海寧、蘇州、松江、杭州等處 |
板橋關 | 錢塘縣調露鄉 | 大關西北10里 | 通臨安、餘杭、杭州、嘉興、湖州、蘇州、松江等處 |
觀音橋 | 錢塘縣調露鄉 | 大關西南5里 | 通餘杭、臨安、於潛、昌化等處 |
良馬關 | 錢塘縣靈芝三都二圖(良渚) | 大關西北30里 | 通嘉興、湖州 |
良畎關 | 錢塘縣靈芝三都二圖 | 大關西北20里 | 通嘉興、湖州、松江、蘇州等處 |
打鐵關 | 仁和縣太平鄉 | 西接東新關 | 通東新關 |
備註:出自乾隆《浙江通志》卷86,前七為七大徵稅口岸,後六為六小徵稅口岸 |
周邊勝景
北新關船埠為清代康熙、乾隆南巡的御碼頭,曾經立有康熙六十大壽的萬壽無疆碑亭,碑亭碑刻有「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浙江紳士、耆民、商賈、兵丁公立」字樣。此碑為康熙在最後一次下江南之後,浙江布政使徐欐等一眾官員修築,用以慶祝皇帝生日。碑亭舊時在麗水路大關橋至登雲橋之間運河邊某處。[1]
北新關東側為鈔關街,又名河塍路,今天為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西側為橋西街,今為橋西歷史文化街區。由於北新官署在運河東,因而東街更為繁華。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春,荊之琦擔任北新關關長,重新整治東街,時人稱之荊公街並比於西湖蘇堤。[2]關北舊時為封鯨觀,為明代倭寇首級堆砌而成的京觀。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代浙直總督胡宗憲在北新關外修築京觀,前後堆砌倭寇首級千餘,他還在京觀之前豎立高大的石碑,碑上題名「封鯨觀」,用來炫耀自己的武功。清代的丁丙、魏標等都為此觀留下詩文,但此時碑文已經僅剩下殘碑。[1]關東東西向街道為大滸弄,舊名德生街,舊時杭州知事陶鏞題寫「古青莎鎮」牌坊在弄口運河畔,今已無存。「青莎鎮」為湖墅故稱,杭州市政府後在大滸街街口運河邊立新德「青莎公園」牌坊。大滸弄舊時弄內有小溪潺潺,人家傍水架橋,各植楊柳。民國時期,眾多文人墨客青睞此地,郁達夫即定居於此處。[1]
拱宸橋的建立可能也和北新關有關。北新鈔關建立之後,關橋以北的水域成為通關船隻排隊的地方,隊伍最長可以排到北面的謝村,如果遇到汛期水漲船隻無法通過關橋橋洞,則需要停留更長時間。因此,船上人員生活皆仰賴岸上供應,久而久之這一帶運河兩岸就聚集形成商業區,為方便兩岸人家交通往來,拱宸橋也就應運而生。拱宸橋始建於明思宗崇禎四年(1631年),清順治八年(1651年)倒塌,直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康熙前五次南巡都是在北新關船埠登陸,或有人以為拱宸橋之名因恭迎皇帝而得名。[10]
遺址
北新關遺址位於杭州拱墅區拱宸橋南運河邊青莎公園內,其所在的北新關廣場為青莎公園的主體。廣場面積約2000平方米,是一個三面環水的親水平台,幾乎和水面平行,廣場上面有對於運河漕運的歷史介紹。廣場一面為運河,另外兩側為人工水系,由南向北逐漸跌落,在寶慶橋下設駁墈與運河水隔斷。廣場的周圍會種植櫻花和桃花林,地面配以卵石,每至落花時節再現昔年湖墅「散花灘」意境。廣場兩側散佈民居,再現當時杭州居民居住風貌。[11]2011年,拱墅區為了深化運河品牌,在全區搜集十大文化遺存,陸續立碑保護——10月10日,拱墅區政府在北新關遺址處樹立遺址碑,碑文詳盡介紹了北新關的由來。[12]
交通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