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羅斯豬籠草[2](學名:Nepenthes klossii),又稱克洛斯豬籠草,是新幾內亞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2]
1912年至1913年,塞西爾·博登·克羅斯在沃拉斯頓遠征(Wollaston Expedition)中於新幾內亞的西南部發現了克羅斯豬籠草。1913年1月26日,他在遠征營地(VIb營地)附近海拔930米至1170米的地區採集克羅斯豬籠草的模式標本,其編號為「Kloss s.n.」。[1][3]其存放於新加坡植物園的植物標本館中。[4]因該標本缺少花序材料,故性別不詳。[1]
1916年,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在《倫敦林奈學會會報》上發表了克羅斯豬籠草的正式描述。[3]其種加詞「klossii」是為了紀念三年前首次收集到模式標本的塞西爾·博登·克羅斯(Cecil Boden Kloss)。[3]
1928年,B·H·丹瑟發表了開創性的著作《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並在其中發表了修訂描述[注 1]與插圖。[1]在研究了克羅斯豬籠草的模式標本後,B·H·丹瑟指出,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在描述中將葉片的上下表面弄反了。[1]B·H·丹瑟專著中的插圖並沒有準確的顯示其捕蟲籠籠蓋的形狀及籠口的角度[5];直到1991年馬修·傑布的專著《新幾內亞的豬籠草報告》中才進行了描述。[5][6]
對於克羅斯豬籠草的親緣關係,B·H·丹瑟這樣寫道:「這種未被完整描述的物種似乎與窄葉豬籠草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近緣關係,但我不建議將其劃歸同一物種。」然而,B·H·丹瑟對於窄葉豬籠草(N. stenophylla)的描述是基於假豬籠草(N. fallax)的模式標本作出的,但部分學者認為後者與前者是截然不同的物種。[7][8]B·H·丹瑟將克羅斯豬籠草與另外14種豬籠草歸入皇室分支(Regiae)。他寫道:「維奇豬籠草、窄葉豬籠草、克羅斯豬籠草和暗色豬籠草之間存在非常近的親緣關係,但又不可否認它們都是不同的物種。」[1]
克羅斯豬籠草為藤本植物。莖可攀爬至數米的高處。
克羅斯豬籠草的葉片革質,具柄,呈長圓形至披針形,可長達25厘米,寬至9厘米。葉尖為鈍尖,葉基驟縮成槽狀葉柄,可長達6厘米,葉柄的兩翼寬度不超過5毫米。中脈兩側各有3條縱脈。縱脈從葉柄發出,平行於中脈延伸於葉片的外三分之四。羽狀脈不明顯。籠蔓通常為葉片長度的1至1.5倍,與葉片銜接處直徑約為2毫米,與捕蟲籠銜接處直徑約為5毫米。籠蔓的中部常出現籠蔓圈。[1]
克羅斯豬籠草上位籠和下位籠腹面的籠翼不寬於9毫米,翼須可長達7毫米。[9]
克羅斯豬籠草上位籠與籠蔓的銜接處會形成一個可寬達45毫米的彎曲。其呈窄漏斗形,偶爾為管狀,可高達26厘米,寬至7厘米。[9]上位籠的籠翼常縮小成一對隆起。籠口不寬於4厘米[9],前部傾斜,基部向上拉長,但不形成唇頸。唇平展,前部寬約3毫米,基部寬約14毫米。[9]唇肋可高達1毫米,間隔約為1.5毫米。[9]唇內緣平滑,無唇齒。捕蟲籠內表面的下部佈滿細小的覆蓋型消化腺。籠蓋接近圓形,基部略成心形,可長達5厘米,寬至5厘米。籠蓋下表面的基部具一個橫向扁平的附屬物,其不寬於8毫米。籠蓋的下表面及其附屬物覆滿了大小不一的蜜腺,其中心凹陷,且具黑框。籠蓋基部的後方有一根不分叉的籠蔓尾,長度約為20毫米。[1]
克羅斯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總花梗可長達18厘米,花序軸可長達14厘米。每個花梗帶1至3朵花,可長達10毫米。花被片為長方形,長3毫米,寬1毫米。果莢長約15毫米,基部明顯縮小,末端略微縮小。[1]
克羅斯豬籠草葉片的下表面具有密集的金色毛被,其由星狀的短毛、分叉長毛和更長的不分叉長毛(長度可達7毫米)組成。[9]葉片的上表面光滑。捕蟲籠和籠蔓覆蓋着類似葉片下表面的毛被,但較稀疏。籠蔓尾具有相當茂密的短毛被。此外,果莢和花被片的外表面也具有毛被。[1]
克羅斯豬籠草的捕蟲籠為具紅色斑點,籠蓋為紫色。乾燥標本為黃色,捕蟲籠內表面為淡藍色,蠟質區表面呈白霜狀。[1]
克羅斯豬籠草是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島的巴布亞省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9]其分佈於馬老奇(Merauke)、帕尼艾(Paniai)地區及查亞峰的低地山脊。[9]該物種的垂直分佈範圍很廣,可出現於海拔1000至2000米的地區內。[10][11][12]
克羅斯豬籠草的典型原生地為高地泥炭森林[13],偶爾也會出現於草原中[14]。在某一海拔約為1700米原生地,克羅斯豬籠草與大豬籠草(N. maxima)的小型變型同域分佈,已發現它們之間的疑似自然雜交種。[12][15]該原生地已列入「開發清理計劃」中,因此它們的生存繁衍正受到了巨大的威脅。[15]
克羅斯豬籠草在野外的數量已極其稀少[13],因此基於2000年的評估,其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保護狀況為易危。[14]史超活·麥花臣認為因對其了解甚少,所以很難評估它的保護狀況。2009年3月,一條貫穿克羅斯豬籠草原生地的公路開工,嚴重威脅到了克羅斯豬籠草的生存。[9]克羅斯豬籠草其他的種群分佈於人們無法到達的地方,幾十年來都沒有被觀察過。[9]
豬籠草屬中僅有兩個物種具有帶白斑的穹頂狀捕蟲籠,克羅斯豬籠草即是其中之一,這些白斑的作用是使得陽光可以透過捕蟲籠照射到捕蟲籠的內部。克羅斯豬籠草捕蟲籠的形態與蘇門答臘特有的馬兜鈴豬籠草(N. aristolochioides)十分相似。從捕蟲籠的正面看,其籠口和籠蓋部分都較黑暗,相比之下,其頂部因有從白斑透過的陽光就顯得較明亮。[16]
雖然一直都沒有關於克羅斯豬籠草捕蟲機理的綜合研究,但是它被認為使用與馬兜鈴豬籠草相似的方法捕捉飛蟲。此外,北美洲的眼鏡蛇瓶子草(Darlingtonia californica)、小瓶子草(Sarracenia minor)和鸚鵡瓶子草(Sarracenia psittacina)也具有類似的捕蟲方法。[16][17]在馬兜鈴豬籠草的捕蟲籠內,昆蟲常常受到籠壁上白斑的干擾而迷失方向,無法找到出口,最終落入消化液中溺死。因此,馬兜鈴豬籠草和克羅斯豬籠草捕獲的大部分昆蟲都是具有趨光性的飛蟲。[9][16][18]
克羅斯豬籠草捕蟲籠的形態特徵的很多方面與馬兜鈴豬籠草都很相似,但前者的體型較大。[13]這個兩個物種之間存在着地理隔離,因此不認為它們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近緣關係。[17]它們之間相似的特徵被認為是趨同進化的表現,即是相互隔離但相似的生態系統中,兩個沒有密切的親緣關係的物種獨立獲得相似形態特徵的現象。[9]
以克羅斯豬籠草的巨大葉柄,可以較容易的將其與馬兜鈴豬籠草區分開來。[9]
產自蘇門答臘的真穗豬籠草(N. eustachya)表現出極大的變異性,偶爾會出現類似於克羅斯豬籠草的穹頂狀上位籠。但它們之間依然較易區分。[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