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醛,簡稱MDA,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 CH2(CHO)2。它是一種無色液體,反應性極高,通常以烯醇式存在。[2]

Quick Facts 丙二醛, 識別 ...
丙二醛
IUPAC名
propanedial
英文名 Malondialdehyde
識別
縮寫 MDA
CAS號 542-78-9  checkY
PubChem 10964
ChemSpider 10499
SMILES
 
  • O=CCC=O
InChI
 
  • 1/C3H4O2/c4-2-1-3-5/h2-3H,1H2
InChIKey WSMYVTOQOOLQHP-UHFFFAOYAU
KEGG C19440
性質
化學式 C3H4O2
摩爾質量 72.06 g·mol−1
外觀 針狀固體[1]
密度 0.991 g/mL
熔點 72 °C(345 K)
沸點 108 °C(381 K)
危險性
PEL none[1]
相關物質
相關烯醛 羥基丙二醛英語Glucic acid
4-羥基-2-壬烯醛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Close

結構和製備

丙二醛通常以烯醇式存在:[2]

CH2(CHO)2 → HOC(H)=CH-CHO

在實驗室中,丙二醛可以由對應的縮醛1,1,3,3-四甲氧基丙烷水解而成。與丙二醛不同,這種縮醛是穩定,可商購的。[2]

生物合成和反應性

丙二醛可以由脂肪脂質過氧化而成。[3]它是血栓素A2的合成中的重要產物,其中環加氧酶1或環加氧酶2通過血小板和一系列其他細胞和組織,將花生四烯酸代謝成前列腺素H2。前列腺素H2再被血栓烷合成酶英語Thromboxane-A synthase進一步代謝為血栓素A212-羥基十七碳三烯酸英語12-Hydroxyheptadecatrienoic acid和丙二醛。[4][5]

活性氧類會降解脂肪,形成丙二醛。[6]這種具有高反應性,是許多反應性親電試劑之一,可在細胞中引起毒性應激並形成稱為高級脂肪氧化終產物 (ALE) 的共價蛋白質加合物,類似於高級糖化終產物(AGE)。[7]這種醛的產生可用來測量生物的氧化應激水平。[8][9]

丙二醛會和DNA中的去氧腺苷去氧鳥苷反應,形成DNA加合物英語DNA adducts,主要會產生突變原M1G英語M1G[10]精氨酸的胍基會與丙二醛縮合,得到2-氨基嘧啶。

分析

丙二醛和其它硫代巴比妥酸反應性物質英語TBARS (TBARS) 會與兩倍的硫代巴比妥酸英語thiobarbituric acid縮合,生成可通過分光光度法測定的熒光紅色衍生物。[2][11] 1-甲基-2-苯基吲哚是另一種更具選擇性的試劑。[2]

危險性和病理學

丙二醛具有高反應性,有潛在的致突變性。[12] 它被發現存在於加熱的食用油中,例如向日葵油和棕櫚油。[13]

根據一項研究,患有圓錐角膜大疱性角膜病變英語Bullous keratopathy的患者的角膜中,丙二醛的水平升高了。[14]丙二醛也可以在骨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組織切片中找到。[15]

在評估精子中的膜損傷時,也可以考慮丙二醛的水平(脂質過氧化的標誌)。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氧化應激通過改變膜流動性、滲透性和損害精子功能來影響精子功能。[16]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