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堂

闔澎公廟之一,主祀陰陽公與白無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陰陽堂map

陰陽堂,古稱顯靈廟有應公廟,臺灣澎湖馬公市廟宇,闔澎公廟之一,主祀陰陽公與白衣吉者(白無常、七爺公),約莫創建於清季道光年間,原址設於文澳城隍廟附近,光緒朝媽宮城後遷至現址,即位於澎湖天后宮西側。[1][2]

Quick Facts 陰陽堂, 基本資訊 ...
陰陽堂
Thumb
山牆、入口
基本資訊
位置 臺灣 880 澎湖縣馬公市復興里惠安路56號
座標23°33′51″N 119°33′49″E
主神陰陽公
七爺公(白衣吉神)
福德正神
例祭農曆 二月十五(陰陽公聖誕)
農曆 十一月初七(七爺公聖誕)
廟格闔澎公廟、祠廟
領導重要人物:饒廷錫、唐世永、鄭璟文、葉根壯
建立時間 大清 道光年間
(公元1821-1850年間)
地圖
Thumb
漢語名稱
漢語拼音 Yīn-yáng Táng
台語羅馬字 im iông tông
Close
Thumb
陰陽堂沿革簡介(民國83年,公元1994年)

沿革

清季以降,文職官衙凡有在任職於澎湖期間逝世,且該廳吏無後代子孫供奉香火者的牌位便供奉於陰陽堂內,最有名的代表人物為饒廷錫(同治朝通判)與唐世永(光緒朝通判),祭拜對象性質相對於施公祠與昭忠祠(昭忠祠已不存),後兩者乃祭祀殉職且無嗣者的武職兵勇[2];此外,民間百姓若因無後而失祀者(孤魂野鬼)亦會奉於陰陽堂[1][2],可謂兼帶「無祀壇」色彩的性質。

陰陽堂確切建廟時間不詳,也未見載於澎湖清代方志的紀錄之中;惟根據廟中明治40年(1907)的重建落成碑記的碑文,可推測陰陽堂約莫建於清季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且最初是建於文澳的澎湖海防糧捕廳署旁。[3]清法戰爭之後,澎湖鎮總兵官吳宏洛在光緒15年(1889)將澎湖廳署遷建至澎湖天后宮西側,陰陽堂亦於此時一併遷祀廳署南隅。[2][3]

陰陽堂最初無主神鎮殿,時稱「顯靈廟」;後因媽宮南甲某婦女於海邊拾獲一毀損的白衣神像,重塑金身供於廟內,始奉尊稱「白衣吉神」的七爺公(白無常)為主神,因其有求必應,香客絡繹不絕,又有「有應公廟」之名傳開。[1]

相傳日治時期,當時的日本政府將原澎湖廳署(海防廳)改建成憲兵隊,日本的憲兵隊長本欲拆除「有應公廟」,但期間白衣吉神多番顯靈,成功阻止該名憲兵隊長拆廟,陰陽堂才得以保存至今。[註 1]

昭和二年(1927),倖免拆除命運的陰陽堂重新修建,歷時五個月竣工。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原本主奉「白衣吉神」的有應公廟執事決議另迎「陰陽公」,特地從台南開基陰陽公廟引渡神像金身,跨海迎奉回澎湖入火,該廟從此定名為「陰陽堂」,沿用迄今。[註 2][4]

陰陽堂又陸續於民國58年(1969)與民國83年(1994)重新修繕[註 3],雖然廟舍不大(僅有五坪左右),香火仍十分興旺,每逢農曆新年,陰陽堂更是全澎湖境內居民會前往參拜的祭祀場所,乃澎湖馬公市區中少數能倚賴香油錢收入便能維持廟務運作的廟宇。[2][註 2][5]

陰陽堂廟前空地原本是日本官員的宿舍,1945年後由國民政府官員鄭璟文入住,爾後由陰陽堂購地買入,現已闢為一片停車與舉辦活動用的空地。[5]

根據歷史學者余光弘在民國77年(1988)的調查報告:陰陽堂管理委員會係由23名信徒組成,且委員會參與權利以父子相繼為限。此外,陰陽堂地理位置雖緊鄰澎湖天后宮,卻非澎湖天后宮交陪廟成員,亦不參與對方或周遭鄰廟的活動,所有祭祀慶典完全獨立操辦,屬較封閉的組織型態。[2]

圖輯

註釋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