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遠洋白鰭鯊(學名:Carcharhinus longimanus),又名長鰭真鯊、污斑白眼鮫,為軟骨魚綱真鯊目真鯊科的其中一種,是一種分佈於熱帶和溫暖海域上層的大型鯊魚。被IUCN列為極危保育類動物。其敦實的身體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狹長、尖端白而圓的鰭。
遠洋白鰭鯊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
亞類: | 鯊總目 Selachimorpha |
目: | 真鯊目 Carcharhiniformes |
科: | 真鯊科 Carcharhinidae |
屬: | 真鯊屬 Carcharhinus |
種: | 遠洋白鰭鯊 C. longimanus
|
二名法 | |
Carcharhinus longimanus (Poey, 1861)
| |
遠洋白鰭鯊分佈範圍 | |
異名[2] | |
|
這種鯊魚行動緩慢但很具攻擊性,對於海難或海上空難事件的倖存者來說非常危險[3][4]。研究表明遠洋白鰭鯊的數量正急劇下降。其大片的鰭可製成魚翅,因而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白鰭鯊面臨着越來越多漁業捕殺[1][5]。
博物學家勒內-普里梅韋勒·萊松於1822至1825年乘護衛艦「貝殼號」(Coquille)環遊世界,他在此次旅程中首次描述了遠洋白鰭鯊。萊松描述了在法屬波利尼西亞土阿莫土群島發現的兩個標本,並將該鯊魚命名為「Squalus maou」,該詞來源於波利尼西亞語,意為「鯊魚」。但萊松的描述和命名之後被遺忘了。[6]
1861年,古巴人費利佩·波伊將這種鯊魚命名為「Squalus longimanus」,之後又更名為「Pterolamiops longimanus」[6]。其種加詞「longimanus」來源於拉丁文,有「很長的手」之意,指遠洋白鰭鯊較長的胸鰭[7]。遠洋白鰭鯊在英文中還有許多常見的別名,如「布朗·米爾伯特的沙條鯊魚」(Brown Milbert's sand bar shark)、「棕鯊」(brown shark)、「長野鯊」(nigano shark)、「白鰭鯨」(whitetip whaler)和「白鰭鯊」(whitetip shark)[7]。
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原則,通常最先發佈的命名擁有優先權,因此遠洋白鰭鯊的有效學名應該是「Carcharhinus maou」。然而,萊松的命名由於長期被遺忘,最終意為「很長的手」的學名「Carcharhinus longimanus」更廣為人知並獲得了認可。[8]
全球範圍內水溫在18°C以上的開闊深海海域都有可能存在遠洋白鰭鯊。[2]其常見於水溫20至28°C的海域,如果水溫低於這個範圍,遠洋白鰭鯊就會趨於離開另覓更溫暖的棲息地[8]。遠洋白鰭鯊一度分佈非常廣泛,在相應海域也很常見[5]。但一份1992至2000年對大西洋西北部和中及西部的美國遠洋延繩釣日誌數據表明,僅在這幾年的時間裏,遠洋白鰭鯊的數量就下降了70%[1]。
在全球所有北緯45°到南緯43°之間的開闊海域都曾發現過遠洋白鰭鯊的身影[2][6]。2004年,在瑞典西海岸發現了一條遠洋白鰭鯊的屍體,該位置遠超過以往認知的該物種生活區域的北部邊界[9]。
遠洋白鰭鯊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不超過150米深的上層海域,喜近海深水區[2]。根據上面提到的延繩釣捕捉數據,鯊魚的數量隨着離岸距離的增加而增加[7]。偶爾其也會在距陸地較近水深僅有37米的海域出現。但這種現象僅出現於夏威夷群島等大洋孤島或是大陸架極為狹窄海岸距離深水區極近的地區出現。雖然在一些食物豐富的地方可以看到遠洋白鰭鯊成群出現,但通常情況下其喜獨居生活[8]。遠洋白鰭鯊沒有晝夜節律,晝夜都很活躍[7]。由於魚鰭寬,其游泳速度較慢。雖然在生活習性上遠洋白鰭鯊喜歡獨居,但其身邊往往會存在舟鰤、鯕鰍和鮣魚[7]。1988年,一位名叫傑里米·斯塔福德·迪奇的男子報告自己看到了一條短肢領航鯨與一條遠洋白鰭鯊共游[10]。
遠洋白鰭鯊最顯著的特點其長型的翼狀胸鰭和背鰭,其遠長於其它大多數鯊魚,且尖端圓潤。遠洋白鰭鯊的鼻子和眼睛都為圓形,眼睛存在瞬膜。[7]
遠洋白鰭鯊擁有典型的真鯊科身形,僅略扁平,而背彎。其背部因地區而異可呈青銅色、棕色、藍色或灰色,腹部則為白色,少數呈黃色。在所有真鯊科物種里,遠洋白鰭鯊體型尺寸中等,捕獲的標本中最長的有4米。由於很少捕獲長度超過3米標本,所以這條標本的尺寸已非常巨大。有紀錄遠洋白鰭鯊的體重最終可達170公斤。雌性通常會比雄性長10厘米。性成熟的雄性長多為1.7至1.9米,雌性則長1.8至2米[7][8]。1950年代,生活在墨西哥灣的遠洋白鰭鯊平均重86.4公斤,到了1990年代則下降至僅56.1公斤[11]。
大部分遠洋白鰭鯊的鰭(背鰭,胸鰭,腹鰭,尾鰭)的末端呈白色,幼魚標本和少數成魚則無此特徵。鰭其他部分可存在斑點,幼魚可存在黑色的斑點。第一和第二背鰭之間可能存在明顯的鞍狀斑點[7]。遠洋白鰭鯊的牙齒形態多樣,下顎為相對較小的三角形薄鋸齒,兩側各13至15顆。上顎為相對較大的三角形鋸齒,兩側各14至15顆[7]。鋸齒較平,通常有5到7個脊[7]。
遠洋白鰭鯊以浮游頭足綱和硬骨魚類為主要食物[2]。不過其進食種類可以更為多樣化,選擇性更低,它已知的食物種類包括馬鮁科、黃貂魚、海龜、鳥類、腹足綱、甲殼亞門和哺乳動物的腐肉。它食用的硬骨魚類包括帆蜥魚科、皇帶魚科、梭子魚、鰺科、鯕鰍、旗魚、鮪魚和鯖魚。它的進食方式包括朝一群魚咬食或是張着嘴游過大群的金槍魚。當吃到其它種類的魚時,它會變得很有攻擊性[8]。小說《大白鯊》的作者彼得·本奇利曾觀察到遠洋白鰭鯊游在領航鯨旁邊,並以後者的糞便為食[12]。
通常,白鰭鯊喜獨居,行動速度較為緩慢,且喜歡接近水面的廣闊水域中進行游弋尋找食物來源[7]。16世紀前[13],鯊魚被海員稱為「海狗」(sea dogs)[14],遠洋白鰭鯊是最為常見的跟船鯊魚[8],其興趣被激起時會表現出一些與狗相似的行為:當發現可能成為食物的物體時,它會一直跟着該物體,行動上很謹慎但絕不放棄。如果受到驅逐,則會後退並保持安全距離,但在適當的時機出現時會立即衝上前。遠洋白鰭鯊的游泳速度不快,但有加速突襲的能力。遠洋白鰭鯊經常會與鐮狀真鯊爭奪食物,與平常較為悠閒的行動習慣相比,它們也可以表現出較強的攻擊性[8]。
當出現豐富的食物來源時,多條遠洋白鰭鯊經常會一起進食,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瘋狂進食現象。這種現象似乎不是由水中的血液或是其殺戮欲引發的,而是來自於這一物種高度緊張和目標導向的天性。遠洋白鰭鯊是一種競爭性的機會主義獵食者,會利用眼前的資源伺機捕食,而不善於避免困難以便將來可以更輕易地獲得食物[8]。
遠洋白鰭鯊在性別和尺寸上沒有明顯區別,它們會跟隨成群的金槍魚和烏賊,也會與成群的海豚和領航鯨等鯨目動物一起游動,吃掉後者所剩的食物。他們有跟隨釣餌魚和遠洋船舶的本能。當有人在溫暖的水域捕鯨時,遠洋白鰭鯊往往會攻擊死魚而造成大量浮屍。[8]
初夏是大西洋西北部和印度洋西南部的遠洋白鰭鯊的交配季節,但在太平洋捕獲的雌性常年都可以發現懷有身孕,說明在這裏的交配季節時間更長[8]。遠洋白鰭鯊胎生,胚胎在母鯊的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孕囊獲得營養,妊娠期為一年。一胎可以產下1到15條幼鯊,每條長度約為0.6米[1]。雄性一般長到1.75米時達到性成熟,雌性則是2米[1]。
遠洋白鰭鯊的鰭、肉和油都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肉可以鮮食、熏食、干制和鹽醃,它的皮可製成皮革[8]。遠洋白鰭鯊生活的所有水域都有被捕獲[1],但多數是被延繩釣上為其它魚種準備的誘餌吸引過來的[8]。
海洋研究員雅克-伊夫·庫斯托曾形容遠洋白鰭鯊是「最危險的一種鯊魚」[15]。雖然大白鯊及其他近海鯊魚有着更大的惡名,但由於遠洋白鰭鯊會獵食船難或空難的倖存者[3][4],所以人們懷疑遠洋白鰭鯊是多起針對人類致命攻擊的罪魁禍首。這樣的事件沒有包括在20世紀和21世紀的常見鯊魚攻擊指數中,因此記載的遠洋白鰭鯊攻擊事件不多,截止2009年還只有5起[16][17]。1945年7月30日,美國海軍波特蘭級重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被日本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而沉沒,雖然報告中稱大部分人都是死於魚雷爆炸而非鯊魚攻擊[18],但許多人認為遠洋白鰭鯊對多名在起初的沉沒過程中倖存的水手進行了攻擊[4]。
同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承載了近千人的汽輪「新斯科舍號」(Nova Scotia)在南非附近遭一艘德軍潛艇擊沉。許多人被遠洋白鰭鯊所害,最終僅有192人生還。[3]
2010年,遠洋白鰭鯊因牽扯進了埃及紅海接近沙姆沙伊赫地區發生的多起攻擊遊客事件而聲名狼籍,並出現在了一期名為《無賴鯊魚》(Rogue Sharks)的《鯊魚週》節目上。人們根據咬痕辨認出這條鯊魚,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它已經習慣於人工餵食。潛水員用一個簡易裝置來給鯊魚餵食,而它在看到潛水員背着的腰包里還有魚留着沒有餵給自己時就會對潛水員和浮潛裝置發動攻擊。鯊魚還以潛水員的臀部和大腿為目標,希望可以獲得一頓大餐。紅海這一區域的過度捕撈導致情況進一步惡化,因為鯊魚不得不更接近海岸來尋找食物,因此出現了攻擊遊客的事件。[19]
由於遠洋白鰭鯊就像尖吻鯖鯊和大青鯊一樣是一種開闊水域魚種,因此其圈養表現不佳。截止2013年3月,已知僅有一條圈養成功存活的遠洋白鰭鯊,這條鯊魚目前生活在蒙特雷灣水族館的外部海灣展覽館[20]。這條鯊魚還曾在《鯊魚週》的一期特別節目《玻璃下的鯊魚》(Sharks Under Glass)中亮相[21]。
1969年,托馬斯·H·林尼亞韋弗三世(Thomas H. Lineaweaver III)和理查德·H·巴庫斯(Richard H. Backus)在兩人合著的書中描述遠洋白鰭鯊「(數量)顯得格外豐富,可能是地球表面超過45公斤的大型動物里數量最豐富的。」[22]2003年以前都還有少許對於其數量的進一步研究。但從1992年到2000年,大西洋西北部和中、西部的數量就下降了70%之多[1]。而另一項集中對於墨西哥灣的調查採用了195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美國遠洋延繩釣的混合數據,最後的結論顯示四十多年的時間裏這一地區的遠洋白鰭鯊數量下降了約99.3%[23]。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遠洋白鰭鯊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的狀態從全球低危/近危被移到了受威脅/易危,而在大西洋西北部和中、西部則成了受威脅/極危。[1]
根據1995年的聯合國跨界魚類種群與高度洄游魚類種群養護和管理協議,沿海國家和捕魚國家需要採取措施保護列表上的受威脅物種,但對於遠洋白鰭鯊仍然沒有什麼進展。[1]
從2013年初開始,生活在新西蘭水域的遠洋白鰭鯊因《1953年野生動物法》而獲得了全面保護。[24]
2013年3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2上增加了三類具有商業價值的瀕危鯊魚,分別是雙髻鯊、遠洋白鰭鯊和鼠鯊,使針對這些種類鯊魚的捕撈和商用需要接受監管並獲得授權方可進行。[2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