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邊佳蘭獨立深水石油終站(英語:Pengerang Independent Deep Water Terminal,簡稱PDWT)是一項面積達700英畝的深水碼頭及石油存庫計劃,由邊佳蘭獨立終站私人有限公司(馬來語:Pengerang Independent Terminal Sdn. Bhd.)進行填土工程。首期為250英畝。計劃預估於2012年年底完工。計劃中將建造3座深水碼頭,一座碼頭需兩年建造,預料第一個深水碼頭2013年底完工。[1]
邊佳蘭獨立終站有限公司 | |
---|---|
Pengerang Independent Terminal Sdn. Bhd. | |
公司類型 | 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
總部 | 109, Block G, Phileo Damansara 1,No. 9, Jalan 16/11, 46350 Petaling Jaya,Selangor Darul Ehsan |
產業 | 石油化學工程 |
實收資本額 | 50萬令吉 (註冊資本) |
主要股東 | 皇家孚寶集團(英語:Loyal Vopak Nv)(49%) 戴樂集團(英語:Dialog Group Bhd)(51%) (合計90%) 柔佛州秘書處公司(英語:State Secretary, Johor (Incorporated))(10%) |
網站 | http://www.dialogasia.com |
阿都拉·巴達威擔任馬來西亞首相中期,在全國推展了一系列的大規模特區發展,被稱為經濟走廊發展計劃(英語:Economic Corridors Development),坐落在柔佛南部的計劃初期稱為柔南經濟特區(馬來語:Wilayah Pembangunan Iskandar,簡稱WPI),過後易名依斯干達經濟特區 (馬來語:I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簡稱IDR),最後正式定名馬來西亞依斯干達(英語:Iskandar Malaysia,簡稱IM)。
馬來西亞依斯干達佔地221,634公頃,並分成五個旗艦區(英語:Flagship Zone),其中包括:
在原本規劃中,東部入口發展區(丹戎帕拉帕斯港,馬來語:Tanjung Pelepas)和西部入口發展區(丹戎浪沙,馬來語:Tanjung Langsat)被規劃成油品生產區兼海港,前者以石油化學工業為主,而後者則是生物燃料工業,當時邊佳蘭並未納入整套發展計劃中。
直至2010年9月份,納吉·阿都拉薩接任馬來西亞首相,並推出了一套稱為經濟轉型計劃(英語: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簡稱ETP)的經濟計劃。在此計劃中設有十二項國家關鍵經濟領域(英語:National Key Economic Areas,簡稱NKEA),其中第六項是石油、天然氣和能源。根據前述指南,納吉在有關經濟領域在柔佛的兩項先行計劃(英語:Entry Point Projects,簡稱EPP)中,其中一項即是在邊佳蘭打造一個區域性油庫及貿易樞紐(英語:Regional Oil Storage and Trading Hub)。[2][3]
項目施工地點位於柔佛州哥打丁宜縣邊佳蘭區大灣(馬來語:Tanjung Sungai Kapal)和三灣(馬來語:Tanjung Ayam)之間的海灣,如果以陸路交通計算,它距離柔佛州首府新山市約115公里。此區坐落在柔佛港口限制區域內,距離新加坡國際邊界大約7公里,並接近連接馬六甲海峽、新加坡及南中國海的國際航線。靠近項目施工現場的農村地區包括農耕地和住宅區,最靠近的住宅區是位於項目西邊的大灣村(馬來語:Kampung Sungai Kapal),東邊的三灣島範圍內的雙溪文都(馬來語:Kampung Sungai Buntu)以及散佈在距離海岸80米左右的住戶 。
本項目被提出的目的是建設一座具備國際水平的深水石油終站,用於庫存、混合及運送原油和石化產品。
深水石油終站由兩個主要組合組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